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六零年代好家庭 > 230.奔前程

六零年代好家庭 230.奔前程

作者:桃花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7 16:48:4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六零年代好家庭 !

支持正版, 爱护作者,收藏作者有加更哦*——*

谁知道正和周明愈在东间说话的张翠英喊道:“你汉子的衣裳让别的媳妇儿拆洗?你想什么呢,就你忙, 二嫂三个孩子也没见让你给拆洗一回。”

张够瘪着嘴把头收回去, 又觉得委屈得很, 莫妮儿又不上工, 帮着拆洗一下棉衣不是应该的?要是不让她去上工, 拆全村的她也乐意!

周明愈见他娘那么不客气地怼三嫂, 就小声道:“娘, 俺三嫂真是崴了脚,你别呲儿她了,你以前不是说不人前大声呲儿媳妇吗?”

张翠花哼道:“哪里人前了?家里又没有外人。再说,她这是自己往下流里走, 以前也不这样,今日是开始抽风学老赵家?我呲儿她是应该的,家家户户都这么过日子,莫妮儿孩子多了也得她自己忙, 还指望我这个婆婆还是嫂子给她帮把手?现在想偷偷懒占占便宜,等我和恁爷没有了, 你们兄弟分了家各过各的都一堆孩子扑棱着,也指望旁人?”

周明愈笑道:“娘你说什么呢,你和俺爷铁定长命百岁, 还得等着我盖砖瓦房给你们住呢。”

张翠花严肃道:“你小子别净瞎捉摸, 砖瓦房那是地主住的, 你想啥呢?你这是要犯原则错误,小心有心人听着。”

周明愈道:“娘,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是要住砖瓦房娶媳妇吃大饽饽就大肉的。”

张翠花叹了口气,“说是要跑步进入呢,结果我瞅着倒是……”她没说完,咳嗽了一声,“行了,不能说这些,小心被扣上污蔑社会主义的帽子就麻烦,咱家可是先进分子,从来不拖后腿儿。”

周明愈又哄了她两句把她哄开心,就道:“娘,我和你商量很正经的事儿。”

张翠花笑,“你个小瘪犊子还有正经话呢?中,你说吧,我听着。”

周明愈就道:“娘,你看我四哥比我大都没娶媳妇……”

还真是再正经不过的事儿了,张翠花也觉得稀罕,“娘有数呢,你哥哥说媳妇不犯愁,好找,咱们队工分值钱,再说咱家也不差……”

“娘,俺四哥还和你们住一屋呢,他娶媳妇住哪里啊?”

“到时候……把南屋拾掇一下。”

“娘!”周明愈有点冷汗,南屋是以前养牛的牲口棚,又矮又小,到现在还一股子牛粪味呢怎么能给四哥住。

“娘,不如早点去大队里申请宅基地,我看咱们家老屋的地方就行,那本来就是咱们的,申请也好申请。眼瞅着村里以后结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咱们要是不赶紧把地场占下,万一以后不好申请了呢?再说,咱早点申请,就能早点准备材料。要是晚了别人家来借咱们的木头,你借不借?”

他不能只画大饼忽悠张翠花,还得说点让她担心的。

一件事就算没下定决心,但是一旦有人来抢,那就是板上钉钉了。

叫他这么一说,张翠花还真觉得家里住不开,老二一家子挤在一个炕上,老三孩子少还好点,小五媳妇也要生,以后孩子越来越多。再说老四已经耽误,之前好几个给说媳妇的,一听还和爹娘一个炕,根本没地住后来都打退堂鼓,再拖下去眼瞅着又大一岁。这院子也没地方盖,就算把树都砍了也不够接一间的,不顶用。

周明愈继续道:“娘,咱们家这些树也都成材了,不如现在砍了赶紧栽上新的,。”

张翠花听他说的头头是道,真办事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红鲤子,盖房子也不是说嘴那么轻松啊。就算帮工咱们有队上帮忙,可就咱们家里和菜园这几棵树够干什么的?没有砖头就得很多土坯、石头,再说还得要秫秸绑笆子,一大垛好麦秸草,不预备个五六年,谁家干得起三间屋子啊。”

周明愈自然不怕困难,现在不盖回头更盖不起来,现在不把树先砍了占着,等都砍光好几年弄不到合用的木头呢。

“娘,我寻思着我们先去后面占地方,哪怕盖个草棚子我和妮儿俩住着,把西间让给俺哥结婚。”

四哥从小在家里就是最受忽略的,平时不大说话只闷头干活。周明愈看上傻妮非要娶回来,也不管他四哥还没娶媳妇,张翠花偏心小儿子加上娶傻妮儿就要一袋子地瓜干她也就同意,根本不会考虑老四的感受。

周明愈想怎么也得让四哥早点娶媳妇,免得过几年年纪更大了。

张翠花沉吟不语。

周明愈又道:“娘,以前我不懂事,娘为儿子得罪外人不要紧,不能让四哥受委屈不是?”

张翠花点点头,眼眶都有点酸,骂道:“你这个小瘪犊子,一会儿犯浑不懂事,一会儿又比谁都懂事,真是恨煞人。”说着还狠心捶了儿子两下。

周明愈就知道差不多了,“俺大爷他们家也有树,还有谁家存木头现在又不急用的,我们先借来,等他们用的时候,我们再还呗。”

他是有信心的,这身体真是有把子力气,一手拎上一百多斤的东西,依然走得轻轻松松,有力气干活就能挣钱挣粮食,以后还粮食那些人只有更乐意的。

现在不借给他,下半年被拉去炼钢铁化成灰那可就没用了。

张翠花:“让我和你爷商量商量。”

周明愈听她说商量基本就成了,谁不知道老周家的大事小事儿都是他娘拿主意,他爹闷头干活就行。

“娘最英明了,我有空就和妮儿去把那里拾掇拾掇,那片地那么大,到时候我们拉土过去,又多一大片菜园呢。”

他也不再打扰张翠花,给她时间想想,他则先去行动。不管他娘现在同意与否,反正房子他是盖定了,要是不同意那就努力想办法劝她同意。他一定要尽快为莫茹找一个略隐秘的地方方便他们做事情。

…………

不等吹哨上工,他就领着莫茹去场里瞧瞧。

周家屯有四个队,一个队五十到七十户人家,二百到三百,每个队基本都是按照血缘关系来组织的。因为都是自己族里的人,工作好安排,说话也好使。

三队和四队则是杂姓居多,所以干活儿效率就差。

尤其每个队还要分四属户、大队干部等的工分份额,很容易引发各种矛盾,没有一个有威望的生产队长还真是压不住。

村前面左右中排三个队屋子和场地,三队自己在村东头。

二队的队屋子和场地在村西南头。

周老汉儿领着三哥周明光在压场,都光着脚,周明愈也赶紧踢掉草鞋拿了耙子过去帮忙去打坷垃。

要压场地不是那么容易的,上午的时候他们用牲口套上犁铧先把地中耕了一下。耕完以后要挑水泼场,水不能多否则会黏,不能少那样没用。泼了水的坷垃一敲就碎,要没有一个硬坷垃,土跟面粉一样细碎软和才行。

然后就开始压场。

压场可以用牲口,但是这时候场还非常软,牲口又重很容易踩出坑来,所以最好还是人拉着磙子和碾子满场走,虽然不累却很耗功夫。

莫茹一眼就看到角落有堆不大的石子,她就跟周明愈说拿回去铺天井。老周家天井只有一条小甬路,一下雨别地方会泞,铺上石子就好很多。她找了个装土的筐子,用铁锨把那些石头铲进去。

划拉完石头,她也不想闲着,巡视了一圈发现他们场下去是一片宽两米的河沟子,现在没水而是长满了野草,郁郁菁菁的十分喜人。莫茹眼尖,发现了一片比别处都高大的云青菜(刺苋),她欢呼一声赶紧说了一声拿着镰刀就下沟底去割草收野菜。

这里的云青菜大的不可思议,非常肥嫩,很多她直接拦腰割断,这东西生命力非常强过几日它们又会长成一大棵。

这时候一个头发油光水滑穿着有些怪异的女人拎着筐子过来,她看莫茹在割草就走到跟前,“傻妮儿,把你割的草放在这个筐里。”她拿镰刀敲了敲自己的筐。

莫茹不认识她,因为莫妮儿以前对老周家以外的人没感觉,不看也记不住。

她尽职尽责地装傻,依然不理睬,不过她怕自己有些憋不住,因为那女人穿得跟个花蝴蝶一样。

这么说吧,她把大家公认的国民被单穿在身上,大红的底,上面是白绿色的牡丹,不过有点不一样,这上面还有干黄的向日葵等丰收的果实,想来是传统主题又跟新时代靠拢。

莫茹这一天也见了不少人,尤其上午抽赵喜东那会儿有一群人围观呢,入眼都是灰突突的,男人穿着黑色、黑蓝色,女人穿着白色、黑蓝色或者灰绿色,很少有鲜艳的颜色。

现在被这样高饱和度的颜色一刺激,她的眼睛有点晕。

单蝶琴见莫茹瞅着她发愣就觉得肯定是自己衣服太漂亮,傻子都看得拔不下眼睛来,她得意道:“好看吧,这是县城里来的,你这个傻子是穿不起的。快割草,给我割满筐就给你多看两眼。”

莫茹:……

“快点,别偷懒,整天傻啦吧唧的抱蛆呢!就这傻样儿还能嫁那么个好男人,真是老天瞎了眼!”单蝶琴仗着傻子听不懂不会回应就说狠话刺她。

这也是她的经验之谈,这傻妮从去年冬天就嫁过来,以往在村里碰见,没人的时候她就会埋汰几句,傻子从来不吱声,傻乎乎的话也不说,估计根本听不懂。

莫茹努力搜肠刮肚寻思怎么狠狠反击才能怼得这个恶毒的女人屁滚尿流!

她居然说自己抱蛆!

莫茹毕竟是二十一世纪女性,自小读书受到良好教育,从学话开始就被要求不能说脏话,要礼貌待人……所以她怼不过前世的婆婆,因为她每次被人怼的时候都不知道要如何反驳,等过后又放不下,脑子会一直想冷不丁能蹦出一些反怼回去的妙句来。

可惜,晚了啊!

自己这种战五渣属性真是能让人憋出一口老血!

单蝶琴看她直勾勾地看着自己,一双眼睛亮亮的,不似从前那么木愣愣傻呆呆,年轻轻水灵灵除了脑子傻怎么看都是朵纤嫩的花儿。她突然觉得很不舒服,感觉只有自己这样漂亮的女人才能配上最好的男人,可自己早嫁人几年,真是生不逢时!

她用一根云青菜敲敲莫茹,凑过去问道:“傻妮,我问你啊,你和周明愈晚上怎么困觉的,谁压着谁呢?”

莫茹:……她差点喷了,我擦,这些人脑子都有坑的。

她脑子里突然蹦出一句话,想也没想就说了出来,“你爹压母猪,生你这么个不是人的玩意儿!”

哼,欺负傻子呢,她甩着镰刀就走了。

莫茹笑道:“这么贪心,要什么自行车啊。”

她的空间有集装箱那么大但是要更高一些,里面空荡荡的,四壁硬邦邦挖不动不像能种东西的样子,她的人也进不去,估计也不能养殖活物。

虽然如此夫妻俩也高兴得很,周愈吧唧亲了她一口,“老婆最棒,储物空间已经极好,咱不太贪心。有了这个空间,以后我努力种田攒粮,你把粮食藏在里面,再饥荒的年月也不怕。”

莫茹还为周愈没个异能有点失落呢,周愈道:“你是咱家财政部长,当然要落在你身上。”

莫茹又高兴起来,搂着周愈的脖子欢喜道:“老天爷对我们太好了,咱一定要好好过日子,不能辜负老天的厚爱。”

“那是。”周愈把灯吹了,搂着她躺下,“媳妇儿,今儿好像是周三吧。”

莫茹:……她一直说周愈有些古板没情调,就是以为夫妻房事他都周三、周五、周六!

好几年不待破例的,简直了!

“我现在可是孕妇,你看这大肚子,不定几个月了呢。”

“估计快七个了吧。”亲了她一会儿,周愈自然也不敢真做什么就搂着她睡了。

莫茹依然睡不着,在脑子里规划紧急任务,一年、五年、十年的宏伟蓝图。

她从周愈这里得来的信息,加上小时候听外婆、奶奶们讲的故事,综合起来前途简直一片黯淡

比如说从五/八年八月开始,人民公社把自留地收回,大炼钢铁,要赶英超美,家家户户的锅、铁器全都要“捐”出去,连墙上的一个钉子都要被拿走,更别说是大小锅。这就导致家里没法做饭,又要求家家户户把粮食全都集中到大队里去吃大锅饭。

与此同时,因为很多地方的产量“越来越高”,粮食从亩产一千斤到上万斤几万斤,很多地方虽然没有那么多,也开始放开肚皮大吃大喝,吃了两个月的干饭以后就开始喝稀。

而因为浮夸虚报,上头的征购粮指标也越来越高,比如亩产也就是一百三四十斤,非要报个三四千斤。征购粮加上附加税,比重是产量的百分之十五到十八左右。被浮夸风这么一搞,征购粮虽然降到百分之十,可基数太大全部产量也不够交的,所有余粮、口粮都被交上去。数量还是不够,最后连种粮、应急粮、牲口粮也被搜粮队搜走。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有些基层干部不肯虚报太多,也就是翻倍拉倒,却被扣上瞒产的帽子,要求反瞒产私分,大批搜粮队冲进农户家里,翻箱倒柜,所有的地窖、炕洞都要被搜过,一粒粮食也别想藏下。还有各种大会,要求献爱国粮,给这个献礼那个献礼,如果没有粮食甚至连破棉袄里的棉絮都被掏出来。等反/瞒产风过去以后又来了四/清,搞了一茬又一茬,直到六三年生产才开始好转,然后就到了六六年。

当然,这些事情在不同地区有不同体现,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那么凶残。

可莫茹不敢大意,万一摊上一点点凶残就足够他们万劫不复的。

她也听奶奶和外婆等人说过,饥荒的时候真是树皮、草根能吃的所有东西都填进肚子里去,甚至有人吃煤块、白土!瓜菜代就是这时候造出来的名词,可粮食都没的吃,哪里来的瓜菜?有点地当然是种高产粮食而不是种虚头巴脑的蔬菜,这时候谁还管营养?

瓜菜代,其实就是把去掉玉米粒的骨头晒干磨碎,还有豆荚、地瓜叶、地瓜蔓、玉米秸芯、甚至是麦秸、稻草秸等,全都上磨磨碎,加上少量的豆面、高粱面、地瓜面攒成窝窝,吃进肚子里哄肚子饱而已,根本没有任何营养。

所以都得了浮肿病,最后很多人死去。

饿死的自然也不少,外婆说她家邻居好几家都绝户了,她的小弟弟就是饿死的。不过奶奶家里倒是还好,不会有外婆家那么惨,至少奶奶家虽然全家挨饿却没有一个饿死的,估计跟他们家后来吃供应粮也有关系。

“小孩也跟着吃地瓜叶、地瓜蔓、花生秧子……没营养哄肚皮的东西,吃了拉不出来,肚子胀得跟石头一样……”

……

她小时候还很天真的问为什么不抓鱼吃,为什么不上山采蘑菇抓野猪。

外婆皱纹纵横的脸上已经没有悲伤,“孩子,不是所有地方有山有水,咱们老家那地方,没有山也没有大水泡子,好年头都春旱秋旱的,真要是遭罪的时候,河里的癞□□都吃光。蚂蚱闹灾的时候,窗户纸都被啃光,小孩儿也有被啃了的……”

外婆没说的更恐怖的事情她无意中听别人说过,听完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她觉得那种事情只有古代才会发生。

所以,她后来竭力避开那段时光,很少去触及,却不曾想自己竟然穿越到这里来。

她不想饿死!不想饿得浮肿病!不想吃瓜菜代!不想吃地瓜叶便秘胀破肚子!

……

她要吃饱,吃细面,吃蔬菜,吃水果,吃肉!

所以,莫茹你要加油,为了能吃肉吃面,你也要努力啊!

她大脑转得飞快,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搜粮食,就把粮食想办法收进空间里,各种粮食尤其是大豆可以补充蛋白质吃了不会得浮肿病,必须要藏足够量。肉类也要弄一些,没有肉身体也撑不住。还有蔬菜水果,能够补充各种维生素的,都要收藏一些。

最好还得预备一些熟的应急,因为后来锅也被收走,谁家要是敢冒烟,就有人进来把锅捣烂收走。

锅当然也要想办法藏一口,最好藏几个小锅子。

还有家家户户的树也都被砍走去炼钢,要是这样的话,最好能提前把家里的树也找个借口砍掉收起来。

外婆还给她讲过,在有些地方没有山和树林子,大家都缺少烧火草,最后虽然还有点粮食却没有火做饭,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锅里煮地瓜干底下烧地瓜干,想也是剜肉一样的。

所以她还得想办法储存柴火!对她来说一根柴火都是好东西,都可以攒起来!

婆婆的决策真是英明至极,如果她必须每天上工,哪里有时间做这些事情?

……

“勾勾喽!”雄鸡一唱天下白,这是天亮了。外面传来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咯咯哒以及饿了咕咕咕的叫声。

莫茹一个激灵醒了,赶紧睁开眼看看周围,还是黑乎乎的秫秸屋笆,烟熏火燎的土墙,又沉又旧的棉被……真的是穿越了,不是做梦!

周愈天还没亮就起了,当时亲了亲她让她继续睡,他去挑水帮张翠花浇菜园。

莫茹摸着自己的肚子,又试了试自己的空间,嗯,还是那样,没有变大也没有消失,东西收放自如,很好!

她哼着小曲翻身起来,看到窗台的时候脸色变了一下,赶紧爬出被窝找自己的衣服穿上。

旧得发灰的红棉袄,下面的棉裤也是黑色的,都补丁摞补丁,她身上只有破旧的背心和裤头,连衬衣衬裤都没有,只好穿光棉袄棉裤。

虽然外面天亮起来,屋里还是昏暗得很,尤其地面是夯实的泥土更黑乎乎的,她低着头没找到鞋子,只好扶着炕沿拿脚在地上来回划拉,终于找到自己的鞋……草鞋。

她发现虽然没有莫妮儿的记忆,却凭空认识一些东西,比如那烟熏火燎的屋笆是秫秸(高粱秸)绑起来的,这草鞋是棉的叫蒲袜,是蒲子编的,里面还垫了一些软和草,就靠这个挨了一冬。

虽然心理上还没彻底适应,但这身体不是什么娇贵的,对贫穷已经很习惯,所以莫茹也不难过。

她尽量让自己整齐一些,开门出去,外面是堂屋也是厨房,当地人叫当门。

堂屋因为东西多,显得更加逼仄。左手边是一个黑色的瓦缸,带着一条条的瓦楞纹,缸上盖着个高粱杆钉的盖垫,上面放着个葫芦瓢。右手边是西间的锅灶,隔着一步远又是东间的锅灶。北边后窗关着,下面紧挨着一个到她胸口的大缸,估计里面装着粮食。大缸过去是一张黑色的桌子,底下有搁板,放了碗盘等餐具,用一块蓝底白花的布帘子遮着。旁边还有一个树墩子,上面放着一个圆形菜墩儿。

锅灶和风箱那里墙上也钉了一些木楔子,搭着搁板之类的,上面挂着筷子筒、插着刀铲子、挂着勺子笊篱等炊具。灶台后面还放着黑红色的大肚罐以及一个锯了嘴的大肚葫芦,不知道装着什么。

整个屋子都是烟熏火燎的,墙角挂下长长的黑灰,随着风一吹就在那里晃啊晃的。

她找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可以让她藏起来的。

看来想要不动声色地藏粮食和家什儿,她只能和周明愈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