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工业之王 > 第877章 张玉芳的质疑

工业之王 第877章 张玉芳的质疑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20:52:5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工业之王 !

飞机上,听了赵国阳的询问,金秀珠就眨了眨眼睛解释道:“国阳,你不知道吗,咱们‘大宇集团’在国内合作的钢铁企业是韩宝钢铁公司,并不是浦项制铁啊!”

听到“韩宝钢铁公司”这六个字,赵国阳就恍然大悟起来。

说起来,这家“韩宝钢铁公司”在南韩国内的名气确实是小了一些,比之钢铁企业的老大“浦项制铁”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但实际上,“韩宝钢铁公司”本身的实力还是很不错的。

无论是碳素钢、合金钢,还是特种钢材,这家公司都能稳定的供应。

尤其是在特种钢材的研究方面,“韩宝钢铁公司”在一段时间内,更是凌驾于“浦项制铁”之上。

只是可惜,因为管理和经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韩宝钢铁公司”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就一蹶不振。

仅仅三四年的时间,就被“浦项制铁”远远甩在了身后。

之前赵国阳从一篇钢铁行业的刊物上看到,好像“韩宝钢铁公司”目前正在财产清算之中。

未来数年内如果不能扭转颓势的话,甚至有可能宣布破产。

此时听金秀珠说,她们“大宇集团”所有工业用钢都是从这家企业采购的,赵国阳自然就多了几分担忧。

他扫了一眼身边还蒙在鼓里的金秀珠,就试探着问道:“秀珠小姐,对于‘韩宝钢铁公司’的近况,你有所了解吗?你们‘大宇集团’向他们公司采购钢材,是先期付款还是其他方式?”

听了赵国阳这个突兀的问题,金秀珠就有些茫然。

她揉了揉鼻子,好奇的问道:“国阳,你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事儿了?咱们‘大宇集团’和‘韩宝钢铁公司’一直关系不错,这采购钢材当然是先把钱给交了。难道我们还担心他们会赖账不成?”

金秀珠这么一说,赵国阳就立刻明悟过来:很显然,这位金大小姐对于“韩宝钢铁公司”的近况还不了解。

只是,这不应该啊。

按说自己都已经从报刊上看到了关于这家公司破落的消息了,怎么可能这位金大小姐反倒是没收到风声?

不过转念一下,赵国阳就想通了。

不用说,肯定是“韩宝钢铁公司”这边采取了辟谣的手段了。

九十年代的新闻记者们普遍还比较“纯真”,他们的一些报道大多数也都是实事求是,并不会搞出什么特别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来。

而“韩宝钢铁公司”虽然已经没落了,可毕竟是南韩国内比较大的企业。

政府为了自己的声誉着想,也不想这么个大企业被舆论给盯上。

那样的话,只会将事情更糟。

因此南韩政府帮着“韩宝钢铁公司”封住媒体的口,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至于“大宇集团”这么个大客户,“韩宝钢铁公司”就更不能被对方知晓自己外强中干的事实了。

这要是“大宇集团”这边也放弃了自己,“韩宝钢铁公司”就真的要倒闭了。

大概将这里面的情况想明白了,赵国阳就不以为意的说道:“秀珠,这个‘韩宝钢铁公司’回头你还是要多注意一下。我听说,它的生产经营状况可不怎么理想……”

金秀珠是知道赵国阳从来不打诳语的,听了这话,她心里就是一咯噔。

当然了,金秀珠也没有直接开声询问赵国**体是什么情况。

这种事情,肯定还是要自己回南韩之后,亲自去“韩宝钢铁公司”实地看一看,才能有结论。

想明白了这一点,金秀珠就对赵国阳轻轻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语了。

……

浦东新区“兴泰国际外贸公司”的大楼内,赵国阳正和张玉芳商讨着公司下半年的发展规划。

从摩纳哥回来已经有两周了,这些天赵国阳几乎都在“船舶工业-特种材料”研究所里度过的。

就在前不久,国家海洋局那边,刚刚下拨了一笔科研资金下来,用于“兴泰国际”在海洋船舶工业钢材上的研究。

对于这笔资金的应用,赵国阳当然要好好把握一下。

这些天,他和研究所里的几名研究人员几乎成天泡在一起,分析着海洋用钢的各种可能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赵国阳和大家的努力之下,第一波的几种材料成分终于分析出来了。

在钢铁行业内,想要通过分析其他国家、公司的产品,从而得出一种特种钢材的各种成分配比,这是很困难的。

毕竟钢材成分的配比不是简单的一加一那么简单,它包含了很多复杂反应,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来支撑的。

好在赵国阳相比其他研究人员有一个优势,他在重生之前,对一些比较知名的特种钢材的成分配比,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的。

有了这样粗略的印象,赵国阳在分析钢材成分的时候,大方向就很容易找到。

大方向找准了之后,剩下来的就是花时间去试验,一遍一遍的验证了。

这方面,研究所的几名成员是帮了赵国阳的大忙。

这些人本来就是以严谨而著称,在分析材料的时候,更是从来没出过岔子。

有他们的帮衬,赵国阳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将其中一种海洋用钢的成分给搞定,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儿了。

此时和张玉芳坐在一起,赵国阳和她讲的重点也就是这海洋用钢方面。

看着身边这位愈发从容的张老师,赵国阳就平心静气的开声道:“张老师,这些天,咱们‘船舶工业-特种材料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可是很丰硕的啊。”

“下半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咱们有不小的概率能够直接将国际上最主流的三种海洋用钢,都给研制出来。”

对于赵国阳在技术上的造诣,张玉芳是从来没有怀疑过的。

此时听了他的讲述,这位张老师就连连点头道:“那真是太好了赵总。有您主导,这项研究工作肯定没问题。”

说到这里,张玉芳就稍微停顿了一下道:“不过,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赵总。您这研究出来了几种重要海洋用钢的成分之后,是直接在沙钢集团那边生产吗?”

听了张玉芳的这个问题,赵国阳就似乎猜到了她的心思。

他莞尔一笑道:“张老师,你是不是担心咱们把这个研究结果告知给了沙钢集团那边,会吃亏呀?”

张玉芳见赵国阳没有任何指摘的意思,就笑了笑点头道:“有这方面的顾虑……但是更多的,还是对沙钢集团生产能力的信心不足。”

赵国阳闻言,就恍然的点了点头。

说起来,张玉芳这话倒真不是随意编排“沙钢集团”。

这一两年间,国内的几大钢铁制造企业纷纷开始发力,上了不少的大项目、大投资。

由于这些钢铁制造企业普遍都是国企,有着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

因此在资金方面,他们就要比民企出身的“沙钢集团”强了几倍甚至十几倍。

钢铁行业,和其他类型的工业还不太一样,这是一种有投入就一定有成果的产业。

在国内几大钢铁巨头纷纷购入了国外进口的生产线之后,“沙钢集团”前两年积累下来的优势几乎是荡然无存。

尤其是“沙钢集团”去年引进的一条冷轧钢生产线,更是遭遇了“滑铁卢”,这就使得情况更为雪上加霜。

要不是有赵国阳时不时的给与其一些技术上的支持,将“沙钢集团”的局势给稳定住的话,它几乎就要维持不下去了。

现在张玉芳对“沙钢集团”提出了质疑,其实就是对它的一种不信任。

这位张经理对“沙钢集团”能否在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搭建出来与之相匹配的生产线,是很没有信心的。

要说张玉芳的这个质疑,绝对是有道理的。

就连一向对“沙钢集团”鼎力支持的赵国阳,也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当然了,赵国阳虽然很敬重申志荣董事长,却也不会因此就无原则的对其支持。

事实上,关于海洋用钢这一块最后放在哪儿生产,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计较了,只是暂时没有公之于众而已。

现在听了张玉芳的一席话,他就笑呵呵的点头道:“没错,张老师你提的这一点很关键。以‘沙钢集团’现在的技术能力,他们想要生产海洋用钢还差了一些。”

“而且,刚刚你也提到了,他们现在也没有多余的钱,去国外进口生产线。因此这海洋用钢、船舶用钢,咱们就不用指望他们了。”

见赵国阳支持自己的意见,张玉芳的脸色就露出了一阵释然之色。

刚刚虽然她下意识的说出了那番反驳的话,可实际上她心里是没什么底气的。

说到底,她在“兴泰国际”只是赵董事长的助手而已,根本没资格对他的决定进行质疑。

而且自己赵总和“沙钢集团”的申志荣董事长交好的事儿,又是众人皆知。

张玉芳就担心自己刚刚的说辞,会触怒了赵国阳。

好在只是虚惊一场,否则被赵总批评两句,张玉芳还真不知道怎么自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