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工业之王 > 第862章 基础和条件

工业之王 第862章 基础和条件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20:52:5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工业之王 !

接待室内,赵国阳在被卓领导点名之后,就朗声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他淡然开口道:“关于宁海市是否有有资格升格为地级市,省里之前已经有过几次调研,周教授也肯定是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在这里,我就稍微讲一讲自己对于宁海市作为地区中心城市的基础和条件吧。”

听了赵国阳平静之中带着沉稳的话语,一旁的周振坤就暗暗点了点头。

在来之前,周振坤就已经对这位赵研究员有所研究。

理由很简单,经过他这段时间一来的了解,这宁海市最红火的四家企业之中,有三家都和这位传说中的赵研究员,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如果说这位赵研究员只是搞活了一家企业,那说不定还有可能是运气。

但是人家一手将“宏达机械厂”、“向阳机械厂”和自己的“荣光有限公司”全都捧了起来,这就肯定和运气无关了。

周教授很想知道,到底这位赵研究员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能够有偌大的本事。

此时见赵国阳想要发言,周振坤自然是打起了精神,准备听他分说。

赵国阳并没有注意到周教授正饶有兴致的看着自己,他自顾自的开声道:“作为江南省中部的水陆交通枢纽,宁海市和广陵市一直以来就是地位相仿。”

“广陵市是京杭运河东部里下河西部通向长江的门户,而宁海市则是里下河腹部地区通向长江的门户。”

“作为水运中心,宁海市早在很久之前就形成了江南省中部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了。其作为水运中心的历史,甚至还在广陵市之前。”

“建国以来,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以及交通条件的变化、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等影响,宁海市在水运交通的地位确实有所下降。”

说到这里,赵国阳就话锋一转道:“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至今依然是江南省中部地区的水运中心,联通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水运,这是谁都没法否认的。”

听了赵国阳这第一段讲述,卓青峰的脸色就露出了欣慰的神色。

而坐在这位大佬后面的黄德强、丁海二人,则是对视一眼,眼神中都有几分震惊之色。

显然,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的赵研究员一开口就点到了要害上。

确实,无论是黄德强还是丁海二人,都对宁海市的交通中心的地位十分了解。

从地理上来说,宁海市不偏不倚,正好处在江南省的中间位置。

可以说它的交通中心的地位,是天然形成的,而不是吹捧出来的。

只是因为本身只是个县级市的缘故,这点一直被忽略了而已。

现在赵国阳一开口就将这点提了出来,显然他对宁海市的优劣势是非常清楚。

相比黄德强和丁海的惊讶,周振坤的感觉则可以用震撼来形容了。

因为研究了宁海市已经有一段时间的缘故,这位周教授对于宁海市各方面的情况,已经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在他看来,这位赵研究员如此年轻,想要一下抓到重点,显然是有点难度。

周振坤觉得,他这番讲话能说出宁海市的一两个优势,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从赵国阳这一开始的发声看来,他这明显就是有备而来。

联想到之前这位赵研究员谦逊的话语,周振坤对他接下来的讲述就更感兴趣了。

对于他人的想法,赵国阳并不知晓。

他在停顿了片刻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段陈述。

“便利的交通,是一个地区形成经济中心的必要条件。而成为经济中心的另一个基础条件,就是它首先应该是商业中心,也就是一个区域内商品流通的中心。”

“从商品流通的关系,以及银行的货币投放量、回笼量关系来看,宁海市的购买力,差不多有42%来自于外地。这样的数据,显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宁海市商业中心的地位。”

赵国阳平心静气的说道:“可能各位领导也知道,我本人祖籍其实是江海县的。但是我可以拍着胸口说,这逢年过节,咱们江海县人想要购入高档一点的服装、年货的话,第一选择从来不是广陵市,而是宁海市……”

“如果宁海市能够升格成为地级市,我想其商业中心的作用将更大。成为江南省中部地区的又一个商业中心,绝对不是无稽之谈。”

听着赵国阳的这番诚挚的叙述,就连卓青峰都默默点了点头。

确实,宁海市的商业中心地位,也是其升格地级市不可忽视的一个优势。

说起来,在宁海市提出升格的同时,广陵市下面另一个县级区域——兴泰市,也曾经动过这个脑筋,想要捷足先登抢到前面一个身位去。

兴泰市敢于提出这一点的理由是,他们的GDP总量,是要超过宁海市。

但是兴泰市的这个提议,在冒出来之后,很快就被否定了。

理由很简单,宁海市的人口只有兴泰市的五分之一多一点,还不满17万。

可即使这样,宁海市全年的GDP也不过稍稍逊色于兴泰市。

这两厢一比较,孰优孰劣就非常清楚了。

而且,宁海市商业中心的地位十分明显。

无论是江海县、兴泰市的人们,只要买大件,肯定都是去宁海市购买。

在商业方面,整个广陵市里,也就只有广陵市区能够凌驾于宁海市之上。

认真听完了赵国阳说的这两点,卓青峰就深深出了口气道:“国阳,说得很到位!接着说,接着说……”

赵国阳“呃”了一下,有些受宠若惊的挠了挠头。

看着他这副神情,在座早就被他折服的宁海市领导们这才反应过来,刚刚在卓领导面前侃侃而谈的这位赵总,不过才二十五岁。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一些宁海市的领导们,心里不由惊叹道。

在卓青峰的鼓励之下,赵国阳的讲述就愈加流畅起来。

他接着说道:“想要成为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工业的经济实力最为重要。因为只有工业发达了,地区经济才会有活力和吸引力,也能更长久的保持其经济中心的地位。”

“而在这方面,却实实在在是咱们宁海市的优势……”

听到这里,卓青峰就哈哈一笑道:“国阳,这一点就不需要你来给我们列数据了。周教授这边啊,早就分析得清清楚楚了。”

说到这话,卓青峰就对周振坤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周教授,麻烦你将研究数据给咱们赵研究员分享一下。”

周振坤闻言,就矜持的点了点头。

转过头来,这位对赵国阳微微一笑,有条不紊的说道:“赵研究员刚刚的说法我完全同意。一直以来,宁海市的工业都是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特色的。并且,还有一批骨干企业支撑。”

“毫不夸张的说,你们市里的一些拳头产品,在咱们整个江南省都是赫赫有名的!”

说到这里,周振坤就翻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将一些数据娓娓道来:“根据我这大半年来统计的数据,自1982年开始,宁海市的人均工业产值,在整个江南领导江以北地区就居于领先地位了。”

“当年,宁海市这个人均产值,仅次于通州市区,高于包括广陵市区在内的所有县市。甚至比长江以南的润州市区,都要强出一些。”

“而这些年来,由于‘宏达机械厂’、‘向阳机械厂’、‘夏兰集团’,尤其是‘荣光有限公司’的快速崛起,宁海市的人均产值,更是已经遥遥领先于整个长江以北地区。这样的实力,实在是不可小觑……”

周教授说完这番话之后,省政研室副主任黄德强就笑呵呵的补充道:“当然了,宁海市之所以人均产值这么高,和你们市里的人口少有一定的关系。毕竟,其他县市中,人口最少的也得是你们宁海市的两三倍。”

“这人口少了,算人均的时候,就占一些便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你们宁海市近年来在工业上取得的成绩,绝对是可圈可点的。”

在周教授、黄主任分别说完之后,卓青峰就笑呵呵看向赵国阳道:“周教授和黄主任的数据,国阳你都听到了吧?”

看到赵国阳轻轻颔首,卓青峰就一摆手道:“行,那你继续说你的!”

赵国阳“唔”了一声,就接着讲述道:“步入九十年代之后,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关联就越来越紧密。一个区域的经济中心,同时必须是科技的中心。”

“从宁海市和它周边地区的比较来看,宁海市的技术力量还是很突出的。仅仅在科学技术和科学信息这方面来说,宁海市已经成为了江南省中部地区又一个中心……”

说完了最后一点,赵国阳就一脸正色的总结道:“综上所述,我认为,宁海市是完全具有成为省以下中心城市的基础和条件的。尽快将宁海市升格为地级市,无论是对宁海市,还是对周边县市来说,都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听完了赵国阳的讲述,卓青峰就轻轻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