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七零海岛养娃日常 > 第 109 章 珍珠

七零海岛养娃日常 第 109 章 珍珠

作者:松鼠醉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2:3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七零海岛养娃日常 !

一九七六年,农历三月三,秦柔带着两个小崽子一起前往大角村姐姐家里。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这可是个重大的日子,或许其他人对这个日子不够敏感,但是每年三月三的时候,粤省的隔壁省一般能放个三天到七天的不等小长假,足够说明这个日子有多重要了吧。

至于为什么能放这么多天呢,是因为三月三假期经常跟清明假期联合在一起,若是企业学校良心一点,三月三假期加上晴明假期以及周末不加班,就能凑出一个七天快乐小长假。

看隔壁省人员秀小长假的时候,秦柔也很羡慕。

当然啦,现在的三月三不放假,不过村子里会有习以为常的庆祝活动,对歌、喝米酒、跳竹竿舞……村子里有不少黎族人,之前送秦柔百香果苗的符大婶子,就是黎族人,黎族人很多都姓符。

以前秦柔遇见过琼州岛来的同学,她也姓符,每次自我介绍的时候都特别有意思,你姓什么?我姓符(姓符)。

也不只是黎族人过三月三,在秦柔的印象中,壮族、瑶族、苗族,或者说,大部分西南少数民族都会过三月三,这是比较传统的重要节日。

作为山里妹子,秦柔和秦棉姐妹俩以前也会去听人家三月三对山歌,所以三月三,又可以叫做民歌节。

“大姨大姨!!”

舟舟和饺子跑进了大姨家里,立刻开心地喊起来。

正忙活中的秦棉一抬头,冲着秦柔笑了笑,“阿妹,你带孩子过来啦?”

“来,快,我这里煮了芥菜鸡蛋,你跟孩子赶紧吃一个。”

“我还赶早摘了新鲜的艾蒿,做了艾蒿粑粑,你和两孩子吃一些。”

秦柔今天就是带着孩子过来蹭吃的,她并不是很喜欢吃芥菜煮鸡蛋,不过她喜欢吃艾蒿粑粑,摘清明节前后的艾蒿,煮了打碎,加入糯米粉揉成团,里面裹上花生碎、芝麻碎还有糖,做成糍粑的样子,最后的灵魂是要放在柚子叶上蒸,柚子叶蒸出来的糍粑非常香。

“刚出锅的,小心烫。”

秦柔跟孩子分着吃了鸡蛋,一人捧个青色糍粑,因为底下有柚子叶垫着,扯住柚子叶的两边就能不烫手,呼呼呼地吹起。

“舟舟和饺子慢点吃。”

“妈妈,好香。”

“香吧?柚子叶的香。”

秦柔低头用鼻子闻了闻,她低头吹了一口气,在手中的糍粑上咬了一口,入口青色的糯米皮,软乎乎的,很黏,带着点微微的苦涩,咬破皮之后,就露出了里面的糖馅,糖汁儿裹着芝麻碎和花生脆,甜香扑鼻。

吃这种糍粑的时候,一定要皮和馅料一起吃,软黏的苦和流汁儿的糖,以及香脆的花生芝麻,三种混合在一起,甜而不腻,苦中有甜,柚子叶浓香扑鼻,味道好吃极了。

这种的糖糍粑虽然好吃,但是不能多吃,因为吃了一个后就会觉得腻味。

舟舟和饺子两个孩子也喜欢吃,呼呼吹着吃粑粑。

“饺子,小点心,糖馅要流出来了。”

他们俩的手还小,捧不稳手中的糍粑,不留心里面的糖汁儿馅流在了手上。

小饺子舔了下自己的小手,甜乎乎的,他朝着妈妈笑了笑。

“甜!”

“甜吧?”秦柔笑着捏了捏两孩子的小脸,今天吃鸡蛋糍粑就是凑个热闹,她姐姐秦棉喜欢凑传统,据说好像有老话说,三月三吃芥菜鸡蛋和艾蒿糍粑,叫做什么“打蛇眼?”“踏蛇眼?”,反正就是这样做了之后,一年蛇蛇都不会来骚扰你。

在西南蛇多的山区会有这种说法。

这种好寓意,必须得带孩子来吃啊。

“我还煮了五色饭,咱们中午还烧竹筒饭吃怎么样?”

“好啊,姐,我来烧竹筒饭,我今儿带了些腊肠豆子还有萝卜。”竹筒饭是秦柔的心头所好,柴火烧出来的竹筒饭非常香,竹筒饭和煲仔饭一样,要加灵魂腊肉。

五色饭也是三月三的传统,不过五色饭颜色漂亮是漂亮,特别好吃算不上,以前三月三的时候,身边会有壮族的朋友送秦柔五色饭,他们有煮五色饭的习惯。

现代化在城市里煮五色饭,还会闹出奇奇怪怪的危险,比如不小心把清洁碱当食用碱加入泡米的水中,吃了就容易……很危险的行为。

“不要萝卜不要萝卜。”两个小崽子雷达探索到了“萝卜”这个词,立刻闹腾起来。

“好好好,你们的竹筒饭不加萝卜。”

秦棉看着妹妹和两个小外甥笑了笑,她把耳边的头发撩到耳后,柔声道:“阿妹啊,两孩子马上快四岁了,你要不要考虑给舟舟和饺子生个妹妹?”

舟舟和饺子仰头看大人,好奇道:“妹妹?”

“阿姐你自己不生,还让我生。”生二胎什么的,秦柔暂时还真没考虑过,舟舟和饺子都还小,再说等到八几年,应该要正式推行计划生育了。

“我都有大女儿娟娟了,你还没个女儿呢,难道就不想给两孩子生个妹妹?”

“舟舟和小饺子,想不想要妹妹?”

“妹妹?”

“跳跳念念也是妹妹……”

秦柔跟姐姐道:“跳跳和念念是家属院的孩子,比他俩小一点。”

“妈妈生的妹妹是亲妹妹啊,阿妹,你看,你要是现在生个漂亮的小妹妹多好啊,一出生就两个哥哥宠着她,咱们的舟舟和小饺子肯定能照顾好妹妹……”

“是不是啊?小舟舟?小饺子?”

舟舟和饺子迷迷糊糊地“嗯嗯”两声。

秦柔笑笑,心想嗯什么嗯啊,这两个傻崽,尤其是小饺子,自己都是要让哥哥宠的小弟弟,还想要妹妹。

秦棉诱惑道:“有妹妹之后,小饺子你就要当哥哥了。”

“嘚嘚?”小饺子眼睛一亮,随后下意识道:“我才是舟舟!!”

“不管你是不是舟舟,你都能当哥哥……”

秦柔阻拦道:“阿姐,你别逗他们了,说什么妹妹啊,忙着呢,不生。”

正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个大嗓门:“小舅妈小舅妈!!!我们回来啦!!”

夏明玺小朋友昨天就来好兄弟陈景翊的家里玩,今天三月三村子里尤其热闹,这几个孩子都快要玩疯了。

夏明玺和陈景翊一前一后地走进了屋子,这两孩子如今九岁了,夏明玺长得高一点,陈景翊身材偏瘦,头发很黑,此时的景翊小朋友已经不剪西瓜头了,脑袋上是干净利落的黑碎发,耳边的碎发贴着俊秀斯文的脸。

“小姨。”拿着画册的陈景翊见到秦柔,温柔地笑了笑。

“景翊,快,你跟小明来吃鸡蛋。”

“小舅妈,你怎么也叫我小明啊?!!”

“咱们吃过了。”

现在的陈景翊虽然在外人面前不怎么爱说话,平日里也安安静静的,喜欢在角落里画画,但他在家人面前,会笑也会温声柔和地说话。

陈景翊如今在跟爷爷陈老爷子学绘画。

只不过陈老爷子十分嫌弃他:“这孩子没有绘画天赋。”

“怎么就没有绘画天赋了?”

“画出来的东西太死了,没有灵气。”

秦柔秦棉姐妹俩也不是什么评鉴艺术家,但是秦柔觉得陈景翊画的很好看,比起画花鸟一类的动物,陈景翊更喜欢画各种建筑。

去年陈景翊去了一趟椰城,回来后画了不少椰城的建筑,很是漂亮。

琼州岛上的椰城,残留着不少以前东南亚华人华侨所建设的异域风建筑,有一段时间,陈景翊画了不少这样的建筑画,陈老爷子见了,不太喜欢,不准他画,可陈景翊还是喜欢画建筑。

陈景翊沉默话少,却也跟他爸爸一样固执,不会因为爷爷说不能画他就不画,仍然画着自己喜欢的南洋小楼。

他还送过一张画给秦柔。

“喜欢这样的楼房?”秦柔笑着问他。

陈景翊点点头,“喜欢,但是爷爷不给画。”

“你想画,那就画吧,景翊,你要不要尝试画自己喜欢的楼房?你可以自己设计,把自己的想法加上去……”

秦柔鼓励他,喜欢画建筑没什么不好的,陈景翊就喜欢那些风格迥异的房子,对这些建筑感兴趣,或许培养一下,将来还能成为个建筑设计师。

陈景翊答应了她。

“小姨,我去拿一张画来给你看。”

秦柔点点头,陈景翊去房间里拿画,夏明玺则擦了擦脸上的汗,嚷嚷道:“我想喝椰子,刚在外面跳了半天,可没累死我,让景翊来跳,他又不来……”

“他们刚才在外面跳竹竿舞呢。”

“小姨,你要不要去跳舞?”

“不去了,你们玩吧,瞧瞧你一头汗,快擦擦,身上湿了没?去换身衣服……”

“不用了,待会还出去玩,晒晒就干了。”

那可不就是一身的汗臭味。

陈景翊把画拿给秦柔看,秦柔仔细看看,是一栋漂亮的四层小楼,线条明晰,很像西洋小楼,她笑着问他:“有没有想过房子里面是什么样的?”

陈景翊愣了下,随后道:“我以后想想。”

“嗯,多想想。”

秦柔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会外面又有人来了,是符大婶子,她手里还提着一个大竹篮,一见到秦柔就笑了:“柔妹子过来了,来,快尝尝我家做的喜饼,我小女儿要结婚了,来,都尝尝,吃喜饼,两孩子也来尝尝。”

听说符大婶子家的小女儿要结婚了,秦柔姐妹俩都开口祝福恭喜。

符大婶子笑得一脸灿烂,招呼道:“这种大好日子,你们一家家的别闷在家里啊,快一起出来玩。”

大婶子就跟赶猪一样,把她们几个都赶了出来,这会儿村寨里一片热闹的欢声笑语,跳竹竿舞的跳竹竿舞,对歌的对歌,男男女女说说笑笑。

三月三也是情人节。

她们走到村寨中的广场上,一圈人正围着一对男女跳舞,符大婶子指了指中间站着的女人,笑着介绍道:

“那是我女儿,梦兰。”

梦兰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姑娘,皮肤有些偏黑,五官却生得漂亮,眼睛亮晶晶的,此时穿着一身黎族织锦服饰,笑起来的时候,眼眸中带着几分羞涩情意。

她身边站着一个男人,这男人中等身材,微微有点地包天,模样不算出挑,也长得不难看,他穿着黑裤白衬衫,这个男人秦柔之前见过,是村子里的知青,叫做周元方。

之前这个周元方曾经跟汪知青一起到她姐姐姐夫家里借过书,跟沉默爱看书的汪知青相比,周元方性子活泼逗趣,还会说笑话,很能讨女孩子喜欢。

符大婶子说自己女儿要嫁的对象,应该就是他了。

“他叫周元方,外面来的知青,我本来还不想让梦兰嫁给外面的人,但是女儿喜欢,咱也没办法了……”

“走,你们也过去跳舞去。”

“咱们不会啊。”

“不会就跟着队伍走。”

符大婶子拉着她们和孩子一起加入队伍里去,绕着中间的男女转圈,时不时还唱几句,最后大家一起将两个漂亮的花环套在了梦兰和周元方的脖子上。

“梦兰,来,抱抱这两孩子。”符大婶子拉着舟舟和饺子上去,这是她早就盯上的两娃,让女儿趁着这会儿抱抱,结婚了之后也能生这一对大胖小子。

秦柔对这种事情已经很熟悉了,让舟舟和饺子乖乖去充当一会小花童。

“看看这两孩子长得多聪明灵巧。”

“符大婶子你有福气了,快抱外孙喽。”

……

一群人嬉嬉笑笑过之后,又一起去摇木桥,村寨里有一座由绳子和木板编成的木桥,这样的桥十分晃动,只要走在上面的动作大了点,整座桥都会跟着一起晃动。

一堆人站在木桥上使劲摇的时候就更晃了。

小孩子们特别喜欢在这桥上蹦跳,秦柔带着舟舟和饺子上去,立刻被摇得抓绳子,舟舟和饺子抱住妈妈的腿,跟着周围的人一起随着晃动的桥一起“啊啊啊……”

怕他们俩小矮墩墩受伤,秦柔没带他俩在桥上多玩,回到姐姐姐夫家里烧糯米饭。

“妈妈,想喝水水。”在外面玩了一会儿,两孩子都渴了。

“喝水还是喝椰子。”

“要椰子要椰子……”

秦柔给两孩子各开了一个椰子,秦棉也回来了,她背后跟着一个瘦瘦高高的男人,这个男人瘦的跟麻杆一样,背着许多木柴。

“放这吧,谢谢你啊,阿石。”

男人放下柴火,没说话,转身就走了,走之前,他看见了秦柔,眼睛愣了一下,却没多留,低着头往回走。

秦柔瞧见了他的正脸,下巴上不少胡渣,眉毛很浓,因为毛发太多的缘故,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面目。

“阿姐,他是谁啊?”秦柔好奇地问道。

“他啊,他叫阿石,他们家也是个可怜的,当然,在外面可不能这么说——”秦棉凑过来跟秦柔细声说话,“他家的成分不大好,也是被下放到这里,据说以前他家很富裕,拥有好大一片地……后来他叔收到消息,带着姨太太和另几个孩子跑了,丢下他们一家子在岛上,他爸死了,年轻姨太太也被赶着改嫁,他家里现在只剩下他奶奶和一个哑巴姐姐,一家子挺可怜的,他姐姐的孩子在你姐夫那读书呢。”

“之前他奶奶在路上发病,正巧被你姐夫父子俩发现,送去了医院,人给救了回来,他就挺感谢咱家的……”

“反正咱家的成分也就那样,跟他们家交往也没什么……”

说到这里,秦棉把秦柔拉去了一楼的一间房,挪开柜子,从底下挖出来一个木盒,秦柔转身回避:“姐,你这也太不讲究了。”

怎么当着她的面就开始挖宝贝。

“你又不是什么外人。”

秦棉把盒子交到秦柔的手里,秦柔一打开,随后就愣住了,因为里面放着两个又大又圆的金色珍珠。

正圆的金色珍珠,赤金色,直径约莫有个十二到十五毫米,虽然年岁久了,光泽度仍然很高,一个带着点肉眼可见的细微瑕疵,另一个瑕疵极少。

“阿妹,你要是喜欢,你就拿走吧,咱家也不适合放这些东西。”

“咱家本来也不要,但是他硬要你姐夫收下……阿石他们家以前是养珍珠卖珍珠的。”

秦柔把盖子合上,“阿姐,人家送给你的,你就拿着吧。”

“行吧,那就埋这吧。”反正这种东西也不能拿出去给人看,好看是好看,但也没什么用。

从姐姐家里回去之后,秦柔一直在想着珍珠的事,她倒不是在想那两颗南洋金珠,而是在设想等两三年后养珍珠的可能性。

她现在可处在一个地理好位置上。

没有女人能拒绝珠宝,哪怕上班的时候不适合戴,回家的时候也要在镜子前臭美一番,节假日更是要穿戴漂亮出门。

以前秦柔有一段时间格外沉迷珍珠首饰,对各种珍珠如数家珍,她还翻过很多养珍珠的历史资料,研究尝试过珍珠养殖,作为一个有几间房子收租的小拆迁户,她还算有点小金库供她养小爱好。

各种珍珠项链,珍珠手链,珍珠耳钩耳线耳环耳钉……她都收集了不少,她还喜欢自己DIY,比起黑色的大溪地珍珠和金色的南洋金珠,年轻的秦柔更喜欢戴白色或者偏粉一点的珍珠,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各有各有美。

秦柔摸了摸自己的耳垂,来到七十年代后,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带过珠宝首饰了。

等几年街上各种漂亮的红裙子流行起来,各种珠宝首饰项链也会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