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汴京小医娘 > 第444章 杏花林里问国手,五丈河畔找辛夷

汴京小医娘 第444章 杏花林里问国手,五丈河畔找辛夷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2:4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汴京小医娘 !

辛夷双腿发软,好半晌回不过神来,脸颊像是被火灼过一般,低喘许久才平静下来。

她不敢去看傅九衢的眼睛,那里面深藏的宠溺,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满是缠绵靡丽的诱惑……

她怕自己最终会臣服在他溺人的目光中,缴械投降,忘了方才讲过的话,又沉沦在书房这一隅时光里。

“九哥。”

她轻轻推了一下,嗔怪地看着傅九衢。

“人家好不容易炖的阿胶,可别浪费了。”

傅九衢心领神会,笑着扶她坐好,“说罢,找我什么事?”

他温柔地笑问,却引来了辛夷的不满,“我就不能只是为了照顾你的身子吗?”

傅九衢哼声:“无事不登三宝殿。”

“哎呀你这个人……”辛夷笑着望他片刻,朝他摊开手来,“百晓生重出江湖,还望傅大侠高抬贵手,把我的东西还给我吧?”

傅九衢笑着捏住她的小手,往掌心一握。

“来。”

那些信件全都放在书斋左侧木架的一个匣子里,摆放得整整齐齐,辛夷好一阵子没有阅读,已经累积不少,但封口却没有被人拆开过。

辛夷兴致勃勃地坐在傅九衢的对面看信。

傅九衢看她一眼,出门和程苍低声交代了几句,又回到书案前。

两个人说着闲话,各做各的事情。

不一会儿,孙怀领着两个丫头进来,端来了热茶和果点,殷勤地笑着。

“爷,小的就在外面,有事您吩咐一声。”

“嗯下去吧。”傅九衢没有抬头。

孙怀朝两个丫头使个眼色,艳羡地看一眼两个主子感情甚笃的模样,慢慢退出书房,心下不由五味杂陈。

“这个有趣。”辛夷突然说道。

那是一个普通的信封,但用的纸张却不正常,是有名的碧云春树。

这样的纸张普通人家绝不可得。显然写信的人非常地匆忙焦急,来不及找普通纸笺隐瞒身份。

傅九衢坐到她身侧,将一块玫瑰酥饼塞到他的嘴边,轻言软语地说:“写的什么?”

辛夷轻轻咬住玫瑰酥饼的边角,撩他一眼,将手上的碧云春树笺推到傅九衢的面前:“你看。”

“看来百先生很受信任。”傅九衢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盏,轻泯一口,视线低垂。

纸上写:“承蒙白先生指点,近日诞下一女,然身子单薄,不好养育,府上请了不少大夫皆无好转,请荐一名医,吾女痊愈,必有重谢。”

傅九衢道:“小公主怕是不好养活了。”

宫里的孩子不好养,赵祯宫里的孩子尤其不好养。

在此之前已经夭折了许多个公主,辛夷没有想到,这个小公主也会走上老路。

辛夷就着傅九衢的手,又咬了一口玫瑰酥饼:“孩子是无辜的。”

傅九衢一怔:“你要帮她?”

辛夷眨眼,“我是帮我的夫君。”

“我不是善人,娘子。”

辛夷睨他一眼:“就当为了在你舅舅面前刷一下好感。或者为我们以后的孩子,积积阴德。”

傅九衢喜欢听“我们的孩子”这种话,不再多说什么,将纸笔墨都放到她的面前。

“百先生请。”

“多谢郡王红袖添香。”

“……”

辛夷提起狼豪就写。

“杏花林里问国手,五丈河畔找辛夷。”

洋洋洒洒十四字,写得工整端庄。

引来傅九衢一声低笑,“十一真不谦虚。”

时下的人都是谦逊君子,一般老太医都不敢把自己比喻成杏林国手,辛夷却是毫不脸红。

“那有什么?不抬高身价,鱼儿怎么会上钩呢?”

傅九衢饮一口热茶,淡淡道:“我以为你是诚心救人。”

辛夷道:“钓鱼不代表不诚心呀。”

傅九衢眼梢撩撩,“你若当真治好了小公主,官家会感激你的。”

没有什么就稀罕什么。

堂堂一国之君,膝下凄凉,盼孩子都快要盼出心魔了。

她哼了一声,“感激我又如何,还不是不肯放过我?”

傅九衢尚未说话,就见她眼风幽幽地扫来,似笑非笑。

“今天他们没有逼你休妻吗?”

傅九衢眉头微沉,又要喂她吃玫瑰酥饼,辛夷连忙别开头去,“不要,吃一块就腻了。”

“没有。”傅九衢放下酥饼,拿托盘里温热的帕子擦了擦手,淡淡地道:“朝堂上人事复杂,互结朋党,明争暗斗不断。我且坐山看戏。”

辛夷笑了起来,“可是你不与人结党,行事又素来辛辣,不留情面,那你便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那又如何?”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辛夷懒洋洋地道:“别看他们平常在朝堂上斗个你死我活,互相辩驳,谁也不肯让谁,但一说到你的事情,马上就会形成共识。”

傅九衢抬眼,讶异地看她,轻笑。

“小十一。你不做官可惜了。”

辛夷:……

她以为的九年义务教育常识,人人皆知的道理,在时下的女子里却是见识超群,令傅九衢刮目相看。

“这么说,被我猜中了?”

辛夷攀上他的肩膀,轻声问:“他们那样为难你,你为什么不肯休了我?”

傅九衢嗤地一声,笑着将人搂过来。

“谁让我上了小狐狸精的贼船?”

“说谁呢?”辛夷笑着瞪他,“成何体统!”

傅九衢:……

两个人在书房待到二更时分才回去。

虽然那些“百晓生的来信”里,除了周忆柳的来信,没有什么特别相关的,但整个《汴京赋》就像一张网,这些支线和小事就是串成庞大网络的支干和细节,可以从旁佐证很多事情,串联起来,让辛夷对整体剧情的发展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比如有个人说,他家娘子那天半夜起身方便,撞了鬼。那鬼白衣飘飘,好似会飞檐走壁,从房顶上唰地一下飞过去,便没入了榆林巷刘家的院子里。隔日,他听得夫人说起此事,旁敲侧击地问起刘家人昨夜可曾见过,竟无人得知。

这人是想向百晓生求教,撞鬼是否有法可解,他的娘子刚刚有孕,吓得寝食不安。

又比如,大相国寺度化鬼母的前一夜,雷雨大作,有一酒鬼深更半夜从瓦子冒雨回家,在春煦巷见到百鬼夜行——黑色罩袍,不见头脸,高达八尺许,于雨中行走无声,很快便腾云驾雾而去……

时人信鬼神,看到异常就会有志怪联想,尤其寂无和尚传出“鬼母作怪”那几日,京中人更是惶惶不安。

辛夷当然不信有鬼。

榆林巷的刘家,是孙喻之的表叔。

春煦巷的百鬼夜行,很难说和张巡有没有关系,而且事情就发生在大相国寺出事那夜,太过巧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