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937章 好皇帝

秦吏 第937章 好皇帝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当时吴广愚钝无知!”

吴广一愣,不知去疾此言是试探还是无心之言,但既然对方问了,他立刻起身表态道:

“吴广为戍卒,与陈胜在陈地起兵,却为人所败,仓皇在雨中奔走,彷徨无助时,是武忠侯接纳了我,推衣衣之,推食食之,有功必赏,不啬提携,吴广方有今日。”

“那时候,扶苏何在?”

他一挥手,激动地说道:“武忠侯对吴广有大德,金帛、土地、爵位、美妾、爵位,都是实实在在的恩惠,而扶苏,他于我而言……”

“不过是一个道听途说的名罢了!”

去疾对吴广的态度十分满意,捋须笑道:

“不错。”

“昔日始皇帝崩,胡亥、赵高倒行逆施,凌暴关中,使得民不聊生。是武忠侯带着吾等,起兵南郡,以弱击强,血战一年有余,方才入关,解救了黎民倒悬之苦,那时候,扶苏何在?”

“商君律令有言,有功者显荣,无功者不得受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武忠侯有大功于世,又精明强干,故当摄国政,治天下,而北伐军将士有小功,故得封高爵,享食禄田沼富贵。”

他板起脸来:“但现在朝中却有人,想要武忠侯迎回扶苏,或者择一嬴姓公子王孙,尊为皇帝,结束摄政,将大权尽数归还……这种事,北伐军上下,不会有人答应!”

这是显而易见的,北伐军功集团的利益,只有黑夫当权方能保证。

而近日的一些传闻,让他们有些惴惴不安。

而吴广则在想,是武忠侯派去疾来试探麾下将尉的,还是文臣武将们自作主张的暗中串联呢?

吴广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必须表态。

“没错,吴广只知武忠侯,只认摄政,不认什么秦皇帝!“

他抬起头,笃定地说道:“除非,由武忠侯来做皇帝!”

……

而与此同时,在离封陵津不远处的宁秦县,华山脚下的一处里闾中,杨喜熟练地将背上挑着的粟倒入仓中,拍了拍手里的灰,对拄着拐指挥他们兄弟干活的杨母道:

“母亲,我没说错罢,往后关中的田租,一百亩地,都是只划二十亩作为税田。”

杨母却依旧忧心忡忡:“减租是好事,但老妇最担心的还是……”

她停了话头,却是杨喜的新妇来倒了水送来给他饮用。

不同于最初的颦眉迟疑,这新妇在华山脚下住了些时日,因为杨喜得了赏赐,每顿少不了鱼肉,二人又极为相合亲密,远好过在宫中孤独守望的日子,她也渐渐有了些喜色,二人说说笑笑。

但杨母还是看她不顺眼,觉得这女子迟早给家里带来祸患,让其不准穿那些丝帛,而同寻常村妇一般荆钗布裙,希望能掩盖身份。

但这仍旧无法遮掩此女的气质的容貌,才几天功夫,外边全县都传开了,说杨喜娶了一位二世皇帝的嫔妃回家……

等新妇趋步离开后,杨母不知第几次恳求杨喜:“吾子,这女子可否能退回去?阿母在县中给你寻好女,以你如今的爵位,县中大户也会自己找上门与你结姻。”

“退回去?怎么退!”

杨喜不高兴了:“武忠侯亲自为吾等主婚,她也侍奉母亲并无过错,岂有弃妻的道理?”

主要还是这么漂亮的女子,县里乡里恐怕找不到了。

杨母仍是担忧:“她毕竟是皇帝的嫔妃啊……”

“是伪帝!”

杨喜强调:“胡亥是逆子,是篡改始皇帝遗诏继位的篡位伪帝!”

杨母嘟囔道:“不管伪不伪,反正是始皇帝的公子,是做过皇帝的人,他的嫔妃,岂是你这农舍子弟能碰的?”

“武忠侯说能,那便能,他其后还要给胡亥定罪!”自从投诚后,杨喜被洗脑不轻。

杨母敲着拐杖:“你糊涂!往后若新皇帝继位,胡亥再如何坏,也是其兄弟子侄,兄弟叔父之妻妾被他人所占,让新皇帝如何自处?若追责起来,那该如何是好?”

嬴姓秦国统治关中五百余年,连不识字的老妇都觉得,始皇帝的子孙代代相传,是理所当然。

“武忠侯自会为吾等做主!”

杨喜才十**岁,理智常被下边控制,没想过这么远,微微一愣后坚持道:“就算有了新皇帝,那也得听武忠侯的!”

“你又糊涂了,武忠侯大,还是皇帝大?”

“连老妇我都知道,儿子听父亲的,臣子听皇帝的,怎么会反过来?”

母亲叹息离开后,只剩下杨喜一个人自言自语道:

“于我家而言,这没有皇帝的日子,比始皇帝尚在时,还更好,我看,还是一直由武忠侯管着国事最好……”

……

而在咸阳城中一处院落里,一群秘密聚会的人,却在黑暗中纷纷额手称庆。

“消息已证实,扶苏公子尚在!”

“不愧是贤公子,始皇帝继业之人,据说他孤身东行,数月前便已经克复辽东、辽西,称了王!”

“秦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称了召王。”

“这是何意?”

“召者昭也,或许是宗庙昭穆之意?”

“还犹豫什么,当立刻派人去将公子迎回,如此社稷有主,大秦才算结束了动乱!”

更有人切齿道:

“长公子归来后,便能一改这月余乱政了!”

黑夫的所谓“新政”,简直是在胡闹!这是今日聚会者的同识。

“黑夫入咸阳前,声称得了始皇帝遗诏,以武忠为号,为冯氏发丧,骗得秦人信任,吾等也暗暗盼其入朝,驱逐佞臣赵高,让胡亥退位,以贤君代之,而蒙氏复出,共同辅政,如此便能中兴大秦……”

“岂料黑夫入朝后,竟原形毕露!“

满朝都是黑夫党羽,众人在朝堂上不敢说这么直白,此刻,在这暗屋子里,便开始数落起黑夫的不是来。

“他贪恋执柄,**朝权,窃居摄政之位,威福由己。”

有人对黑夫不老老实实甘于臣位,搞什么“摄政”愤愤不平。

“他任人唯亲,党羽充斥朝野,昔日黔首穷士,如今竟能坐于庙堂之上,对吾等发号施令,真是败坏纲纪。”

有人对黑夫大力扶持北伐功臣为九卿重臣郁郁不满。

“以宫女与甲兵为婢妾,更纵容将尉奸乱嫔妃,这是秽乱后宫,其凶逆如此,是可忍,孰不可忍!?”

有人对这件事格外在意,觉得是让皇室尊严扫地的事,都快怒发冲冠了。

你一言,我一语,好似要化作刀笔,将黑夫钉在耻辱柱上。

在众人眼中,黑夫的罪状还多得是。

“不顾社稷,迟迟不奉政归于嬴姓。”

“释放刑徒,那都是大奸大恶之徒,竟还让彼辈在上林开垦种地,真是令人痛心疾首。”

“减了民间田租口赋,欲讨好百姓,却削减吾等朝吏俸禄!”

“无道之臣,贪残酷烈,比赵高更加过分!”

“嚯,旧日口口声声要复秦之业,却忘得一干二净,瞧他都做了何事。”

“真是辜负了满朝正士的期盼啊!”

“吾等堂堂秦吏,食嬴姓之禄数十年,绝不容此不尊纲纪之乱臣!”

这些自诩为“秦吏”的人,在秦始皇帝时,还真反对增修宫室的。

虽然被始皇帝一瞪眼就不敢说话了,胡亥时期也不见有何作为。

在他们看来,天下的政事,都是赵高这个佞臣蒙蔽胡亥所至,既然二者都已除去,一切自然就回到正轨了。

皇室支出,稍加削减即可。

比如将嫔妃从两千削至一千,宫女从万八削至八千,便足以让御史们磕头稽首,大呼仁政,甚至会留下千古美名。

前提是,做这事的是皇帝本人。

何必如黑夫一样,做得如此剧烈?一下子将少府中,属于皇帝个人享受的部分,一刀切没了。

而且他身为人臣,有什么资格动主人的私库?

真是以下陵上啊!

他们自诩为朝中众正,口口声声要改变,但又害怕步子迈得太大,对治国的唯一认识就是:

“只要有一个好皇帝,一个嬴姓的正统皇帝,天下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这便是救天下的万能良药!

眼下,远方传来的消息,让众人将扶苏看做了希望,他们盼着扶苏能王者归来,教黑夫做人。

等骂够那黑贼后,黑暗中,有人提议道:“黑夫有田常、六卿之野心,恐怕不会迎回公子,吾等不可坐待,而应暗暗准备,待公子归来时,号召百姓,携壶浆以迎。”

倒是有人还算理智:“光凭吾等?无兵无权,恐怕难行。”

众人都沉默了,都十分遗憾。

“若是蒙恬、蒙毅二公未被奸人所害就好了……”

蒙恬在军中有极大影响力,有他在,降卒就不会那么轻易为黑夫所控制,而蒙毅曾为廷尉,兄弟协力,足以同黑夫角力,朝政也不至于沉沦至此。

病急乱投医,有人提议道:“右丞相是否会……”

这说的,自然便是李斯了。

经过这些时日的动荡,李家的立场,众人算是看明白了:“右丞相近日一直告病,眼看时日无多,恐怕不会搀和,李氏更不会开罪黑夫。”

又有人提议:“宗正子婴?”

“子婴卖其友其君,得封长安君,自己也羞愧难当,也是闭门不出,月余没见过了,他恐怕也不敢出头。”

“如此,便只剩下一个人了。”

“左丞相,蜀郡守常頞!”

“他坐拥蜀郡,粮秣充足,连黑夫也要仰仗,长公子之长子更为其庇护,或可为奥援。”

理想很远大,但又一声叹息响起:“但吾等人微言轻,连咸阳难出去,如何让常頞相信?”

良久后,有人发话了:

“吾等需要一位首领,一位常年为始皇帝谒者,奔走天下,熟悉大吏的人;一位执法不阿,名闻关中,曾叫胡亥拿他毫无办法的人;一位至今心怀嬴姓社稷,连独断专行如黑夫,面对其质疑,也得愧而退让的刚正君子!”

“谁人?”众人发问。

“御史杨樛,何如?”

……

23:48发的,审核求过。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