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338章 叛徒!

秦吏 第338章 叛徒!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叶子衿卧于帷幕内,面色有些苍白,阳春三月却还盖着厚厚的被褥,女带下医则在榻侧为她把脉。

所谓“带下”,指带脉以下的部位,妇女多带下病,所以称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为带下医。

世间医者虽然以男子偏多,很多派别还讲究传男不传女,尤其是战场上活跃的疡医,几乎百分百都是男人,但也有例外,为了方便给贵妇看病,带下医以女医为主……

一番望闻问切后,带下医松开了手,对叶子衿道:“淑女现下感觉如何?”

少女有些羞涩地说道:“小腹刺痛,周身体寒。”

带下医露出了和蔼的笑,这种事情,每个女子都要经历的:“淑女几岁来月事?”

“及笄之前便有了月事。”

叶子衿轻声道:“当时并无太多不适,今年一月来到咸阳时,或因舟车劳顿,停经一月,到了三月,便忽而痛楚起来……”

“淑女之疾,乃妇人腹中血气刺痛,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乃常见病症,并无大碍……”

虽然女医说这是女子常见的疾患,但子衿依然不太好受,此刻的她,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颦眉卧榻休息。

带下医说,这一疾患,有内外二因。外因是外邪风寒入体,由下部而入于脉中,使之作痛。

子衿顿时想起来,自家虽然是中原韩地人,但过去七八年间,都生活在南郡江陵,习惯了那边炎热的气候,饮食与当地人同,骤然来到北方咸阳,路上没少受风霜之苦,大概对身体有一定影响吧。

“至于内因,则是气血虚。”

一边说,带下医还给少女介绍起治疗之法来。

“此疾并无速愈之药,只能慢慢调理。”

除了寻常的药物外,带下医还给子衿推荐了一种近来在咸阳热销的商品。

“红糖?”

带下医道:“然也,南郡红糖行销于市,太医令夏公以之入药为引,那些苦涩的药汤便没那么难喝。此外,红糖据说还有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恶露的良效。”

而在经历一场官司后,来自安陆的红糖被洗刷了污名,甚至被少府选进了明年的贡品里,太医令夏无且也证明红糖有入药的潜力。越发名声大噪,最后几百斤红糖也开始涨价,销售一空,如今市面上已买不到了。

叶子衿听后有些好笑,这东西她家却是不缺,上个月,那人才送了五十斤当做礼物,父亲却固执地按照市价买了下来,不肯落了“收受故吏贿赂”的恶名。

既然是带下医开的药方,那便听着吧,她便让侍女去吩咐庖厨,切点红糖,与老姜一起熬汤,盛在漆耳杯里端来。

这是从南郡带来的楚式漆耳杯,质地为夹纻胎,椭圆形,曲腹平底。其质量轻盈,子衿拈之如薄翼,杯身内外皆朱绘凤鸟纹与云气纹,红糖水盛在里面,跟寻常药汤并无两样。

不过味道却好闻多了,双手捧起耳杯,女孩檀口微张,饮下一点,顿时觉得舌尖甜丝丝的。

“比苦药可口多了。”

少女露出了笑,鼓着腮帮子轻轻吹了吹后,扬起细长的脖子,将剩下的糖水一饮而尽。

两杯红糖水下肚,不知是真有奇效呢,还是心理作用,身体暖和了起来,小腹似乎也没那么疼了。

看着漆盘上切成块状,可以让她随时加进盏中的红糖,或是因为长途运输久了,颜色不似一开始的亮红,反而呈现出一些黑褐色,少女看了一眼,掩口暗道:“我看也别叫红糖了。”

她戏谑地想:“色黑而甘,面黑嘴甜,叫黑糖更贴切些吧?”

说黑糖,黑糖就到,过了几日,恰逢叶子衿经期已过,身体大好的时候,黑夫也终于抽出休沐时间,来叶府登门拜访了……

……

左右各三名侍者侍候于后,内史腾和黑夫,主宾双方于堂上相对而坐,内史腾面无表情地一比手让黑夫先请,黑夫则朝内史腾行了一礼后,拿起了手边的箭矢,对准二人中央的铜壶,抛了出去。

箭矢不偏不倚,正落入铜壶中,黑夫露出了笑:“内史,请!”

今日休沐,也不谈公务,主宾二人总不至于干巴巴地坐着,便按照这年头的习惯,玩起了投壶,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掷箭喝酒正好能填充无话可说的尴尬间隙,挺好的。

但在叶腾口中,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不咸不淡地说道:“我的府邸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备弓比耦。再者,你不善射,乃是出了名的,也不难为你了,还是学学咸阳贵戚,玩投壶消遣罢。”

黑夫近身搏杀倒是不差,能和东门豹等勇士战个平手,但在射术上,几年过去了,仍然没什么进步。

他只好尴尬地说道:“下吏每逢空闲,也会时常修习弓弩。”

“身为皇帝身边郎卫,可不能有一丝差池啊。”

叶腾感慨道:“我听说中车府令赵高,虽然年近四旬,却每天日出便起,修习剑术射艺,驾车在外驰骋数里,只为不让身体松懈稀疏。除了武艺,他在文法上也冠绝一时,尤其那一手好字,唯独廷尉、胡毋敬能与之相比。陛下之所以信爱他二十年而隆恩不减,很大原因,是身边无人能比他更尽忠职。”黑夫凛然,中车府令赵高,管着皇帝车驾,出行时才有任务,所以平日里,只遇到皇帝要他起草诏书时才进宫,与黑夫见面的次数不多。

每次远远见了,赵高都露出笑脸,上前跟黑夫打招呼,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但黑夫总觉得,那如沐春风的笑脸背后,恐怕是一颗毒蝎般的心,所以也只同他虚与委蛇,暗地里却十分提防。

从投壶聊到射箭,黑夫听得出来,老领导是在指点自己啊。

“郎卫近臣需要如上满弦的弩机一般,蓄满力量,随时搭箭待发,而唯一能扣动悬刀的人,便是陛下!”

“宫中郎官数百,虽然近来陛下看上去十分信重你,但切勿恃宠而骄,你务必知道,你现在的一切,都是拜陛下所赐!没了陛下的优宠,你什么都不是!那些逢迎你,拉拢你的人,一夕之内便会弃你而去!”

叶腾在向黑夫灌输为人臣之道,但这句话黑夫倒是不敢苟同。

他是靠着自己的军功,一步步到达这个位置的,又不是幸进之臣……

但嘴上,还是得唯唯应诺。

乘着叶腾拿起箭矢投壶,黑夫酝酿了下语言,同老领导聊起了另一件事。

“我从渭桥上过来时,看到了一些从山东迁来的移民,或驾车,或推辇,从渭南往西而去。”

“是啊,第一批迁虏已至。”

叶腾轻蔑地将山东六国故地移民称作“迁虏”,意思就是被强迁的战败国移民。

这位大秦的“直隶总督”都是如此态度,就不要指望那些移民能得到多好的待遇了。虽然遭到迁徙的,至少都是家财十万钱以上的中人之家,或是商贾手工业者,但他们在故乡的不动产显然是不可能带过来的,迁徙又仓促,行诣迁处,少有馀财,不少人家走到咸阳时,已经跟要饭的没什么区别了。

按照计划,一共要迁徙十二万户西来,当然不可能全放在咸阳。据黑夫所知,咸阳只是一个中转站。那些”迁虏“中,一万户将迁北地郡,一万户迁陇西,一万户迁北地,一万户迁巴郡,一万户迁汉中,两万户迁蜀郡。剩下的五万户,才会被分配到内史各县,平均下来,内史四十县,一县要接收一千户人家,这就意味着,起码要新开辟十万亩土地才够用。

而被分配了一万户迁虏的咸阳,渭北已人烟稠密,无从安插,只能将这些陆续到达的移民放到渭南去。

但即便如此,也需要至少百万亩新田地,才能装下这庞大的移民人口!

”陛下欲开放上林等五苑,供迁虏之民耕作!”

所谓五苑,是指分布在渭水南部的多个王室园林,范围极广。东起蓝田、宜春沿终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濒渭水而东折,其地广达三百余里。

这是关中人口较少的地方,苑中冈峦起伏,深林巨木参差,河流流淌,池沼密布,孕育了无数各类禽兽鱼鳖,乃过去百年间,秦国王室理想的狩猎场所。

但开放五苑,却是破天荒头一次。

早在秦昭王时,秦大饥,丞相范雎便请求秦昭王说:“五苑之草木、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

然而秦昭襄王思索一番后,却拒绝了这个要求,理由却是让山东人瞠目,而秦人则信服的:“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受诛。今发五苑之蔬草者,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也。夫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者,此乱之道也。夫发五苑而乱,不如弃枣蔬而治!”

于是纵然饥荒横行,心如铁石的秦昭王却宁可守着律令,也不愿意开放让百姓就食。五苑麋鹿欢快奔跑之际,外头饿死的百姓不知凡几。

这是秦昭王一生中,最被人诟病的一件事。

可秦始皇则与自己的曾祖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他决意开放五苑,让数万移民在此定居生活,开辟土地。

内史腾对此策赞不绝口:“陛下仁德,上利国家之用,下增农桑之业,百利而无一害也。”

但他又摇头道:“可即便现在开耕,也已错过春种。恐怕直到明岁秋天,迁虏们才能种出第一批粮食来,在此之前,都得由官府养着。虽说关中也已广建公厕,收集粪肥,开始做堆肥沤肥之事。关中本就是天下粮食亩产最高的地方,又有美粪之利,明岁定能丰收,但骤然多出五万户,三十万张嘴来,恐怕粮价也要飞涨。”

内史的职责之一,就是维持关中粮价,若是粮价飚到米石两三百,那他这官也就做到头了。

“我倒是有个主意。”

黑夫问移民迁虏的事本就是别有用心,立刻提议道:“可为内史排忧解难,让官府可以提前数月,解决明年的粮食之危!”

“什么主意?”

内史腾面上带笑,他知道黑夫主意多,今日放他进门,何尝没有咨询的意思呢?

为了看上眼的姑娘,为了早日摆脱单身,娶得佳妇,黑夫这个后世忠臣的米饭党,竟在此时此刻,毅然背叛了组织!

米党叛徒黑夫,恬不知耻地给内史腾提了一个点子。

“种麦!”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