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工业之王 > 第297章 沙钢集团的领头人

工业之王 第297章 沙钢集团的领头人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20:52:5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工业之王 !

有句古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办公室里,赵国阳将一堆“特别研究员”的头衔亮出来后,陈国林对其简直惊为天人,说话态度更加客气了几分。

“赵研究员,上次听小肖说,你对钢材冶炼方面很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不知道你对我们沙钢集团,有多少了解?”

“在你看来,咱们俩家的合作,又该从何说起呢?”陈国林带着几分敬意的看着赵国阳问道。

赵国阳闻言,就不紧不慢的开口道:“陈部长,说了你可能不信,对于贵厂和申志荣董事长的了解,我还真挺深刻的……”

“哦?愿闻其详!”陈国林精神一震,伸出右手做了个“请”的手势道。

赵国阳点了点头,将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娓娓道来。

“沙钢集团,最早是1975年的时候,自筹资金兴办的一个钢铁企业。当初,贵厂的第一批前辈,仅凭一台小型轧钢机,在周围钢铁强企环绕之下,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到现在,已经发展成整个华东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型钢铁企业。”

“当初听我们机械学院一位老师,讲起沙钢集团一步步走来艰辛历程,讲起沙钢的前人,当初创建这个厂子的魄力和决绝,我们很多同学都很受触动,很受鼓舞呢……”

赵国阳这话倒不是信口开河,事实上,金陵理工大学机械学院,确实有一个教冷轧工艺的老师,在课上和大家分享过他对沙钢集团的一些见解。

此时听了赵国阳诚意满满的话语,陈国林就是一阵击节叫好。

“哎,没想到赵研究员对咱们沙钢集团了解这么深,可能这就是缘分吧!”陈国林很是感叹的说道。

一旁的肖若愚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国阳,你这家伙还真是深藏不露呢。当初王刚强老师确实讲过沙钢集团的一些点点滴滴,我早就忘得差不多了,难为你到现在都还记得……”

陈国林有些迫不及待的拦住了肖若愚的话头,目光直视赵国阳道:“赵研究员,你对咱们沙钢集团还有什么看法呢,能否赐教?”

赵国阳眉毛不经意的挑了挑,浅笑一声点头继续说道:“呵呵,谈不上赐教,其实说起贵厂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申志荣厂长。”

听到这里,陈国林和肖若愚脸上都露出释然之色。

显然,对赵国阳知道申志荣厂长的名字,二人都没觉得有什么意外。

赵国阳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在1984年,接任贵厂厂长的申志荣先生,根据当时国内已经渐渐兴起的建筑业发展的形势,决定开发生产建筑上必不可少的窗框钢。”

“当时申志荣厂长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很是引起一番轰动。要知道,窗框钢的生产工艺十分复杂,对质量要求也很高,以贵厂当时区区一个私人作坊的规模,想要生产出这种钢材,谈何容易……”

赵国阳越说越是投入,脸上也浮现出一丝钦佩之色。

确实,这个申志荣在当时做出的决定,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这个人,当真无愧一个优秀民营企业家的称号。

赵国阳在这边侃侃而谈的时候,没有注意到,陈国林的办公室外面,刚好有三五个人走过来。

本打算进门的几人,听到赵国阳富有感染力的讲述,就都有些惊讶,纷纷停住了脚步。

看到来人,面对着赵国阳和肖若愚的陈国林就打了个激灵,他刚准备站起身来和来人打招呼,却被对方的一个手势给制止了。

因为讲得太过投入的关系,赵国阳倒是真没有注意到身后的情况。

他拿起茶几上的水杯,喝了口水,继续侃侃而谈道:“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到贵厂在窗框钢的发展前景的时候,申志荣厂长亲自带着技术人员,去松江市新松钢厂学习;没有发电机,就从港城码头的旧船上拆下来了一台柴油发电机;资金不足,就靠自己勒紧裤腰带筹集……”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步一步摸索之中,贵厂终于找到了窗框钢的生产要点,并开始批量生产。就这样,沙钢集团这才攫取到了企业飞跃的第一桶金。”

“随后的几年,通过不断创新工艺和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贵厂的‘沙钢’牌热轧窗框钢很快走俏市场,还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赵国阳瞥了眼身边的肖若愚,接着说道:“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贵厂没有被眼前的辉煌蒙蔽了双眼,进一步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

“就好像我这位老同学,也是因为沙钢集团开出的优厚条件,才放弃了保研的资格,加入到贵厂这个大家庭之中。”

赵国阳说到这里,肖若愚就忍不住插口道:“国阳,你今天真是让我大吃一惊啊,你对我们厂情况的了解,恐怕比咱们技术部绝大部分技术员都多呢。”

“不过保研的资格,谁能争得过号称学霸的你啊。我是看你先放弃后,这才步了你的后尘好不好……”

面对肖若愚的揶揄,赵国阳只是付之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看着脸上神情有些奇怪的陈国林,以为对方被自己的这番话给震住了,心中就是一喜,觉得自己可以再接再厉,再说点儿东西,再加点印象分。

于是赵国阳咳嗽一声,一本正经的开口道:“在通过窗框钢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后,贵厂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奋勇直前。”

“大概在五年之前,英吉利一家名叫比兹顿的钢厂,因为资金不畅的缘故,急于脱手一太二手的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设备。贵厂通过几个有合作关系的港商得到了这个信息,申厂长立刻就动心了。”

“以当时国内的炼钢水平,沙钢集团如果引进这套设备,工艺装备水平将立刻跃居全国前列,甚至远远超过同行企业。”

赵国阳话锋一转道:“然而,风险也是同样存在的。沙钢集团五年前还只是一个县办的小钢厂,技术上能否驾驭这样一套具有世界一流工艺水平的设备,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另外,这条生产线的总投资达到3000多万美元,贵厂即使砸锅卖铁,也还有不小的资金缺口。一旦这个项目有个闪失,刚有起色的沙钢将会遭灭顶之灾……”

赵国阳声情并茂的讲述,让旁边聆听的肖若愚,忍不住巴巴的朝着他凝神望去,口中言道:“国阳,要不是我和你太熟悉了,都要以为你是我们厂里元老级员工呢。”

“这些事儿,你到底是从哪里听来的啊,也太神奇了吧!”

赵国阳微微一笑,神色淡定的说道:“沙钢集团的成功,在国内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我作为一个国企的技术科长,当然是要深入了解、认真学习一番。”

对面的陈国林一挥手,阻止了肖若愚的继续发问,颇有兴趣的看着赵国阳说道:“赵研究员,听你这一番精彩讲述,我都有点心痒痒的,你继续说,下面如何呢?”

赵国阳一看陈部长欢欣鼓舞的样子,心里就是一喜,继续说道:“面对厂里和社会各界的非议和压力,贵厂的申厂长没有任何动摇,他当时提出了一个口号,叫‘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下定决心背水一战。”

“该项目在89年年中开始动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紧张施工、安装,去年6月,贵厂的永新分厂炼钢、连铸、连轧流水线全线贯通投产。”

赵国阳颇有些振奋的说道:“这个流水线的建成,不仅使沙钢产的能翻了一番,而且使得国内炼钢业的工艺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直接缩短了20年。”

“贵厂的这次大胆开拓,勇于实践,可是被咱们国内很多冶金专家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第三次革命的样板’!”

“我在和国家机工委的李老……呃,现在应该是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了。

赵国阳改过口误后继续道:“我和李老在桑巴国一行时聊过这件事,他对贵厂的这个举动也是大加称赞,直言申志荣厂长有气魄、有干劲,是咱们国家很多企业家学习的榜样……”

“哈哈,这位小同志你说的李老应该就是李克俭主任吧?李老对申某真是谬赞了,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啊!”

赵国阳话音未落,身后就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他连忙转过头望去,只见一个浓眉大眼,身材高大,气势不凡的中年人正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

看到这人的模样和气度,赵国阳就大概猜到对方的身份,没有迟疑,立刻站起身来客气说道:“您应该就是申厂长吧?我这可真是出丑了,在您面前说这些,那不是班门弄斧嘛。”

“不过,我对贵厂和申厂长您的佩服,确实是语出至诚!”

听着赵国阳发自内心的话语,对面这位中年人自然是开怀不已。

他满脸堆欢的伸出手,和赵国阳右手紧紧握在一起,眼神之中赫然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欣赏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