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诗意的情感 > 第296章 春江花艳

诗意的情感 第296章 春江花艳

作者:纪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13 14:29:47 来源:书海阁

春江花艳张宝同2016.11.22

“一条大河波浪翻,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听到这首歌,就有一股深情和思恋在心中翻滚和激荡。我们家住在汩罗江边,江边江面的四季和风景多少年一直深藏在我的心灵和记忆中,成为了我一生中向往与奋斗的美好情感。

提到汩罗江,人们总会与屈原一同联想。因为汩罗江是因屈原而闻名。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末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荆州市)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悲愤交加,救国无望,怀石自沉于汨罗江。当地渔民划龙舟抢救屈原未果,担心江中鱼会吃掉他的遗体,就用粽叶包起米团丢在江里。因此,汨罗江就成为了划龙舟和包粽子两项中国重要民俗的发源地。在把屈原的遗体从江中打捞之后,人们用黄金将他被鱼吃掉的半边头部修补。为了防止盗墓,人们在江边为他造了十二座坟墓,并立有屈原庙。至今,那座小庙已被修成了很大的屈子祠。

屈原投江的故事总是让汩罗江有种悲情的色调,其实,作为我们在江边长大的人来说,汩罗江赋予我们的却是那江边的风景与风情。

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流经湖南平江县,至新市进入汨罗市,向北注入洞庭湖。它是由南支流“汨水”为主源,与北支流“罗水”在汨罗市屈谭汇合成汩罗江。千百万年来,汩罗江就象一条普通的江河,朝来夕去,日夜奔流,无声无息地汇入洞庭湖中。象几许封建家庭的大家闺秀那样遵规守矩,温婉含蓄,波澜不惊。如果没有屈原投江一事,她可能还不会引起世人的关注。

但汨罗江两岸粉墙村舍,桃红柳绿,民风淳朴,水草肥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作为家乡,她更是让我们感到清秀美丽,温情似水。

严格说来,汩罗算不上是我的故乡,因为我从小跟着父母随铁路工程处流动,先是在宝成铁路沿线,又去了陕西蒲城,再后又搬到了福建南平,最后才在汩罗定居。因为她是我大部分童年和整个人生的家乡。所以,在我的情感和概念中,她就成了我的故乡。

我们工程处来汩罗是建汩罗江铁路大桥。这是整个汩罗江上的第一座桥梁。当时的汩罗才只是湘阴县的一个小镇。街道总共不过二三十米长,约四五米宽,中间的地面铺着两排青石板。两层的木制阁楼可谓是当时最好的民居。

我那时在上二三年级,常跟姐姐一起在江边的田地挖荠荠菜,在江堤上捡地软,在江边的水塘里打棱角。所以,每当回想起童年,我就感觉那段时光是那样地甜美快乐。我记得我家在陕西时生活很苦,常常连红薯都吃不饱,常年住窑洞。可是,到了汩罗之后,生活就突然地改变了。那里吃的是大米,猪肉和鲜鱼非常多,鲜活的鲫鱼才四角钱一斤。我们工程处成了当地最有钱和最让人羡慕的单位。

在我上三年级时,我哥哥从陕西咸阳转学回到了汩罗。因为过去工程处到处流动,哥哥就一直在陕西咸阳上学。可是,咸阳的生活很苦,哥哥去食堂老是抢不到饭,排队到了窗口,食堂已经没饭了,所以常常要饿肚子。人长得面黄饥瘦,神经衰弱,夜里总是尿床。所以,我妈就把他从咸阳转到了汩罗县一中上初中。

停课闹革命那阵子,学校不上课,我整天跟着哥哥到屈原农场和汩罗江边去钓鱼。那时钓鱼没人管,我们每次一去就能钓上十多斤。自己家吃不完,分给邻居一起吃。虽然整天在汩罗江边过来过去,但我对江边江面的风景几乎从未留意。直到我十五岁高中毕业下了农村,才对江边和江面上的风景开始注意。因为我意识到那些风光和风景可以寄托我的一种心境和情感。

我下乡在黄市公社的团结大队,刚好是面对罗江,背靠茶山,依山傍水。而罗江实际上就是罗水,是汩罗江的一条支流。而我住的房边就是江堤,大队部则在我屋后江堤的尽头。

黄昏暮晚时分,我常常坐在江堤的草地上,望着西边的落日,忧伤地吹着口琴,向往着那金色的学生时代。因为落日之下,可以看到县城高高的烟囱,我们的家就在那边。有时想到心爱的恋人,不免会流下思念的热泪。我也常去哥哥的粮店。粮店就在新市的江边。汩罗江就是从这里进入汩罗县。江边有条街道叫新市街,和原来汩罗小镇一样,两边是木制阁楼,中间是青石板铺成的地面。只是这条街要比汩罗小镇长得多。

街头有一座公路桥,是当时汩罗境内唯一的水泥大桥。我每次来到哥哥这里,都会站在桥下看落日。这里的落日非常绚丽,夕阳在波光中流金溢彩,殷红的落日把江面染红一片。江中有一片数百长的孤岛,岛上是一大片树林,到了黄昏暮晚,百鸟争鸣,响声一片。有时万鸟齐飞,把天空震得发颤。

汩罗属湘北丘陵,江边尽是山丘。山丘长满着绿树和青草。每到春暖花开之际,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迎春花在林边和草地上迎风怒放。迎春花败去之后,就能听到杜鹃在山间“布谷”。这里的春季和雨季是同时到来的,所以,春季几乎是在雨中度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春耕春插是大忙季节,也是山花烂漫之时。江边水旁,林地山间,可以看到一片片如火似焰的眏山红在争奇斗艳,大放红光。那鲜红深艳的颜色看在眼中,却能把你的心底染红。那种感受真是让人情迷意醉,妙不可言。

一阵阵春风细雨过后,村头那片片桃花已是浓艳得开始飘落。粉红的桃花娇艳得让人颤栗,却也让人赏心悦目,情不自禁。但是朝下一看,就见落英缤纷,残花满地,让人不禁心怀伤悲。

再往后,气温升高,山边、山间、山梁上,山坡中到处开着黄澄澄金灿灿的油菜花,随着春风的吹拂,迎风摇曳,含苞怒放,并散发着很浓很香沁人心脾的香气。但是,随着油菜花的芳香浓艳,春季就要离去,夏日即将来临。整个山间的花期也就结束了。

人们赏花观景,咏柳唱月,貌似怡情惬意,却常常是有所隐喻。家乡的山清水秀,风光绚丽,但真正让我们思念怀恋的却是家乡的亲人和恋人。正是他们的牵挂和恋情使得我们的思乡之情如此地深沉热烈,也让我们有了那么多的美好向往和回忆。

美好的向往和回忆可以美化我们的心灵和情感,而美好的情感是一种冲动,一种动力。它会激励着我们去为我们所爱的人去拼搏奋斗,就象是在战争期间的男人,为保护心爱的人去战斗去拼杀。因为那些美好的东西是我们一生都不愿失去和忘记的。

童年和学生时代的情景和回忆对我们印象最深,成为了影响我们一生的生命动力。相比之下,我们成年之后的那些印象和回忆则要逊色得多。而且这些印象和回忆中充满着功利和负面的内容。不利于我们的积极进取和幸福快乐。所以,我们童年和学生时代生活得是否快乐对我们一生的情感和性格影响极大。

人生的每一次休闲、踏青、回家、聚会、或是旅游和观光都会为我们心灵注入诗情和美感,而我们人生的幸福就如同珍珠项链上的每一粒的珠子。这种珠子串得越多我们的幸福感就会越强。因为我们的幸福就是由诗情、美感和快乐构建和组成的。

我过去常常一人进到深山去旅游,但现在年龄大了,有些懒了,不想再往外面跑了。但我每年都要回老家。因为母亲年迈,兄弟姐妹们四处分散,全家人都要在过年时欢聚一次,让母亲高兴一下。每次回家都要在江边走走看看,有时还会回到当年下乡的农村探望一下。但是,看到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生疏和冷陌,怎么也找不到几十年前的那种感觉与感受。不知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还是我自己的感觉变了。因为亲眼目睹的景色和景物总是没有记忆中的那样美好,是不是记忆中的景色和景物已被心灵的美感诗化了?

虽然我已离开汩罗几十年了,但汩罗江那宽阔的江流却常常在我心中流淌,那山中美艳鲜丽的眏山红也常常在我心中怒放,就象家乡的那种生生不息的风情和基因在我心中不断地发酵和裂变。我想只要生命不息,就会对家乡的春江花艳眷恋不止,并将其珍藏于心,化为一种诗意的美,从而让生命感觉美好。

人生一世到底在寻找和追求着什么?其实不是物质的享受,而且心灵的愉悦。物质享受只能满足虚荣的面子,而滋润心灵的却是阳光雨露和诗意美感。物质需求容易满足,而精神财富弥足珍贵。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一种日出日落,云卷云舒的情愫和意境,给了我一种春风秋月和山明水秀的诗意和情感。对此,我会永远心怀感激。未完待续。

喜欢诗意的情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诗意的情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