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唐杨国舅 > 第三七四章 两个奇葩

大唐杨国舅 第三七四章 两个奇葩

作者:天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2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接下来几天杨玉环都在调理身体。

情况还算不错,在没有太医出面的情况下,只是杨云帮忙,杨玉环的风寒之症便逐渐缓解。

李隆基天天跑到玄女观来查看杨玉环的情况,有时候干脆在这边守夜,一副忠厚老实诚恳好丈夫的形象,却没得到杨玉环多少好脸色。

有时候杨云来,甚至能听到杨玉环大声喝斥,李隆基竟笑呵呵领受下来,看来李隆基真的把杨玉环当作自己的精神倚靠,从来不会跟杨玉环吹胡子瞪眼。

“陛下应以朝事为重。”

这次看过杨玉环身体,基本已经可以确定自己这姐姐身体痊愈了。

眼下李隆基已耽误朝事好几天,杨云想劝说李隆基早点回去打理朝政,不要完全当个甩手掌柜,避免出现大唐后期中枢大权旁落的情况。

“朕何尝不想?但贵妃还没完全恢复,朕怎有心思临朝处事?”李隆基含情脉脉地望着杨玉环,小眼神就跟深闺怨妇一样,杨云看了不由想吐。

这老男人怪不得会因为女人失去江山,太优柔寡断了,简直跟他儿子李瑁如出一辙,真难想象他年轻时怎么有决心和魄力闯宫诛除韦后,又在紧急关头剪除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不能不说,李隆基能上位,受历史大势驱使的可能性很大。

李隆基突然想到什么,道:“本来说尽快返回长安,但因贵妃抱恙,朕一直都没落实……眼下一切恢复正常,得着手准备回西京了。”

杨玉环秀眉微蹙,突然插话道:“这时候回长安,旅途颠簸,是想让我身体重新变差吗?”

“啊……不是,不是!”

李隆基愣了一下,赶紧解释,“朕思虑不周,贵妃千万别动怒,你是为国、为朕才抱恙,朕当然以你的意志为先……这件事暂时不提了……”

这一幕太过辣眼,杨云简直以为自己看错了? 杨玉环这是在朝李隆基撒娇吗?靠这种方式就让李隆基哑火了?

李隆基却不觉得杨云在旁有何别扭,笑呵呵道:“国师入朝,如今已为御史大夫? 却没能正式在朝堂履行职责? 乃是朕实职……这样吧? 御史台的差事,你直接领了便可,不用顾虑太多。”

之前便传出风声? 说让杨云出任御史大夫? 执领御史台,但问题是到现在李隆基也没正式授予官职。

主要在于杨玉环最近生病,李隆基不管朝事? 一切都围绕杨玉环转? 简直把昏君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臣领旨。”

杨云当然要把官职给领下来? 不管怎么样? 总归要在朝中站稳脚跟才是正形? 不用每次都看高力士那老阉人的脸色。

现在高力士和牛仙客已彻底控制朝堂? 但隐约间二人已产生矛盾。

一切便在于牛仙客对于李林甫过分倚重!

牛仙客更习惯于任事,也就是听从命令行事,保管执行得滴水不漏。

但面对纷繁复杂的朝政,很多时候牛仙客就拿不定主意了,政务迅速积压起来? 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而刚由黄门侍郎提拔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加银青光禄大夫的李林甫? 事实上也拜相了? 他处理朝务灵活多变,而且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大受好评。

牛仙客遇到疑难与李林甫商议? 均能妥善处理,积压许久的政务经过李林甫之手,三下五除二便解决了,慢慢地牛仙客就把李林甫当作自己的首席顾问,什么事都听从李林甫建议,在宰相的位置上倒也如鱼得水。

但这哪里是高力士希望看到的一幕?这么一来,李林甫不就成了无冕的宰相吗?于是高、牛二人关系迅速变得紧张起来。

“朕看到贵妃身体好多了,甚是宽慰,不如这样,贵妃跟我一起去游园如何?即将盛夏,总待在这小小的玄女观内多无趣?”

李隆基现在一门心思想把杨玉环带出去。

杨玉环这段时间养病,早就闷得慌,听到李隆基的建议,稍微白了皇帝一眼,便道:“行,你去安排,我不希望半道上碰到碍眼之人。”

李隆基好像个办事的奴仆,点头哈腰,谄媚地笑道:“贵妃放宽心,朕一定会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洛阳宫以后你何处都随便……”

……

……

杨云从玄女观出来,总结了一下。

两个奇葩!

李隆基绝对是个奇葩,一点皇帝的尊严都没有,杨玉环也不遑多让,全然不把李隆基尊贵的身份放在眼里。

两人凑在一块儿,让杨云生出几分无力感。

虽说杨玉环是他姐姐,可问题是这姐姐不受他控制,现在杨玉环已把李隆基治得服服帖帖,杨玉环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这种调遣皇帝为自己驱使的优渥感?

显然不可能。

一旦杨玉环觉得,连大唐皇帝都为她驱使时,她就会拼命利用这种便利为自己服务,让自己在宫里的生活越发丰富饱满,看着一国之君跟在自己身后屁颠屁颠的样子,大概是女人最高境界。

“国师,先说声恭喜,之前一直未能落实你在御史台的差事,现在终于好了,陛下有口谕下来,御史台今后就归你管了。”

高力士出来后陪笑着对杨云说着。

张九龄被撸下来后,最高兴的非高力士莫属。

最近高力士在朝简直是颐指气使,说一不二,但他最大的隐忧随之出现……牛仙客不怎么听使唤了。

为了防止牛仙客背叛自己,高力士当然要先把有风闻言事权力在手的杨云收拢到自己一方,虽说杨云没有拜相,但以皇帝对杨玉环千依百顺的态度,怕是用不了多久的事。

杨云颔首道:“为朝廷效命,理所应当,但在下对于朝事尚有很多不明白之处,今后还望高将军多多提点。”

“好说,好说!”

高力士笑着道:“这御史台的差事,无非是监察百官风闻言事,朝中大事小情,或是民间有何异动,要第一时间上报,有时候还要密奏陛下,提请陛下决断。”

御史台算是皇帝又一情报获取方式,在朝可以监督朝官风气,参劾错漏,哪怕没有实质性的职司,也足以让天下为官之人担忧和惧怕。

更让朝中人觉得危险的是,杨云本身为道门天师,拥有一身诡异的道术。在很多人看来,杨云根本就是个幸进的佞臣,但这样不知根底的人最难对付,谁知道杨云喜好什么?又怎么维持跟杨云的关系?

高力士为了不开罪杨云,同时也是为展现自己的本事,不就一上来把王昱给安排成朔方节度使?

这其实就是变相的讨好杨云的一种方式。

别人可没这能力,给出如此官位,除非是想办法靠拢杨云,跟杨云建立好一种上下级关系,让杨云对其信任有加。

说白了,就是给杨云跑腿,这才是最稳妥的投诚方式。

“高将军,听说之前北方战事,本已停歇,最近又准备重启?这事朝中反响很大,不知御史台能为之做什么?”

杨云快出宫门时,突然跟高力士提了一句。

高力士一怔,随即笑了笑,道:“国师不用考虑这个,北方战事开启与否,全由陛下做决定,之前觉得杀了幽州几个将领,或有对不住张节帅的意思,这次给他个表现的机会,可以建功立业,不也很好吗?”

高力士的意思,即将派遣大军出征草原,给幽州将士一个交待。

但杨云却明白,其中定有隐情。

一旦朝廷兴兵,必定有军权旁落的情况出现。

现在牛仙客为宰执,高力士变相已控制朝廷。但高力士手下并没有控制军权,当然想靠这么一场战事,确定他对边疆的控制权,至于战事最终发展成如何模样,甚至输赢也不重要,高力士就是想趁机把自己信任之人安插到相关重要的位置上。

其实把王昱送到朔方,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恐怕暗地里高力士早就派人跟王昱打过招呼,看起来是给杨云面子,其实已暗地里把王昱给收拢过去。

现在王昱多半是个骑墙派。

杨云点了点头,未再跟高力士多言。

临出宫门时,高力士好像想到什么,凑过来低声道:“我听说国师从成婚后就一直没有回府,连家中两位娇妻都给冷落了?”

杨云打量高力士一眼,好似在说,这跟你有何关系?

高力士笑了笑,道:“国师一定是认为我多管闲事,不过现在您刚居高位,朝中人都盯得很紧,若是您能跟两位娇妻成就好事,等于有了李夕郎和张令公两位帮手,朝中谁还敢对您说三道四?”

他的话是在提醒杨云,你现在马上就要遭遇上任后最大的危机,就是被朝中清流攻击,主要攻击目标是你出身道门,没有经历过科举考试,不学无术等等……

杨云提拔速度如此之快,不知抢了多少人的资源,定会被人参劾,问题的关键在于杨云的资历不足以胜任御史大夫这个差事。

大唐臣子的直谏风气很足,这是从贞观时便留下的风气,魏徵可是以直谏之名留于青史,眼下李隆基自诩清明,允许下臣直谏,也鼓励敢谏之人。

之前没人对杨云说三道四,是因为杨云只是出任侍御史,地位不高,影响力有限,没人会在意。

现在高居御史大夫,在朝中属于绝对的重臣,虽然之前就传出风声杨云将担此重任,但朝廷始终没落实,下面的人也就憋着,一旦杨云正式上任,下面看不起杨云出身的人还不挤破头参劾,以体现自己政治正确?

杨云点点头道:“高将军的话,在下会认真考虑,但眼下炼丹之事刚有眉目,还是不要节外生枝好。”

杨云以自己正在炼丹为名,为暂时居住在外寻找借口,高力士想不通杨云为何疏远家里两位娇妻,但也不多问,笑了笑便把事情揭过。

到了宫门前,一人正往宫里行去,正是之前被提拔为侍中的前御史大夫李适之。

“这不是李公么?不知因何进宫?”高力士见到李适之,并不觉得惊奇,好像早就知道李适之会入宫,远远地便笑着打招呼。

李适之如今升任侍中,其实等于半个右相,之所以是半个,是因为他在几个次相中资历最浅,名望最低,能分润到的权力也非常有限。

“见过高公,见过国师,这不在下正有事入宫,高公若有闲暇,不如一路听听在下所要奏报之事?”

李适之的话,分明在说,他得事不是对李隆基呈奏的。

要先过高力士的目,等候高力士做出决断,才会决定是否面圣,似乎高力士才是他的直属上司一样。

高力士用胜利者的目光望了杨云一眼,拱手告辞,然后便与李适之一同入宫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