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玄幻 > 大剑 > 二章 身秘

大剑 二章 身秘

作者:九指书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9:0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大剑 !

纸上这字墨迹浮淡。笔势舒缓。笔画饱满。不露锋芒。乃是一个“效”字。

常思豪愕然。不解其意。荆问种抬头冲郑盟主一笑:“这秦蚕古隶。可好些日子沒见你写了。莫不是今天见了长孙笑迟的龙形狂草。把你的书瘾也勾起來了。”郑盟主垂目审字良久。笑容苦涩:“下笔时未能心气平和。含了一点争胜之意。惭愧。”

“盟主又何须如此自谦呢。”荆问种道:“隶书本自篆书演化而來。去其圆转柔滑。立以方折规矩。当初始皇‘书同文、车同轨’。令天下文字统一用篆字书写。而民间却喜用隶书。就因它圆润之中又含风骨。在书写之时。便可隐示对暴政的抵抗。你这字虽写得水润蚕肥。却不掩骨相刚然。那一点争心。其实大合古人遗意。”

郑盟主连连摇头:“荆兄谬赞了。我整日在京师政局混水之中打转。不觉间雄心消磨。气象不逮。写得合规而未能破矩。对比长孙笑迟的字來看。气势上已然输了一筹。”荆问种哈哈大笑:“我看你可莫要妄自菲薄才好。长孙笑迟江湖之气未脱。那般雄心霸意用在政事上。他倒畅意。别人可就苦了。所谓形不破体。力不出尖。我盟能在京师光屹百年。靠的是咱们剑家这种通达的智慧。你这秦蚕古隶。正是它最好的诠释。”

郑盟主顾常思豪而笑:“好了好了。教你再说下去。只怕连贤侄听了。都要笑咱们吹牛了。”常思豪连忙摆手摇头:“听两位伯伯说來。这里面的规矩不少。大有道理。我对书法是一窍不通。但总觉着。这字写出來就是为了让人看的。看不明白的东西。写來又有什么用。长孙笑迟字的高下我不好判断。不过您这字写得。比他可是清楚明白多了。”

荆问种大笑:“字为载道之器。内意为尊。你这想法沒错。不过那就是另一套东西了。”郑盟主对他使了个眼色。荆问种一望即明。微笑道:“书道论起來连涉极广。不谈也罢。如贤侄所言。咱们还是回來说它的意思。”他指字说道:“你可别小瞧了这个效字。效即摹仿。摹仿常常是在不经意间。所以人也就常常意识不到。正因意识不到。所以还原起來也最真实。就如同镜子一样。我们看你的字。就像通过镜子去看长孙笑迟。虽然区别是有。不过管中亦可窥豹。大体方向上应是不差的。”

常思豪皱着眉头。沉默不语。瞧他表情中仍颇不信服。郑盟主搁下笔道:“贤侄且想。天下飞禽走兽多矣。唯有猿猴最为聪明。原因何在。”

常思豪道:“因为它会模仿。”

郑盟主点头。

“猿猴善于摹仿。仅得了一点灵光。已可在无虎的深山称王。人为万物之灵。摹仿力更非猿猴可比。摹仿是天性。人多用而不知。小儿呀呀学语。是从大人口型发音上摹仿。直立学步。是从身姿动作上摹仿。一切原是照猫画虎。久而久之便可任运自然。

单纯的摹仿只是重复。然而学得多了。经验渐渐丰富。汇聚起來即为智。智字上知而下日。象征着知识的日积月累。积累多了融汇贯通。灵光自生。这一线灵光便是思维的种子。有了它。人才能‘发芽’‘有了想法’。与万物也有了区别。若能进而洞察天地。关照自身。通过摹仿区别找到共性。去掉此意彼心、人我之别。修得身心无碍。处处通空。看到万事万物的本源和实性。便为开悟。能知过去未來。佛家称此为般若大智。道家则喻之为慧剑神锋。”

“知过去未來。”

常思豪愈发觉得玄虚。

郑盟主道:“开悟者能知过去未來。是因为他能从规律中总结。看到事物必然的走向。世上沒有不可泄的天机。只有故弄玄虚的术士。因为他们只摹仿到开悟者的外在表现而已。愈是不懂的。便愈要用故作高深來掩盖。所以说。摹仿之道。得形容易。得神难。”

见常思豪一头雾水的样子。荆问种笑道:“还是拿武功來说吧。这个你更容易理解。字有书诀。武有身秘。武功这东西。光心里明白是沒有用的。拳籍剑谱。谁看不懂。看得懂的临敌未必能使得出來。初学者就算拿着书看上一生。也绝练不出高深武功。只因这些东西就像前人游记。文字中所见。皆是虚景。不临其境。描述再真再细也不是那么回事儿。武功为什么要言传身教。因为一招一式并不是武功。学武要记在心里的、要摹仿在身上的。其实是整体的动态。”

常思豪眼中闪起光芒。仿佛宝福老人和自己一前一后走天机步的情景、观看秦浪川练习大宗汇掌的情景、洛虎履摇身使出鬼步跌的情景。乃至水颜香悬指无声虚鼓琵琶的情景都浮现在眼前。类似的往事都被一条线索穿引起來。清晰的脉络丝缕相连。共同指向了武功的核心所在。筋肉也随着回想演绎蠕蠕而动。仿佛体内有万亿花蕾。在展瓣萌开。

荆问种瞧出了他的变化。和郑盟主交换了一下眼神。微微点头。道:“哈哈。好小子。毕竟是战场死人堆里爬出來的。脑子不慢。你呀。是身上早明白了。心里还有不通处。要知道。这‘身上明白’四字。虽道尽机杼旨要。但武功到了高处。由形达意。聚意凝神。修的便是心境了。刚才你郑伯伯所言。都是根基之言。修行大论。现在说得太深。未必是好事。咱们这寥寥数语说的粗略。也不究竟。不过临时抱佛脚。用來应对明日之会应该够了。以后有机会。让修剑堂几位大剑往深里带带你。将來成就必然不低。”

常思豪这才明白两人用意。心头狂喜。与此同时筋肉的跳动达到了新的频度。一股强大的生命活力在体内澎湃怒绽。衣衫上顿时颤意浮漾。使他产生一种身在九宵之上的幻觉。登时有了睨风万里。俯笑洪荒的卓傲霸气。

郑盟主淡淡道:“还记得人在天地之间的感觉吗。”

一句话令万千水雾泼洒而來。

常思豪目光一虚。雀跃的筋肉忽地平静。仿佛沸腾的壶中注入了冷水。满满的雄心也似一下子被倒空。表情里有了敬畏。神色变得谦逊。

武功突飞猛进之时。必有雄心躁火。以为自己强大到可以毁天灭地。“恨天无柄。恨地无环”说的就是这种幻觉。人在这个时候容易自以为是。走上歧途。郑盟主是过來人。所以适时出言点拨。

见常思豪恢复了常态。他微微一笑表示嘉许。说道:“有人劳碌一世。为的是积家财。有人征战一生。为得是当皇帝。练武人哪怕一辈子口中说的都是强身健体。心里仍会有个天下第一。都说自古名利误人多。其实都是人自误罢了。”

常思豪垂首:“是。”

郑盟主目光转低。指向桌面:“很多人画了一幅佳作。以后再画。每一笔都有这幅的影子。写了篇美文。以后就再也脱不开之前的构架。唉。人太容易执着于自身。超越别人容易。想要超越自己。可就难了。”

他静静看画。隔了好一阵。缓缓道:“笔墨终有限。画不尽山高水阔。武功再往下说。其实也沒什么了。贤侄。你只要记着。咱们练武之人容易在身上找见道理。然练到高处。也是摹仿到了极限。功夫虽高。却仍是按辙行车。此时便要对师进行超越。是谓破以寻立也。超越的过程。就是在别人给的框架中找到自己的过程。如同离开道路。走上了荒山。以你的修为。已离此境不远。到时千万记住这话。要自己做得了自己的主。眼前石头当作草。只管趟过去。可别让自己的腿绊自己一个跟斗。”

常思豪在思考中应喏道:“是。”

荆问种笑道:“老郑。你是真疼这孩子。可再讲下去。不嫌蛇足么。”

常思豪被这话分散了注意。发直的目光微微挑起。路上闲谈时就听小雨讲过。郑天笑身为剑家宗主。位高名重。事务繁忙。天下学子由侠剑客身份的父叔长辈领着。通过层层关系递上贴子求见一面。由于时间紧迫。往往并不奢望他具体的指点。只是得一两句话的点逗。从此便有了努力的方向。而今自己听他所说的。早已远超寻常。

只见郑盟主淡然一笑:“既然开了头。便说透也好。咱们忙起來。便顾不上这些孩子们……”说话间目光微远。

荆问种明白他想起了谁。无语沉默。

此刻常思豪心里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这世上。还得起的是债。还不起的是人情。

高扬和荆问种刚才紧拦慢补。其实都沒把话说透。明日之会。不管怎么说都是在百剑盟的家门口。以他们的实力和影响。其实不必要如此谨慎。而让自己出席。想要借助的。会是自己这点武功么。

此时郑盟主伸过手來。在他肩头轻轻一按:“古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武功也是一样的。练到极处。便该多出去走走。行万里路者。观世间风物。状天地苍茫。有感在怀。身上自然而然。也便有了东西。说白了。这武功一途。要感察天地。自悟自省。便和诗文书法、抚琴绘画一样。都是寻找自己、表述自己、超擢自己的灵性之旅。这一节。已非言语所能说清。释祖说他‘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话虽有别。其意却一。你要好好体悟才是。”

常思豪默然瞧着案上这幅字画。回想着它由清流石上的静谧、两雁破空的飘逸。到最终风起云重的寥落种种变幻历程。心下亦感慨丛生。忖道:“秦浪川夜宴时曾言道要想做好诗。功夫在诗外。当初宝福老人要我叩拜黄河。师法天地。其意都是如此。在这世间不管做什么。修的都是一份情怀。”一念及此。胸中忽觉寥落无限。

武艺沒有尽头。人生却有方向。

几十年忽忽而过。天不会荒。地不会老。而人的身体却会渐渐衰败。

不论武艺、音乐、绘画还是文学书法。都不过是生命旅程中的一点小小关怀和情趣。很多问題。不是它们所能解决。

只有死亡。才是生命的终极真相。

既然如此。一切夫复何用。

此心正渐渐凉落间。只见郑盟主的目光柔和转來:“贤侄。我看你对武功一道较为敏感。凡事有感于心。都能融在这上面。这是好事。也是坏事。总而言之。执著过多就错了。你要明白。‘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绝非高境。所谓求极于情。乃成情痴。求极于剑。便成剑奴。情与剑都是假借。为的是借假修真。你可不能跟着景色走。那便是找不着家了。”

常思豪茫然若失。

荆问种一笑:“架柴烧的是锅。可咱们要的是水开。就这么点事儿。明白就明白。不明白就先糊涂着吧。想明白了又如何。真把这世界想明白的人。不是懒了。就是疯了。路在脚下。走就是了。人哪。有时候倒真该有点低头不管不顾。直往前冲的闯劲儿。即便撞到了南墙。听个响儿不也挺好吗。”

郑盟主听出了他递给自己的弦外之音。一笑不再深言。

“叮。。”

门边传來悦耳的清音。

衣声悉索。小晴纤小的身影走近。一手拎三角铁铲。一手提着个紫底铜钵。

郑盟主问道:“怎么送人去了那么久。”小晴笑道:“瞧你们说话多闷。我和高叔叔顺路聊聊天还不成么。这不。又顺便取了些炭。”小手放低相示。钵内都是细碎炭粒。正烧得红透。暖意烤人。荆问种道:“你这一铲敲得正好。好像把我这脑子都震通透了。唉。长孙笑迟一到。惹得咱们大费心思。想來可发一笑。但又不得不如此。奈何奈何呀。有道是话好说。事难做。在这风雨江湖之中。要想一心无碍。实实不易。嘿。算计來。算计去。无非算计自己。烦恼來。烦恼去。都是浪费精力呀。”

郑盟主道:“无烦恼。怎來的觉性。不算计。亦难得平安。烦恼即菩提。咱们既然生在这世间。坐了这位子。也沒办法。就随它烦恼。安份守己地做个大俗人吧。”小晴黠然一笑:“嘻嘻。我看做俗人倒挺好的。有好吃好喝便高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比什么不喜不悲的强得多了。所以呀。我倒觉得您这一约挺好。见个面直接了当把话说开。省却了不少麻烦。京师又不是他聚豪阁的地盘。咱们又有什么不敢放开手脚的呢。”

荆问种笑道:“好。有豪快之气。哎。老郑啊。你这闺女。可比我家小雨强得太多了。”小晴受夸奖很是得意。往茶炉里铲了些新炭。拍了拍手绕回來。笑滋滋坐到常思豪身边。郑盟主眉头微微一皱:“这捣蛋鬼。你还喜欢她。我倒觉得小雨懂事多了。要不咱俩换换。”

小晴侧着小下颌。笑眼眯斜地道:“好呀。荆伯伯向來疼我们这些孩子。可不像有些人一天大事缠身。什么都不管不顾的。能做他的闺女。可不知道有多幸福哩。”

荆问种大笑。

小晴道:“唉。我倒好。真换过來。小雨姐就惨喽。一个出家人。内心不得清静。还得照顾一个满身是事儿的爹。一大早儿起來就得给他淘米做饭。洗碗刷筷子准备三餐。至于油盐酱醋就更得精管。人家想的都是英雄伟业。哪知道家里有油沒米。醋卖几个钱。衣裳呢。这一天干净的正装要准备两套。闲服两套和一套睡衣。天暖了要减。天冷了要添。脏的呢要拿出來洗了。皱的呢。要拿去浆好再上焦斗烫平熨干。闲时外带还要再做几件新的裤褂。那外头成衣铺的买回來怎能合穿。來了客人要泡茶侍候。客人走了要送出门去。迎來送往的不能失了礼数少了风度。一句说的不对就得埋怨半天。啊哟。想一想就会头疼哩。唉。小雨姐。你真是太可怜了。”

她一串话连珠炮似的讲出來。居然压韵成篇。简直跟哼小曲一般。话里话外虽是在可怜荆零雨。其实不过是变着法儿地诉自己的苦。别人又怎会听不出來。荆问种大笑扬指:“老郑你看。说错话了不是。孩子挑你啦。”他拍拍膝盖。侧头瞄着小晴:“说起來啊。这孩子倒也真不容易。两只小手把这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让你省了多少心。多少力呀。你这当爹的可该好好疼呵她才是。”小晴很是自得。眯眼微笑:“嗯嗯。可不敢这么说。这普天下的子女孝顺爹娘。还不都是应该的。只不过有些人心里呀。这闺女早晚是别人的人。疼也是白疼。白疼不如不疼。就当个猫狗养着吧。每天扔口剩饭就成。”

郑盟主本來眼中有了几分温柔感慨。一听这逗气的话。鼻中哼了一声。扭过头去。再不看她。小晴端了杯茶悠然道:“唉。沒娘的孩子不值钱。自然也沒人愿理啦。看來还是小雨姐好。至少人家还有个石头哥疼她爱她。我就完啦。唉。沒有石头哥。要是有个粪蛋哥也好呀。早点嫁出去。免得有人操心女大不中留。”常思豪见她眼带笑意。不去瞅郑盟主。却把目光转向自己。心想:“你看我干什么。我脸是长得黑些。可一点也不像粪蛋。”

郑盟主皱眉道:“你这孩子。小小年纪。什么疼了爱的也是你该说的。”语声抬高。已有几分愠意。小晴嘟了嘴再不作声。常思豪向旁边瞧去。心想荆问种总能说句话打个圆场。然而却见他脸色也阴了下來。声音涩涩地道:“他俩感情虽好。却止于兄妹。怎可有私。小晴啊。这名节大事。你一个小孩子家。可别学人乱说。”

常思豪见他表情肃郁。明显怀有反感。心想这当爹的不同意。小雨和廖公子的婚事可就不大好办。倒有点替他们发愁。就在这时。屋外隐约传來一声淡淡的冷哼。

郑盟主从茶盘上缓缓拿起一个杯子。提壶淋过。搁在案边。从容道:“外面很冷。进來喝杯茶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