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汴京小医娘 > 第659章 异事异常异人

汴京小医娘 第659章 异事异常异人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7 20:13:0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汴京小医娘 !

回京的事便这么定下来了。

赵祯盼他们一大家子已是好几年,收到傅九衢递交的札子,赶紧安排,以行晋升。

地方州府的官员要晋升京官,不是易事,官场晋升有严格的制度,也有无数的潜规则。循资、磨勘,都是必要环节。

傅九衢要回京的消息传出去,很快便引来诸多猜疑,空穴来风的谣言铺天盖地。有人更是直言,说傅九衢在掌管扬州、应天两地时,因地位尊贵,行事倨傲大胆,很不得民心,不该提拔重用。

但赵祯心意已决。

面对朝堂上沸沸扬扬的反对声,他勃然大怒,回到福宁殿便摔了一地的书札。

“朕乃是一国之君,这点主都做不得了吗?”

李福垂着眼帘,恭恭敬敬地立在一侧。

等皇帝发够了脾气,这才走到皇帝面前伏地跪下,小心翼翼地道:

“官家,小的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赵祯看过来。

发够了气,帝王眼里是一种无法排解的忧伤,富有天下和孤家寡人,一线之隔,也全在他一身。

“想说便说,朕是缝住了你的嘴巴不成?”

李福道:“当年小人奉旨去应天府,按官家的交代私下里探过郡王的口风,那时郡王便已料到今日的局面……”

赵祯眼神微亮,“哦?他怎么说?”

李福道:“郡王说,他是狄将军的徒弟,又不如曹大人为官玲珑,那些老古董是见不得他的。好不容易把他弄出京,怎肯轻易让他回来?”

赵祯轻捋一下胡须,“那他可有说,为今之计,当如何是好?”

李福:“郡王说了。”

他抬头,看着赵祯说得小声:

“郡王说,若有一天他想回京,而官家因此为难,便让小人给官家进言……但小人,不知当不当进言……”

赵祯气笑了,“你话都到嘴边了,你说朕是听,还是不听?”

李福咧开嘴巴,也跟着笑开。

官家仁德,他刚到福宁殿侍候的时候,常常犯错,顶头的公公罚他,还是官家宽恕才留得小命。

自从那年福宁门着火,官家对他更为亲近和信任,李福早已是官家的心腹。

他忙叩头。

“郡王说,官家若是不决,当问包拯。”

··

应天府。

知府宅邸。

三更,雨下大了,辛夷还醒着。

最近南京多雨,而傅九衢总是很晚才回来,她一个人抱着枕头,难免胡思乱想。

离开汴京七年了,尽管常与京中故交和辛夷药坊有信件往来,可记忆早已模糊了那些“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的画面。

外面传来声音,是杏圆在打着哈欠唤,“九爷。”

辛夷卷了卷被子,翻个身,将后背留给他。

房门推开,男人的脚步很轻,好像怕吵醒她,蹑手蹑脚地去净房里洗漱,好半晌才松松地系一件寝衣,带着沐浴后的木樨清香和湿漉漉的气息,掀帐子躺下来。

后背空荡荡的。

他离得远,没有惊动她。

辛夷装不下去了,人带被子一起卷过去,将男人压住。

傅九衢猝不及防,费劲将她扒下来搂住,忍不住笑,“怎么还没睡?”

辛夷瞪着他的眼睛,笑得咬牙切齿,“夫君夜半不归,也不知流连在哪家勾栏,妾身怎么睡得着?”

傅九衢让她弄得呼吸不稳,好不容易才捉住那只手,“回京在即,许多事情要处理……”

辛夷:“不是说京里那些守旧派的老顽固反对么?怎么就回京在即了?”

傅九衢目光微闪,低头啄她一口。

“你还不知本王的手段?”

辛夷轻笑。

一只手在他怀里作怪。

“近来郡王不曾宠幸妾身,妾身真的快要忘记了呢?”她手指在他领下锁骨徐徐地摩挲,“空阶滴夜雨,多情难入眠,不如,让妾身试试郡王的手段?”

傅九衢见她阴阳怪气,无奈地将人拢入怀里,亲昵低语,恨不得将人揉碎了才好。

“十一,你让我拿你怎么办?”

“怎么办?”

辛夷奇怪他的说辞,抬头扬眉。

“两个孩子的爹了,难道还用我教你?”

傅九衢:“……”

他双目静默地看着辛夷,眸底有盈盈的波光,好似烛光的倒影,又好似满腹的心事。

“你怎么了?”

辛夷察觉出他的情绪,手抚上他的额头,稍稍正色了几分。

“头又痛了?”

傅九衢摇头:“不痛。”

“那你在想什么?”辛夷眯起眼睛,翻过去压住他,细细地打量。

“我怎么发现……你好似变了很多?近来我也忙着,只管羡鱼的功课,小狸花的湿疹,倒也没有怎么注意你……九哥,你是不是有心事?”

“没有。”

傅九衢回答得斩钉截铁。

可眼睛里渐渐流露的不安,掩饰不住。

“时辰不早了,别胡思乱想,快睡。”

辛夷迟疑地看着他。

“这可不像你……”

以前埋被窝里都要让他捞出来整治,什么困了累了都不是问题,不折腾她几个来回是收拾不住的,怎么莫名变得清心寡欲了?

辛夷这么一想,头发丝都快冻住了。

算算日子,九哥有阵子没碰他了。

七年之痒?

还是……

辛夷盯住他,抽气一声。

“难道你,不行了?”

傅九衢:……

辛夷迟疑地拧起眉头,握了握,又自言自语地道:“不对啊,你没问题,怎么回事?”

傅九衢:“十一。”

辛夷:“你有了相好?”

傅九衢:“怎么会?”

辛夷:“那就怪了。”

她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半分睡意都没有了,坐起来一副要审查他的模样。傅九衢见状一叹,将人搂过来圈在怀里,头埋在她的发间,嗅着那幽幽的香,贪恋又恐惧。

辛夷是对的。

他近来有些变化。

不是因为女人,更不是七年之痒。事实上,她对辛夷的渴望从无一日变过,眼下甚至更多……那氤氲的光线照在她洁白的脸上,光泽得瓷器一般,玉润动人,他怎会不痴心?不是不想,是想得快发疯了,想得异常。

但他……

傅九衢道:“你来跟我说说,那傅二代是怎生一个人。可好?”

辛夷惊讶地看着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大半夜不睡觉,向我打听一个男人?傅九衢,你弯了?”

傅九衢:“我是直的。”

辛夷:……

两人对视,辛夷噗哧一声,看着他墨发俊颜,冷峻眉目,唇角微抿的弧线的样子,手指慢慢滑下,顶住他的喉结,俯首轻掠而过。

“傅九衢,你疯了!”

傅九衢摁住他后脑勺,将人裹入怀里,手在发丝轻抚片刻,突地用力拉过来,长长深吻,直到辛夷整个人软在他身上,他才慢慢松手,略带喘息地道:

“睡吧,明日京里该有消息来了。早些起身。”

辛夷震惊。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好!”她将人一推,把被子一并卷走,用后背对着他。

“熄灯!”

··

傅九衢算无遗策。

京里的消息如期而至。

正月二十三,赵祯下旨,任命濮王赵允让之子赵宗实为奏州团练使、知宗正寺。

当年,朝臣们想方设法逼迫赵官家立嗣,花样儿都用尽了都不成,反惹来官家的愤怒,君臣关系一度紧张。

没想到这次赵祯爽快应下了。

来来回回拉锯多年,朝臣们都累了,当即感动到哭。

宗正寺管理皇族事务,在宗室的地位很高。赵宗实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加封亲王、再知开封府,离储君只有一步之遥。

三月初,审判院奏补京官。经磨勘、勘察、查验政绩后,准备升迁的官员名单中,傅九衢的名字赫然在列。

荐举者为给事中、枢密副使包拯包大人。

赵祯当即批示,给予晋升京官序列。

北宋官员的升迁,必须由上级官员推举。不仅荐举制度拘泥烦琐,举荐官还要承担荐举失察之责,因此,包拯的举动令人意外。

包拯为官这些年,弹劾的人不计其数,骂过的人如过江之鲫,便是赵官家的脸上都喷过他不少的唾沫星子。在达官显贵皇亲国戚多不胜数的东京城里,他就是一个异类。不徇私情、刚毅不阿,最瞧不上那些仗势欺人的皇亲。

他为何独独对傅九衢另眼相看?

-请到潇湘书院阅读最新章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