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朝为田舍郎 >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临战部署

朝为田舍郎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临战部署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4: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两军合兵,有利有弊。

事实上如今的安西军大营里是三支军队合兵,其中还有一万人的河西军,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还躺在大营里养病,病情不见起色,仍是全身瘫痪,经常意识不清,顾青将附近城镇的大夫都请过了,换了好几副方子,仍然效果不大。

人有天命寿数,就算顾青欲逆天延长哥舒翰的寿命,也改变不了历史原本的轨迹。

原来的历史上,哥舒翰潼关失守被叛军所俘,死在叛军的大营里。

无论如何,这一世有了顾青,哥舒翰的下场终归比原本的历史要好许多。

顾青想改变的历史不止哥舒翰这一桩,还有一件记挂已久的事,算算时日也快到了,所以顾青要马上解决许州的两万叛军,然后去解决那件千古遗恨的事情。

酒宴散后,鲜于仲通与蜀军将领告辞,顾青留下了宋根生,二人坐在帅帐内继续喝酒,边喝边聊着石桥村的往事,不知不觉都喝醉了,二人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顾青擂鼓聚将,这次帅帐内的将领不少,鲜于仲通和蜀军将领也来了。

如今的安西军,名义上仍叫安西军,实际上已经是三大军镇联军了,统帅依然是顾青,这一点毫无争议,河西军是顾青收拢的,蜀军是鲜于仲通主动送上门的。

麾下八万人马,老顾这辈子都没打过这样的富裕仗。

坐在帅帐主位,左边坐着鲜于仲通,右边却空着一个位置,那个位置原本应该是哥舒翰的,但哥舒翰如今的身体无法议事,顾青还是坚持留个空位出来,以示对哥舒翰的尊敬。

小小一个举动,令无数河西军将士感动不已,顾青无意之中收拢了河西军的军心。

众将到齐后,顾青朝鲜于仲通客气地笑了笑,鲜于仲通含笑伸手,做出相让的动作,意思是请顾青发号施令。

顾青便不客气了,兵权这种事不能客气,被人当真就不好了。

“斥候昨日来报,许州的两万叛军驻扎休整后,已向唐州进发,如果不论背后的阴谋的话,这支叛军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将叛乱延伸至南方,攻城掠地之后,占据南方产粮之地,成为叛军后勤补给取之不竭的粮仓。”

“我们平叛王师绝不能容许这场叛乱再扩大了,南方是大唐产粮的根本,南方若失,叛乱更难平定,所以这支两万人的叛军必须要除掉。”

顾青走到沙盘前,众将纷纷围了上来。

顾青指着沙盘上的许州,道:“有意思的是,除了这支两万人的叛军,我们的斥候在百里范围内并未发现他们后面有任何伏兵,长安未见明显兵马调动,函谷关也一直平静如昔,看起来好像这支两万人的叛军纯粹是孤军深入,你们说说,这是为什么?”

蜀军将领们第一次参加安西军的军事会议,众人有些拘谨,都没吱声儿。

常忠率先道:“公爷,既然这支叛军后面并无伏兵,是不是说他们真的只是为了往南渗透,占据南方几座城池,或者说,他们只是一支前锋军,待攻下南方几座城池后,安禄山再调动长安的叛军来巩固地盘……”

顾青摇头:“没那么简单,换了你是主帅,你会毫无缘故派遣一支军队孤军深入吗?尤其是在明知旁边还有一支精锐敌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你会让这支军队出去送死吗?”

常忠不解地挠头,这个问题他已想不明白了。

沈田疑惑道:“既然斥候说长安方面并无兵马调动,附近百里亦无伏兵,这支孤军究竟有何意图?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占几座城?”

顾青叹道:“我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所以眼睁睁看他们攻下了许州,如今又兵发唐州,我却仍然按兵不动,怕的就是中了安禄山的圈套,可我也不知道这个圈套究竟在哪里,只是我确定必然有圈套,这支叛军的出现和行止太不合常理了。”

帅帐内众将沉默,顾青都想不明白的事,他们自然更想不明白了。

良久,一个陌生的声音讷讷道:“公爷,有没有可能……伏兵不在西面长安或函谷关,而是在北面呢?斥候可有打探过北面洛阳方向的叛军兵马?”

帐内众将愕然望去,却见一名三十来岁的中年将领站在人群后面,见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这名将领不自在地缩了一下肩膀,讪笑道:“末将胡言乱语,公爷恕罪。”

顾青温和地一笑:“帅帐议事,任何人皆可畅所欲言,我怎会怪你。这位将军眼生得紧,你是何人?”

将领抱拳凛然道:“末将名叫曲环,原是河西节度使哥舒节帅麾下果毅别将,潼关兵败后,末将随同哥舒节帅退出潼关,遇到公爷的兵马将我等河西军接应回营,末将如今在公爷帐下效力。”

“曲环?”顾青喃喃念了一遍,自语道:“有点耳熟,难道又是名将?大唐的名将是不是太多了……”

没时间回忆这位将领究竟有多牛逼,顾青问道:“你觉得伏兵在北面洛阳方向?”

曲环迟疑道:“末将只是猜测,说不准的……”

“我们现在说的每句话都是猜测,集思广益而已,说错了不怪罪。”

曲环咬了咬牙,道:“长安没有伏兵,函谷关没有伏兵,那么末将以为唯一的可能就是北方了。”

常忠忍不住插嘴道:“我们安西军弃守洛阳后,叛军重新占领了它,但当时斥候打探的结果,洛阳城里只留守了五千左右的守军,五千人怎么可能是伏兵?”

见常忠强势反驳,曲环讪笑一下,没敢再说话了。

顾青却盯着沙盘摇头道:“不,我觉得曲环的话似乎有点道理……”

常忠疑惑地道:“公爷的意思是……”

顾青沉声道:“咱们的思维形成了惯性,所以犯了大错。我们以为叛军主力在长安,长安方向没有兵马调动所以就没有伏兵,可是谁告诉你安禄山只能调动长安的叛军主力?他难道就没准备后手?”

众将皆惊。

顾青接着道:“你们别忘了,如今的敌我态势,大唐的整个北方都已被叛军占领,黄河以北那么多城池都有叛军的守军,更何况还包括那些见中原大乱而蠢蠢欲动的异族部落军队……”

“从这些守军中临时抽调一部分,或者跟北方的突厥部,室韦部,仆罗部,靺鞨部再次借兵,难道没有可能吗?至少在那些异族部落人的眼里,中原大乱,安禄山占领了大唐国都,形势一片大好,就算是押宝,安禄山也值得一押,向他们借兵很难吗?”

沈田吃惊地道:“公爷的意思是,安禄山又增补了兵马,而且借来的兵马联军集结,成了一支准备奇袭咱们安西军的伏兵?”

顾青盯着沙盘点头道:“这支两万人的叛军出现得太不合理,如果实在找不到理由解释的话,我刚才所说的就是唯一的解释。”

帐内河西军和蜀军将领震惊地面面相觑,本就艰难无比的平叛之战,如今叛军又增补了兵马,平叛似乎愈发渺茫了。

煌煌大唐,难道真就亡于斯了?

然而帐内安西军将领们却面色平静,每个人的表情都很镇定。

他们对顾青有着盲目的信任,既然此时顾青一语道破了叛军的伏兵来历和方向,那么接下来的战事便是化被动为主动,如何歼灭两万人的叛军,如何狙击北面的伏兵,公爷一定能将他们安排得明明白白。

顾青盯着沙盘缓缓道:“咱们不急着出兵,那支两万人的叛军也不急着歼灭他们,反正迟早是咱们盘中的菜,马上派出斥候向洛阳方向打探守军虚实,然后乔装成百姓渡过黄河,沿北岸继续打探伏兵的下落,若能证实北岸确有伏兵,咱们再从容布置。”

“安禄山打的好算盘,想设个圈套亡我安西军,呵,我怎能让他如意。这次我不仅要吃下这两万叛军,连他们的伏兵都吃下去!”

…………

茫茫秦岭,层峦叠嶂。

清晨的露水凝结在叶尖,许久后骤然坠落,水滴落在铺满枯叶的地上四溅开来。

一支队伍徒步缓缓走在狭窄的泥土山道上,深一脚浅一脚,每个人都是负重踉跄而行,一阵寒风吹来,队伍中间一位妙龄少女冷得发颤,不自禁地环抱双臂发抖。

一件皮氅披在她身上,妇娥低声道:“殿下多穿点,莫冻着身子,此地人烟禁绝,若病了可就麻烦了。”

妙龄女子正是万春公主,她已从李隆基逃难的队伍里偷偷跑出来了。

在众多羽林卫皇家队伍中偷溜难不难?

其实一点都不难,李隆基路上已成了惊弓之鸟,根本顾不上别人的生死。从长安逃出去时,李隆基就扔下了三百多位朝臣,其中包括文部郎中王维,许多被扔下的朝臣无奈之下只能投降了安禄山。

逃难的路上李隆基也根本不管其他人在不在队伍中,从长安出关中,路途上已有好几位皇子公主莫名掉队失踪,李隆基根本漠不关心。

万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偷偷离开了队伍。

不过幸好她身边有一位心智成熟的中年宫女妇娥,妇娥无法阻止万春离开,只好随行,随行之前她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包括用金钱买动了羽林卫的一位旅帅,旅帅看在丰厚的报酬份上,咬牙答应护送万春直至安西军大营。

于是妇娥和一支两百余人的羽林卫将士护送万春公主,趁夜离开了李隆基的逃难队伍,趁机窜进了秦岭,沿着山路向东面邓州方向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