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秀色 > 第三十五章 京城居,大不易

秀色 第三十五章 京城居,大不易

作者:月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9:1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秀色 !

这几天赶稿子赶的我头都大了,呜呜,不是人过的日子~老规矩,先发,回头有空了修~~

——*——*——*——*——*——*——*——*——*——*——*——*——

四月十三,金枝出嫁前两天,青黛去王三老爷家看望金枝。金枝瞧见她来,倒是十分热情。青黛见她眉眼含春,俨然就是一副幸福新嫁娘的模样,言语间似乎对新郎官很满意,拐弯抹角八卦了一阵才知道金枝定亲前便见过新郎官,而且这新郎官还是大表哥的同窗,小表哥的学长。不过金枝言语间还提起了不辞而别的余子都,似乎当初寺中那个医术高超的少年郎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就是初恋吧,结出果实未必能成熟,但苦涩的味道最让人难忘。自己不是也曾经历过……青黛拍了拍金枝,却没向她提及三年前自己曾经收到过余子都的信,只笑着说了两句吉祥话,另外送了一对玉镯添妆。

青黛在江宁陪外祖、外祖母母住了半月,然后启程回了梧州。王陶一直将青黛送上了船,船启动时,青黛透过隔窗看见站在码头上王陶在朝自己拼命的挥手,嘴里大声喊着:“后天京城见!”

青黛想起临别时大门口外祖、外祖母老迈的身影,想起疼爱自己的舅父、舅母,眼泪便涌了上来。看着王陶的身形越来越小,她奋力地抹了抹眼角的泪,探出窗口朝岸上大声喊道:“好!”

五月初三,上官老夫人安排好梧州老宅的事宜,就带着青黛踏上了去京城的旅程。一路走运河转陆路,六月初十,青黛在经历了一个多月舟船马车的颠簸后,终于热泪盈眶地看到了大齐都城上京的城门。

高大雄壮的城墙拱卫着大齐帝国的都城,屹立千年的都城向四方敞开了她的怀抱,大道穿梭着南来北往的旅人、马队,他们带着大齐的瓷器、茶叶、丝帛或一路向西跨越荒漠换回五彩的珠宝和十色香料,或一路向东穿越大洋载回千奇的器具和百怪的种子,向八方昭示大齐帝国强盛富饶。

停车例行检查,青黛掀开车帘,仰望着高壮厚重的城墙,震撼之余心中生起了无限感慨,如今的自己就好像是这座古城视下芸芸众生中的沧海一粟。而这道城墙后是她即将生活的新城市。低下头,望向通往内城长长的门道,那里面的喧闹繁华已经随风飘得了她的耳中,不知以后又有什么在等待着自己……

青黛压下忐忑的心绪,放下车帘,靠坐回原位。

不多时,马车再次启动,青黛正式开始了她的京城生活。

……

车子刚进城门,早在城门口守着的陈大生便迎了上来,“给老夫人请安。”

朱嬷嬷掀开车帘一角,让老夫人与陈大生问话。“大生啊,你几时到的?”

陈大生躬身回话说:“老爷吩咐小的这三五日在城门后候着,每几天大早小的都在这里。刚瞧见福伯知道老夫人您到了,这才迎上来。”

“辛苦你了,咱们赶紧走吧。”老夫人瞥见往来车多,摆手示意朱嬷嬷放下帘子,“别挡了人家的道儿。”

“是!”陈大生跳上车辕给车夫领路。

老夫人的马车到了门口,小冯氏领着上官鸿的子女和柳姨娘站在门口迎接。

“母亲,一路辛苦了!”小冯氏上前扶住老夫人的胳膊,搀着老夫人下了马车。柳姨娘施施然给老夫人行礼问安,老夫人颔首,转头见一众小辈在上官熙的带领下行礼问安,老夫人忙摆摆手,“都起吧。”

老夫人看见奶娘手里抱着的上官煦,正要问话,青蔷却从上官熙身后走到她身边,抱着老夫人的胳膊哭了起来,“祖母,蔷儿又见着您了,呜呜——”

“这都要嫁人了,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传出去让人笑话。”虽是训斥青蔷,可老夫人的语气一点都不严厉,摸了摸青蔷的头,眼中满是爱怜之色。

“这一家团聚大喜的日子,快别哭了。”小冯氏蹙眉看着青蔷,“有话咱们进去说!”

青蔷抽泣了两下,止了哭声,可拉着老夫人的手没有松开,斜睨了小冯氏一眼,转头有低声与老夫人说话。

青黛在一旁看了一阵,等大家该行礼的行完礼,该宣泄感情的宣泄感情,这才迈着小碎步从车前走过去,给小冯氏福身行礼,“青黛见过母亲、诸位哥哥、姐姐,妹妹。”人有点多,一口气叫不完,青黛索性省略了。

小冯氏点头笑了笑,青蔷轻“嗯”了一声,连正眼都没瞧青黛一眼,低头扯着老夫人的胳膊说悄悄话。青莲朝青黛微微一笑,笑容矜持含蓄,几年不见,气质上倒是与柳姨娘有几分神似了。旁边,青薇仰着头,一脸茫然望着她,显然已经不记得自己还有青黛这么个姐姐在。二哥上官杰点了点头,嘴角的笑容略微有些僵硬,显然不习惯这种认亲的场面。至于上官煦,小冯氏前年生下的儿子,此时窝在奶娘怀里点头“啄米”。

环视一圈,青黛的目光落回了上官熙身上,大哥这几年变了不少,完全脱去了少年的青涩,眼神温和内敛,愈见俊雅端方了。

上官熙接收到青黛的目光,微笑着朝她拱拱手,“妹妹这三年替我们几个在祖母身边尽孝,大哥在此谢过!”青黛对上官熙印象一直不错,此时见他目光真诚,知道自家这位大哥并不是那种虚伪做作之人,说出此话真是顾念当年全家只留她一个孩子在梧州,怕她心里难过。

“能承欢祖母膝下,是青黛的福气。孝敬她劳烦人家,也是青黛该做的。”青黛福身回礼,“要按大哥这么说,青黛还该谢谢大哥和诸位兄弟姐妹替青黛孝敬父母才是。兄弟姊妹守望相助,孝敬父母这都是应尽的本分,无有谢与不谢之说。大哥这一谢,反倒生分了。”

上官熙目光微诧,不禁多打量了青黛两眼,随即朗声笑道:“妹妹说的是,倒是大哥着相了。”

“祖母都进去了。大哥,走吧!”上官杰提醒说话的两人,自己先迈步进了大门。

上官熙看门口只剩下他与青黛,歉然一笑:“三妹,进去吧!”

青黛往门里望了望,见青蔷扶着老夫人先进去了,青莲、青薇亦步亦趋跟在身后,好像早把她这个人忘了。无所谓,正好落得轻省。

青黛朝上官熙会心一笑,丝毫不见一丝不悦之色,“大哥一起走!”

上官熙点点头,兄妹俩一同往院内去了。一路上,鉴于刚刚尴尬的情形,上官熙主动给青黛聊起了这新家的事情。

“如今这宅子在戴帽胡同,是早年祖父在京做官时购置的,地处上京城东北边靠近皇城根。”上官熙朝屋顶上指了指,压低声音对青黛说,“站在上面能瞧见皇宫。”

青黛抿嘴一笑,“大哥,你可是上去过?”

上官熙忙摆手摇头,“没,都是听下人们讲的。皇宫高墙若这般就被人窥视,大齐岂不危矣?我估摸着最多也就能瞧见东南墙的角阁飞檐上嘲风罢了。”

瞧见上官熙故作正经的模样,青黛越发怀疑他是不是真的上去过,一笑带过便不再提此事。放眼打量了周围的建筑,发觉这宅子结构比梧州的略显逼仄,问了上官熙才知道,这宅院比梧州的宅邸要小了一半。

想来也正常,首都嘛,本来就是寸土寸金之地。何况这样靠近大齐帝国的心脏地带,地价不说比外地,就是比城中别的地方贵了许多。上官家能在核心中枢有一处这样的宅院可见家底颇丰。

“爹爹这次平调事先没有一点风声。爹本以为还要在庆阳做三年,没想到工部郎中突然得急症死了,皇上说要治汶河,要吏部选了三位懂河工水利的能吏,最后钦点了爹爹,还下旨即刻赴任。吏部发了六百里加急文书,本来要走一月的路,用了三日就到了庆阳。”语气虽平和,但难掩言语儿子中对父亲的钦佩崇拜之意。

青黛静静地听着,不发一言。

“爹自从得了信儿,马不停蹄往京城赶。老宅也来不及翻新,只让人里外打扫一遍,重新粉了墙,家具来不及打购了些成品回来,说是安稳了再翻新规整。这些日子,爹十日有七八日是在衙里过夜。今日祖母到……”上官熙微微顿了一下,“和三妹都到了,想来今晚上爹能回来一趟。”

在为官,在教子,上官鸿算是合格。至于做父亲,也许只对他看重的子女,他才能扮演好这个角色……青黛暗嘲,他这个便宜爹要回来,也是看望自己的母亲,至于自己这个女儿见与不见没什么所谓。想想在梧州那会儿,青蔷她们没少在自己面前显摆一下身上某件小东西是父亲送的,就连庶出的青莲都不会落下。自己生辰是正月十五,可三年送年礼回来,小冯氏和后院的兄弟姐妹们象征性地稍几件礼物,至于他,连自己这个人名都懒得在信中提及,更别提礼物了。

上官熙一直小心地观察着青黛的脸色,青黛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倒也未见什么异样,暗自松了口气。

不想,青黛忽然转过头来,笑着问:“大哥今年十七了吧?几时给三妹把新嫂子娶进门啊?”

上官熙早年定过一门亲事,女方是杭州书香世家钱家幺女,本来两家定好了去年完婚。结果中间上官鸿一家去了庆阳,庆阳地处在大齐西北边境,对方怕自家南方女儿受不住北地的气候,借口自家女儿身子弱要再调养便把婚期推了两年。这一拖,倒让青蔷的婚事赶在他头里了。

钱家其实就是打着上官熙明年回乡秋试的算盘,中了,明年春闱,凭着上官家和钱家在京中的人脉,想必要为上官熙谋个好前程。若是不中,大可留他在杭州读书,这样女儿就不必去北地受罪。况且上官熙当年虽比不上王阳才学,但却是踏实做学问,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所以一直等到十八岁才准备参加秋试,不中的可能极小。

老夫人念及自己的身子不惯去北地,思虑再三便应允了钱家,让王阳好好读书迟些再考虑亲事。老夫人全权拍板,远在庆阳的上官鸿自然没有话说。今年,上官鸿突然调入工部,离开庆阳,这婚期想来也该提前了。

“你这妮子!”上官熙面再厚,被自家妹子揶揄,耳根不由泛红,“亲事自有长辈们做主。”

不过,被青黛这一打岔,刚刚那沉郁的感觉便烟消云散了。

两人一路说笑地进了正堂,进门小冯氏正与老夫人说话,青黛和上官熙碧娜退到了一边寻了个座位坐下。

青黛本以为气氛很融洽,可刚坐下就发现不对劲儿了。青蔷他们几个坐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小冯氏半低着头一言不发,她身后站着的柳姨娘脸色也不大好看。

老夫人手里拿着个单子指着小冯氏,“这京城不比梧州,礼数要做到样样周全。老爷在外奔波,顶多拿个大主意,具体的事还不得靠你去帮他想。难道还要等出了错,再让老爷告诉你谁家送什么物件合适?谁家行什么礼为妥?”

“你不懂就该多问问,这府里守宅的老人,都是原先老太爷手下做过的,对京中各府的事情说不上了若指掌,但总是懂得里面的门道。不比你去那些刚认识入的人那里打听强得多?”

老夫人撂下手里的礼单,瞥了小冯氏一眼,“谁知道那背后又牵出什么人来,你个初来乍到的不了解,可这些个人精早就打听清楚了。保不齐哪个面上瞧着好的,就是那个背地里给你下降头使绊子的,你卖了帮人数钱还无所觉?”

小冯氏扯着帕子抹眼泪,愣是没敢哭出声。

骂完了,老夫人的气也顺了,语气缓和了些,“奉直官职在京中虽算不上高,但好歹也是正经的五品堂官。你是他夫人,在外就是他的面子。就算你没诰命,也要有诰命的行止做派。矜持谨慎是好事,可做过了就是小家子气。小事见大,不要让人家看扁了咱们上官家。”

“母亲教训的是,媳妇受教了。”小冯氏抬起脸,眼睛微有些红肿,但面上已无泪迹。

哭得快停得也快。

老夫人把桌上的礼单递给朱嬷嬷,“好了,你回去再斟酌斟酌,我让朱嬷嬷帮你看看,把这两份礼单子重新拟一下。”

“是!”

“我要回去了。黛丫头先跟我住些时候,别去她们院子里添乱了。等蔷丫头出嫁后,再让她搬去跟莲丫头和薇丫头一起住。”

老夫人站起身往外走,路过时青黛停下来,“黛丫头,走吧!”

“是,祖母!”青黛无视背后射来的冷光,起身扶着老夫人的胳膊往厅外走去。

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