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朝为田舍郎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君王迟暮

朝为田舍郎 第五百六十六章 君王迟暮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4: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安禄山谋反,杨玉环离开,风烛之年的李隆基其实已经心灰意冷了。

大唐的历代皇帝从来都是雄视天下,威服四海,就算武后时有两个不争气的,但朝堂上掌权的人也是强势至极,四方蛮夷莫敢不从。从来没有过被叛贼打得丢了京城抱头鼠窜的皇帝。

李隆基算是开了先河,尤其是在他的前半辈子,他还是被天下臣民众口齐颂,赞他远迈太宗高宗皇帝的盛世明君。

结果明君回首一掏就丢了京城和一半江山,光鲜亮丽的盛世一夜之间风雨飘摇。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百年后的史书上,该如何评论他这个皇帝?

李隆基已经七十岁,这辈子注定无法翻盘。叛乱或许能平定,但他已不可避免地永远钉死在大唐历代皇帝的耻辱柱上,后人说起他来,开元盛世值得一提,但更浓墨重彩的是他差点当了亡国之君。

听到太子李亨在灵州即位的消息,李隆基心神俱裂,惊怒之下当即就想下一道圣旨颁行天下,告诉天下人太子得位不正。

然而心里某个角落有个神秘的声音反复说着一句话,“卸下了权力,也卸下了压力,真好”。

是啊,真好,从此不再是皇帝,也不必再背负重担。

李隆基已经七十岁了,他的雄心壮志早已消磨殆尽,他的帝王气象里充斥着暮气与压抑,他像一只血统高贵的宠物狗,虽然锦衣玉食一生,可年迈的他已经没有精力再讨主人欢心了。

“便如此吧……”李隆基坐在蒲团上,失神地看着空荡荡的大殿。

高力士躬身站在他面前,神情寥落悲戚,垂头不语。

李隆基耷拉的眼皮缓缓睁开,得知李亨登基的那一刹,他整个人精气仿佛全泄掉了,此刻的他像一具又干又老的皮囊。

“太子灵州登基,有多少朝臣拥戴?”李隆基缓缓问道。

高力士轻声道:“长安失守后,朝臣流落四方,有些跟陛下您来了蜀中,还有些跋涉千里到了灵州,效命于太子麾下。据老奴收到的消息,太子登基大典那日,约有二百余朝臣参与大典……”

李隆基嗯了一声,又道:“郭子仪,安重璋,高仙芝,顾青他们这些握有兵权的人呢?他们是何态度?”

高力士迟疑了一下,艰难地道:“诸将皆愿拥戴太子登基,安重璋,顾青等无法参与大典者,亦亲笔上疏愿拥戴,并以君臣礼遥拜太子。”

李隆基的眼睛赫然睁大,眼中露出骇人的锐光,随即锐光缓缓消退,像一只油尽的灯,渐渐熄灭在瞳孔中。

“朕待诸君不薄,为何今日皆弃朕而去?”李隆基伤神叹道。

高力士跪倒在李隆基面前,泣道:“陛下,老奴绝不会弃陛下而去,老奴一生只愿为陛下所驱使。”

李隆基也流下泪来,起身扶起了高力士,用力拍了拍他的肩,道:“此生幸识高将军,时穷境殆之际,唯有高将军与朕同祸福……”

二人痛哭半晌,高力士平复了情绪,道:“陛下,事情尚有转圜,太子殿下未奉诏命,私自称帝,是为大逆也,陛下只消一纸圣旨昭告天下,称太子得位不正,天下臣民必不认其为皇位正统,转而再奉陛下为天子。”

李隆基苍凉地叹了口气,摇头道:“你能想到的,难道太子想不到吗?他在登基之前必然已有了周全的准备,否则你以为郭子仪,顾青他们为何会拥戴他?自然是提前与他们有过接触了,如今兵马大权皆在这几个将军手中,只要他们愿意拥戴,太子的皇位就算坐稳了。”

高力士急道:“这几人食君俸禄,怎可背着陛下做下如此不忠不义之事?陛下当修书一封质问……”

李隆基摇头叹道:“罢了,大势已去,给朕留点体面吧,修书不过是自取其辱而已。”

高力士急得跺脚道:“陛下,这可是皇位啊!天授之权,岂可轻易与人?”

李隆基神情落寞地盯着大殿内的一盏孤灯,轻声道:“天授之权,却被朕糟践得一塌糊涂,太子此举再是大逆,终归是他在灵州收拢败军,平叛除贼,而朕,却对平叛之事撒手不管,躲到蜀中逃避战乱,朕不如他。”

高力士气道:“陛下是万乘之尊,自然不可立危墙之下,可皇位却不容他人觊觎,它应是陛下的,陛下说禅让,才轮得到太子,否则便是得位不正。”

李隆基叹道:“高将军,朕已七十岁了,天寿不远矣,这个皇帝就算继续当下去,还能当几年呢?天下臣民平叛杀敌之时,朕做了什么?待到叛乱平定,朕还政于都,天下臣民如何看朕?”

“罢了,便如此吧……”李隆基萧然长叹,君王此刻意气已尽。

高力士急道:“陛下,难道真就承认太子称帝了吗?”

李隆基点头:“叛乱未平,天家不宜再生波折,否则这座江山真就保不住了,太子当了数十年,也该轮到他了,太子登基可有颁布即位诏书?”

“有,灵州登基,大赦天下,尊陛下为……太上皇。”

李隆基阖眼,又道:“还有呢?”

“封赏朝臣,几位重臣皆有加封,其中顾青被晋为蜀国公,封天下兵马副元帅……”

李隆基摇头,叹道:“竖子无谋,顾青,猛虎也,不可不防,只可囚于樊笼,岂可纵之山林?就算加封,亦当加衔,怎可晋爵,这道加封旨意若下,天下还有何人能制他?太子难道没想过平叛以后怎么办吗?”

高力士低声道:“想必太子与谋臣有过商议。”

李隆基缓缓道:“顾青麾下安西军势大,战力亦是大唐精锐中的精锐,他若有反心,其祸不逊安贼之叛,我李家皇室岂能再坐江山?”

“高将军,命舍人修书一封,告诉太子,当以天子名义令安西军主动进攻关中,在平叛之战中尽量消耗安西军,待到平叛之后,可封顾青为相,顺势撤免武职,并将麾下安西军拆分,将士分任各地,如此方可永消此患。”

高力士恭敬应命。

李隆基迟疑了一下,又道:“另外再以太上皇的名义下诏颁行天下,就说朕年事已高,不克繁务,故禅位于太子亨,愿新君不负祖宗社稷,克己履新,复我大唐盛世。”

高力士神情悲戚地应下了。

李隆基说完后,神情已有些疲惫,阖目半晌,忽然问道:“朕的娘子……在顾青处可好?可着人问一问……”

“是。”

“罢了,你退下吧,朕有些乏,欲小憩一阵。”

高力士躬身退下。

李隆基独自坐在大殿里,忽然摊开自己的双手,他的双手仍然白皙如玉,这些年保养得很好,一点也不像是一双七十岁老人的手。

可是他的双手已空空。

没有了权力,没有了心爱的女人,什么都没有了。

如今的他,只是个孤独的老人,像一个失去了引力的星球,光华暗淡之后,该离去的人已纷纷离他而去,他对任何人不再有吸引力。

历史如果是一幕戏剧,属于他的舞台已灯光渐暗,他在黑暗中悄然退场。

台下没有掌声,这幕戏他演得不算精彩。

原本,应该很精彩的。

…………

潼关。

虽然潼关已被收复,安西军已进驻潼关,修复了许多损坏的城墙高塔,安西军麾下将领和文吏们紧张地进行战后收拾工作。

叛军留下的粮草军械要统计,归降的叛军要盘问审讯,城头的守关物质要补充等等。

每个人都很忙,唯独顾青有些闲。

他是一军主帅,不需要亲自做这些事情,他只要听最后的结果。

站在潼关城头上,顾青西望长安。

那层峦叠起的山涧外,长安的城墙殿宇仿佛依稀可见,那座历经千年,更迭了无数雄主君王的古老城池,仍静静地伫立在远处的关中平原上。

千年已逝,雄主终化一捧黄土,长安却仍然是长安,它用沉默且冰冷的态度告诉世人,世上没有永固的江山,没有万世不朽的基业,唯一能征服这座古老城池的,是时间。

段无忌悄悄走到顾青身后,行礼道:“公爷,南方第二批赋税送来了,后军文吏正在清点。”

顾青转身看着他:“第二批赋税有多少?”

“粮食共计一万石,还有八千斤生铁,五千斤肉干,八百匹壮年战马,以及钱两万贯。”

顾青点头:“暂时可用一阵了,第三批第四批赋税你去催一催,赶在叛军退出关中以前收齐,安西军的后勤不能断,否则麻烦就大了。”

“是。”

段无忌直起身,站在潼关上眺望遥远的长安,轻声道:“公爷,潼关已收复,长安城也快了吧?”

“快了,潼关往西是平原,正适合平原决战,我安西军皆是骑兵,这一点上我们占了优势,将叛军赶回黄河以北只是时间问题……”

“是否再过几日便兵指关中与叛军决战?”

顾青摇头:“不急,大军且休整几日,看看朔方军的动静再说。”

段无忌疑惑道:“朔方军……”

“准确的说,是看看那位新天子的动静,叛军被赶回黄河以北,等于败了一大半,那位新天子不知会不会动了兔死狗烹的念头,如果真动了念,那么大家就不会太愉快了。”

段无忌想了想,道:“公爷,学生以为,安西军当尽快收复长安,天子若有诏令,可以扫靖关中叛军为名,拒绝北上剿灭叛乱,让朔方军去打头阵,安西军只需要占住关中和长安,接管宫闱禁卫防务,天下便已掌握在公爷手中了。”

顾青笑了:“他是天子,不是傻子,你觉得他会眼睁睁看我兵权势大,掌控宫闱吗?换了是你,你会将自己置于心怀异志之人的手掌中?等着吧,接下来他定有动作,相比叛军伪帝安庆绪,我更是天子的心腹大患,他若不除掉我,天子之位坐得不安生。”

“公爷已有对策?”

顾青坦白地道:“没有,他都没动作,我能做什么?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特么乱动……”

身后传来脚步声,顾青赫然发现竟是多日不见的宋根生来了。

宋根生一直在鲜于仲通麾下办差,他是蜀军的行军司马,三万蜀军的吃喝拉撒理论上他都要操心过问,虽然蜀军并入安西军大营很久了,但两军营地相隔甚远,且宋根生公务非常繁忙,顾青这些日子竟很难见他一面。

见宋根生走来,段无忌急忙朝他行礼。

大家都是石桥村出来的,宋根生是村里除了顾青之外最具榜样的存在,他成了石桥村无数爹娘嘴里别人家的孩子,在宋根生面前,段无忌也只能行学生礼。

宋根生穿着布衣,匆匆朝段无忌点头算是招呼过了,然后递过一本厚厚的名册给顾青,道:“这是鲜于节帅的请功名册,让我给你拿来报备。”

顾青没接他的名册,而是笑着上下打量他,道:“不错,像个办事的官儿了,隔着老远都能闻到一股浓郁的官味儿,啧啧。”

宋根生哭笑不得:“你都爵封国公了,怎么还是没个正形?”

“我在你面前若正经起来,你得给我跪下,不知福的家伙,当年咱们还在石桥村时,你偷了我家三斤兔肉,两条鱼干,以为我不知道?这会儿你倒跟我谈正形了……”

顾青嗤笑,转头跟段无忌道:“你这位宋阿兄,别看他道貌岸然的样子,吃我家的肉可真是一点都不含糊,好几次肉刚端上桌,我转身盛个饭的功夫,一盘肉就没了,我端着一碗白米饭看着桌子上的空碟发愣,害我饿了好几次肚子,后来我在菜里偷偷撒了一泡尿,他吃后觉得味道不对,来我家蹭饭的时候渐渐变得谦逊了。”

段无忌扭头望天,闷声笑了起来。

宋根生脸色发青,惊愕道:“你在菜里撒了尿?”

“咳,失言了,你就当没听过。”

“不,我听到了。你为何要在菜里撒尿?”

“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我只撒了一点点,而且当年的我还是千年难遇的童男,童子尿大补呢,你仔细回忆一下,当年那顿味道不太好的饭菜吃了以后,有没有觉得身体强壮了许多?”

宋根生气坏了:“那也不行!你太损了,老天瞎了眼,这么坏的人竟然当上了国公……”

顾青宽慰道:“不要生气了,多年以前的事,我添的那点东西你早就消化掉且排出去了,何必为那些无谓的东西生气呢?”

“我是为那些无谓的东西生气吗?我明明是在生你的气!”

顾青摊手道:“可你生气又能怎样呢?如今的你照样打不过我,激怒了我照样能将你搓圆搓扁,如同当年一样。”

宋根生深吸气。

好憋屈,就像参加工作后遇到当年校园里的恶霸,悲哀的是,恶霸当年在学校混得好,参加工作后还是比他混得好。

老天就是不给乖孩子留活路。

“好了好了,换个愉悦点的话题吧。”顾青转移了宋根生的注意力,眯眼打量他一番后,忽然噗嗤一笑,道:“前些日驻军襄州时,你们蜀军离我安西军十里外扎营,那段日子你很忙吧?”

宋根生僵硬地点头,还是有些意难平。

顾青眨了眨眼,忽然说起另一件无关的事:“你与秀儿成亲几年了?”

“五年了,怎样?”宋根生语气恶劣地道。

“蜀军入关中多久了?”

“近一年了。”

顾青关心地道:“一年不曾与妻子相聚,很想她吧?”

“当然想她。”

“很喜欢秀儿?成亲五年仍恩爱如昔?”

宋根生不耐烦地道:“我与秀儿当然恩爱,你到底要说什么?”

顾青不怀好意地附在段无忌耳边窃窃私语,说是窃窃私语,但声音大得能让方圆一丈内的人听得清清楚楚。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找雏妓。这家伙想婆娘想得不行,跑去襄州城最大的青楼,与一位十五岁的姑娘好上了……”

段无忌噗嗤一声,然后迅速扭头装作没听见。

宋根生脸孔瞬间涨得通红,结结巴巴道:“你,你你……你怎么知道的?”

顾青嗤笑:“我手下的亲卫都是老色批,襄州城的青楼被他们逛遍了,他们都在青楼撞见你好几回了,啧啧,宋大官人好手笔,听说在那位小姑娘身上花了不下百贯钱,这些年当官的油水都被耗尽了吧?”

宋根生活像被当街扒下裤子的斯文败类,面红耳赤地道:“我,我我……我与她是同乡,她身世可怜,我……我一个男人,一年不近女色,自然……秀儿与我仍然恩爱,我此生不会负她……”

一番话说得语无伦次,可见宋根生臊到何等地步。

顾青笑道:“好了好了,男人嘛,都是这德性,我能理解。放心,我不会跟秀儿说的。”

宋根生松了口气,感激地看了他一眼:“你真不会说?”

顾青正色道:“当然不会,我们是好兄弟,兄弟之间当然要守望相助。”

宋根生红着脸道:“多谢,我……”

话没说完,顾青却突然扭头对段无忌道:“无忌,写封信回石桥村,问问秀儿会不会编竹笼……”

宋根生愣了:“什……什么竹笼?”

顾青耐心地解释道:“就是能够容纳两个人的竹笼,通常是一对男女,将他们装在竹笼里游街示众,游到河边就将这对男女放生,以求来年风调雨顺的大型民间祈福活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