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七零海岛养娃日常 > 第 114 章 考大学

七零海岛养娃日常 第 114 章 考大学

作者:松鼠醉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2:3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七零海岛养娃日常 !

七七年八月,舟舟和饺子两孩子五岁了,他们俩的妹妹豆豆和蓉蓉也已经半岁了,是的,家里两个女孩小名叫做“豆蓉”,已经有粥粥哥哥,饺子哥哥,还缺个馅儿,甜豆蓉馅儿的。

豆豆姐姐大名陆思瑶,蓉蓉妹妹大名陆思宁,因为两个小家伙长得一模一样,秦柔也用一根红绳带绑在了姐姐豆豆的手腕上。

这两个小家伙长到了半岁,已经能坐起来了,吃得白白嫩嫩,姐妹俩整天咿咿呀呀嘿嘿笑着,两姐妹冒了小牙牙,如今秦柔已经在给她俩添加辅食了。

真不愧是陆家的孩子,特别能吃,跟她们哥哥一样。

舟舟和小饺子两位哥哥从幼儿园回来,就会围到小床边来陪妹妹们玩。

小拨浪鼓吧嗒吧嗒地响。

左边舟舟喊:“妹妹,看哥哥!!”

右边小饺子大喊:“妹妹,看哥哥!!”

“吧嗒吧嗒……”

豆豆和蓉蓉姐妹俩左边看看,右看看,迷迷糊糊地流着口水,因为不会说话,她们俩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

为什么左边是个小哥哥,右边又是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小哥哥,才会认人没多久的姐妹俩觉得好迷糊啊,为什么那么多一模一样的哥哥。

“啊啊啊?”

“哎呀……”

姐妹俩翻身挤在一起,哼哼唧唧姐妹俩蹭啊蹭的,看什么哥哥啊,哥哥都长得一样,还不如看姐姐(妹妹)。

抬手揉揉姐姐的小脸,吧唧翻身压上去。

秦柔发现这姐妹俩中,妹妹要比姐姐活泼不少,姐姐就很淡定,十分豪爽地大字摊开睡觉觉,妹妹就要搞东搞西,咿咿呀呀地挥挥手,抖抖腿。

骚扰老大姐的睡眠质量。

“舟舟和饺子来练字,写两页大字再陪妹妹玩。”舟舟和小饺子五岁了,他们已经认得不少字,还能看简单的小故事。

舟舟和饺子闷着头,假装没听见,他们都不太喜欢写字。

五六岁的小朋友愿意老老实实坐着写字就奇了怪了,比起学习,他们更喜欢去外面玩泥巴。

“妈妈,我们要出去玩捉迷藏!”

家属院里年龄相差不大的小伙伴多,舟舟和饺子也喜欢跟大院里的朋友玩,什么捉迷藏打羽毛球……就是人越多也越好玩,尤其是捉迷藏。

“陆维洲,带小饺子来写字。”

舟舟机灵道:“陆维洲是谁?我不认识。”

小饺子跟着机智道:“我也不认识陆维泽!”

秦柔:“……”知道什么是不打自招吗?这就是不打自招。

“你们是不是妈妈的儿子?妈妈只有陆维洲和陆维泽两个儿子。”

“我是舟舟!”

“我是小饺子!”

“等以后读小学要写名字了,作业本上要写自己的大名。”

秦柔把这两孩子拎到小桌子前坐下,老老实实先写两页自己的名字。

陆维洲,陆维泽。

“妈妈,写完了!”

两孩子写完了之后,秦柔看见这两兄弟的一手“破字”,自己的名字写的歪七扭八,怎么说呢,陆维洲和陆维泽这两个名字的书写难易程度相差不大,字体都是左右结构的,就容易导致……

三个字的陆维洲能写成六个字的“陆维洲”,其中的“洲”字,左边的三点水就像是扇了右边的“州”字一巴掌,臭骂一声:莫挨老子!

如果要再细细去品一下那个“州”字,更是足够四五分裂。

秦柔把两孩子的破字拿给爸爸陆琰看,“快教咱儿子写字,陆哥你的字写得那么好看,怎么崽崽们的字写成这样。”

“他们还小。”

“陆琰,你给孩子们写一本字帖吧,让他们照着你的字来练。”秦柔的字写得一般,她可不希望两个崽崽的字像她一样,而是希望舟舟和小饺子写字像爸爸。

“嗯。”

只不过孩子年纪还小,就算是照着爸爸的字练习,写出来的字,仍然很有自己的想法。

到了**月的时候,社会上隐隐传出了些许要恢复高考的消息,有些人不相信这个假消息,有些人则暗自期待着,等到了十月,恢复高考的消息通过广播播报出来。

秦柔作为播音员,亲自将这一则消息通过无数播音喇叭播报出去。

“……作出重大决定,将在……恢复高考……”

这是一则大消息,无论是中央广播电台还是地方人民电台,都在早中晚重复播报这一则消息,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农民和知青,还是工厂车间工作的工人,以及别的退伍军人,学生……都听到了这个大消息。

所有地方的人都骚动了起来,恢复高考?通过考试考取大学?!!

这一则消息实在太令人激动了。

过去十年来都是考各种推荐上大学,不少人摇了摇头,自知得不到推荐名额,从来不敢去奢望读什么大学,而现在竟然恢复高考了?!!

他们有读大学的机会了!

这一则消息发布匆匆,还没来得及叫人准备,高考的日子近在咫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试时间定在今年冬天十二月,现下距离考试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

所有的人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一个大消息,就要开始准备高考复习。

高考的报名费定在一元钱,在不少人的反应下,又改成了五毛钱。

也就是这五毛钱,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很多人拿着五毛钱,站在人生的选择道路上犹豫,“就一个月了,我能考得上吗?”

“你参不参加考试?”

“报名!哪怕考不上也要报名试试!”

……

无数人报名参加考试,秦柔犹豫着要不要去报名,陆琰回来之后,秦柔问他的意见:“你说我要不要去报名参加高考?”

陆琰是有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夫妻俩凑在一起看过《十万个为什么》,还一起讨论过数学题,他知道秦柔的水平,“你能考得上。”

“那你说我要不要去读大学呢?”

“想去就去。”陆琰问她:“想好了要考哪个大学?”

“广城的岭南大学。”秦柔继续道:“如果我考上了,明年就要去广城读书。”

那就意味着两人要分居,这也是秦柔犹豫的原因,本来她和陆琰聚少离多,现在孩子还小,又要分开去读大学,秦柔还挺舍不得。

虽然琼州岛到广城的距离算不上天南地北,可如果她去读书,那未来四年只能在寒暑假见面了。

“去。”陆琰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答案,笑着鼓励她:“加油考上。”

秦柔气闷:“你这么这样啊?陆琰!你媳妇儿我真要考上大学,我就得去广城读书了!”

“平日里还说最喜欢媳妇儿,恨不得天天缠在我身边,现在我要去外面读书了,你连点依依不舍都没有,还鼓励自己媳妇儿赶紧考上……”

陆琰笑着看她,把自己头上的军帽取下来,戴在秦柔的头顶,他说道:“今年十二月,广城预备要组建一个海军学校。”

秦柔:“……所以呢?”

“如果你去广城岭南大学学习,那我也争取机会去学校进修。”

秦柔:“?!!!!”

居然还有这么巧的事!

“那我就去报名参加高考了?!”夫妻俩一同去广城学习,还能顺便见证经济开放!!!

陆琰宠溺看着她笑:“去!”

“必须得考上啊,别到时候陆哥去了,你没考上。”陆琰刮了刮她的鼻子。

两个女儿还小,陆琰也想趁机会去进修学习,虽然很多大老粗都讨厌学习上课,但他这样原本就出自于军校的军官不一样,他本身的各项知识底子扎实,如今正值壮年,学习对他来说不成问题。

别的不谈,对于军官来说,在学校进修学习的时候会相对自由不少,尤其是对于结婚有家属的军官,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家里,他们在课余时间是自由的。

“你这样说让我很有压力。”陆琰这么说了后,那她就得一定考上了,秦柔也不清楚第一届恢复高考的考试究竟要考什么。

“陆哥陪你复习。”

秦柔去报名点参加了考试,她去报名的时候,报名点仍然人满为患,倒也不是报名的程序麻烦,而是大家暂时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留在报名点多多接触考生,大家互相讨论讨论。

这会儿的高考跟以后的高考不一样,是先填报学校志愿,再进行考试。

考试考什么内容?我能考个什么分数?这分数能上什么学校?……这些大家都不知道。

“你们填报什么学校?”

“还有一个月了,来得及复习吗?”

“我肯定是考不上了,先考着试试,我就填个华清大学和北大!”

……

不聪明还在这里跟人家瞎叨叨,真有心考大学的早就蹲在新华书店门口了,各大新华书店都有人员大清早的蹲点守着,就是为了买书。

尤其是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被人抢破了头。

因为之前跟广城出版社那边的人打过交道,秦柔弄到了两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她自己留了一套,送了一套去姐姐姐夫那。

知道陈家有书后,大角村的不少知青来陈家抄书学习,一个人抄录一部分,大家就能凑在一起学。

“你要是抄累了就换我来!”

“这些数学题好难啊!”

……

姐夫陈勉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学习氛围,心中觉得温暖又欣慰,他喜欢看见所有人一起积极向上学习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他已经许久没见过了。

“陈老师,您是大学生吧,能不能给我们讲解一下这道题。”

原本就一心向学的汪知青抓住机会向陈勉请教,陈勉给了他不少指点。

陈景华和陈娟娟两个孩子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同样高兴不已,“以后咱们也能参加考试!景华,咱们也能考大学了!”

“小姨,你说得对,果然是要择优录取人才!”

“小姨,你也要参加考试?”

秦柔点点头:“小姨先去读大学,景华和娟娟等个一两年考大学。”

“阿妹啊,你也要去参加高考?”得知自己的亲妹妹要参加高考,秦棉的下巴都要掉地上了,妹妹秦柔跟她一样都是山里妹子,以前还勉强读个艺术学校,现在竟然要去考大学?

姐夫陈勉道:“你妹妹她这两年认真读完了《十万个为什么》,她的天文地理数理化基础比其他的人扎实多了,她要考,应该能考得上。”

“真的啊?”秦棉惊了,“咱们家要出个大学生啊!”

陈勉无言以对:“你难道没有嫁个大学生?”

“这可是我亲妹妹……你们这一个个都变成有文化的人,倒把我给落下了,我也得多学学才行。”

“那是啥书啊,我也认真看看!”

“阿姐,你也多看看,说不定也能考上个大学。”

秦棉摆了摆手:“我这个年纪还考什么大学,阿妹你年轻,这会考大学正好。”

“阿姐,你不知道了吧,我看见有人母女俩一起报名考试呢。”

“啊?!母女俩一起考?”

“嗯。”秦柔笑着点点头:“指不定人家母女俩人还考上一个大学。”

这恐怕是一届最特殊的高考,何止是母女一起同堂考试,还有父子、兄弟姐妹……更有“师生”一起携手走进考场。

不少乡村小学老师也报名参加考试,姐夫陈家这会儿成了个香饽饽,全都围着他请教问题。

就连隔壁几个村,不少在橡胶农场工作的知青,知道这里有两位大学生,更有曾经的大学老师在这,也是不辞劳累跑到陈家来求学。

来拜访陈家的人络绎不绝。

“陈老师……”

大角村的村民见到这样热闹的场面,个个都称奇不已。

*

秦柔去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只填了一个学校,那就是岭南大学。

其他人七七八八填各种学校的都有,要论起最多的学校,恐怕还真是“华清”和“北大”,有些人只知道这些大学。

明白自己今年肯定考不上的,自然胡乱填写学校,哪个名声响亮就填哪个。

家属院里的叶明秀跟秦柔一样报名参加了高考,她要考的学校也是岭南大学。

“到时候咱俩一起去广城读书。”

因为报名参加高考的事情,不少人家里闹得人仰马翻,家属院这边的还好,没工作的军嫂一般也没激情去参加高考,有工作的军嫂,一半生活安稳,不想去考大学,也有另一半想要去参加考试,但是家里人不答应。

岛上的知青,工厂里的工人,不少结婚有家庭的人都在面临着同样的选择,究竟要不要参加高考?

哪怕家里人不赞同,他们仍然走进了考场。

十二月,秦柔去参加了高考,考场里面当真各类人员都有,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她还看见过直接在试卷上画鸭蛋的考生。

跟她参加过的后世高考相比,这会的高考实在随便的很,秦柔心情格外沉稳,试卷题目不难,她用心答完了所有题目。

交完最后一科试卷,秦柔松了一口气,她走出考场,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家里。

“小秦?小秦你考完回来了?”

“考得怎么样啊?”

秦柔随便应了声:“考得还行。”

回到家里,家里的一对姐妹花坐在围栏床上看妈妈,一见到妈妈,激动地喊了声:“嘚嘚!!”

“哥哥!!”

“哎呀——嘚嘚!”

秦柔:“……”

在小饺子哥哥孜孜不倦的教导下,他们家的甜豆蓉姐妹,最先学会喊的称呼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更不是爷爷奶奶,而是哥哥。

论被女儿喊做哥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秦柔走到女儿们的身边,诱哄道:“乖豆豆,乖蓉蓉,喊妈妈,叫妈妈!”

豆豆道:“咯咯?咯咯呵呵嘿嘿……”

她喊着哥哥?咯咯?喊着喊着就自顾自地笑了起来。

妹妹也跟姐姐一样,两个傻宝儿面对面一起笑。

秦柔:“……”

她看见这俩傻女儿的面容与她有六七分相像,突然就感觉到了一阵糟心。

陆琰回来了之后,没问她考得什么样,而是跟她一样逗女儿,“叫陆哥!”

秦柔闻言生气地拍了一下他的手,“上梁不正下梁歪,怎么教女儿的?叫爸爸!!”

豆豆:“爸爸!!”

蓉蓉:“嘿爸爸!”

秦柔:“?!!!!!!”

啊啊啊为什么会叫哥哥会叫爸爸,还是不会叫妈妈呢?

“乖宝儿,叫妈妈!!”

“爸爸!!”

“吧啊吧阿爸!!”

秦柔:“……”

糟心女儿。

舟舟和小饺子跑回家,小饺子马不停蹄:“妹妹妹妹,喊哥哥!!”

“哥哥!!”

甜豆蓉见了饺子哥,立刻喊:“爸爸!”

小饺子:“?!”

饺子不是爸爸呀。

他转过头看陆琰,疑惑:“爸爸?”

陆琰:“……”

舟舟道:“是大哥哥!”

“爸爸!!”

秦柔:“……”

教了两小破孩子几天后,豆豆和蓉蓉终于能勉强分清爸爸妈妈和哥哥了,这两小姐妹还会爬来爬去,试图扶着围栏站起来。

“妈妈……”

“咱们家豆豆和小蓉蓉一岁了。”

豆豆和蓉蓉这两孩子学说话很快,没多久也能姐妹俩互相叨叨着自言自语,这就是生双胞胎的好处,如果是一个孩子,这孩子在说话的时候,就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和回应,而这小姐妹俩个,互相之间说些大人们听不懂的话,说得特别有劲。

秦柔考了四百零六分,被岭南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录取了,此时的企业管理系,也就是后来的工商管理,叶明秀考了三百五十分,也被岭南大学的中文系录取了。

“小秦,你真考上了?!!”

“小秦你跟赵家的都考上了?!!”

“厉害啊!”

……

广播电台的人知道秦柔考上大学之后,也个个称奇,“秦柔,你这模样你这嗓音,怎么就不继续当播音员啊?在电台里当播音员多轻松。”

“你学了企业管理,难道你想去当车间主任?”

“小秦,恭喜了!”曾雪青跟秦柔共事了几年,如今她要离职读大学去了,又是唏嘘又是遗憾,“以后你就是大学生了。”

席相宜也考上了大学,不过她考上的是一所西北的学校,正犹豫着要不要去读书。

“要不明年再考一年?”

“明年大家又复习一年,恐怕要比今年难考多了。”

“说的也是,这一次突然考试,太让人措手不及了。”

……

大角村的喜报也是接连不断,他们村里的知青竟然有六七个人考上了大学,虽然好几个学校不怎么样,但对于乡下农村来说,这可是个大新闻。

不少人都来陈家感谢陈勉。

“多亏了陈老师。”

“还得谢谢在陈家看的书!!”

……

其他村的知青也来大角村感谢陈家,感谢陈勉父子俩的帮助。

大角村的人见了这场面十分高兴,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他们村里的陈老师当真有本事,哪怕他是小学老师,可人家考大学都要来向他请教呢!!

——他们村里的大能人。

村民就跑到村干部面前去夸人:“还是您厉害,把陈老师招到了咱们村,咱们村多了个厉害人物,以后娃娃们也有希望。”

虽然乡下人没什么文化知识,但是他们有后代子孙,见着那么多知青去考大学,还有几个考上了大学,心里也跟着热乎了起来。

虽然他们自己不能考大学,但是他们的子女能读书,能去考大学,他们村里有这么个老师在,以后的娃儿们肯定也有希望考上大学!!

“以后咱的娃考上大学,是不是也能包分配工作?也能当上干部?不用在地里干活了。”

“要跟陈老师家关系打好点。”

“让家里的小子好好听陈老师的话。”

其他村子里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也很羡慕他们村里能有一个厉害的文化人,“你们村的陈老师厉害了啊,听说他帮的好几个人都考上了大学。”

“好多村里一个都没考上。”

“人家村里考上了一个就欢喜的不得了。”

“你们大角村也变个风水宝地了。”

……

村里对陈家人更加尊重,见了他家人就热情打招呼,见了这改变,秦棉高兴的不行,这当真是时代的变化,陈勉和陈老爷子父子俩人脸上也多了不少笑容。

陈娟娟和陈景华姐弟俩在爷爷和父亲的教导下更加用心刻苦读书,尤其是陈景华,他本来就擅长看书学习,这会儿知道自己能有机会考上大学后,恨不得天天钻进书本里去。

那个学习劲儿,让好些年纪比他大的知青都汗颜。

“太好了,我阿妹考上大学了!”

“你们小姨考上了大学,你们以后肯定也能考上大学!”

陈家人一天天的欣欣向荣,他们都觉得未来更有盼头了。

一九七八年的春天,秦柔要去岭南大学报道,陆宗颐姜萍夫妻俩跟五个孩子一起去广城,陆琰也要在不久后去广城的海军学校进修。

他们不用租住房子,而是跟陆三姐住在一起,陆三姐去年年底转业了,她现在不是一名女军人,而是一名光荣的女警察。

陆璇想办法转业到了广城,原本她的部队换防到了粤省,又加上她曾经立过功,表现良好,就获得了在广城安置的机会,她经过内部考试,转入了公安部门。

从一身制服,换上了另一身制服。

陆璇对这个安排很满意,她对广城这个地方向往很久了,吕清总是在信上跟她描述各种好吃的,她一定要来这里吃吃喝喝,把好吃的都吃遍,把好玩的地方也都玩一遍。

“妈!”夏明玺见到自己焕然一新的亲妈,开心地熊抱上去。

他妈是警察了,警察抓坏人!!

老陆同志上上下下打量自己女儿的这一套警官服装,不由得点点头:“不错,不错,好好干!”

秦柔笑道:“三姐。”

大哥哥舟舟带着另外三个小家伙一起开口喊“姑姑”。

“让我来抱两个孩子。”见了豆豆和蓉蓉两个小侄女,陆璇很是喜欢,她个头高,力气大,一手抱一个。

“乖,叫姑姑。”

“姑姑!姑姑!”

“跟我来吧,我现在住在我朋友的房子,在路边一栋骑楼里。”陆璇领着她们上自己现在住的地方,这套房子并不大,两房一厅,但是房间很大,用柜子能隔出个三房来,“我在公安分的房子现在还在建着,明年建好了就能搬进去。”

他们一家人浩浩荡荡上了楼,楼里其他的人来看热闹,见状有邻居忍不住开口恭喜陆璇道:

“小陆啊,你媳妇儿终于带着爸妈孩子来找你了。”

“你这个媳妇儿长得真漂亮。”

陆璇:“???!!”

秦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