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652章 脱颖而出

秦吏 第652章 脱颖而出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我叫韩信,东海郡淮阴人,奉搜粟都尉之命,来此为什长。”

武昌左营的一角,被萧何提拔为“什长”的韩信见到了分给他的十名兵卒。

这些兵卒多是南郡、衡山郡人,地理上属于西楚、南楚,韩信却满口东楚口音,让他们感到陌生而奇怪,但还是讷讷应是,各自报出了自己的名,多是无氏之人,唯独里面的伍长名为“朱满”。

朱皂一对三角眼上下打量韩信,见他身材高大,穿着制式的甲衣倒也显得英武,但其头顶上,却无帻无冠,甚至连右髻都不是,而是偏向左……

他顿时笑了起来,『露』出一口黄牙。

“什长,你没爵位么?”

韩信知道这是自己最大的软肋,但在军中冒充有爵者是大罪,便点了点头:“无有。”

“无爵的士伍怎能当什长?”

朱皂顿时得意起来,托了死在灭楚之战的父亲的福,他好歹也是个“公士”。

韩信却一点不慌,笑道:“在我们东海郡,还有这衡山郡,别说什长,士伍做屯长的也不在少数吧,何足怪哉?”

为吏者必有爵,这是过去的规定,但随着秦朝统一天下,六国地区,根本找不出几个有爵者来,但押送戍卒徭役的屯长、什长总得有吧,于是便放开了政策,百长以下,无爵者亦能临时充当。

那朱皂嘟囔道:“在我们南郡可不是这样。”

提及南郡时,他脸上不无炫耀之『色』,谁不知道,南征大将军昌南侯,便是南郡人,南郡子弟,便相当于军中嫡系,走到哪都高人一等!所以他压根就看不起这空降来的什长。

但没办法,他们这一千人被划归搜粟都尉萧何管辖,肯定会安『插』点亲信下来,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做吏。

韩信也不想与朱皂多做计较,说道:“不管如何,任命已下,还望二三子能从命!”

他面容威严,纵然朱皂还想找茬,最后还是缩了缩脑袋,只能背地里骂他。

换了四个月前,韩信说话肯定没这么有底气。

一月初,离开带给他无数白眼的家乡淮阴后,韩信随萧何乘船,沿邗沟南下,经会稽、豫章,来到了武昌营。

这一路上,从未迈出家门的韩信增长了见识,萧何将整个南楚地区重要的干道、水路都走了一遍,了解各地粮仓情况,也在无数个兵营停留过。

但从未有一个军营,有武昌营带给他的震撼大。

首先是规模,这里已聚集了两万兵卒,另有两万民夫,营垒比淮阴县城大三四倍,而且规划得井井有条。

其次是精神气,会稽、豫章的兵卒劳师久持,已经没了锐气,更有前线伤病不断被送回来,他们都眼神空洞,仿佛刚从鬼蜮里脱身。

但武昌营不同,这里洋溢这一股朝气,尤其是南郡兵,训练时口号喊得极大,声震四野,整个营地都听得到。

加上韩信初到时,正好昌南侯所作《常识》送达,印刷了数百本,发到每个营中,让百长、屯长教兵卒民夫学习,颁布了韩信从神秘老翁送他的兵法里,闻所未闻的新规:比如军中粪便统一处理,驻扎期间,不得饮用可疑生水等……

但行走营中,韩信也觉察到了一些事。

比如,屯长们在宣讲《常识》时,会特别强调,此乃昌南侯爱兵如赤子,又思及诸郡乡党之疾病痛苦,故而作之,言下之意,是要士兵们对昌南侯感恩戴德。

南郡兵亦视自己为昌南侯嫡系,高人一等,而视其他郡的兵为杂牌。

韩信若有所思,将这些事禀报给萧何后,萧何却在沉『吟』后道:“这不是你该关心的事!”

或许是认为韩信太闲,身为大军后勤部长的萧何,也给他安排了一桩差事:作为什长,带着十个兵,监督一百名徭夫干活。

韩信心中略有失望,但也知道,在秦军中,没有一蹴而就,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昌南侯当年也是从什长做起,最终建立功名,能将数十万大军。”

韩信只能如此安慰自己,虽然,秦灭六国那样的浪『潮』他是赶不上了,但韩信一直觉得,这天下,绝不会一直太平下去,他迟早有表现的机会。

万幸,此时已是四月下旬,地已经种完,韩信他们不必整日躬耕垄亩,只需要去附近的林地砍柴伐木,以供大军每日之需——四万人每天两顿饭,可要烧不少柴火,昌南侯勒令士卒,必饮烧开过的水后,消耗更大。

但对于每天都要生两次火造饭的古人而言,就着炉灶的余温,顺手再烧一釜水,只需多花半刻功夫,非要拿这做借口饮生水,说白了,还是无知,还是怕麻烦。

这伐木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也不易。

韩信需要起一大早,带人去武库领取数十把铜、铁斧头,再离开营地,在林地边召集民夫,将工具分发。

干活期间得时刻警惕,万一这群民夫扛着斧斤作『乱』,或者钻进林子逃跑,必须马上抓住,若放走一二人,韩信就要倒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到了傍晚,还得将斧斤一一收回,一把不能少,有残缺损坏的,要立刻禀报给武库吏,若禀报不及时,责任还是要韩信承担。

韩信丝毫不敢松懈,好在他有一种组织大规模活动的天分,来的路上,生『性』孤僻的韩信,却耐下『性』子,尽力与袍泽攀谈,稍微熟络,知道谁老实,谁『奸』猾,谁靠谱。

到了地方后,安排兵卒分成五组,分别站立,能照顾到每个角落,又能彼此看见,一旦出事,便能八方驰援。

韩信自己,则站在一个能俯瞰整片林场的小丘上,他目光警惕,眼睛在徭役、兵卒身上不断跳跃。

斧起斧落,咚咚响声不绝于耳,相伴的还有嘤嘤鸟鸣。

韩信不由想起,那位教授自己兵法的老翁,有时候,自己在淮水边钓鱼,他就会在身后唱起歌谣。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小鸟为何要鸣叫?它只是为了求知音。

老翁的歌声满是孤寂,韩信当时不懂,后来才恍然大悟:大概是他一生中,从未遇上知己之人,腹中韬略,也没了挥洒的舞台。

相比而言,韩信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虽在家乡蒙受大辱,但也因此遇上了知音。

萧何是他的知音,这份恩情,韩信会记一辈子。

但萧何,并不是韩信的梧桐木,因为他也居于人下,做不了主。

“我何时,才能一鸣惊人,才能脱颖而出呢?”

叹了口气后,韩信决定还是先做好眼前事,这片林地,竟成了兵仙的第一个战场……

他很清楚,自己需要在萧何的小口袋里冒尖,才能进入更大的口袋。

昌南侯的口袋!

这时候他发现,伍长朱皂就坐在树下与人闲聊,眼睛根本不看周围的徭夫。

韩信皱了皱眉,但想到自己初来乍到,还是隐忍未发,只是做出调整,自己过去盯着。

好在武昌营伙食比较好,黑夫“入冬前绝不南下”的承诺也让人心安,今日没有徭役逃跑。

时间过得很快,一整天就这样过去了,眼看日『色』将暮,到了夕食的时间,韩信让兵卒们收拢徭夫,将最后一批木柴搬到大营外,便张罗着大伙吃饭。

热腾腾的稻米饭装在大木桶里,由专门负责伙食的兵卒端出,还有在陶罐里放置的凉白开,听说营中数十个土灶彻夜不息,一直在烧水。

韩信虽然饥肠辘辘,但还是让兵卒和民夫先吃,等所有人都端上后,他才擦了把汗,冲洗下满是泥污的手,掰了两根细木棍,准备坐下就食。

但就在这时候,刚回来就在隔壁屯与人说闲话,期间还不断往韩信瞥的伍长朱皂回来了。

朱皂看着韩信,目光中有一份戏谑,他当着上百人的面,大声说道:

“韩信,我听人说,你在东海郡时,贫而无行,曾到处要饭,为了一口吃的,还钻人胯下!真的假的?”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