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朝为田舍郎 > 第一百零七章 南诏叛唐

朝为田舍郎 第一百零七章 南诏叛唐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4: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用尽了洪荒之力,顾青终于完整地拍了一记旷古烁今名垂青史的马屁,看杨贵妃掩嘴两眼放光,像一位看到久慕的偶像即将要尖叫的少女,顾青知道,自己的马屁拍成功了。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古往今来对女人最绝妙的赞誉,恐怕只有这两个词了吧。

尤其是作为四分之一个当事人,杨贵妃被拍得简直尿崩了。

女人听别人的夸赞还是希望直接一点的,安禄山曾为李隆基和她跳胡旋舞,用臃肿可笑的丑姿来博得她的欢心,李白曾作“云想衣裳花想容”来形容她的美貌,可这一切马屁都拍不到杨贵妃的爽点。

顾青就很直接了,直接将她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美人相提并论,并独树一帜创造了四个词来形容四位美人,其中形容杨贵妃为“羞花”,花儿都羞于与她比美,简单粗暴且有效,如同挠痒痒一般,出手便挠中了最痒的那个地方,杨贵妃瞬时爽到飞起。

于是杨贵妃看顾青愈发顺眼了。

多么精致的少年啊,识情知趣又有才情,说话也特别真诚,刚才那番话一定是发自内腑。

“着人准备御膳,赐鲜于节度使与顾青共食。”杨贵妃朝旁边的宫人吩咐道。

原本今日只是见一见顾青,毕竟那首“天生丽质难自弃”颇得杨贵妃的欢心,没想到见了顾青本人后,此人比诗更得她的欢心。

心喜之下杨贵妃破例赏了御膳。

鲜于仲通感激涕零谢恩,顾青也跟着他一同拜谢。

进膳的地点在行宫的正殿,杨贵妃独自高坐首位,鲜于仲通和顾青各坐下首。

如今大唐的权贵阶层用餐都是分餐制的,每人独占一张矮脚桌,宫人端上膳食,顾青仔细端详一番,御膳做得比较清淡,有荤有素,不过味道看起来并不怎么好,只是造型颇为精致,前世五星级酒店吃饭,一棵大白菜只要摆盘摆得好看,这道菜的价格便贵得离谱。

眼前的御膳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顾青没敢伸筷,悄悄观察鲜于仲通的动静,一举一动跟着他学,杨贵妃首先举杯,鲜于仲通急忙双手捧杯回敬,顾青有样学样,然后杨贵妃举银箸挟了一口菜意思了一下,便算是开餐的信号了,宾主共食的气氛渐渐融洽起来。

今日杨贵妃对顾青颇为关注,用膳时常问起顾青的情况,家中父母,可有婚配等等,顾青一一回答了。

宴至过半,杨贵妃忽然道:“顾青,可愿与本宫去长安?以你的才情,本宫可求陛下封你为翰林待诏,如当年的李太白一般,李太白性情倨傲,恃才傲物,故而辞官而去,你虽年少,却比李太白沉稳多了。”

顾青和鲜于仲通皆愣住,鲜于仲通急忙朝顾青使劲挤眼,顾青也不知他这挤眉弄眼的究竟是让自己答应还是让自己拒绝。

沉默半晌,顾青起身行礼道:“多谢娘娘抬爱,草民不过是乡野村夫,性情粗鄙,登不得大雅之堂,翰林待诏之职,草民实在惶恐难当。”

杨贵妃失望地叹了口气。

顾青也有些失望,其实他并非不愿意去长安,可杨贵妃给他的官职实在无法接受。

“翰林待诏”这个官,又叫“翰林供奉”,顾名思义,就是在翰林院里等待天子的诏书,他的本职其实是起草诏书的人,兼职才是作诗写赋哄天子和贵妃开心,李白当过这个官,并无太大的技术含量。

当这个官只有一个必备条件,那就是字要写得好看。

而顾青的字……

顾青相信自己的字拿出来,当今天子李隆基一定会感动得痛哭流涕,他若敢把顾青起草的诏书颁布整个大唐,一定是大唐立国百余年的国耻。

寻常人若是没见过看一眼字就吐的画面,宋根生比较有发言权。

杨贵妃不明就里,她以为诗写得好的人,字也一定写得好看,她并不知道顾青只是个搬运工。

“娘娘错爱,草民惶恐,草民留在蜀州也会为娘娘效力,专心为娘娘烧制贡瓷,往后瓷窑所出必然越来越精美,娘娘故乡所产,定能让娘娘在长安面上有光,草民定不会辜负故乡人的期待。”

一番话说得杨贵妃转怨为喜,嘴角露出了笑容。

顾青呼吸一窒,垂头望向面前的餐食。

一颦一笑,皆是人间绝色,倾国倾城之姿,不愧四大美人之一。

顾青目光怔怔,他想起了杨贵妃的结局。红颜薄命,莫此为甚。以色侍人者,终究难得真心。

…………

御膳过后,鲜于仲通和顾青向杨贵妃告辞。

走出行宫,顾青长长松了口气。

今日见杨贵妃算是大有收获,看来自己博得了杨贵妃的好印象,马屁拍得好,人生少奋斗几十年。

出了行宫后,顾青又向鲜于仲通道谢。

鲜于仲通含笑说了几句废话,顾青又回了几句废话。两人正要告别时,顾青敏感地发现鲜于仲通面有忧色,不由停下问道:“鲜于伯伯是否有心事?”

鲜于仲通叹了口气,摇摇头。

顾青马上想起了一件事,道:“不知南诏国叛乱之事如何了?”

鲜于仲通苦笑道:“南诏国主阁罗凤已起兵反唐了,军报昨日送至蜀州,南诏叛军已攻下了小夷州,一场战事怕是免不了了。”

顾青想了想,道:“毫无理由便反唐?鲜于伯伯,这说不过去吧?”

鲜于仲通深深看了他一眼,道:“贤侄当初在石桥村时的建言没错,老夫后来派人查了,云南刺史张虔陀去年向南诏国主索巨额贿赂,南诏国不给,张虔陀遂多次辱骂南诏国主,甚至侵辱了他的妻子。”

顾青冷冷道:“索贿不成,公然辱妻,张虔陀此人烂到极点了。”

鲜于仲通接着道:“辱妻之事引起了南诏国的公愤,阁罗凤是一国之主,怎能受此大辱?于是联合南诏各部,聚集兵将,南诏各部以往被张虔陀欺辱多年,阁罗凤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纷纷起兵响应,张虔陀见事情闹大了,惶恐之下恶人先告状,向长安飞马奏报南诏国谋反,老夫昨日接到军报时,南诏叛军已攻下了小夷州,马上要向姚州进发了……”

转身看了看杨贵妃的行宫,鲜于仲通为难道:“剑南道战乱即起,贵妃娘娘却似乎没有回长安的意思,若被战乱惊了銮驾,老夫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顾青叹道:“鲜于伯伯,此战朝廷若派伯伯迎战,伯伯定要谨慎,若然战败,恐怕您这个节度使当不了多久就会被朝臣弹劾,贵妃娘娘的兄长怕是都保不住您。”

鲜于仲通一凛,顾青这番话说中了他的心事,最近几日他正因此事而惶惶不安,当初在石桥村得到南诏国叛乱的消息时,鲜于仲通终究还存着几许侥幸心理,以为派人与南诏国主沟通后或许他便不反了。

如今南诏国已起兵攻占了小夷州,鲜于仲通的侥幸心理终于被彻底击碎,同时对自己的官位愈发担忧了,当多大的官便要担起多大的责任,剑南道节度使可不仅仅处置剑南道公务便够了,节度使兼任的是文武最高长官,一旦发生战事,节度使责无旁贷必须要领兵平叛,哪怕是文官也要披甲上阵的。

鲜于仲通是文人,作作文章拍拍马屁还可以,领兵披甲可就真不行了。

“贤侄上次在石桥村所言,可行否?”鲜于仲通终于想起了顾青当初的劝谏,当时顾青的话说得很直白,令鲜于仲通心里颇有些不舒服。可一旦击碎了他的侥幸心理,鲜于仲通再次回想起顾青的话,顿觉有几分道理了。

顾青叹道:“伯伯莫怪小侄说话难听,以小侄看来,若伯伯亲自指挥此战,胜负之数,负大于胜,除非伯伯能马上向朝廷禀奏,另遣良将来剑南道指挥,伯伯居后方负责粮草辎重,或许事尤可为。”

鲜于仲通苦笑道:“老夫不认识朝中将军,遣谁才好呢?”

顾青沉吟片刻,缓缓道:“小侄听说大唐有一位将军,如今任安西都护府副都护,此人能征善战,战功赫赫,今年率兵攻打石国大获全胜,俘虏了国主和王子若干,押解长安献俘……”

鲜于仲通目光闪动:“贤侄所说者,是高仙芝么?”

顾青点头:“高仙芝如今挟大胜之威,正屯兵安西都护府,西域那边战事已定,伯伯何不上谏天子,暂借高仙芝来剑南道,助伯伯平定南诏之乱?”

鲜于仲通为难道:“暂借之说……”

顾青看出了他的犹豫,笑道:“高仙芝是当世名将,陛下需要用他镇守西域诸国,平定南诏后必然会被调离的,伯伯的剑南道节度使之位仍稳如泰山。”

鲜于仲通下意识点头,随即疑惑地看向顾青:“你一个足不出户的农家娃子,为何知道这么多?连高仙芝都听说了,世上果真有生而知之之人吗?”

顾青认真地道:“石桥村在青城山下,山上有许多道士,小侄是听一位老道士说的。”

鲜于仲通震惊道:“哪位老道士居然如此神通?”

“不重要,昨夜他已羽化飞升了,连渣都没留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