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朝为田舍郎 > 第二百零八章 刹那锋芒

朝为田舍郎 第二百零八章 刹那锋芒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4: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无论古今,基本的社会规则必须要遵守。

比如道歉要虔诚地露出胸部,比如对刚认识的贴身下属必须要给见面礼,钱这个东西是最能表达心意且最实用的,不一定能买来忠心,但一定能买来好感。

看着面前的韩介和百名亲卫,顾青面带微笑,目光却分外留意,他在猜测这一百人里面究竟有几人是李隆基安排下的眼线。

排除眼线没必要,暂时先留着,顾青如今的所作所为并无任何不可告人,如果眼线把顾青每日的日常活动原原本本告诉李隆基的话,估计李隆基听到顾青上午翘班下午睡觉会影响心情的,六十多岁的老人还是不要太刺激他了。

每人送十贯,顾青一句话便送出去了一千贯。

心疼得抽抽,但还是要保持微笑。

“谢侯爷赏赐!”众亲卫躬身行礼。

大钱都花了,小钱就更不必在乎了,顾青想了想,又道:“午时我会让管家包下一座酒楼,请袍泽们吃饭饮酒,放开肚皮吃喝管够,明日再正式应差吧。”

韩介和亲卫们再次道谢。

发完了福利,顾青这才仔细地打量亲卫们。

据郭子仪介绍,这些人都来自左卫骁骑营,他们当中有一半是上过战场的,其中有五十来人在安西都护府与吐蕃浴血奋战过,说是百战老兵亦不为过。后来都护府换防,这些老兵才得以从遥远的西域战场撤下来,调任左卫宿卫皇宫。

顾青缓缓环视众人,发现亲卫里面果然有一些比较成熟的面孔,有的甚至已是三四十岁的年纪,面色黝黑,神情淡漠,眼神里有一股难以形容的杀伐之气,与他们的目光接触令人打从心底里感到不适,就好像这些老兵的眼里,一切生物都即将成为他们刀下的亡魂。

顾青心情忽然大好。

他这才察觉到,自己的这些亲卫都是宝贝呀。想不通李隆基为何将如此珍贵的老兵调给自己当亲卫,但顾青的心态已经从刚开始的抗拒到此刻心满意足的接受。

对老兵,顾青是很敬重的,这是来自前世的教育,对于军人,尤其是为国征战过的军人,无论受到多么高规格的礼遇都是天经地义的。

左卫府里混了半天后,顾青便领着一百名亲卫直赴酒楼。

酒楼是许管家包下的,顾青等人刚到,伙计们便立马端上了热腾腾的饭菜酒肉。

一百人很快塞满了酒楼,顾青坐在主位,以主人的身份笑着招呼亲卫们吃饭喝酒,亲卫们起身道谢后开始吃饭,顾青却发现桌上的酒却没人动过,大家都在埋头吃饭,对桌上放着的醒目的酒坛,大家的眼神瞟都不瞟一下。

顾青眯起了眼,看了看旁边端坐的韩介,笑道:“他们都是你的麾下?”

韩介搁下筷子道:“是,末将刚从左卫骁骑营调出来,郭大将军命末将从麾下再调一百人充为侯爷亲卫,他们都是末将的袍泽兄弟。”

顾青指了指他们,道:“我请他们饮酒,他们为何不饮?”

“末将和兄弟们身负护卫侯爷之重任,担心饮酒误事,早年末将便有过军令,军中非年节不可饮酒,违者重罚。”

顾青饮了一口酒,轻声道:“有件事我不太明白,你和兄弟们调来做我的亲卫,那么从今以后,我对亲卫是否有直接的指挥权?”

韩介道:“有,末将和兄弟们既为侯爷亲卫,自然听命侯爷,为侯爷驱使效命。”

顾青盯着韩介的眼睛,道:“包括你吗?”

“末将是侯爷亲卫中的一员,末将自然也要听命侯爷的。”

顾青笑了:“那么,我现在命令,所有弟兄今日可饮酒,这个命令请韩兄转达下去。”

韩介毫不犹豫地起身,放声喝道:“所有人听命,侯爷有令,饮酒!”

轰的一声,一百名亲卫同时伸手取过桌上的酒坛,琥珀色的三勒浆倒在面前的酒盏里,然后一百人动作整齐划一,同时端起酒盏一口饮尽,然后起身行礼,异口同声道:“谢侯爷赐酒。”

顾青倒吸一口凉气,眼中渐渐浮起惊喜之色。

仅仅只看刚才整齐的举动,可见这支百人亲卫军纪何等严明,令人叹为观止。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支亲卫队绝对是大唐军队里的精锐级别,若是令他们冲阵的话,结阵之下必能以一当十。

郭子仪从军中调拨这批精锐给自己当亲卫,恐怕不是他的主意,而是出自李隆基的授意,这些人在军队里都是宝贝,没有哪个将领愿意将宝贝献出去给别人当亲卫。

那么问题来了,李隆基为何要给自己调拨如此精锐的亲卫?他有何目的?

这个问题如果想得深远一点,可能要上溯到十年前安禄山派死士刺杀张九龄了,这件事在当时不是秘密,而是李隆基当时选择性的忽视了,事到如今,李隆基多少有些提防的,安禄山派死士刺杀朝臣,他能干出第一次就有可能干出第二次,那么李隆基调拨精锐为亲卫,是为了保护顾青的安危?

一切只是顾青的猜测,顾青无法确定,人在朝堂,身边每一件微小的事情背后都有着深意和内幕,如果不细心去琢磨,那么便哂然一笑不当回事,如果琢磨过了,其实也无法改变什么,只能做到自己内心不糊涂。

旁边的韩介并不知道刚才短短那一刹顾青竟想得那么深远,此刻他只知道面前这位少年侯爷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位侯爷看似平易近人,态度也非常亲切温和,如果没穿官服的话,他只是一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寻常少年。

然而韩介刚刚与他短短几句对话里,却看到了顾青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锋芒。

丝毫不带火药味的几句问话,以及一道命令,顾青便轻易接收了亲卫的指挥权,从头到尾都是面带微笑,可是语气里不容置疑的坚决意味却非常清晰地告诉了韩介,以后对亲卫发号施令的人是他顾青,不再是韩介了。

韩介不由暗暗警醒,年少便被陛下封爵,果然不是简单角色,顾青的本事不仅仅是骊山上救了陛下的性命。

此时韩介才豁然清醒自己的位置,于是趁着亲卫们饮酒时,韩介起身向顾青敬酒,并低声赔罪。

顾青眨眨眼,微笑道:“无妨,往后还要辛苦韩兄和兄弟们护卫,我这人相处久了你便知,我出身贫寒农户,从来没忘本,也不摆架子,兄弟们跟着我不会亏待你们,至于规矩,我不立规矩,你们看着办,不耽误正事就好。在我眼里,你们不是亲卫,在我面前不需要什么尊卑,今日请大家饮酒,是为了庆贺我多了一百位朋友。”

韩介一愣,接着感动地保持躬身的姿势,饮尽了杯中的酒。

顾青又笑道:“韩兄,亲卫具体做什么?打个比方,如果我在大街被人欺负了,你们帮我揍他吗?”

韩介毫不犹豫地道:“自然要揍,有末将和兄弟们在,断不会让侯爷受欺负的。”

顾青又道:“如果我要主动揍别人呢?你们也帮我揍吗?”

韩介犹豫了一下,道:“自然……自然也会听命于侯爷的。”

“如果我在大街上看中了一个良家妇女,要你们帮我抢回家当夫人,顺便把她的家人都揍了,你们干吗?”

韩介惊呆了:“抢良家妇女?还要揍她的家人?这……”

相识短短几个时辰,韩介的三观开始摇摇欲坠。

“哈哈,跟你开玩笑的,以我刚正的为人,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揍别人的家人呢?”顾青哈哈笑道。

韩介没笑。

他发现顾青漏了一个玩笑,所以,揍别人的家人是玩笑,抢良家妇女不是玩笑?

这是事先埋下了雷吗?

…………

下午时分,京兆府尹进了兴庆宫。

查了三四日后,骊山纵火的真凶拿住了,此案并没有朝堂君臣们想的那么复杂,就是三个逃徭役的逃工为了引开山下戍守的官兵,用了一招调虎离山计放火烧山,就是那么凑巧,李隆基和顾青当时正好在山上,于是被大火围困,一百多人差点被烧死。

李隆基闻奏报后久久不语,神情变幻莫测。

三名真凶正在刑部大牢里,经过严刑之后,三人始终说不出幕后主使,被刑具折磨得不成人样了也只是痛苦求饶,审了大半天后,京兆府尹这才下了结论,此案就是单纯的逃工纵火,与任何人并无牵连。

如果一定要牵连的话,将作监的官员疏怠职守,对徭役劳工暴虐残忍,致使劳工出逃,差点酿成大祸,李隆基和顾青遭受的无妄之灾,将作监官员难辞其咎。

兴庆宫内,李隆基又仔细问了几遍,尤其是追问了好几次府尹此案是否与太子有牵连,然后又将三人的供状看了一次又一次,这才满怀狐疑地认同了京兆府尹的结论。

三名逃工的下场自不必说,当街斩首弃市,都不必等秋后问斩了。至于他们的家眷,也是被流放千里的下场,最后将作监的官员也跑不了,一名监丞被李隆基下旨斩首,监丞以下数名官员被革职流放,骊山华清行宫的扩建工程停工,所有官员和服徭役的劳工逐一排查筛选,看看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堂堂九五之尊,大唐盛世的圣天子,居然差点被三名不堪徭役之苦的逃工一把大火烧死,事情的真相委实有些讽刺。

…………

长安东市隆记瓷行的掌柜姓梁,是义陵县侯梁国栋的远方亲戚。

大唐的权贵产业众多,而权贵和官员是不能亲自出面做生意的,商贾之道自古被世人鄙夷,权贵官员行商就是自贬,会被人笑话的,甚至还会被御史上疏参劾,告一个“与民争利”的罪名。所以权贵对商贾向来避之不及,无论认不认同商贾,表面上是必须要露出鄙夷之色的,不鄙夷商贾就是不合群。

但名下产业那么多,权贵要捞钱,产业需要人打理,怎么办?

于是权贵的远方亲戚们便成了他们的遮羞布。一切都是亲戚干的,与我无瓜,我还是曾经那个中年,没有一丝丝改变,葱白十指只翻书,绝不碰那铜臭阿堵之物。

傍晚时分,梁掌柜走进了义陵侯府。

侯府的产业交给了几位掌柜打理,梁掌柜是其中之一,他大约掌握着侯府三分之一左右的收入。

可悲的是,提供侯府三分之一收入的梁掌柜在侯府里并不受待见,侯府的管家对他很冷漠,领他进偏厅时都离他远远的,生怕凑近了沾染商人的市侩气。

义陵侯梁国栋在偏厅里接见了梁掌柜。

梁国栋对梁掌柜的态度更冷漠,神情颇不耐烦。

梁掌柜到底是商人,脸皮的厚度绝对是合格的,被人如此冷漠也仍然堆满了笑容,一副唾面自干的样子。

“叨扰侯爷清静,小人之罪,请侯爷莫怪。”

梁国栋闭目养神,看都没看他一眼,淡淡地道:“有事说事。”

梁掌柜哈腰陪笑道:“是是,说来只是一桩小事,两月前东市开了一家瓷器店,卖的是蜀州青窑的瓷器,侯爷明鉴,去年咱们大唐与大食国在怛罗斯一战,打了个平手,但西域的商路却已丧于大食之手,西域的胡商被道路所阻,人数比往年少了许多,故而今年咱们瓷行的买卖颇为难做……”

梁掌柜啰嗦个没完,梁国栋不耐烦地道:“买卖上的事你与我说何意?难道要我操心这个吗?”

梁掌柜急忙惶恐赔罪,道:“小人只是怕侯爷听不明白,于是说个前因后果,故而啰嗦了些,侯爷,今年瓷行的买卖本就难做,突然冒出了个蜀州青窑,咱们瓷行可就愈发难做了,今年交赋侯府的银钱收益,只怕要比往年少三成……”

梁国栋终于睁开了眼。

不能不睁眼了,梁掌柜的话已经直接触及了侯府的收入,触及了钱袋子,梁国栋再不耐烦都要严重关注了。

“什么意思?怎么就少三成了?请你打理瓷行是干什么的?这般无能,我留你作甚?”梁国栋语气不善道。

梁掌柜急道:“侯爷,可不能怪小人呀,小人打理瓷行很尽力了,但是人家蜀州青窑卖的瓷器品质确实比咱们瓷行要好,胡商也都不是傻子,自然更倾向好的瓷器,这两个月蜀州青窑已经抢走咱们不少熟客了……”

梁国栋冷冷道:“那个蜀州青窑卖的瓷器果真比咱们的好吗?”

梁掌柜叹息道:“小人比较过了,确实比咱们的好多了。”

梁国栋冷哼道:“那就把蜀州青窑的商铺吃下来,变成咱们的商铺,这事儿还需要我教你怎么做吗?”

梁掌柜苦着脸道:“侯爷,怕是吃不下来……”

“为何?”

“蜀州青窑在东市一共买了四家商铺,商铺是两个蜀州的商人在打理,但是商铺背后的人有来头。”

“是谁?”

“小人打听过了,是刚刚被陛下封为青城县侯的一个少年,名叫顾青。”

梁国栋两眼赫然睁圆。

顾青,这个名字他听说过,尤其是最近这段日子更是如雷贯耳,据说这位少年在骊山行宫救了陛下的性命,而且深得杨贵妃之宠爱,可谓最近长安城里的红人。

“怎么会是他……”梁国栋瘫坐在蒲团上,烦躁地挠着头发。

大家都是县侯,但县侯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梁国栋这个县侯是祖上传下来的,这两代已在长安朝堂渐渐默默无闻毫无建树了,而顾青,却是冉冉升起的官场新星,论圣眷,论声势,都比他这个义陵县侯强多了。

简单的说,这位新晋县侯恐怕惹不起。

梁掌柜又悄悄给梁国栋补了一刀:“侯爷,小人知道这位青城县侯是当今天子眼里的红人,惹不起就惹不起吧,可是咱们家的买卖却实实在在被那顾青的商铺一口一口地吞掉了不少呀,小人已然无法再忍了,于是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跟他们压价争客,打了小半个月,亏掉了不少钱,谁知他们昨日却忽然不跟咱们打了,他们换了个法子……”

梁国栋一愣:“什么法子?”

梁掌柜露出疑惑之色,道:“他们把瓷器的价格拉回了原位,而且制了不少旗幡,上面写满了‘向隆记学习’‘大唐瓷行,隆记为首’等等,全都是说咱们的好话,那些旗幡插遍了长安东市,如今已人人皆知,东市所有的商贾和远道而来的胡商都知道咱们隆记声名响亮,而且所有人也都知道有一家新开的瓷行如同小弟一般崇拜着咱们……”

梁国栋惊呆了,这是什么骚操作?顾青手下的掌柜疯了么?

“你确定是蜀州青窑瓷行的人干的?不是别的对头借刀杀人?”梁国栋追问道。

梁掌柜重重点头:“小人绝没看错,为了证实此事,小人特意派人跟踪插旗的人,那些人都是蜀州青窑瓷行的店伙计。”

“顾青吃错了药吗?居然满大街说对手的好话……邀名?捧杀?都不对!”梁国栋喃喃道。

梁掌柜苦着脸道:“所以小人这才不得不进府向侯爷请益,接下来咱们究竟该怎么办呀?”

梁国栋眼中露出几分冷意,缓缓道:“凡事有个先来后到,就算我惹不起顾青,可买卖归买卖,他吞掉了我的收益,我若一声不吭以后如何抬头做人?”

“侯爷的意思是……”

梁国栋一咬牙,道:“继续压价,抢客,把顾青的商铺打下去,打到他关门,大家都是县侯,官面上便不做文章了,对大家都没好处,但商贾方面便各凭本事吧,若他敢使卑鄙手段动用官府,我也不是吃素的,官司打到天子面前我也占着理呢。”

梁掌柜躬身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