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朝为田舍郎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降异象

朝为田舍郎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降异象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4: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顾青撼动不了李林甫,两者相差太大,顾青没有分庭抗礼的资本。

但顾青却知道借势。

李林甫并非一手遮天,朝堂上等着要他命的人多如过江之鲫,当右相多年,做过无数构陷异己的事,李林甫在朝堂上早已树敌无数,而且李林甫这些年干过的坏事并非天衣无缝,有些事情其实做得很粗糙。

现在的问题是,李隆基是否有罢相的心思。如果没有,顾青无论做什么都没用。

顾青的估计是,李隆基可能仍不愿罢相。

罢相容易,但是剪除宰相的党羽并不容易,在杨国忠还没能在朝堂里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以前,李林甫的相权仍是稳稳的。顾青猜测左卫贪腐案最好的结果是拔出左卫内的一群贪官,然后牵连朝堂上某些朝臣,最后再次打压相权。

只是打压,不是罢免。一桩贪腐案不可能让李隆基下定决心清洗朝堂,朝局平稳过渡比十万贯重要多了。不过顾青也很满足,算算时日,李林甫能喘气的日子大约只有几个月了,没有深仇大恨的话,还是让他自然死亡比较好。

下午时分,顾青去了太府寺,求见杨国忠。

太府寺门口,顾青求见的身份仍是杨国忠的远方弟弟,景阳冈打死过老虎的那个。

穿越者有个好玩的地方在于,很多前世的梗用在这一世,别人完全不明白意思,可是能爽到自己,比如朝别人竖中指。

杨国忠见到顾青后比以往热情多了,大概是顾青的八卦报在长安城创造话题和热度的能力,以及顾青表现出来的越来越不一样的光芒,听说连太子都想拉拢他,作为下一任的宰相,杨国忠正是需要党羽的时候,如此光芒四射的少年郎,怎能不折节交好?

“贤弟的八卦报办得好啊!”杨国忠看起来心情很不错,见面就夸人,小嘴儿甜到忧伤。

“愚兄当初参与八卦报无非是想凑个热闹,给贵妃娘娘提供一点茶余饭后的闲谈之资,但愚兄真没想到贤弟的八卦报在长安竟然能传播得如此惊人,听说第二期的八卦报出来后,长安城已皆知左卫左郎将李光弼之名,哈哈,虽说名声不大好听,终归也是出名了。”

顾青谦逊地道:“是,李郎将对愚弟感激莫名,不但狠狠地夸了我,还送了我一份重礼,答谢我帮他出名。”

杨国忠笑了笑,道:“今日贤弟来访是……”

顾青左右环视一圈,确定四周无人后,才低声道:“听说右相李林甫时日无多了……”

杨国忠目光闪动,捋须道:“愚兄也听说了。”

“朝野皆在议论,说杨太府便是下一任的宰相人选,下官先恭喜太府了。”

杨国忠大笑,眉宇间掩饰不住的春风得意之色:“好说好说,你我兄弟何必见外,愚兄若有执宰之日,必不会亏待贤弟。”

顾青笑着道谢,随即笑容渐敛,叹道:“可是李相若不死,杨太府的宰相之位便无法坐上去,下官为杨太府着急啊。”

杨国忠沉默片刻,道:“李相七十多了,听他府里的下人说,如今李相每日只进食少许稀粥,有时候甚至整日都无法进食……”

顾青笑了,这杨国忠也不是省油的灯,早在李林甫府上安插了眼线。

“陛下的心思,李林甫若不死,右相之位便一直是他的,不大可能在他活着的时候罢免他,除非他自己辞相。这一点想必杨太府也清楚吧?”

杨国忠盯着顾青的脸,沉声道:“贤弟想说什么?”

“右相之位,晚坐不如早坐,迟则有变,李林甫可是修炼多年的老狐狸,焉知他会不会在断气前布下一道死棋,比如向陛下推荐某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来当右相……”

杨国忠一颤,接着眼中凶光毕露,怒道:“他敢!他若不识时务,不怕祸及他的妻妾子孙么?”

顾青微笑,心中对杨国忠愈发提高了警惕。

这种小人得志的家伙,绝对不能与他交朋友,这种朋友随时会在背后捅刀子,而且做事没有原则底线,拿政敌的家人子女来报复,这种行为历来为官场所不耻。

顾青笑道:“李林甫的心思,你我无法揣度,尤其是将死之人,往往能豁出一切,下官知道杨太府与李相不合,若站在李相的立场,推荐一位交情深厚的党羽接任右相,还是由陛下任命你这位政敌接任右相,孰优孰劣一目了然。相比之下,谁更能在他死后保护他的家人,杨太府自然也是清楚的,换了你是李相,你会如何选择?”

杨国忠神情顿时怔忪起来。

顾青静静地看着他,其实几句对话里他便大概清楚杨国忠是个什么人了。

杨国忠长于人际交往,但短于谋略,一个从草根成长起来的人,没读过多少书,格局和眼光也很狭隘。一夜之间因堂妹的关系骤然成为朝堂重臣,这样的人能指望他像老狐狸一样算无遗策?想多了。

简单的说,这是一个懂得交朋友但不会把任何人当成真朋友的蠢货。

忽悠这样的蠢货根本不必花太多心思,只要戳中他内心里最在乎的某个点,他便会发疯,疯起来连自己都咬。

杨国忠如今最在乎的便是宰相位置,本事不高却心比天高的人比比皆是,这类人从来没想过自己的野心配不配得上自己的能力,他只想坐那个位置。

“贤弟今日过来,恐怕不仅仅是帮愚兄细剖利弊的吧?”杨国忠很快反应过来,笑道:“不知贤弟可有良言教我?”

顾青笑道:“下官岂敢教未来的宰相?杨太府言重了,下官此来只想先确定一件事,确定杨太府是否真有把李相扳下去的决心,若杨太府自己都犹豫不定,下官说什么都没用,如此便当下官今日没来过。”

杨国忠脸色阴晴不定。

他其实和顾青一样,根本不相信任何人,只是顾青对世界的不信任是因为从小到大的经历,而杨国忠则出于极度自私的本性。

“贤弟为何帮我?”杨国忠缓缓问道。

顾青笑了:“说句实话,杨太府莫怪罪下官。下官帮你不是为了助你早登相位,而是为了自己。杨太府应该清楚,从卢铉之子的冲突,到八卦报的风波,我已得罪李相两次了,我这样的小人物,李相想捏死就捏死,说实话,李相若不死,我寝食难安呐。”

杨国忠点头,逻辑很完美,合情合理。

沉吟良久,杨国忠颇为保守地道:“若贤弟真有法子助我扳倒李相,我奋力一搏又何妨。”

煽风点火的火候差不多了,顾青这才从怀里掏出一份清单,递给杨国忠。

杨国忠接过,凝目看了一遍,疑惑道:“这是……”

“这是日前左卫府的冬季采办清单,三省已然通过,马上要施行了。”

杨国忠又看了一遍,仍疑惑道:“这清单有何不对?”

“杨太府您仔细看看价格。”

杨国忠扫了一眼,皱眉道:“粗布一百文一匹?呵!”

顾青不必解释太多,杨国忠本身是草根出身,民间的东西是个怎样的物价,他比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权贵纨绔自然是懂得多些。

“这份清单与李相有关?”杨国忠看完了价格后冷笑几声,接着似乎明白了什么。

顾青道:“下官怕被牵连,不愿在清单上签押,于是户部郎中吉温找到了下官。”

话说得很含蓄,但杨国忠懂了。

“就算坐实了贪腐,恐怕也很难撼动李相之位呀。”杨国忠迟疑地道。

顾青笑道:“若杨太府愿意配合的话,咱们稍作加工,给陛下来个火上浇油,李相怕是难以脱身……”

杨国忠眼睛一亮:“何以为耶?”

顾青微笑,内心MMP,读过几本书呀,还学人家文化人“何以为耶”,我抄过那么多首诗我骄傲了吗?我不说人话了吗?

“杨太府还请附耳过来,此事只可窃窃私语,不可落于六耳……”

二人脑袋凑在一起互相交头接耳,配合堂上偶尔一阵阴寒的北风,将气氛衬托得愈发阴森沉抑,活像两位臭名昭著的奸臣在密室内商议陷害忠良的大阴谋……

…………

大唐的朝会并非每天都有,李隆基如今沉迷于杨贵妃的美色,以及后宫各种好玩的礼乐歌舞,反正干什么都比处理朝政有意思,所以大唐如今的君臣朝会大约每隔十日左右才有一次,其余的时候琐碎事务悉数决于左右二相和三省六部。

数日以后,李隆基不甘不愿地参与了一次朝会。

朝会仍旧是歌功颂德,一片“万世太平”“社稷千秋”的颂扬声里,李隆基深深被陶醉了,谎言说得多了,李隆基越来越相信,尤其是,朝臣们的颂扬是有事实基础的,李隆基执政前期确实创出了开元盛世,这个事实已然显摆十几年了。

朝会结束后已快午时,大唐的朝会结束之后还是颇为人性化的,天子会给朝臣们赐食,名曰“廊下食”,也就是俗称的“工作餐”,大家吃完了再走。

只是朝臣们接受天子赐食之后,食物不能打包带走,只能在金殿外面的廊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吃,故称“廊下食”,后来有位名叫张籍的诗人,就是写“恨不相逢未嫁时”那首诗的诗人,曾经为廊下食赋诗一首,其中一句“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此诗便佐证了这个颇为人性化的规矩。

今日朝会过后,朝臣们聚在一起吃工作餐时,杨国忠却眨了眨小眼睛,狼吞虎咽般吃完了自己的那份,然后胡乱擦了擦嘴,起身便朝花萼楼走去。

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杨国忠自然是不习惯廊下食的,无奈天子所赐必须要吃,而且必须吃完,不准浪费,旁边的监察御史正虎视眈眈呢。

与同僚们辞别后,杨国忠匆匆赶往花萼楼,他知道李隆基朝会散后一定会去花萼楼,那里才是李隆基的诗和远方,朝会不过是眼前的苟且。

脚步匆忙快走到龙池时,杨国忠才追上李隆基的仪仗,行了臣礼后,杨国忠伴在御辇一侧随行。

杨国忠去花萼楼的理由比任何人都充足,他与杨贵妃是兄妹,兄妹经常相聚,杨国忠早已成了花萼楼的常客,李隆基也不以为意。

君臣闲聊了几句国事和家常,仪仗快到花萼楼时,杨国忠心中有些紧张,不自在地左右环视了一圈。

花萼楼外禁卫如林,皆是左卫所属,事前顾青说过会有安排,可杨国忠也不确定那些禁卫里面究竟谁才是顾青安排的人,以及何时才会发生早已预谋好的变故。

时已深秋,北风乍起微寒,杨国忠走在御辇旁,一脸真诚地颂扬李隆基的文治武功,李隆基故作矜持,脸上却飞扬着得意之色。

“国忠,你啊,就嘴皮子利索,还是要多在朝政国事上用些心思,朕不吝提携,可你也不能让朕失望啊。”李隆基捋须呵呵笑道。

“是是是,臣一定勤勉,一定鞠躬尽瘁,绝不会让陛下失望。”杨国忠谦逊地附和道。

“开春后,朕再给你几个兼任的官职吧,朝堂从三省到各寺各司的事务,你要尽快熟悉起来,将来才好担重任。”李隆基沉声说道。

随即李隆基忽然想到了李林甫,又问道:“李林甫最近身子如何,国忠可知晓?”

杨国忠神情沉痛,低声道:“臣听闻李相病疴沉重,渐不能食,想想李相已七十多岁的年纪,恐怕……”

李隆基面无表情,淡淡地嗯了一声,然后扭头吩咐旁边的高力士道:“高将军,午后派人去李相府上,着赐李林甫三株百年人参,温补之药若干,黄金十两,丝帛百匹……”

高力士领命。

沉默走了一阵,李隆基忽然又道:“再着太医署的太医去李林甫府上看看,若有结果速来报朕。”

高力士一愣,马上应了。

杨国忠嘴角一勾,然后很快恢复了沉痛之色,仿佛为国朝即将失去一位栋梁而哀恸。

李隆基也是黯然一叹,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君臣二人互相飙戏,演得十分投入。

离花萼楼只有数十丈距离时,忽然听到清脆的一声喀嚓,李隆基和杨国忠抬眼望去,赫然看见花萼楼前西面广场上,一名禁卫高举的一杆龙旗突然断裂,禁卫一脸懵懂地仍举着光秃秃的半截旗杆,而那面代表着帝王象征的明黄色绣着一条张牙舞爪金龙的龙旗,却悠悠扬扬地飘落在地。

李隆基大惊,腾地一下从御辇上站了起来,喝道:“停下!”

李隆基下了御辇,阴沉着脸走到那面龙旗前,俯身静静地看着那面龙旗。

举旗的那名禁卫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跪在地上不停磕头求饶。

李隆基没理他,只从他手上接过那半截旗杆,凝目端详半晌。

旗杆有些老旧,断裂口呈不规则锯齿状,显然旗杆断裂只是个意外。

但是龙旗断裂对李隆基来说却是很严重了。

古代帝王对一些诡异的现象通常很矛盾,有的迷信,有的不迷信,但可以肯定的是,帝王面对一些不太好的诡异现象却一定会迷信的,他会觉得这是老天给他的某种警示,这种警示往往与江山社稷兴亡有关,任何帝王都不会视若不见。

龙旗突然断裂,算不算天予异象?

当然算,不仅算,而且很严重。龙旗代表着帝王本人,龙旗突然断裂,是否意味着灾病或是帝王本人的身体出现异常?

李隆基已六十五岁了,他已经是一位老人,人越老越怕死,尤其是皇帝,天下一人江山共主的好日子还没过够呢,他怎能死?他明明还能再活五百年。

李隆基阴沉着脸没说话,仪仗里的禁卫宦官们却吓得纷纷跪下,杨国忠也顺势跪了下来,心跳得很快。

龙旗果然断了,这顾青……好大的胆子,万一失了手,诛九族都不为过。

“陛下,陛下!龙旗断裂只是意外,陛下万莫多想,陛下正是春秋鼎盛之年,我大唐江山内无忧外无患,此非天象,只是意外。”杨国忠跪在地上假惺惺地安慰道。

李隆基眼睛仍盯着断裂的龙旗,目光锐利且阴森,这个时候依稀才能看到当年雄视天下的霸道眼神。

良久,李隆基嘴里冷冷迸出几个字:“传钦天监,垂问吉凶。”

说完李隆基拂袖独自走进花萼楼。

高力士起身一脸惶急地传钦天监官员去了,花萼楼前跪满了一地禁卫宦官,仍不敢起身,杨国忠也跪在地上,暗暗擦了一把额头的冷汗。他这是被吓的,吓到他的不是龙旗断裂,而是顾青的胆大包天。

“这小子……是个狠角色呀。”杨国忠心中自语。

钦天监的官员很快便匆匆赶来,此时李隆基和杨国忠正坐在花萼楼内,钦天监官员入楼,行臣礼后垂手恭立,目光微瞥,飞快与杨国忠对视一眼,然后老老实实垂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