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工业之王 > 第603章 新的工业化模式

工业之王 第603章 新的工业化模式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20:52:5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工业之王 !

办公室里,赵国阳正和李克俭、李儒二人不紧不慢得讲着自己对西方国家工业体系的理解和认知。

听了他的这番言语,李克俭就是喟然一叹道:“想要创建完整的工业体系,何其难啊……”

“尤其是现在世界各国在工业方面的竞争如此激烈,想要在这么多工业强国的环伺之下脱颖而出,实在太难了。”

赵国阳十分认可的点了点头道:“李老说的是,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对咱们华夏来说,暂时还是力有未逮,但是咱们完全可以集全国之力,先争取把重工业体系给建立起来的!”

听到这里,李儒就有些明白过来。

他眨巴眨巴眼睛道:“赵研究员,你的意思是,咱们华夏可以现在重工业这一个大项上寻求突破,然后再慢慢往长远的目标靠拢?”

“对,就是这样没错。”

赵国阳挥舞手臂,继续解释起来:“早在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爆发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就率先建立了重工业体系。”

“这个体系的建立,使得这几个国家,得以在一个接近自由贸易的世界体系中占据了优势。并且,还能通过多方贸易,来巩固这种地位。”

赵国阳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二战之后,除了这少数几个西方强国之外,其他国家均未能建立独立的重工业体系。”

“因此,在这些国家中。最强大的经济集团,都是组织本国原材料和简单劳动力出口、进口先进工业产品的买办经济集团。”

“从短期来看,向自由贸易体系中出售更多的资源和劳动力,进口更多的先进产品也确实提高了利润。”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没有重工业体系的落后国家,会一步步丧失本国的工业基础,最终被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

赵国阳的这番讲述,让李克俭和李儒二人陷入了深思之中。

确实,华夏在改革开放之中,很多方面都在大踏步的缩小着和西方国家的差距。

但是在重工业方面,国家的底子还是太薄了一些。想要迎头赶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办公室里沉默了好一会儿,李克俭才幽幽叹了口气道:“国阳你的这一番言论,真应该在全国性的工业研讨会上讲一讲,发人深省啊!”

听了这话,赵国阳连忙谦逊了两句。

另一边,李儒在感慨赵国阳的目光深远之时,就随口问道:“赵研究员,你对世界各国以及咱们华夏的工业体系如此熟悉。那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咱们尽量快一些缩小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呢?”

“呃,办法谈不上,只是一些个人的见解,未必作准。”赵国阳有些迟疑道。

听他这么一说,李克俭也来了精神。

这位大佬稍微动弹了一下,换了个坐姿道:“国阳,你就不要谦虚了,有什么看法就直接说,我还不了解你啊?”

被李老这么一说,赵国阳就有些讪讪,再不说的话,感觉自己倒好像是故意拿捏呢。

思忖了一番,赵国阳就缓缓开口道:“我觉得,面对现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咱们华夏应该提倡一种的新的工业化模式。”

“新的工业化模式?是怎么个意思?”李儒闻言就是一怔。

“所谓新的工业化模式,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说白了,就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呃,国阳提的这个概念倒是比较新颖……”李克俭摸了摸胡须道。

“你给我和李儒司长详细讲一讲,这个新的工业化模式,有些什么特点。相比咱们过去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又有些什么优势呢?”

李克俭说完之后,赵国阳就挺直了身子道:“首先,这种新的工业化模式,是由信息化带动的,有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

“从目前世界各大工业强国的发展来看,他们已经渐渐抛弃了原有的大规模、大投入的模式,改为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

“这样的改变,使得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赵国阳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这种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方面,这种模式能够提供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国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最后一点就更为明显,就是这种新型工业化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赵国阳语重心长的说道:“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咱们国家每一年的大学生招生数量,都在稳步提升。”

“在我看来,可能用不了十年八年的,咱们国家的大学生数量,就能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毕竟,咱们的人口基数摆在这儿……”

“唔,我大概明白国阳你的意思了!”

听到这里,李克俭就认同的点了点头道:“你是觉得,咱们国家的人才储备是一个潜在的优势,是可以大力挖掘的,对吧?”

赵国阳“嗯”了一声道:“是的,李老。就说我们金陵理工大学吧。我刚刚毕业两年,今年我们机械学院的招生人数已经是我那时候的两倍了。”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持续的增加之中,也就是说,未来咱们华夏比之西方国家一个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人才资源方面,而新型工业化模式的推动,无疑正契合了咱们华夏的这个优势……”

赵国阳讲完之后,就在一旁正襟危坐,等着李老和李儒司长消化自己讲述的内容。

过了半晌,李克俭终于开声道:“国阳,你刚刚的这番对于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论证,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是啊,咱们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将近半个世纪了。”

“在这几十年间,咱们国家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现在这样,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少数一部分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对比西方工业强国来说,咱们国家的工业化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

李克俭叹了口气道:“从总体上,咱们国家的工业化,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啊……”

听了李老的感慨,李儒司长就脸色凝重的点头道:“李老说的是,从目前来看,咱们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还很低,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占到了50%左右。”

“另外,咱们的工业化结构层次较低,竞争力不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搞技术含量的工业产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说到底,咱们的工业化任务一日不能完成,国家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想要在世界工业强国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咱们是任重而道远啊……”

听了李儒的感慨,李克俭就默然点了点头。

转头看了一眼脸上平静的赵国阳,他就笑了笑道:“李儒司长,你说的我都同意。咱们和西方国家在工业现代化上的差距,也确实存在。”

“不过,你也要看到,咱们的未来还是很有看头的。”

李克俭用手指点了点赵国阳道:“就好像国阳这样的年轻才俊,正在脱颖而出。未来,等他们成长起来,咱们国家的工业现代化,也就不再遥远了!”

“是是是,李老这话我完全同意!”李儒连声应和道。

“只是,像赵研究员这种水平的年轻才俊,实在是太少了一些。用凤毛麟角来形容,都是一点不夸张呢……”

“这个自然!”李克俭轻轻颔首道,“老实说,我活了大半辈子,像国阳这样,对工业方面了解这么广、这么深的年轻人,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是啊,我和赵研究员一起去了捷克斯诺伐克,整个就被他震惊了。”李儒连声附和道。

“不过是工业方面,赵研究员在其他很多领域内,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点,是我和孙智司长、杜义涛司长共同的感觉。”

听着李儒郑重其事的话语,李克俭就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赵国阳。

事实上,他和方学森部长私下里谈话的时候,也听到过这一点。

二人都感觉,赵国阳这个年轻人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锐感官。

在很多事上,他看的都要比别人长远许多。

被这两位大佬花样吹捧,赵国阳虽然有些脸热,却也只能勉强听着。

事实上,赵国阳对于自己的能力,是有很清楚的判断。

在大方向上,他有前世的记忆,自然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是具体到细节和实施环节,还是要由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去落实。

自己,充其量起到一个出点子、拓宽思路的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