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朝为田舍郎 > 第四百一十章 起事在即

朝为田舍郎 第四百一十章 起事在即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4: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隆基的疑心病很重,像曹操。但手段相对而言没有曹操那么狠毒,大唐在他治下四十年,无论经济文化还是言论自由,都是中国历史的巅峰,唯独军事上比大唐立国初期差了一点,不再像太宗高宗时期那样百战百胜了。

无可讳言,这是李隆基中年时期创下的功绩,这个功绩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几千年的历史里,只有一个盛唐。

李隆基的昏聩主要在晚年。

创下盛唐,美人在怀,从此不思进取,贪图安逸享乐,不仅如此,他将所有的心思从治国转移到治人,狂妄自负地将朝堂上的每一个朝臣当成了自己的棋子,玩弄帝王平衡术可谓炉火纯青。

治国的精力用来谋人,当年的李林甫,太子李亨,包括如今的杨国忠和远在安西的顾青,他都认为是自己的棋子。

当棋子在棋盘上摆放的位置不合适时,这颗棋子会被他从棋盘上拿起来,重新换个位置落下去。

世事如棋,棋子皆在他手中。

“吐蕃最近可有异动?顾青的平吐蕃策在安西进行得如何了?”李隆基冷不丁问道。

高力士想了想,道:“杨相上月禀奏过,平吐蕃策顺利推行,朝廷已发付四十万贯钱赴安西,兑换了堆积如山的药材。这些药材被商队运回关内,低价卖给了各地州县的药铺医馆,有收有支,总的来说,朝廷还是略亏了一些。”

李隆基点头:“谋国总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大唐亏得起……如此说来,顾青的平吐蕃策推行顺利,其实并不需要他在安西打理此事了?”

高力士一惊,愕然看着李隆基,随即赶紧道:“是,说来应是不需要了。陛下的意思莫非是……将顾青调回长安?”

李隆基嗯了一声,道:“心怀异志也好,闯祸也好,无非是说法不同,安西军戍卫大唐西面防线,不可有失,主帅更不能是一个经常闯祸之人,顾青已不适合坐在那个位置上了,还是调回长安吧,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再怎么闯祸,朕也安心。”

话说得委婉,然而高力士还是听出来了,李隆基又犯了疑心病,军队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令他感到不安,然后马上思考要不要调整。

兵权向来是非常敏感的东西,尤其是大唐有了一个令李隆基深深忌惮而无法削权的安禄山,对别的节度使自然要更严厉,将隐患消弭于无形。

侍奉李隆基多年,高力士立马明白了他的心思,此事关乎李隆基最看重的社稷隐患,高力士也不敢再帮顾青说话了,于是垂头道:“陛下英明,是否召中书舍人拟旨发往安西?”

李隆基沉思许久,道:“拟旨吧,着令顾青迁调长安,安西节度使一职由裴周南暂领,择日再选主帅赴安西任节度使,顾青回长安后可封……”

犹豫片刻,李隆基缓缓道:“便封他为右卫大将军吧,顾青虽年轻,但有军功在身,又向朕献了平吐蕃策,不可寒了功臣之心,朝堂里熬练几年,打磨一下锐气,待到他性子老成沉稳了,朕再将他外放做官。”

高力士凛然一一记下。

顾青调离安西的事决定下来了,李隆基心头仍很沉重,最近总是心神不宁,来到华清宫避寒也没有舒缓心情,宣了太医看过几次,太医也说不出究竟,只说是阴虚血衰之症,开了几副不痛不痒的方子,吃了也没见好。

李隆基的心神不宁其实与身体无关,而是他总觉得会发生什么大祸事,如今唯一令他不安的人,只有安禄山了。

“范阳三镇最近可有动静?”李隆基问道。

高力士低声道:“据眼线来报,范阳三镇外松内紧,兵马虽无调动迹象,但三镇将领却频繁出入安禄山节府,似乎……不太妙。”

李隆基眼皮一跳,思索许久,咬牙道:“上次杨国忠与诸臣上疏,考虑安禄山身体抱恙,可将河东节度使另委他人,安禄山可有话说?”

“安禄山并无奏疏送来长安,好像完全不知此事。”

李隆基冷笑:“不知?他不过是装糊涂罢了……”

高力士犹豫了一下,道:“既然他装糊涂,陛下何不顺水推舟,另委他人为河东节度使,将此事坐实了,如何?”

李隆基摇头,黯然叹息道:“投鼠忌器,做得太生硬了,恐有大变。”

高力士又道:“眼看又是年末,各地节度使皆须入长安朝贺,安禄山若来了长安……”

话没说完,但李隆基明白了他的意思,拧眉沉思半晌,缓缓道:“也是个办法,而且也不突兀,边将进京朝贺每年皆有,若安禄山来了长安,便把他留在长安吧。高将军,传旨各地节度使,朝贺不必携礼,不可铺张,不准搜刮民脂民膏,入长安解朕之相思足矣……”

顿了顿,李隆基又补充道:“给安禄山的圣旨特别多加一句,就说贵妃思儿苦矣,今年朕与他约定共舞胡旋,贵妃鼓之,以为君臣佳话。”

…………

范阳城,节度使府。

安禄山肥硕的大脸面若寒霜,一双浮肿的眼睛像噬人的狼,恶狠狠地盯着跪在面前的史思明。

“莫名其妙被人烧了粮草,你还有脸来见我?”安禄山语气阴冷地道。

史思明跪在地上不敢抬头,颤声道:“末将死罪,末将失察,不知营州城里混进了奸细……”

“被烧掉了多少粮食?”

“八万余石……”

安禄山怒哼,气极反笑:“八万石,够平卢军吃大半年了,却被付之一炬,史思明,你当我们举义是儿戏吗?少了这八万石粮食,你教我如何起兵?”

史思明身躯发颤,哀声道:“节帅,末将愿将功折罪,尽快将粮食补上。”

“尽快是多快?你可知我原本打算下月举事,却被你这把火全耽误了,消息已传遍了三镇,如今已是军心动荡不安,举事则必败。”安禄山像只失控的野兽怒吼道。

史思明惶恐道:“末将有办法!有办法在一个月内凑足五万石粮草!”

安禄山怒道:“此时还敢欺瞒于我,你有多大的本事,能在一个月内筹集五万石粮草?”

“节帅,末将真有办法!末将认识一位大商人,他家世代行商,在山南道和河南道官府皆有人脉,可轻易筹集到粮草……”

安禄山发了一阵火后脸孔便涨得通红,不知是不是高血压犯了,闻言吃力地坐回去,喘着粗气道:“不说此事,放火之人可曾拿获?”

史思明顿时露出羞惭之色,垂头道:“那奸细拿了一面与末将一模一样的腰牌,骗开了军囤放的火,末将原本以为是那位商人所为,可后来严审之后发现并不是他,奸细……仍在严密搜捕中。”

安路上冷冷道:“说得冠冕堂皇,其实就是无能,至今未能拿获,史思明,你让我很失望,非常失望!”

“末将有罪,求节帅恕我一回,末将一定在战场上戴罪立功。”

安禄山阴沉着脸道:“你说的那个商人,是何来路,你查清楚了吗?”

“屯粮被烧后,那个商人被末将下令拿入大牢严审,同时末将还派人去了益州,查访他的家门和亲属,约莫一两个月后会有回信。若发现他所言不实,末将定将他杀了祭旗。”

安禄山脸色稍缓,道:“还算不蠢,既然那个商人有嫌疑,莫太信他的话,你要筹集粮食也不必指望他,想想别的法子,我们不可再有失了。”

“是,但是那个商人有办法筹集到粮食,末将以为可以适当利用他,万一他真能将事情办成……”

安禄山沉着脸道:“来不及了,我已决定提前起事……”

史思明惊愕道:“为何?”

“知道我麾下三镇最近一个月抓到了多少长安派来的眼线奸细么?足足上百人,前日我还接了一道圣旨,长安那个昏君让我入长安朝贺,说要与我共舞胡旋,还说贵妃与我鼓之,平添一段君臣佳话,呵呵……”

安禄山冷笑道:“你可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吗?那昏君对我的忌惮与猜疑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若去长安朝贺,恐怕今生今世都回不了三镇,而我三镇节度使的官职会被他削得干干净净,从此我只能老老实实当那个昏君的儿子,一生靠谄媚讨好而换得富贵终老,我安禄山亦是征战沙场的主帅,虎狼之辈焉能与猪狗同笼?”

史思明急道:“节帅三思,此时起事,恐太仓促,尤其是平卢军粮食刚刚被焚,军心不稳之时贸然行险,殊为不智……”

安禄山眼神阴隼地看了他一眼,若非临战斩将太不吉,又是正需用人之际,史思明这厮犯了如此大错,早被自己下令砍了。

“起事后兵锋席卷河东河南山南,路上还怕搜刮不到粮食?”安禄山露出狰狞之色,厉声道:“昏君的刀已快落到我脖子上了,若还犹豫不决,唯死而已,我意已决,十日后三镇尽起十五万大军,联同奚族,契丹五万兵马,共计二十万,起兵举义,反了大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