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朝为田舍郎 > 第五百七十九章 伪朝君臣

朝为田舍郎 第五百七十九章 伪朝君臣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4: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潼关会战,安西军大胜。

这是一场关乎大唐社稷国运的大战,更准确的说,它是一场关乎顾青是否能在未来掌握权柄,治理天下的大战。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潼关会战之后,安西军虎踞关中的东门户,居高临下俯视长安城。

叛军主帅安守忠阵前被斩,叛军的军心瞬间崩溃,于是全线败逃。安西军的士气却达到了巅峰,将士们的身躯疲累到了极点,但精神却异常亢奋,挥舞着刀戟,脚踩着叛军扔下的一地尸首,兵器和旌旗,如出笼的猛虎狠狠追咬着叛军。

一支军队一旦出现崩溃败逃,几乎已没有了任何抵抗能力,他们只顾着逃命,完全没有反身一博的斗志,所以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战例,几十个人漫山遍野追杀成千上万的败军,败军明明人多,却没有一人敢停下来与这几十个敌人一搏。

没有了斗志,失去了士气,他们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马燧与孙九石奉命率部追击,在追杀的路上不知杀了多少叛军,乱军之中根本无法统计,直到追击了二十里外,马燧和孙九石这才奉命收兵,率领将士们掉头打扫战场。

顾青与亲卫们回了潼关内,坐在帅帐中凝神注视着沙盘。

潼关会战大捷,全军将士振奋喜悦之时,顾青却不能忘形。

前路漫漫,星辰大海尚远,没到高兴的时候,得意忘形往往会有灾祸随之而来。

帅帐外传来匆忙的脚步声,韩介进帐兴奋地道:“公爷,大喜!”

顾青头也不回地道:“说。”

“一个时辰前,常忠奉命诱长安之敌,将其诱至潼关东南三十里外,与沈田所设伏兵配合,歼灭叛将阿史那承庆所部叛军,两军在山道激战,常忠沈田前后夹击,四万叛军被斩者一万余,俘虏八千余,阿史那承庆领一万余残部败逃回长安。”

顾青腾地站起身,望向沙盘上的位置。

沙盘上,潼关东南三十里外不过是一条狭窄的山道,这条山道上的交战可想而知何等的激烈。

“我军伤亡如何?”顾青问道。

韩介垂头道:“我军四万将士,伤亡亦有六千多人。幸好是伏击战,以有心算无心,相比叛军伤亡,咱们算是占了大便宜了。”

顾青叹了口气,黯然道:“终究是六千多条性命……”

“传令,厚恤战死的将士,各路将士回营后,召集所有将领来帅帐复盘。”

说完顾青仍然盯着沙盘上的城池山川和平原,小小方寸之地,或许便是很多人一生都无法实现的野心,如今,顾青离它只有一步之遥。

韩介仍站在帅帐内没走,嘴唇嗫嚅几下,道:“公爷,阿五斩敌将安守忠后,战死在乱军之中……”

顾青叹道:“我知道了……”

心情很复杂,不知如何梳理,张怀玉费尽心思给自己训练了一百多名死士,顾青当初一直没放在心上,在他眼里,死士其实就是贴身的亲卫,以自己如今兵权在握,基本不会有什么事情需要用到死士。

但阿五马上给他上了一课,以生命为代价告诉他,死士与亲卫究竟有什么区别。

死士出战,绝无生还之念。

张怀玉确实是最了解顾青的人,她甚至比顾青更有大局观,比他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这个出身相门的女人,能够用非常冷静甚至残酷的思维,来区分政治军事和人命道德之间的关系。

争夺天下,是不需要道德的,更不能心软,万物皆是蝼蚁,皆可为争夺天下而牺牲,包括她自己。如果有一天,天下和她之间只能选择其一,顾青相信她能毫不犹豫地抹脖子,来成全他的天下。

阿五死了,一个没有名字没有姓氏的人,从来不知他的来历出身,也不知他有过怎样的经历而成了别人的死士。

一个无名无姓只有编号的人死了。

他一生唯一闪耀的时刻,便是在万马军中一刀刺死了一位手握十万大军的主帅。

“阿五的尸身抬回来了吗?”顾青黯然问道。

韩介低声道:“抬回来了,就在大营内。”

“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将他厚葬,给他立一块碑,碑文上写清楚他做过的事,虽无姓名来历,但他不能被后人忘记。”顾青长叹道。

韩介又问道:“碑文上的名字……”

“他名叫‘顾五’,是我顾青的阿弟,立碑的人是我,我是他的兄长。”顾青沉声道。

韩介默默地退下。

独自坐在帅帐内,顾青忽然觉得闷得慌。

走出帅帐,外面静静地伫立着一百多名死士,他们每个人的脸上仍是面无表情,阿五的死对他们来说,似乎与他们完全无关。

顾青走到一名死士面前,盯着他的眼睛道:“阿五死了,你们知道吗?”

死士点头:“刚才听说了。”

“他是你们的头儿,他死了,你们不伤心?”

“我们一百多人,每人都会有这么一天,早晚而已。”死士的语气像一片不兴波澜的死湖。

“他是为我而死的。”顾青语气忽然有些重了。

“我们的使命就是为了公爷而死。”

顾青无奈地道:“大家都是人,凭什么你们必须要为我而死?”

“没有凭什么,反正我们必须为了公爷而死。”

顾青摇摇头,他已无法与他们沟通下去,以一个现代人的思维来问这个问题,没人会给他满意的答案。

夜晚,打扫战场的将士们渐渐回营,此战收获不小,缴获叛军的战马兵器铠甲数量能够装备一支数万人的军队。

大胜还营,将士们兴高采烈,掰着手指计算着此战斩了多少首级,能拿多少赏金,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官升一级,当个小小的什长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偶尔也能听到营帐内传来撕心裂肺的嚎哭声,那是活着的将士们在悼念战死的袍泽,大营里的气氛有些复杂,喜悦里带着几许伤感。

顾青听在耳中,他已经很熟悉这样的气氛了,每次战胜后归来,大营里的气氛便是如此。

众将已齐聚在帅帐内,左右两排而坐,静静地注视着顾青。

顾青站在帅帐门帘内,听了许久才缓缓转身,指着帅帐外的哭声和笑声,沉声道:“都听到了吧?这是将士们的喜怒哀乐,为将者须知兵,知其哀与乐,知其喜与恶,我们在战场上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左右他们的生死和喜怒,所以我们更须慎思慎行,尽量做对每一个决定。”

众将起身,肃然行礼,齐声道:“末将受教。”

顾青叹了口气,每次大战之后他都没觉得多高兴,脑子里想的只是那些战死的将士们。

如果天下太平,何须将士们为国赴死。

帅帐内陷入一阵难捱的沉默,仿佛在为那些战死的将士默悼。

良久,顾青沉声道:“马燧,常忠,告诉我伤亡数字。”

马燧起身,黯然道:“禀公爷,潼关外一战,我安西军将士战死八千余,蜀军战死一万余,伤者共计两万余,其中重伤者四千余。”

常忠道:“公爷,潼关外山道伏击战,我军战死者六千余,伤者八千,重伤者两千。”

顾青阖目默默计算折损,良久叹了口气,道:“两战我安西军共计战死一万四,其中那些重伤者或许……,蜀军战死一万余,折损近半。”

鲜于仲通眉目低垂,默然竟流下泪来。

安西军是顾青的资本,蜀军也是鲜于仲通的资本,今日一场大战蜀军折损近半,对鲜于仲通来说,委实是个巨大的打击。

与安西军相处久了,鲜于仲通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乱世里,兵权就是话语权,就算没有不臣之心,手握兵权终归能带给他功名利禄,以及他未来在朝堂里说话的分量。

顾青叹了口气道:“大军潼关内休整三日,让将士们好生养息,组织将士们收拢战死袍泽的遗骸,选青山绿水之地厚葬,嘱文吏书以传记,刻于石碑,以为后人万世瞻仰祭拜。”

帅帐内充斥着沉痛的气氛,久久没人出声,每个人神情黯然,眼眶泛红。他们都是亲身经历了这场大战的将领,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将士们是何等的神勇,何等的奋不顾身,每一场胜利都是他们用性命拼回来的。

良久,顾青终于收起了悲痛的情绪,沉声道:“逝者已矣,生者当秉其遗志,守护着来之不易的胜利。”

“大军休整三日后,全军向长安城开拔,对长安城做出围城之势,围三阙一,放开东面延兴门……”

常忠忍不住道:“公爷的意思是,让叛军逃出长安?”

顾青点头:“我军经历了一场大战,将士疲惫不可再战,长安城的叛军已不足十万,但长安城墙坚厚,易守难攻,以我们现有的士气和兵力,没有把握攻破长安,只能让叛军逃回北方,留待以后慢慢收复。”

常忠迟疑道:“若叛军固守不肯逃走怎么办?”

顾青冷笑:“安庆绪和史思明是什么货色,他们若真有与城共死之心,这场仗也不会打得如此狼狈,放心,只要我军做出围城之势,安庆绪和史思明必然会逃走,今日潼关战败的消息应已传到了长安,说不定他们此刻已在收拾细软准备逃跑了。”

孙九石愤然道:“公爷,今日之战我军原本不必折损如此多的将士,正是因为朔方军临阵脱逃,让我安西军独面十万之敌,朔方军背信弃义,咱们不可轻饶了他们!”

帅帐内顿时炸了锅,众将义愤填膺纷纷高声怒骂,连向来脾气温和的鲜于仲通都露出了愤怒之色,蜀军今日折损近半,朔方军难逃罪责,触及到了鲜于仲通的利益,老好人也难免发火。

顾青冷冷道:“光在帅帐里叫嚣算什么英雄?拿下长安后,咱们安西军率先进城,接管长安城防务,任何人想抢功捞名声,都给我杀了再说,这句话我说的!”

众将的愤慨之色顿时化作兴奋,接着人人露出满脸杀气,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旁边的鲜于仲通看得心跳加速,他虽对朔方军临阵脱逃感到愤怒,但这种公然与朝廷对抗的言行他还是没胆子表现出来的。

…………

长安城,兴庆宫。

曾经夜夜歌舞的花萼楼今日气氛特别压抑。

安庆绪阴沉着脸,环视面前一群穿着官袍的臣子,臣子们不安地躬着身,保持着姿势动也不敢动。

唯独史思明神情坦然,对安庆绪阴沉的脸色视而不见,眼里并无半分敬畏。

冯羽身穿紫色官袍,位列臣子中的第一排,跟别的臣子一样保持躬身惶恐的姿态,只是没人发现他的眼神里也并无半分敬畏,反而有一丝笑意一闪而过。

潼关战败,安守忠阵前被斩,阿史那承庆所部四万将士被伏击,两战下来叛军伤亡惨重,对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伪王朝来说,如此大的损失等同于被灭国了。

“我王师二十万,如今被折损得只剩不到十万,各位皆是父皇信任多年的文武将官,听父皇说尔等一身本事,如今竟是这般结局,各位何以教朕?”安庆绪语气阴森地道。

“臣等有罪……”一群臣子齐声道。

“尔等确实有罪!朕如此信任你们,二十万将士交给你们,尔等却是如此的不中用,朕终究是错付了!”安庆绪怒道。

说完安庆绪飞快朝史思明瞥了一眼,虽然没点名道姓,但他这一记眼神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说是训斥群臣,其实安庆绪真正责怪的是史思明。只因如今大燕国的兵权尽在史思明一人之手,军队战败了自然是史思明的责任。

只是史思明手握兵权,连皇宫的禁卫戍守之权也在史思明手中,安庆绪虽是天子,也不敢公然与史思明翻脸。

史思明这时不慌不忙地道:“陛下,战败之责,罪皆在臣。只不过……安守忠当时强行要求领兵攻打潼关,以雪潼关失守之耻,当时臣与陛下都在场,陛下也是点头答应了的。”

安庆绪一滞,忍着怒气点点头。

史思明又道:“再说阿史那承庆,此人有勇无谋,出征追击安西军之前,臣曾下过军令,逢林莫入,遇山莫追,阿史那承庆仗着陛下宠信,对臣的军令置若罔闻,执意率军入山道追击安西军,终于中了对方的埋伏,此战之败,臣固然难逃罪责,但罪责最大的是阿史那承庆,臣请陛下斩了他,以为效尤。”

安庆绪满脸的怒气化作不自然,干咳了两声道:“这个……我大燕已痛失安守忠这员大将,国朝不可再失爱将了,便罢阿史那承庆之职,令他戴罪立功吧。”

史思明如今权势滔天,安庆绪已深感不安,他虽是只知后宫酒色嬉乐的荒唐天子,但也略知几分帝王术的皮毛,他知道此时朝堂需要平衡,需要培植势力制衡史思明,今日正好卖个人情,借机拉拢阿史那承庆,将来也好制衡史思明。

算盘打得太明显,但史思明却只是微微一笑,眼神略带几分狂悖地看了安庆绪一眼。

兵权在手便是天,安庆绪那点小算盘在他眼里只觉得可笑。

安庆绪也知自己刚才的话有些稚嫩,尴尬之下急忙转移话题。

“诸位,潼关之败,我军折损太多,眼看安西军马上要兵临长安城下,如何御之,还请各位献计。”

群臣讷讷不敢言,纷纷抬头望向史思明。

小小的伪朝堂,君非君,臣非臣,臣子的一个眼神能暴露很多问题。

没人吱声,安庆绪也只好将目光望向史思明。

史思明笑了笑,道:“陛下,臣以为……长安不能守,可弃之。”

安庆绪的脸色顿时十分难看:“都没开始打,为何轻易言弃?”

史思明淡淡一笑:“陛下认为能打?臣愿交出兵权,由陛下指挥如何?”

安庆绪又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眼睛迅速一瞥,目光泛起一丝杀意,然后立马消失。

“朕,嗯,朕再想想,再想想……”安庆绪忍住怒气道。

这时冯羽站出来到:“陛下,臣附和史大将军所言,我军折损过甚,不可正面与敌安西军,不如弃城渡河北上,回到先帝龙潜之地慢慢休整,以图来日再杀回中原。史大将军斯言是为谋国之论,臣深以为然。”

安庆绪又被噎住,眼中顿时露出愤怒之色,他不敢怼史思明,难道还不敢怼冯羽吗?

正要出口怒叱,史思明却朝冯羽露出微笑,然后道:“陛下,冯羽心忧国事,为朝政勤恳操劳,又与臣英雄所见略同,此为国朝英才,陛下怎能不善待?臣建议,可任冯羽为左相,为陛下分担朝政。”

安庆绪皱眉,脸色阴沉下来。然而史思明的目光却朝殿内淡淡一扫,殿内群臣一凛,急忙躬身齐声道:“臣等附和史大将军所言。”

安庆绪深呼吸,君权旁落,受制于人,天子亦要受此屈辱而不敢发作。

没想到当皇帝的日子竟也如此憋屈,史思明已越来越过分,此人必须除掉!

安庆绪挤出了一丝微笑,道:“朕亦觉冯羽劳苦功高,当年与朕亦有同乐之谊,自然可封左相,朕便允了史将军所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