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朝为田舍郎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巧舌辩白

朝为田舍郎 第四百一十八章 巧舌辩白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4: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突如其来的尖锐声音吓了顾青一跳,顾青急忙垂首躬身。

“臣知罪。”

李隆基一反刚才见面时的和煦亲切之色,此刻神情变得阴沉而狠厉,锐利的目光如一柄利剑,直透顾青的胸膛。

“朕派去安西的人,无论是边令诚还是裴周南,或者是不起眼的校尉陈树丰,都是代表朕的意思,他们做的事是朕让他们做的,你当众斩了陈树丰,与斩下朕的头颅何异?顾青,尔欲谋反乎?”

顾青冷汗潸潸,急忙道:“陛下,臣冤枉。臣绝无丝毫大逆之心。陈树丰欺人太甚,无故锁拿安西军将士,严刑逼供害得被拿将士一死两重伤,此举已然激起将士的公愤,臣害怕事态不可收拾,不得不下令斩了陈树丰,平息将士的怒火,陛下,臣若不斩他,安西军恐有哗变之虞,臣更加担待不起。”

李隆基大怒道:“安西军胆敢哗变,朕便让他们人头落地,家眷世代为奴,朕的大唐强盛远迈古今,没有了安西军,难道大唐便不是大唐了么?你那么害怕安西军哗变,究竟是朕的臣子,还是安西的诸侯?”

顾青顿时觉得心中一寒。

能说出这番无情狠辣的话,可见李隆基心中何等凉薄,帝王的冷酷,今日算是当面见识到了。

数万人饱受风沙之苦为大唐戍边,而大唐的皇帝却毫无感激之心,反而动辄杀戮,盛唐之衰败,衰于这位开创盛世的君主死得太晚了。

冲动是顾青的人设,但他没愚蠢到在李隆基面前卖人设,该怂还得怂。

于是顾青垂头低声道:“臣当然是陛下的臣子,臣年纪尚轻,处事不知利害轻重,妄杀天使,臣知罪了。”

李隆基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阖目叹道:“莫怪朕说话无情,偌大的江山在朕手里,出不得一丝一毫的纰漏,臣民皆云如今是盛世,可每年仍有数不清的天灾**,何处有险,何处有灾,朕都要亲自处置,安西地处西域,与朝廷相隔甚远,戍边将士若有风吹草动,朕必须要施以重典,否则怎能震撼军心。”

顾青眼睑低垂,轻声道:“是,臣明白陛下的苦心。”

李隆基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你的平吐蕃策很不错,朕已下令施行,朝廷拨付安西数十万贯银钱,若能用此策兵不血刃平了吐蕃,顾青,尔之功绩可名垂千古,平吐蕃策已在顺利推行,你在不在安西已不重要,下面的事交给裴周南去做,他的性子至少比你稳重。”

顾青急忙顺势道:“是,臣的性子太冲动,实在不适合统领安西军,况且臣好逸恶劳,锦衣玉食惯了,安西边陲之地让臣受足了苦头,陛下召臣回长安,让臣继续享受长安奢靡富足的生活,臣甚感天恩。”

李隆基终于露出了笑颜,指着他骂道:“竖子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既有贪图享乐之心,为何扮此无辜委屈之态?”

顾青也笑了:“臣少不更事,很多事情做出来只凭一时冲动,热血上头根本没顾虑后果利害,陛下教训得是,臣不委屈。”

李隆基笑容渐敛,锐利的目光在顾青身上打量了许久,缓缓道:“顾青,朕一直很器重你的,二十岁便爵封县侯,引朝野一片哗然,可朕还是坚持封侯了,正是因为朕看重你的智谋和功劳,相信你是大唐栋梁,在朕心里,你便是朕的霍去病,能为朕和大唐带来无上的功绩和荣耀。”

“事实上你也很争气,很少让朕失望过,初出茅庐便歼吐蕃贼子两万,又献上平吐蕃策,你上任安西节度使这几年,西域商路一直牢牢掌控在大唐手中,商路安宁,东西畅通,令大唐与异国的来往愈加频繁安定,这些都是你的功劳。”

顾青面露羞惭之色,道:“臣不敢居功,皆托陛下鸿福。陛下欲将臣比作汉武时的霍去病,臣更觉惭愧无地,不过陛下既然将臣当作霍去病,亦当知霍去病也是年轻气盛之辈,闯过的祸也不少,甚至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汉武帝也未曾治罪于他……”

李隆基一愣,接着气得抄起手边的一支毛笔朝他砸去,顾青下意识一闪,没砸中。

指着顾青的鼻子,李隆基笑骂道:“可算是出息了,居然知道引经据典反驳朕,举前人之例给自己脱罪,边疆打磨几年,你的胆子倒是大了不少啊。”

顾青苦笑道:“臣句句是实话,求陛下宽恕,臣杀陈树丰确实是一时冲动,别无目的,当时只觉得这人得罪了我,我若不杀了他,难消心头之怒,所以……”

几番对话下来,李隆基咂摸了一番顾青的话,然后回忆裴周南的奏疏内容,终于觉得顾青杀陈树丰应该真是冲动之举,并非有意对抗皇权。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顾青比安禄山听话多了,虽然冲动杀了人,但他认罪态度好,而且说要他解除安西节度使之职就痛快地解除了,一刻也没耽误就回了长安,他若真有不臣之心,怎会甘心将兵权拱手让人?

自古以来,诸侯逆臣拥兵自重养寇自重的把戏难道还不多吗?

心中并无逆念的臣子才会像顾青这般痛快,让他回来就回来。

想到这里,李隆基对顾青的猜疑之心放松了不少。

凡事没对比就没伤害,李隆基对顾青之所以如此轻易地打消了猜疑,主要是还有一位反面教材。

前几日范阳来使,言称安禄山今年身上长了脓疮,站卧皆痛苦万分,不克远行,故而今年无法来长安朝贺。

一个称病不敢来长安,另一个快马加鞭仅只带了亲卫回到长安,两厢一对比,李隆基此时看顾青分外顺眼。

跟安禄山比起来,顾青难道还不算忠臣吗?

冲动杀个校尉什么的……真的没必要跟他计较了。

李隆基看着顾青,表情愈发和蔼,脸上的笑意更真诚了几分。

“罢了,想想这些年无论在长安还是安西,你闯过那么多祸,朕若真要办你,十个脑袋也被朕砍得干干净净了。”

顾青低声道:“是,臣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李隆基打了个冷战,惊愕道:“你都二十出头了,还敢自称是孩子,多厚的脸皮才能让你面不改色说出这句话?”

顾青只好认真地解释道:“臣说自己是孩子,不是因为年龄,主要是臣这个人天真无邪,烂漫童真,当然,偶尔也会有一点小小的任性,偶尔闯个祸,陛下不能因为这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偶尔闯个祸就认为臣是坏人,臣不坏,只是有些调皮罢了……”

李隆基摆摆手道:“行了,你莫说了,再说下去朕忍不住会奖赏你杀了陈树丰,此事揭过不提,顾青,有一有二不可有三,‘闯祸’不可能当作永远的借口,你也曾经是手握一方兵权的诸侯,朕从此以后不可能再当你是孩子,下次再犯了事,便按大唐律法来办,朕不会每次都原谅你,明白了吗?”

顾青躬身道:“臣明白了,臣以后绝不闯祸。”

李隆基叹息道:“你这句话……朕实在无法相信,想必你自己都不信。”

顿了顿,李隆基又道:“回了长安便在家休息几日,再上任右卫大将军,这几年便在朕的身边,好好打磨一下你的性子,待你性子沉稳一些了,朕再让你出去做官。”

“臣,谢天恩。”

李隆基含笑道:“稍停去荷花池一往,朕的娘子这几年也颇为想念你,你们聚一聚。”

“是,臣告退。”

顾青躬身退出殿外,在宦官的带领下,慢慢朝荷花池走去。

刚转过九龙回廊,顾青赫然发现一张熟悉的脸,正站在回廊的柱子下笑吟吟地看着他。

顾青顿时露出惊喜之色,快步上前行礼道:“杨相久违了,别来无恙乎?”

杨国忠穿着官服,笑得很灿烂,几年不见,杨国忠的气色似乎苍老了一些,显然升了右相后,这几年确实过得颇为辛苦。

双手握着顾青的手,杨国忠轻轻地拍了拍,感慨道:“暌违数年,今日你我兄弟相见,甚是难得,顾贤弟似乎清减了许多,在边塞受苦了啊。”

顾青感动地道:“杨相为大唐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眼见苍老了许多,双鬓也染了些许霜白,眼角更多了几道皱纹,愚弟看了心酸不已,杨相操劳国事也要保重身子啊。”

久别重逢,一对塑料兄弟的台词却感天动地,每个字都透着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味道,正义得一塌糊涂。

杨国忠叹息道:“重任在肩,再苦再累也要咬牙撑着,身担社稷之重,一刻不敢放松啊……听说贤弟被陛下突然调回长安,是因为在安西闯了祸?”

顾青惭愧地道:“杀了个校尉,唉,愚弟太年轻,行事难免冲动。”

杨国忠哦了一声,然后摇摇头道:“可惜了,愚兄还打算开春后再调拨一些粮草兵器给安西呢,既然贤弟不在其位,愚兄倒是省了麻烦……”

话没说完,顾青忽然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盯着他的脸一字一字地道:“杨相,这个……可以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