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朝为田舍郎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因何而战

朝为田舍郎 第六百一十四章 因何而战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4: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历朝历代变法,未有不流血牺牲者。

顾青知道自己要做一件很危险的事。从古至今,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形态里,土地是利益的根源,也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而顾青,打算动一动这个根源。

这样一来,他势必动了很多人的蛋糕,地主权贵阶级的反扑也将异常疯狂。

后果难料,这件事顾青并无把握,但他还是决定要做。

可以想象地主和权贵们的反扑将是多么激烈,顾青不知道自己最后是什么结果,可这件事一定要做,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

一千年前,商鞅君在咸阳说,我特么裂开了。

一千年后,顾青在长安说,我欲变法,但我不想裂开,不从我法者,我特么让你全家裂开。

…………

隆冬时节,长安降下了鹅毛大雪,天冷得邪性,天地间仿佛被冰雪冻住了似的,若非不得已为生计奔波,人们大多都猫在家里过冬,没人愿意在这鬼天气出门。

顾青在家用夯土和糯米汁盘了个火炕,炕下烧起干柴,屋子里比烧炭更暖和。

顾家后宅的女人们被火炕吸引了,纷纷来顾青的屋子里参观取经,一个个啧啧赞叹,就连多日对他冷冰冰的杨玉环也在皇甫思思的拖拽下,半推半就地来了顾青的屋子,摸了摸发热的火炕,一脸新奇地仔细端详。

顾青想修补与杨玉环的尴尬关系,急忙命下人在杨玉环的屋子里照原样也给她盘了个火炕,铺上厚厚的褥子,人躺在上面舒服得扶摇直上九重天。

给杨玉环盘了火炕后,她对顾青的态度终于阴转多云,冰冷的俏脸好歹有了一丝缓和的迹象,虽然二人单独在一起时关系仍有些尴尬,至少也能说几句“今天天气哈哈哈”之类的废话了。

后院东厢房里,皇甫思思半边身子靠在顾青的肩上,屋子里暖暖的,火炕烧得正旺,皇甫思思舒服得像一只打盹儿的猫,眼睛微微眯起,发出满足的叹息。

“公爷真是全才呢,好像什么都会。既会治军治民,又会行商赚钱,居然还会打火炕,有了这个东西,咱们冬天可算好过了。”

顾青也躺在炕上,耷拉着眼似睡非睡,炕桌上凌乱地摆着两样小菜和一壶酒。

下午与皇甫思思同酌了几杯,此刻困意上头,意识正被周公拉入无尽的深渊。

忽然想起什么,顾青猛地清醒了一些,道:“最近咱家商号赚了多少?”

皇甫思思掐了他一把,没好气道:“每次与妾身在一起总是谈钱,真拿妾身当你的恩客不成?”

“你我老主顾了,不必见外。明日你准备一笔钱,几千贯吧,我要用。”

皇甫思思哼道:“没有!大冬天的都不愿出门,买卖也淡下来了,要赚钱得等到开春。”

顿了顿,皇甫思思好奇道:“你要钱作甚?安西军如今的钱粮都由朝廷国库开销,咱们不必自己贴补了呀。”

顾青哦了一声,道:“每到入冬,长安城总有不少难民聚集,这么冷的天,难民们不好过呀,这两年被战火波及,他们的日子更难过了,今年冬天长安城内外的难民比往年更多,我想在城外开几家施粥的善棚,不管怎么说,让难民们度过这个冬天。”

皇甫思思沉默片刻,道:“妾身明日将钱筹出来。”

顾青搂住她的肩,笑道:“我就喜欢你这一点,识大体,有胸怀,铁肩担道义,妙手抱龙柱……”

皇甫思思惊愕地睁大了眼:“妙手抱,抱……”

“不必细究,纯粹为了凑排比。”

反应过来的她狠狠地掐了他一把,嗔道:“没一句正经话,说着说着就暴露你的歪心思,一直这样不正经也就罢了,偏偏到了该不正经的时候,却又一本正经与妾身谈价钱,若让安西军将士知道他们的主帅私下里竟是这般德行,只怕无数人会悲愤得自戳双目……”

“说起谈价钱……”顾青说着手已开始不规矩地在她身上游走,嘴里淡淡地道:“今日你准备了多少钱?一分钱一分货,钱给够了我的服务态度才会好,自己掂量吧。”

皇甫思思被他不规矩的手弄得浑身痒痒,扭动着身子笑道:“没钱,你爱要不要,反正妾身无所谓,逼急了我,我便去告诉安西军将士们,跟他们说公爷私下里是怎样的无耻嘴脸。”

顾青懒洋洋地道:“一代战神百战归来,回家发现自己的女人不给钱想白嫖,战神一怒之下,十万华夏将士怒奔而来,将战神送进青楼接客,战神活活爽死了。”

皇甫思思呸了一声,随即不知想到了什么,俏脸儿一红,在顾青耳边低声道:“天宝年间,江南有一位名叫张鼎之的道人,据说他写了一本《洞玄子》,书中皆是夫妻敦伦之术,配合道家吐纳气息之法,习之对男女身子皆有裨益,时年江南贵妇皆秘密相传,妾身……妾身也暗中为公爷求来一本,公爷若有意,不妨习练一番。”

顾青愣了:“《洞玄子》?好熟的名字……”

随即顾青垮下脸:“你对咱们的房中之事不满意?所以需要这本破书加个辅助?”

皇甫思思噗嗤一笑,红着脸道:“妾身当然满意,不过公爷日后妻妾不少,若长久征伐,妾身怕伤了您的身子,您习了此术,将来也好与妻妾们白头偕老,恩爱一生。”

顾青动容道:“你连不正经起来都让我感动……不愧是我的贤内助。”

皇甫思思啐道:“妾身只是妾室,正不正经的,终归还是要为公爷的身子着想,皇图霸业也好,夫妻敦伦也好,身子安康才是一切霸业的根源。”

顾青感动地搂住她的肩:“你如此为我着想,我还总是找你要钱,我真不是人……今晚,我决定对你免费。”

…………

城外的施粥的善棚第二天就搭好了,由于战乱的原因,今年冬天长安城外驻留的难民特别多,都是携家带口,有青壮也有妇孺,他们瑟缩在城外的聚集处,紧紧靠在一起互相取暖,麻木的表情透露出这场战争究竟摧毁了他们多少珍贵的人和事。

顾青领着亲卫走在城外的难民聚集处,巡视许久,脸上的神情越来越沉重。

宋根生与他并肩同行,他是京兆府尹,为了安置这些难民,他已熬了许多天没睡过整觉了,可城外的难民越来越多,他也很难照顾周全。

“朝廷必须想办法调拨一些粮食出来,没有过冬的衣裳还好说,我已允许他们聚集生火取暖,也组织青壮在附近的山林里伐木劈柴,但是粮食是个大问题,京兆府已经支应了一部分出去,仍然不够,人太多了。”宋根生忧虑地道。

顾青嗯了一声,道:“有没有大概的数字?城外所有难民大概多少人?”

宋根生苦涩地道:“目前已有四万左右,每天还有许多从北方过来的,待到开春,我估计长安城外将有十万难民聚集。”

顾青想了想,道:“粮食我来想办法,你负责落实统计难民的户籍和人数,然后将他们划分出区域聚集,有家有口的为一区,独身老弱为一区,成年青壮为一区等等,将他们区分开来,对统一管理有好处。”

“还有就是提前预防疫病,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太混乱了,有病的没病的都混杂一处,万一有疫病就是大灾,所以必须从城里征集一些大夫过来帮忙,单独在僻静处开辟一个病区,有病在身的难民全部集中在病区,不得四处乱窜。”

宋根生点头:“有道理,你这么一说我便有头绪了。”

顾青沉吟片刻,又道:“我再调拨两千将士过来,维持难民聚集处的治安,难民太多了,若被有心人煽动,恐生大乱,不得不防。”

宋根生道:“调兵亦是应该,这么多难民,我真担心会闹出事来,京兆府的差役和不良人终究不如军队有用。”

二人一边说一边走,前方不远处便是大批难民密密麻麻聚集的地方,韩介忽然闪身拦住了顾青。

“公爷,前方难民太多,末将请公爷止步,莫往前走了,这些难民中许多人对朝廷心怀怨恚,末将担心他们冲动之下做出对公爷不利之事。”

顾青摇摇头:“无妨,我必须要去他们中间走一走,了解他们的情况才能为他们做正确的事。”

韩介犹豫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握紧了腰侧的剑柄,神情警惕地跟在顾青身边,身边的亲卫们则悄然围在顾青四周。

顾青和宋根生走进难民群中,看到这些难民神情麻木,在湿冷的泥地上或躺或坐,四周生了许多火堆,火堆将积雪融化,但地上仍然又冷又湿。

难民们面无表情,长途跋涉来到长安城外,仿佛已耗尽了他们最后的力气,他们目光呆滞地坐在地上,仰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

对于顾青这群明显是官府中人的到来,难民们没有迎接,也没有诉苦,甚至连乞讨都提不起力气,对他们来说,似乎只有死才是最后的解脱。

顾青神情越来越凝重,这场战乱已经将天下百姓祸害得如此凄惨,眼前这副人间地狱般的场景,哪里有半分大唐盛世的模样?

朝堂,天子,叛贼,包括地方的官员,都出了大问题,必须要纠正,否则天下百姓的日子将会越来越苦。

本来打算与难民们聊一聊,了解他们如此惨状的原因,但此刻顾青已没了心情,而且难民们如此麻木的样子,估计也聊不出什么。

于是顾青和宋根生走了一圈后,离开了难民群。

来到城门口,顾青对宋根生道:“难民群的区域划分和疫病预防就交给你了,粮食的事我去想办法,一定尽快弄到粮食。”

宋根生点头,然后担忧地道:“今日能否调拨一批粮食过来?你在城外开的那几家善棚恐怕顶不了什么事。”

顾青痛快地道:“我马上下令,从安西军大营临时调拨一千石粮食应急,剩下的部分我再去想办法。”

与宋根生辞别后,顾青没回家,吩咐亲卫马上去太极宫。

时已傍晚,太极宫快落闸了,顾青领着亲卫进了宫门求见李亨。

李亨有些不耐烦地在延嘉殿接见他。

顾青入殿,匆匆行过君臣之礼后,开门见山地道:“陛下,长安城外难民越来越多,目前人数已四万之众,臣初步估计,若待到开春,城外将有十万难民聚集,这些难民没有生活着落,臣请陛下开官仓放粮,赈济难民,帮他们度过这个冬天。”

李亨皱眉,不悦地道:“顾卿,你在朝为官多年,应该知道规矩,国库官仓之粮每年都提前安排好了去向,支应军队,徭役,以及官员俸禄等等,每一笔都有成规,你如此突然便要开仓放粮,难民肚子填饱了,可天下各州县会出大问题的。”

顾青沉声道:“陛下,事有轻重缓急,臣以为先将难民的肚子填饱才是眼下最紧急之事,至于朝廷别的安排,可以从缓,可以取消,也可以削减,不至于出大事,但若难民的肚子填不饱,一定会出大事。”

李亨冷冷地道:“会出什么事?他们会造反么?呵,饿得连木棍都提不动,就算造反朕也有把握将他们平了。”

顾青惊愕地看着他,虽然清楚李亨的昏庸比他爹只强不弱,但他还是错误地估计了李亨昏庸的程度。

“陛下,那些难民是您的子民,不是您的敌人啊。”顾青压抑住怒火道。

李亨仰起脸,沉默半晌,道:“顾青,朕今日与你说几句实话。你没坐在朕这个位置上,所以不知朕的难处。难民是朕的子民,难道朕不想救他们吗?可是朕也无能为力,你不妨猜一猜,如今国库和长安京畿官仓所余之粮还剩多少?”

见顾青没说话,李亨淡淡地道:“官仓之粮,其实只够养长安城的军队,以及发放京畿官员一季之俸禄,原本渭水和潼关还打算发动徭役加固河堤和修复城墙的,因为粮食不够,朕不得不下旨停工,待明年夏粮入京再议。”

“城外四万难民,而且每天还有新的难民到来,朕早已知道,但……京畿之地已然无法再拿出粮食了。安禄山叛乱后,朝廷割据南北,中央与地方几乎断了联系,南方诸州的秋粮很多都被他们地方官员消耗掉了,而关中因为战乱几乎颗粒无收,顾青,你若是朕,你怎么办?”

顾青沉声道:“臣知陛下的难处,但臣更知道,无论多难,城外的难民必须照顾好,陛下刚登基不久,若对难民生死不闻不问,天下百姓闻之,将会对陛下多么失望,粮食的筹集可以想办法,从南方调拨,从京畿官员的俸禄里扣除,从军粮里暂调等等,臣以为,只要真心去做,办法总比困难多。”

李亨忽然露出讥诮般的笑容:“办法总比困难多?呵呵,顾青,提气的话儿谁都会说,可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没那么容易想出来,你若能办,朕便交给你办如何?”

顾青的脸色也渐渐冷了下来,道:“君无戏言,臣当仁不让。”

李亨也生出一股怒意,冷冷道:“君无戏言,你既然要接手这件事,朕便交给你,朕倒想看看你能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来!”

顾青凛然躬身:“臣,领旨!”

直起身,顾青目光冰冷地瞥了李亨一眼,然后转身便离去。

走出太极宫,顾青仰头深呼吸几次,这才缓缓平复了心头的怒火。

困难确实有,但李亨对子民的冷血也是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的。

这样的皇帝,实在太不配了。

宫门外,韩介等亲卫迎上来,顾青冷冷道:“先不回家,去大营,召集众将帅帐议事。”

一行人又出了城,进了安西军大营后,顾青下令擂鼓聚将。

众将到齐后,顾青环视众将,然后望向段无忌,道:“无忌,军中存粮如今剩下多少?够将士们多少天所用?”

段无忌不假思索地道:“存粮大约一万石,够安西全军将士大约一月所用。”

顾青沉吟许久,道:“若从军中存粮里支取三分之一的话,会不会有影响?”

段无忌苦笑道:“当然有影响,将士们吃不饱肚子,会有怨气的,对公爷的声誉不利,军心也会不稳,公爷请三思。”

顾青叹气道:“有件事迫在眉睫,我既然看见了,就不能视若无睹,天子不管,朝堂不管,总归要有人管,否则这个世道未免太黑暗了,几万条活生生的生命,难道眼睁睁看他们饿死在我们眼前吗?”

常忠迟疑道:“公爷所说可是城外难民?”

“是。”

常忠苦笑道:“末将也看见了,可咱们实在无能为力呀,总不能喂饱了难民,却饿了自己袍泽兄弟的肚子吧?”

顾青垂头,无力地叹息,帅帐内充斥着一股低迷的气息。

沉默良久,顾青忽然轻声道:“诸位,我们这些年南征北战,战场上流血拼命,虽九死而无悔,我们……究竟为谁而战?”

抬头环视众人,顾青忽然笑了:“每次帅帐议事,我们都是非常务实地讨论战事战术,讨论如何打胜仗,好像我们从来没有问过这个问题……”

“诸位,我们究竟为谁而战?因何而战?”

众将面面相觑,他们已明白了顾青的意思。

答案,其实一直都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