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朝为田舍郎 > 第一百七十五章 耕者无田

朝为田舍郎 第一百七十五章 耕者无田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4: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顾青现在很想念宋根生,特别想。

如果宋根生在自己面前那该多好,可以肆无忌惮放开手脚狠狠揍他一顿,让他知道父爱是何等的深沉。

很难想象他刚上任县令才一个多月便得罪了当地豪绅,而且居然敢拿豪绅的土地田产开刀,估摸青城县的豪绅们此时也是满脸懵逼,不知道这个二百五县令从哪里冒出来的。

连顾青这个穿越过来的人都知道,在这个时代动什么都可以,绝对不能动地主阶级的土地,那是他们的命根子,如果一定要动,那么必须要有充足的应对资本,能够在地主们疯狂反扑之前彻底将他们灭掉。

历朝历代变法为何败多胜少,就是因为变法者大多拿地主的土地动刀,导致地主阶级的激烈反弹,成功者却是因为在妥协中循序渐进的求变,在尽量少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的前提下,逐渐增加朝廷的税收。

无论出于怎样的原因,宋根生的做法都是非常直接且粗暴的。张怀玉在信里说得不详细,但顾青能想象到宋根生具体是怎样做的。

终究是太年轻太单纯,一个眼里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的人,怎么可能当好官?

第二天,顾青去左卫应了卯,处理了堆积如山的公务后,便回了李十二娘的府上等消息。

心里很着急,性子清冷的张怀玉主动给顾青写信,可见青城县的事态已到了何等危急的关头,可顾青还是努力耐住性子等着,打探消息需要时间,李十二娘没有通天的本事,有些事情只能一步步来。

连着两天,李十二娘忙得不见人,顾青索性住在李十二娘府上,每天去左卫应卯后便找个机会翘班,回到李十二娘府上,坐在院子边看女弟子们练剑。

前几日刚认识的陈扶风和另外两名客人也住在李十二娘府上,顾青不知不觉跟他们混熟了。

有个现象很有趣,李十二娘的家像个客栈,人来人往宾客繁多,客人的身份也是各自不同,有权贵有官员有江湖人,顾青甚至还见过一对乞丐夫妻被李十二娘待为上宾,好酒好菜招待后,乞丐夫妻吃饱喝足满意而去,出了门便佝偻着腰,端着破碗四处乞讨。

大唐阶级森严,世上并无平等。但在李十二娘的家里,顾青看到的是众生平等,顾青从李十二娘身上学到了很多。

穿越者除了发明创造一些小玩意外,其实与古代人比起来并无太多优越的地方,甚至很多地方远远不如。比如在“利益”与“道义”的选择上,顾青沾染了太多来自前世的唯利是图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在唐朝是很矛盾的。

当权者会引顾青为知己,顾青毫无障碍便轻易混进了当权者的圈子,因为大家的价值观相同。

而在市井民间,唯利是图的价值观是会被人鄙夷的,所以当初左卫贪腐案发后,李光弼作为左卫左郎将,对于顾青逃避的选择颇为理解,但李十二娘却十分失望,特意将他带到父母墓前教育他,这就是两种价值观的冲突。

顾青一直保持着谦逊的心,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看这个世界的人和事,不高傲也不谦卑。

陈扶风的性格很豪爽,“豪爽”的意思是,他做人做事很直接,目的性非常强,比如他在李十二娘府上住了几天后,某日无聊看院里的女弟子练剑,对其中某位女弟子的容貌姿色颇为心动,于是指着那名女弟子问李十二娘说,“我想睡那个姑娘是不是先得娶她?”

李十二娘用拳头回答了他,让他死了那条心。

顾青当时就在旁边,陈扶风仅仅用一个问题便彻底征服了他。他觉得自己与陈扶风会成为朋友,大家的思路都是一样的简单明了且清晰,过程并不重要,结果才重要,“娶”只是过程,“睡”才是男人真正想要的结果。

李十二娘不在府上,顾青心情焦急又不得不装作若无其事,坐在院子边看女弟子练剑其实也颇为赏心悦目。

陈扶风坐在顾青身边,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位他想睡却睡不到的女弟子,不时发出惋惜的叹息声。

“剑练得再好不过是花架子,真正的杀人手段还是要靠实战,看这些姑娘的身手和气势,没一个有过实战,无用之极……”陈扶风不屑地撇嘴,又补充道:“十二娘还不如把她们送出去嫁人。”

最后一句话道出了他的真实目的。

顾青若有所思道:“平民练剑有用吗?用来杀人便犯了王法,用来健身又没必要,李姨娘为何要教她们练剑呢?”

陈扶风看了他一眼,道:“当然用来行侠仗义,学成后闯荡江湖,手上若无技艺如何闯荡?出门就被糟蹋了。”

顾青沉默许久,问了一个困扰他很久的问题:“侠客是因为不信任官府而行侠的吗?”

陈扶风想了想,道:“确实是不信任官府。很多不平事官府不愿管,懒得管,或是被权钱收买而颠倒黑白,平民无权无势,除了指望侠客帮他们出头,还能怎样?”

“那么侠客是如何判断一件事情究竟是公正还是不平呢?”

陈扶风笑了:“当然是听平民自己说,不管遇到什么事,受害的终归是平民,从来没听说权贵官府被平民欺压的,反正只要站在平民一边就错不了。”

顾青也笑了:“所以,谁弱谁有理?不论富贵或贫贱,人性终归都有丑恶的一面,难道天下所有的平民都是善良仁义,权贵便代表了邪恶?”

“一件事究竟是公正还是不平,裁断它的人首先要具备基本的法理知识,其次要有敏锐的判断能力,严格地搜集双方善恶的动机和证据,官府断案常常将‘铁证如山’挂在嘴上,这四个字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侠客却仅凭平民的一面之辞便出手裁决善恶,恕我无法苟同。”顾青摇头道。

陈扶风颇为意外地看了顾青一眼,随即笑道:“果然是官场中人,说话带着一股子官味儿,你跟你父母太不一样了。”

阶级立场不同,陈扶风这句话分明已有一些讽刺意味了。

顾青笑道:“我是我,我不想活在父母的影子里。而且,我说话并非带官味,只是在与你讲道理,你若不同意我的想法,可以用事实反驳我。”

陈扶风沉默片刻,缓缓道:“事实上,官府确实无法被信任,民间许多冤案错案,其责任皆在官府与权贵,究其根本,世道越来越不公平了。”

“没有人天生就是侠客,只是天性善良,又见多了不平事,良心逼着他们不得不出来行侠仗义,否则,谁愿意整日过那颠沛漂泊餐风露宿的日子?终究心里有个念想,想做一点对世人有益的事情,才甘心付出这般代价,顾青,你若不赞同侠客所为,就在官场实实在在做点事,让这世道变得公平一点,世道公平了,侠客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顾青脑海里冒出前几日东市当街杀人的周横武。

是啊,世道若公平了,周横武还会杀人吗?

…………

三天后,李十二娘终于打探出了消息。

不知李十二娘究竟有着怎样神秘的情报网络,总之她查遍了长安几乎所有的权贵,最后查出来在蜀州青城县置有大量农田的人。

这个人来头不小,他是李隆基的第二十二皇子,济王李环。

听到他的名号,顾青的嘴里陡然添了许多苦涩滋味。

李环的生母是李隆基的妃子,封为美人,姓钟,出身颍川钟氏。

李环现年三十来岁,被册封济王已有二十多年了。从开元二十四年起,成年的济王便出宫居住于王府,收罗了一批门客幕宾后,在幕宾们的撺掇下,李环有意识地利用皇子的身份和钱财在大唐境内大量圈占农田。

青城县的农田不过是李环所圈占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事实上他在大唐许多州县都圈占了大量土地。

在李隆基诸多皇子里,李环排名第二十二,可以肯定东宫之位是彻底与他无缘了,既然没有资格问鼎东宫,那么置办产业便成了李环此生唯一的奋斗目标。

在圈占农田这个伟大的事业上,李环可谓披星戴月奋勇向前,吃相不是一般的难看。仗着皇子的身份派人四处巧取豪夺农田,当地官府的官员大多是没胆子忤逆皇子的,于是睁只眼闭只眼随他圈占,也有极少数看不过眼的官员上疏朝廷状告济王,最后的结果无非是李环被李隆基叫进宫严厉训斥几句,罚几个月的俸禄,不痛不痒的处罚让李环愈发明目张胆。

为了避御史之耳目,李环圈占农田后还是颇有技巧的,他将农田记挂在当地豪绅的名下,可实际上的拥有人却是李环,豪绅不过是个工具而已,每年农田所产出的收成被豪绅折算成银钱后,留下与其约定好的少量抽成,其余的被运送到长安的济王府,实现皇子与地主豪绅的双方共赢。

然而,苦的却是平民百姓。

当顾青知道圈占农田的人是济王后,脑袋便疼得厉害。

理智告诉顾青,此时最安全最稳妥的解决方法是,让宋根生马上放了那个姓蔡的豪绅,从此对济王圈占农田的事不闻不问。

但顾青很清楚宋根生的性格,既然他开了头,便不会善了。到了这个关头,顾青的话他都不会听。

李十二娘也有点头疼,无奈地叹息道:“你这个朋友可惹了大祸,赶快修书给他,让他马上放手吧,否则后果难料。”

顾青苦笑道:“他若愿放手,便不是宋根生了。”

顾青早看出了宋根生是个认死理的人,而且认准一件事后像头犟驴一样死不妥协。

“那就找人罢免他的县令之职,让他滚蛋回家,至少能保命。你与剑南道节度使鲜于仲通交情不错,罢免一个县令应该不难吧?”李十二娘简单粗暴地道。

顾青又苦笑:“罢免倒是容易,但是会伤害到他,或许心灰意冷之下,宋根生整个人都毁了,又或许这头犟驴仍会抗争到底,哪怕他已是布衣之身,也会闹出不可收拾的事来,罢不罢免他,其实意义不大。”

沉默半晌,顾青忽然道:“李姨娘,权贵圈占各地农田,造成大量农户失去土地,不得不沦为难民,那么宋根生作为县令,做的这件事究竟是对是错?”

李十二娘怔住,她没想到顾青会突然问出这个问题。

顾青的语气渐渐变得捉摸不定:“‘耕者有其田’难道不应该是大唐盛世的基础吗?基础动摇了,这盛世,还能叫‘盛世’吗?”

“站在朋友的立场上,我应该劝宋根生马上放手保命,任其圈占。站在良心的立场上,我又觉得宋根生的动机并没有错,错的只是他做事的方法。失地的农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被沦为沿路乞讨的难民,他们不可怜吗?李姨娘,你教教我,究竟该如何做?”

李十二娘叹了口气,道:“你能改变现状吗?”

顾青沉默摇头。

圈地的不止是济王李环,事实上整个大唐的权贵阶层都在各地圈占农田,自开元之初开始,大唐的均田制度便已被严重破坏,从而导致府兵制也被破坏,权贵圈地便是根本的原因,这已经是一条无法打破的利益链条,连李隆基都没办法改变。

顾青更没有能力改变。

为何一场叛乱能令大唐盛世轰然倒塌,原因不在兵灾,而在长久积累的**,这不是个人能力能改变的事。

气氛僵冷了许久,顾青忽然笑道:“如今的我,没资格思考太遥远的事情。先把眼前这桩麻烦解决吧。”

“如何解决?”

顾青想了想,道:“我要面见济王李环。”

李十二娘叹道:“我与济王并无来往,恐怕无法帮你。”

顾青迟疑道:“我若主动递拜帖登门……”

李十二娘横了他一眼:“区区一个六品长史,递个拜帖就想见皇子,想什么呢?”

顾青无奈地道:“当今最受宠爱的贵妃娘娘我想见就见,为何一个皇子比贵妃还难见?”

“贵妃见你是因为同乡之情,皇子有什么理由必须见你?”

顾青忽然伸出双手食指,指在自己的脸颊上,萌萌地道:“我这张脸虽然不是那么令人赏心悦目,但我这个人很有才华呀,不见一见如何感受到我的才华呢?”

李十二娘饶是武艺高强,也被吓得退了两步,扭头嫌弃地望向一边,显然被恶心到了。

“你快滚,见济王的事自己想办法,我帮不了你。”

…………

办法其实几乎不用想,顾青马上想到了自己在长安城最大的靠山。

找杨贵妃帮忙不就是了,见一面而已,杨贵妃派宦官给济王打声招呼就来了。

想想自己又有好些日子没进宫联络感情了,顾青心虚之下难免拷问了一番自己的灵魂,是不是自己太势利了,没事的时候形同陌路,有事才赶来献殷勤。

反省过后,顾青从蜀州带来的存货里搬了一坛高度酒,上次打了卢铉的公子后托李光弼送了一坛进宫,杨贵妃饮过后评价并不是很高,说此酒太烧喉咙,而且易醉。

顾青在高度酒里勾兑了一点果酒,又将金秋时无聊采撷的桂花花瓣用纱巾包住,泡在水里,最后挤压出汁液滴进酒里,于是一坛高度酒变成了有桂花香味又有淡淡果汁味的低度混合酒,顾青尝过后,觉得口感温和,应该很适合女人饮用。

于是顾青捧着酒坛便入了兴庆宫。

顾青进宫很方便,杨贵妃有过吩咐,顾青可随时入宫。小心地捧着酒坛,顾青刚走到龙池边时,迎面赫然遇到了一位熟人,一位很白的熟人,她的白,顾青亲眼见过。

万春公主没想到刚从道观回到长安便在宫里又遇见了顾青,二人的目光相碰,万春公主双颊立马染上通红的晚霞,不自觉地垂头,转念一想,自己是公主,是金枝玉叶,为何见到这个登徒子却如此心虚?该心虚垂头的应该是他才对吧。

于是万春公主马上抬起头,不甘示弱地瞪着顾青,那羞愤的眼神配合她那气鼓鼓的绝色容颜,却透出一股可爱的味道,完全没有威胁感。

顾青捧着酒坛行礼:“臣拜见公主殿下。”

万春公主哼了一声,傲娇地扭过头去,懒得搭理他。

顾青也不想搭理她,行礼只是君臣礼仪,不得不为而已。

行礼过后顾青便很识相地避到路旁,给公主让道。

万春公主高昂着头,以傲娇之姿昂然走过顾青身边,忽然脚步一顿,白玉般的琼鼻抽动几下,忽然道:“什么味道?好香。”

顾青不动声色捧着酒坛退了几步,这坛酒是他用来给杨贵妃送礼的,送礼而有所求,不能被公主觊觎,变成肉包子打狗。

“自然是公主天然的体香,臣有一诗云,‘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诗正适合公主殿下……”

顾青嘴上拍着马屁,心中却黯然叹息,为了保住这坛酒,他也是蛮拼的。

万春公主两眼一亮,喃喃道:“‘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好句子!不愧是才子,出口便成传世妙句……”

又念叨了几遍,万春公主忽然脸色一变,勃然大怒道:“你,你你……你又提什么体香,你如何知道本宫有体香?你还说‘**’,是不是还记着那晚……还说什么‘人比黄花瘦’,你……你,你如何知道本宫很瘦?好大的胆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