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真的只是村长 > 626 春来啊,别在爹老了把爹送去吃牢饭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几人都愣了。

八万头!

而且是每一年!

疯了!

一个公社才多少户人?

刘春来叹了口气,“你们的罐头厂,已经在开始修建工厂,年底就会投产,对吧?”

几人点头。

不明白这跟他们的罐头厂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大队6个生产队都建了养猪厂,大家也知道的,对吧?”

谢国强等人来了不少次,自然不清楚。

可这有关系?

“我们订购的8000头生猪中,你们帮忙收集的数量中,有900头都是没骟过的母猪……”

“你的意思是,你们只准备搞育种?”

谢国强瞬间明白了刘春来的意思。

刘春来这意思明白,900头母猪分给他们的六个生产队的养猪场,这已经是不小的数目。

也就意味着四大队的养猪场将不养殖生猪,全养母猪。

“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猪每年能生产两窝,前期母猪产崽量不会太高,数量不多,不管多少,乘以900,也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量。进入生产高峰期,数量将会更加庞大。”

刘春来好整以暇地说道。

对于几人的急切,仿佛没看到。

这个是之前建养猪场的时候就已经谋划好了的。

望山公社想搞罐头厂,这对刘春来的计划,更是一件好事。

“咱们想发展,光靠土地是不行的。在生猪产业等养殖方面做文章,这也是没有资源地区的首选。不过,想推动全县养殖生猪的发展,确保后期罐头厂的原材料供应充足。咱们就必须得有一个庞大的育种基地……”

刘春来向着几人解释着。

望山公社要搞罐头厂的事情,还是之前受了幸福公社这边搞制衣厂等的刺激。

本来就是生猪养殖的重要区域,原料供应充足。

县里财政出一部分,山城的食品公司出一部分,设备等,都由食品公司负责,自然就没有多大问题。

谢国强听完就有些懊恼地拍着脑袋。

为什么他们之前没想过这问题?

作为最大的生猪养殖公社,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育种场。

在平时,望山公社的母猪都由养殖户养着。

公社畜牧站养着从外面运回来的良种公猪,不仅负责给养殖户的母猪配种,也给养殖户骟猪。

“明年年底罐头厂投产,前期生产规模不大,要发展,就对肥猪的需求很大。目前全国范围内,无论是生猪,还是肉制品原材料供应,都不是很充足,从周边地区调运,不是太现实……”

望山公社的几位干部也明白。

全国猪肉供应,现在虽然说不一定再凭票供应,可要想天天吃肉,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山城的肉联厂,巴不得他们每天都能运几船生猪过去。

越大的肥猪,食品站收购的价格越高,肉联厂给的更高。

各个食品站交付得多,奖励更多。

如果不是因为缺口大,国家也会取消农民生猪养殖任务。

把厉害关系阐明后,望山公社的几人除了张嘴,啥话都说不出来。

“另外,我们大棚里面种植的蔬菜,一些品相不好的,没人吃,肯定就得喂猪,加上我们的土地大多数都收回来了,搞什么也容易……”

四大队搞育种场,是有着很大优势的。

其他地方,地里都种了粮食,种猪草的面积不会太大,舍得给猪喂粮食的,也不会太多。

了解清楚了情况后,并把年后的一些合作大体上沟通了一番,几人觉得,虽然没能要走那八千头猪崽,也不算白来。

由于没怎么喝酒,几人决定当晚连夜赶回。

马上就要过年了呢。

一路上陈孝龙都在想刘春来的话。

刘春来是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人?

“乡长,书记,我觉得刘春来不会这么好心,这应该有别的目的……”

路上,陈孝龙终究还是说了出来。

心中不安啊。

到时候这两位升职走了,可能就得他来背锅。

从认识刘春来开始,陈孝龙就知道他是个什么人。

无利不起早!

赵玉军买船的钱,已经赚回来了。

正谋划买更多的船,很可能垄断从蓬县到山城或是长江下游各城市的运输路线。

刘春来什么这么大力支持赵玉军?

因为赵玉军的船,刘春来也有40%的股份!

“确实,他不会老实地把好处让给我们,除非他们能得到更多好处。”

宋志杰肯定地点头。

冬日的晚上,尤其是腊月底,眼看就要过年了。

外面很黑。

还好,从四大队修到望山公社的路,已经有了很大进展,路也就没有之前难走。

三人打着两个电筒,也没任何问题。

“那还合作啥?饲料厂,为什么刘春来自己不愿意干这个?只是给钱入股,而且还是个人……”谢国强着实是想不明白,刘春来的目的何在。

给出的条件太好了。

好到他们无法拒绝。

“也许他们没打算自己在这上面搞多少。刘春来习惯搞厂的,这也是我们的机会……不过,他们这边,搞育种场,以后猪种培育等,应该都会涉足,那个虽然利润更高,但是投入太多了。”

宋志杰倒不羡慕刘春来。

那些轻松赚得多的,刘春来他们自己做了。

需要付出更多,赚的没有那么多的,就留给了他们。

也不算差吧。

谁让他们无法想到这些点子,也拿不出钱投资呢。

刘春来等人,可是他们一直都在关注的。

把路打通了,忽悠着县里在望山公社建设深水码头,只是为了运猪出去么?

几人边走边讨论这个。

反正饲料厂会落户在他们那边,自然也就不用操心太多。

饲料厂也是需要原材料的。

“你之前没说要搞饲料厂啊!”刘福旺不满地看着刘春来,“能不能把你的规划,都提前给我说说?”

亏得这狗曰的下午还在说大队长是在支书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

领导都不晓得大队长要干啥工作!

“爹,这事情也是下午才想到的。”

刘福旺看着儿子脸上的诚恳,一点都不相信。

闷着头坐在炉子边抽烟,也不说话。

等着刘春来的解释。

“我们要搞工厂,而且根本没有足够的地方建设饲料厂这些,根本就不赚钱……而且,在未来,为了降低成本,加快生猪的生长,饲料里面肯定会添加各种添加剂……”

刘春来把下午写的方案递给老头子。

自己在旁边解释。

刘福旺看着上面的一个个项目,越看越是心惊。

生猪养殖的项目,不只是临山公社,还包括望山公社、青山公社,甚至未来会进一步扩大。

通过这个项目,延伸了不少项目,主要就是肉制品加工。

同样,天府机械厂在这里面也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未来会开发这些相关的机械设备。

“这么多项目,得多少钱?我们目前哪里能有这么多钱?”刘福旺关注的点不同。

刘春来看着他,“爹,我的钱,你不会想着让我一直往大队里面投吧?”

刘福旺不吭声了。

现在整个大队的一切,都是刘春来的钱。

股份,刘春来只占44%。

“跟其他公社的项目合作,将会是我个人入股,而不再是大队。除非大队能拿出钱来。”

当着自己爹,刘春来一点都不隐瞒。

不是他不想自己一个人搞。

姓资姓社的问题,到目前还没定性。

瓜子大王的雇工超过百人,已经开始引起了不少人的举报。

社会上关于“姓资姓社”的讨论已经开始。

这是改革开放的必然。

在人均年收入几百的时候,有人能一年赚几十万,几百万,这是啥概念?

刘春来给老头子12万,并不只是为了装逼。

而是一种试探!

到时候真的出现问题,上面一调查,会发现,刘春来个人没有啥钱,挣的钱都投入到大队的发展中去了。

至于股份?

这个也好说的。

刘大队长出钱出力,个人要是一点股份都没有,谁还有积极性?

看看刘春来,多么朴素,多么为人民着想的大队干部!

挣这么多钱,刘大队长没有给自己买新衣,都是大队工厂生产的;也没有胡吃海喝,更没有瞎几把嘚瑟。

自己背负着巨大的债务,却依然在为人民脱贫的道路上奔波,辛苦。

不仅为自己大队,还为周边公社的社员同志考虑……

所以,手头有多少钱,刘春来都会投出去。

免得到时候出问题。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现在偷摸着积攒家底,把规模搞大。

项目越多越好,最好是每个都能有股份。

等到进入九十年代,老爷子南巡,给“姓资姓社”定调后,自己就把一些未来发展不会有太大前途的产业卖掉,那些股份卖出去,将会是非常庞大的一笔资金。

然后就可以一脚踢开大队,用自己的钱,给自己赚钱了。

这种事情,刘春来肯定是不会给任何人说的。

连他爹刘福旺,他都不会说。

八十年代,对个人创业,并不是很友好。

“你翅膀长硬了,老子也把你莫法了……得,以后怎么搞,你自己看着弄吧……春来啊,爹老了,这一辈子,没干过啥丢人的事情。你别到头来,亲手把你老子送进去了……”

刘福旺突然有些落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