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诗意的情感 > 第1201章 邓丽君(歌乐神童)

诗意的情感 第1201章 邓丽君(歌乐神童)

作者:纪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13 14:29:47 来源:书海阁

邓丽君(长篇小说)上卷《天才少女》张宝同2020.5.19

邓枢下班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坐在门前拉着胡琴,唱着京腔。邓丽筠就坐在爸爸旁边的小板凳上,看着爸爸拉琴唱歌。那天,邓枢刚唱完《望江亭》中那段谭记儿的(四平调)唱腔,四岁的邓丽筠就对父亲说,“爸爸,你唱的是啥歌?”

邓枢对女儿说,“是京剧《望江亭》谭词儿的四平调。”

邓丽筠说,“真好听,你教教我吧?”

邓枢就开始一句一句地边解释边教着女儿。大概只教了两三遍,邓丽筠就对父亲说,“爸爸,你听我唱。”说着,便在爸爸胡琴的伴奏下唱了起来:

独守空帏暗长叹,

芳心寂寞有谁怜!

孀居愁苦泪洗面,

为避狂徒到此间。

邓枢大为震惊,觉得四岁的孩子可能连歌词的意思都不懂,就能唱出这等难度的京腔,真是太不可思议。他觉得女儿简直就是神童。于是,他把女儿抱在怀里,给她讲起了剧中的故事情节。故事是说漂亮而聪明的谭记儿的男人死了,她在守寡,暂时住在女道观里。道观观主的侄儿叫白士中,刚好要往潭州上任,路过这里来看望观主,对观主说自己的妻子死了。观主就要把他介绍给谭记儿结为夫妻。可是杨衙内早就看上了谭记儿,要娶她当小老婆,就对白士中怀恨在心,想上奏皇上,诬告白士中,将白士中杀了。白士中得到消息之后,感到非常担心和害怕。谭记儿不想让白士中受到连累,就想了一个计策,在过中秋节那天,装成渔妇卖鱼,在望江亭上灌醉了杨衙内及其随从,把允许杀人的金牌偷走了。这样,杨衙内就不能来抓白士中了,而白士中却出示那个势剑金牌,说有渔妇告杨衙内中秋欲对她无礼。杨衙内知道中计,这时,湖南都御史李秉忠暗中寻访到这件事,报奏朝廷,将杨衙内治罪。而白士中就到了潭州做了官,跟谭记儿结为夫妻。

邓丽筠听完故事,把眼睛瞪得大大的,问邓枢,“爸爸,是不是每支歌里都会有一个故事?”

邓枢对邓丽筠说,“是的,每支歌里都有一个故事。你只有听懂了这个故事,你才能唱好这支歌。”

邓丽筠就说,“可是,我听过好多歌,他们都不给我讲歌里的故事。”

邓枢说,“他们不给你讲故事,你就要自己想,你要是把故事想出来了,你的歌就能唱得更好。”

听着爸爸这话,每次邓丽筠再听妈妈唱歌时,就会让妈妈给她歌曲中的故事。

邓丽筠从三岁起就表现出了不同常人的声乐天赋。她常坐在妈妈的身边,听着妈妈一边唱歌一边做手工活。妈妈会唱许多的民间小调,还特别喜欢黄梅戏,所以,妈妈唱过的那些民歌小调和戏曲唱腔,邓丽筠几乎都会唱。她的嗓音柔和纯净,特有的童声非常地美妙动人。她的声乐感觉非常地敏锐,感受力非常强,有些歌曲听过别人或是听过收音机唱过一两遍,就能模仿着唱出来。

许多人都认为邓丽筠是音乐天才,爸爸邓枢更是把女儿看成是音乐神童,认为她将来必定是音乐奇才。所以,他决定从小就开始培养她,并从四岁起,邓枢几乎每天一大早就要带着女儿到小河边的旷野中练习唱歌和调嗓子。

屏东位于台湾的最南端,四季如夏,但气温并不很高,特别是早上,凉风从海边吹来,让人感到一阵阵舒适的清凉。而且,屏东的早上天总是亮得很早,六点钟天色已经大亮。邓枢就用脚踏车带着女儿来到小河边上。此时,小河像是刚从夜间初醒,清凛凛地出着梦幻般的响声。太阳还没有从云层里出来,东方是一片片银灰色的鱼肚白。小河周边十分地清静。父女两人就站在岸边的柳树下开始练唱和调嗓子。因为邓枢喜欢唱京戏,尤其是喜欢着名须生余叔岩的唱段,而且还会拉胡琴,所以,他是屏东机场军人俱乐部的成员。军人俱乐部里有许多非常有才气的乐手和歌手,因为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演奏和娱乐,他多少也懂得一些调嗓子和练习声乐的技巧。虽然他懂得的并不是太多,但是,他却能把他懂得的一切都教给女儿。

不觉间,邓丽筠就长到了六岁。六岁的邓丽筠不但越长越漂亮了,而且,声乐天赋也越地显露出来。妈妈常把她带到熟人家串门,让她为邻居和干姊妹们唱歌。爸爸也常常把她带到军营里,让她给叔叔和伯伯们唱歌。她的嗓音非常地甜美,带有清脆明亮的童音,歌声十分地动听。所以,人们都喜欢听她唱歌,她也非常喜欢为大家演唱。所以,邻里和熟人家里有什么喜事,想要请她过去唱上几,她也总是高高兴兴地前去助兴。

**败退到台湾之后有许多的军队,所以,在部队驻扎地的旁边总会兴建一些简易住宅,专门给军队眷属或退伍军人居住,并因此形成长期性聚落,这就是台湾社会相当独特的眷村。

眷村住的官兵来自中国大6的四面八方,还有许多人把配偶也一同带到了台湾居住,也有一些人是来到台湾之后才与台湾的本省人(指闽南人)和客家人或原住民通婚,眷村的文化与语言相当多元,几乎可以听到全国不同省份的方言,乃至于中国各地的民谣小调。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眷村文化,对邓丽君的童年生活和以后的歌唱事业都产生出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邓丽君从小就能听懂许多地方的方言,而且也会说一些地方方言。这对她以后学习语言和用多种语言唱歌都是非常有益处。

母亲赵素桂有一个山东来的近老乡叫许素云,两人是同岁,又都住在一个村子里。因为赵素桂比许素云大几个月,所以,许素云把赵素桂叫干姐,而邓丽筠就把许素云叫干妈。许素云的男人是屏东机场的一名上尉,已在屏东住了多年,家里比较宽裕,房子也大,家里有一部收音机。当时,收音机是种奢侈品,只有很少的有钱人家才有。而在上个世纪5o年代,台湾还相当地贫穷,娱乐设施也非常地匮乏,听收音机广播可谓是一般人家主要的娱乐。因为她们都喜欢唱黄梅戏,也爱唱歌,所以,两人就常常呆在一起听收音机,赵素桂也常常带着邓丽筠来许素云家听收音机。邓丽筠不但喜欢听歌,也喜欢跟着收音机学唱歌。学会了一支歌,就要给母亲和干娘唱。久而久之,母亲和干娘就成了她忠实的听众。

喜欢诗意的情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诗意的情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