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诗意的情感 > 第490章 .离开红尘 便是寂寞

诗意的情感 第490章 .离开红尘 便是寂寞

作者:纪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13 14:29:47 来源:书海阁

离开红尘便是寂寞张宝同

红尘在古时被指为繁华的都市,出自于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中的诗句“红尘四合,烟云相连。[【^$】”指的是古时土路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即为名利之路,也为人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

青年时代因看过红楼梦,其中有句“宝玉本来颖悟,又经点化,早把红尘看破。”所以就受到了一些看破红尘类似思想的影响。那时,我一直都在努力,但因在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事方面不甚开窍,所以,人生道路艰难,坎坷较多,常常因为对一些不公的现象心怀忿恨而生发悲愤和感慨,就有了一些看破红尘的念头,想像古代隐遁之士厌倦官场的虚伪和世间的浮华,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渴望着离开都市,去到边远无人的山间林边独自生活。这种思想一直影响了我许多年,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

直到近来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闲得无事,便决定实现那个多少年来一直藏在心里的梦想和愿望,想到那个边远无人的山间林边体验一下。其实这时,我已经对许多事看清了看透了,已经不再把那个梦想和愿望看得很认真了,而且觉得那梦想和愿望多少显得有些幼稚和可笑。但是,我还是很想去体验一下,因为那毕竟曾是我多少年的梦想和愿望,或者我可以把它当成一种独自的旅行和独特的经历,如果用现在的词语来说就是短期出家。

我经一位熟人介绍,来到了离西安最近的终南山的南五台作为短期出家的地方。我按照那位熟人给我的地址,先是坐车到了南五台,然后,就沿着一条山路朝着山里走。路很难走,完全是翻山越岭和爬山涉水,走了大约两三个小时,就几乎见不到人了。偶尔能见到一两间

山寺小庙,里面只住着三两位出家人。一路走着一路问着,直到下午四点来钟才找到灵心寺。灵心寺是在一座不大不高的山岭上,这个山岭叫野猪岭,据说那里经常有野猪出没。奇怪的是周围的山上都长满了茂密的树木,而只有野猪岭上光秃秃的,只生长着一片片荒草,被开垦的地里种着一些小麦。小麦生长得很稀薄很矮小。

山顶上盖着两间泥土小房,小房旁边是一间只有五六平米的小庙,也是用泥土盖成的。小庙没有门,里面只有一个神像,神像两边是一幅对联。神像前面摆着一个放香火的小碗。住人的小屋显得非常地残破,别说七级地震,就是五级地震就能把小屋震塌。小屋只是关着,并没上锁。我敲门没有应声,就推开门。屋里有点暗,我打开门让阳光进到屋里。屋里非常地简陋,只有一张小床、一个小桌和一个大木箱。床上的蚊帐已经旧得发黄。我把那个大木箱打开,里面装的是小麦。而小屋旁边的那间小屋则是厨房,里面有一个土灶和一个小饭桌。桌上放着几个碗盘,上面爬着一些苍蝇。地上放着一个水桶和一个塑料盆。盆里有半盆脏水。

因为屋里没人,我就坐在小屋前等着。直到天色快要黑下来时,才有人来。来的人自然是这小屋的主人,名叫云梦和尚。他穿着一身出家人的衣裳,头发很长,胡须也长,有五十来岁的样子,但身体很健壮,步履很轻快。他见我来了,显得很高兴。我对他说我是常生介绍来的。他就问我常生在干嘛。然后他就告诉我说常生是孤儿,是他的徒弟,在这里生活了才半个月,就呆不住了。

他边跟我说着话,边开始和面擀面条。等面条煮熟了,用油一泼,拿出一瓣大蒜往桌上一放,就算是一道菜。吃完饭,天就黑了,他拿起二胡坐在门前的月光下开始拉二胡。因为夜里的风挺大,蚊子不多,所以,我就听着二胡看着夜景想着心事。第二天一早,我想去厕所,可他说没厕所,让我随便找个地方方便,因为这里一般不会来人。接着他带我去挖土豆。可是因为土地贫脊,土豆长得非常小,就跟玻璃弹球那么大。挖完土豆,我又跟他去汲水。水在对面的小山上,小山上有一条非常细小的山泉,水流在一个人挖的小坑里。小坑里的积水上有一层红红的小虫子,看起来让人感到十分地恶心和腻歪。可是,我们吃的喝的就是这里的水。

这里一般吃两顿饭,早饭吃完后,就到了十点钟了,他就带我出去玩。我跟他走了十多里山路,来到了另一个较大的寺庙里。这里住着五六个出家人。他们聚在一起就开始打麻将。我没事可做,就在附近的山间走着转着看风景。把周围的风景看过一遍,我就回到庙里看他们打麻将。他们打的是五元十元的牌局,和我们在家属区的麻将馆里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牌桌不是电动的,因为他们这里没有电。大概打到了四点来钟,该要吃晚饭了,我们才离开这里朝回走。在路上,我就问他们又没有什么收入,怎么敢打这么大的牌局。他说他们有时也给别人帮帮忙能挣上一些钱。

果然,有的地方死人了,第三天一大早,有人来叫他过去帮忙,于是,他就带着那把二胡去给人家拉曲。从早上到晚上十点钟,一天就挣了两百元。而且管吃管喝管烟。那天,我跟着他也忙了一天,直到晚上人家演完戏散了场,才顺着月光照着的山路开始回家。因为路很远,我们差不多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回到屋里。一回到屋里,我累得连脚都抬不动了,就钻进蚊帐,躺在床上睡了。可是,睡了一会,就感觉身上痒得厉害,我用手电一照,发现身上有几个大红疙瘩,像是被跳蚤咬的。于是,我就用手电筒照着床上,一掀开被子就看到了两只跳蚤在床上蹦着,却没抓住。我就把他叫醒说床上有跳蚤,想让他起来一起帮着抓,可他翻了下身,就呼呼地又睡着了。而我却一整夜都没睡好。过去,我总是把看破红尘当成是返朴归真和回归自然可是,当我真正地从烟云似的繁华生活中进入到那种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我才发现出家人的生活其实是很单调很寂寞很孤独,甚至是很贫困很艰苦。寺庙里非常偏远,没有电灯和电视,手机、报纸、电视、上网,还有乘车、购物、美食和娱乐都好像是天方夜谭一般,甚至连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去厕所和洗澡都非常地不方便。这时,我才意识到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的诗句只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诗情和意境。那种境界只能让我们向往,却不能让我们久住。本来,我想最少要在那里住上半个月,可是,到了第四天一早,我就匆匆地离开了那里回城了。

许多人都想看破红尘,远离世俗,可是,有几个人能真正地看破红尘,离得开世俗?我们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和梦想情怀。我们总会把我们向往的地方想像得非常神秘和美好。久而久之,这种神秘和美好的情怀就成了我们向往的一种愿望和梦想。可是,当我们真正走进我们盼之已久的向往之地,才会发现那里并非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神秘和美好。就像人们向往着婚姻,而一旦进入婚姻,又觉得婚姻并非美好,甚至是麻烦多多。而且我们的生活习性只能适应越来越安逸的生活,却不能适应越来越清苦的生活。人生活的本能就喜欢享乐和热闹,害怕饥寒和孤单。要不,人们会拼着命地往人多的地方拥去,往热闹的地方拥挤。

对于人们来说,贫穷意味着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住所可是还有一种贫穷甚至比这些更为可怕,那就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而这种感觉常常会在人们孤独和寂寞时才会感之深刻。记得前些年我去过陕南佛坪,那里是原始森林,是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保护区。县城里的人要进到保护区里,要乘车来到林业局工区,然后再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达保护区。保护区有十多个保护站,有些保护站只有一栋房子,住着一到两人。保护人员在保护站一呆就是好几个星期或是一两月,才能回县城家中一次。而且保护分站的保护人员有许多青工。他们因为一个人呆在山林里太孤独寂寞,就只得把自己的女朋友带到山里陪同自己,而那些结过婚的人也总是把老婆带到身边伴陪着自己。因为他们害怕忍受这种常年累月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寂寞。

实际上,我们看破红尘是要看破人间的是非曲直,而世俗的红尘却是一生都看不破的。人有复杂多变的感情,感觉和愿望。肚子饿了想要吃饭,饭吃饱了就想要个女人有了女人又想要个孩子在城里呆久了就想住在山里和乡下,可是在乡下和山里呆不了几天又想马上回到城里。我们的感情,感觉和愿望就是如此地多变,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愿望,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企盼,但人们孜孜以求的却是生活的舒适美好。世俗红尘包含着灯红酒绿和锦衣玉食,这正是凡夫俗子们梦寐以求的生活需求。所以,人们虽然会在思想上向往着远离尘世,但在实际生活上却是离不开尘世。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只能算是形式上的隐居,而真正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并能在最世俗的闹市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那才是更为高深的境界。

如果我们真想暂时地抛开红尘,体验一下返朴归真的滋味,满足或是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不妨可以做一次艰难的乡间旅行或是短期出家,以从中感悟和体味另一种人生。即便如此,这还是脱不开世俗红尘,所以,你有时想脱离眼前的世俗,却不料又进到了另一种红尘之中。总之,还是脱不了一个俗字。

喜欢诗意的情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诗意的情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