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八零之高嫁 > 工作

八零之高嫁 工作

作者:雪上一枝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2:35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八零之高嫁 !

工作

这下许俊生和圆圆都满意了。

市里的文化博览会, 时间就定在了中秋节前后,展期为两周, 因为是弘扬传统文化, 不管是各个单位都有展台,还为报名的个人预留了一部分。

好多平城的老手艺,前些年压根儿见不着, 再不出来亮亮相, 恐怕以后都很难见着了。

博览会是免门票进入的,因为之前在报纸上做了两期专门报到, 而且新闻上也播放了, 第一天就人□□满。

市场成交量也十分惊人。

文化局的局长姓佟, 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同志了, 第五天的时候他就忍不住来汇报了, 高兴的说, “林市长,咱们这次办的博览会实在是太成功了,昨天碰到美术馆的老冯了, 他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虽然说这几年老百姓的生活好了, 但对很多家庭来说, 每年的文化支出还是少的可怜。

倒不是说不喜欢, 只是一直被压制的厉害, 时间长了,好像习以为常了, 博览会这么热烈的气氛之下, 很多人都会高高兴兴的买上一两副字画, 或者其他的工艺品。

人对美的东西是有一种天然的热爱的,只不过受限于环境条件罢了。

林雨珍笑了笑, “这说明你们准备的很充分,话剧和京剧团准备的新剧目,也都没问题吧?”

佟局长说,“没问题,您放心吧,票子都卖完了,演员的状态都很好,保准场场都是好戏!”

林雨珍点了点头,“很好,你回去忙吧,有什么事儿随时汇报。”

佟局长风风火火的走了。

小曾笑着说,“林市长,博览会的确挺热闹的,昨儿我三姨去了,回来说人挤人,很多地方都走不动道!”

许俊生和张历城这会儿,就在博览会的三号展厅呢。

一号和二号展厅,人忒多,真的和小曾说得差不多,简直走不动道,这三号展厅倒是还好。

这边相对来讲,展品都比较贵重,受众自然就少了很多。

张历城在认真看着一件玉器,是用和田玉雕刻成的冰葡萄,质地不算最好,不是羊脂玉,略差一点点,微微泛着一点青色,真的挺漂亮,刀工不错。

他看了半天,明明挺喜欢的,又放下了。

许俊生瞅着旁边的玉镯子不错,二话不说就买下了。

他最看不上张历城买东西的磨蹭劲儿,又指着那串冰葡萄要买。

琉璃厂的销售员挺客气,看在之前买了一个玉镯子的份上,虽然价格不能便宜,但白给了一个小玩意儿。

前天来的时候,张历城就看上了这一串葡萄,但人家琉璃厂不是那些小店,也不是那些败家子弟卖祖上的东西,不讲价,他嫌弃有点贵了。

不得不说,这几年,玉器价格真的是起来了。

之前他买过一个羊脂玉的摆件,和这葡萄差不多,也才花了一千。

但许俊生一出手就买了,他这心里还挺遗憾的,又想,其实一千也不算贵了,这东西放上几年,指定能涨价的。

买了不会亏。

虽是如此想的,偏还故作大度的说,“这葡萄做工不错,摆在你家餐厅的架子上挺合适。”

许俊生笑了笑,“我不要,转给你,要不要?”

张历城乐了,“成,我要,我这就给你钱啊。”

许俊生嘁了一声。

买完玉器,又去了另个两个展厅,各自买了几张字画,还买了一大堆泥人张,这彩塑的小泥人小动物,神色各异,憨态可掬,不拘是摆在家里,还是送人都挺好。

因为价格还不算贵,前天都脱销了。

走出展厅,外面靠着路边一大长溜,全是各个饭店或个人扎起来的棚子,买什么吃食的都有,都能称得上美食一条街了。

其实平时,老平城里几个比较热闹的地方,比如王府井,东单,还有大栅栏和牛街,卖吃食的也都特别多,可这些地方各有各的味儿,指定不如现在都聚在一起全乎,而且能来的,基本上都是能叫得上名号的。

各种诱人的香气裹在一起,不由你,不想吃都不成。

张历城说,“俊生,咱一人吃一碗羊汤,再要一笼锅贴,我看有一家卖卤牛肉的挺好,是牛街那边过来的,咱切上一盘,再喝二两高梁酒?”

嗬,这人嘴巴可真够贪的,就他说的这些,可不是一家的东西,羊汤是一家,锅贴是一家,卤牛肉是一家,买自酿高粱酒的,又是另外一家。

许俊生翘了翘嘴角,讥笑他说,“历城哥,难怪你天天锻炼还这么胖,就是每天吃得忒多了,这都几点了,家里人都等着呢,咱们不在外头吃了吧,买点卤牛肉和锅贴带回去吧。”

羊汤就算了,一来不好带,而且现在的天儿喝羊汤,还略早了,得是下雪天,一边在窗边看雪花往下飘,一边在屋里热热乎乎的喝上一碗。

可张历城就是馋,还是买了一盆羊汤,用的人家店里的搪瓷盆,多交了两块钱押金,说好了明儿再给人送回来。

“俊生,你真的不要?回去就喝上了,再配上两个菜,晚饭都齐了。”

许俊生十分坚决的摇了摇头,还嫌弃的说,“你小心点啊,撒了可就麻烦了。”

张历城这人,车里准备的齐全着呢,有雨伞雨鞋,还有换洗的一套衣服,有热水瓶,还有一个小木匣子,平时是用来装各种吃的,正好能进去,不至于撒了。

他打开车门弯着腰放好了,笑着说,“哪能呢。”

许俊生回到金鸣胡同,孙嫂听见汽车向了,赶紧的出来帮着拿东西。

这都好几天了,每天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

许俊生把两个油纸包交给她,说,“锅贴怕是皮儿不脆了,重新搁锅里煎一煎,牛肉切得薄一点。”

孙嫂应了一声去了厨房。

许俊生拎着字画和泥人进了正厅,一瞧都在呢,两个孩子和林雨珍早都回来了,正在聊天呢。

看样子聊的挺投入,都没听到他回来。

他把东西放到茶几上,问,“说什么呢?”

林雨珍笑着说,“跟孩子们讨论一下厚黑学。”

这本书许俊生也看了,他赶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做人的确一方面要坦荡,一方面也的确得厚脸皮,任何时候都不要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害死人!”

林雨珍拿起字画看了看,说,“这一副字给我吧,我挂到办公室。”

刘炳森的字结构严谨,飘逸开张,她个人是很喜欢的。

许俊生说过,“成。”

诚诚和圆圆在看泥人张,圆圆挑了几个准备摆到自己的屋里,诚诚不太在意这些东西,没挑,他鼻子特别尖,嗅到一股若有若无的牛肉香味儿,问,“爸,您在外头又偷吃什么了?”

这混账孩子,可真不会说话,什么叫偷吃啊?

诚诚这会儿是站着的,许俊生踮起脚拍了一下他的头,“都长了这么大的个子了,还一天到晚的就记着吃,爸爸什么时候偷吃过?你表舅倒是拉着我喝酒来着,我没应,巴巴的给你们买了卤牛肉和锅贴!”

圆圆好奇的问,“什么馅的锅贴啊?”

“三鲜的和虾仁的。”

圆圆立马笑了,说,“谢谢爸爸。”

恰在此时,孙嫂端着锅贴,田姐端着切好的卤牛肉进来了,还配上了蒜醋碟。

林雨珍问,“今天博览会人多吗?”

许俊生说,“多,特别是一号和二号厅,那简直了,比过年赶大集还热闹呢。”

“雨珍,这博览会办的挺好。”

林雨珍笑了笑,“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到时候还会有一系列的演出,有京剧也有话剧,不过,准备的不够充分,时间有些仓促,暂时没有新戏。”

今年是来不及了,但等到明年春天,市里会举办一届戏剧节,到时候不光是各个剧团,校级团体也可以参加。

全部都是新戏,而且,是露天表演。

不要说别人,她自己想想都很激动。

国庆节放三天假,头天上午,也就是十一当天,林雨珍就忍不住去了一趟博览会,结果这天人最多。

到处都是乌央乌央的人,买东西就像抢一样,很多地方都走不动道儿。

许俊生说,“雨珍,要不咱们不在这儿逛了吧,改天再来。”

林雨珍点了点头。

一家子好不容易从人群里挤出来了,其实外头人也不少,扎起的一长溜棚子里,坐满了一边吃喝一边聊天的人,但指定比里头好太多了。

圆圆深呼吸几口,“我在里头都透不过气,帽子也差点给碰掉了!”

诚诚则被各种香味诱惑了,他问,“爸,妈,咱们也吃点东西再回去吧,要不然,这来了一趟多亏的慌。”

这会儿才上午十点多,林雨珍还没觉出来饿呢,反问儿子,“许志衡,你想吃什么?”

诚诚回答,“爸爸上次买的卤牛肉挺好吃的。”

许俊生嫌弃的看了一眼儿子,但还是说,“行吧,我去给你买,回去吃成不成?”

许志衡冷着一张脸,“成。”

许俊生去了西边那家牛肉馆,买了一包卤牛肉,让人家切了一个边角,隔壁买了俩烧饼,让人家把切好的牛肉塞烧饼里头了。

他返回去,没好气的把牛肉烧饼递给儿子,“吃吧!”

这大小伙子就是特能吃,风卷残云般,就把两个烧饼吃下肚了。

汽车才开进金鸣胡同,远远的就看到有人等在家门口了,林雨珍自从当上副市长和以后,最烦的就是这个了。

尤其看清楚了是自己的大姑和二姑时。

其实前些天她们已经来过一次了,都是要求她给孙子孙子找工作,都是高中毕业,觉得学历就不低了,要求一大堆,其中之一就是必须是事业单位。

林雨珍当场就给拒了。

林大姑和林二姑看到汽车过来,生怕没被人看到,赶紧的招手,还大声叫侄女的名字。

诚诚觉得这两个姑奶奶脑子不太正常。

圆圆撇了撇嘴,说,“准没什么好事儿。”

这边的房子大门重新整修过,也有高高的门槛,但可以收到一边,汽车能直接开到院子里。

听到汽车响,孙嫂和田姐一个开大门,一个收门槛。

林雨珍和孩子们在门口下了车,她淡淡的问,“大姑二姑,你们怎么来了?”

林大姑和林二姑跟着她走进院子,气呼呼的抱怨,“雨珍啊,你家这两个保姆不成啊,一点眼色都没有的。”

“我们都来了好多次了,还不让我们进门呢,怎么敲门都不开!”

其实,这是林雨珍专门嘱咐孙嫂和田姐的,只要她不在家,任何找她的都不准进门,包括她的两个姑姑。

不是为了别的,主要是她这两个姑姑手脚不干净,倒也不会拿太值钱的东西,当上次也不知怎么进了圆圆的西厢房,顺走了一个发卡。

那是圆圆最近特别喜欢的,立马就让哥哥开车,走了一趟南城,直接从姑姥姥家的小孙女头上给薅下来了。

她才不惯这些人的穷毛病呢。

林大姑和林二姑觉得这是侄女家,也不用人让,自个儿倒茶吃点心,林大姑还说,“这绿豆糕可真好吃。”

林二姑瞪了林大姑一眼,“咱们来是为了吃喝吗,有正事儿的。”

林大姑笑笑,“对,雨珍,我和你二姑来,还是为了小南和小军的工作。”

小南是林大姑的大孙女,小军是林二姑的大孙子。

“上次我不就是说过了,这事儿我帮不了,现在机关单位招人,最低的学历也要求必须是大专!”

林二姑说,“对对对,小军和小南是大专毕业,一个学了会计,一个学了机电,你看看,毕业证都在这儿呢!”

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两个大红的证书。

上次她们来是八月份,这才十月,两个月就能大专毕业?

蹊跷的是,她拿起来认真看了看,虽然很明显是个民办院校,但照片上有钢印,印刷字体看起来也都很清晰。

她没找到任何破绽。

林二姑笑着解释,“我和你大姑都不懂,小军和小南这不都高中毕业两三年了,一直搞不成低不就的,俩孩子经常说出去学习,咱们都没信,还以为是出去玩儿呢,没想到是读上了大专。”

“虽然不是国家办的,但我们都去看了,学校还挺好的!”

两个姑姑的话,林雨珍自然是不信的,她说,“先把毕业证放我这儿,等回头再说。”

她这不过是一句敷衍的话,但林大姑和林二姑听了,还以为是侄女答应了呢,都高兴得不行。

林大姑只会傻笑,林二姑说,“雨珍,要是你真能让小军和小南进了机关工作,咱们林家以后真的起来了,前面有你,后面还有这俩小的!”

“等回头,我让他俩来好好谢谢你!”

许俊生和诚诚都不在,圆圆一直在旁边坐着呢,听到这句后讽刺一笑,“你们打算怎么谢啊?”

“就说几句感谢的话,还是送来冻坏的青菜?”

圆圆这么说,也是有缘故的,林大姑的的一个女儿,婆家是郊区农村的,这几年都种大棚蔬菜。

前年,林大姑送来一筐青椒,说是亲家大棚里刚摘的,可打开一看,没有一个好的,全都是冻伤的。

林大姑说,“那哪能呢,圆圆,你妈起小爱吃饺子,我给她饱一顿饺子送来!”

林二姑则面色有些为难,“圆圆,主要是,你家啥也不缺,我们也没啥好送的,不过,这份情会记在心里的。”

圆圆噗嗤笑了。

林雨珍瞟了女儿一眼,说,“大姑二姑,我可没说帮着找工作,我只是把毕业证留下了。”

林大姑和林二姑都听清楚了,可偏偏都不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都说,“不急,反正都等了那么长时间了。”

林二姑还得寸进尺的说,“要是能进财政局或者税务局这样的单位,就更好了。”

林雨珍懒得再解释,索性一句话也没说。

林大姑和林二姑便没敢多待,很快就走了。

她们走后,圆圆气呼呼的问,“妈,您不会真想帮忙吧?”

林雨珍说,“当然不帮了。”

三天后假期结束,一上班就是开会,开完会都十一点多了,她匆匆回到办公室,把那两张毕业证给秘书看了看。

小曾笑着说,“最近这几年,野鸡大学越来越多了。”

“你知道这家学校?”

小曾摇了摇头,“不清楚,看地址在郊区呢。”

林雨珍吩咐,“下午你去跑一趟,看看怎么回事儿,我怀疑有人买卖文凭。”

小曾恰好写完了手里的材料,收起钢笔说,“我不如现在就去吧,反正这会儿也没什么事儿了。”

背上包出门就走了。

下午四点多钟,小曾回来了,把所有的情况都说了,“办学条件特别差,正经的老师也没几个,学生也不多。”

一开始,她装作来了解学校的家长,她长的老相,校方还真的信了,后来她又说孩子高中毕业两年了,急着找工作,急着需要一张大专文凭,问能不能不来上学,只办一张毕业证。

没想到那老师一口答应了,还说她是直接找上门的,一口价两千,要是有中间人介绍,说不定还要加钱呢。

只需要两千块钱,就能有一张如假包换的大专文凭,虽然是民办院校,但有现在有些单位就是卡文凭,所以办了真好使。

林雨珍皱了皱眉,立即让小曾去档案室调取了相关资料,让她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辖区内所有的民办高校都暗访一个遍。

果然,不出意外,这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共有两家院校都可以办理买卖文凭。

掌握了这个情况之后,她立即去找了梅市长和张书记,两位领导都特别震惊,尤其是张书记,还特别生气。

多年前,他担任副市长的时候,分管的就是文教卫体,那个时候,民办高校还不多,审批的都是各方面条件过关的学校。

没想到现在竟然这么多野鸡大学了。

他愤愤的说,“查,所有的民办高校都给我查一个遍,硬件条件,师资力量,所有都必须符合规定,哪一项不合格都给我取消办学许可,那两家涉嫌买卖文凭的,立即封校查处!”

梅市长犹豫了数十秒,问,“张书记,是不是把三个局长都叫来,先问问怎么回事儿?”

张书记瞪了他一眼,说,“是要问。”

他立即吩咐秘书打了电话。

教育局的正副三个局长,个个都很有背景,虽然并不怵新上任的林副市长,平时倒也配合工作。

但他们,是真怵张书记。

十几年前张副市长上任没多久,就把教育局的一个副局长给撤了,那真是跟直接开除的差不多了,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直接就是市里下通知了。

是撤职不是调任。

虽然那个被撤职的副局长,走了别的路子,又去外省任职了,但,这事儿仍然是教育系统局级干部的阴影。

电话打过去半个小时,三个局长都到了,一进□□的办公室,发现梅市长也在,林市长也在。

立马都紧张起来了。

市委市政府两套班子的一把手都在,分管的副市长也在,也要是弄给现场免职,都不用开会讨论了,直接都能下通知。

张书记黑着一张脸,把两张买来的毕业证甩过去,问,“高局长,你给我解释一下,这怎么回事儿?”

高局长接过去认真看了一下,没觉得有什么毛病,他镇定的说道,“张书记,这家学校是四年前新办的,虽然是个新学校,但的确是规范的民办院校,这毕业证本身没什么问题。”

张书记冷笑了一声,“这毕业证是花了两千块买来的。”

一直站在角落的明副局长心下一惊,连忙微微低下了头。

“你们可是真能耐啊,审批的一半民办高校都可以花钱买证,这下可真方便了,都不用去上学了,直接就能拿证,对吧?”

“而且大学毕业证也跟市场上的大白菜一样了,看上哪家买哪家对吧?”

三个局长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说话了。

林雨珍说,“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不合格的院校都清理掉,正在就读的学生可以并到其他民办学校。”

还好没被当场撤职,但两个副局长还是没敢说话。

高局长偷偷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说,“张书记,梅市长,林市长,请领导们放心,我回去立马就办,彻查清楚后,第一时间跟领导汇报。”

张书记说,“一旦发现有任何包庇行为,一律撒职!”

高局长有高血压,心脏病,这会儿更像得了帕金森,胳膊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