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汴京小医娘 > 第455章 闹剧

汴京小医娘 第455章 闹剧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2:4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汴京小医娘 !

辛夷是半个时辰后离开药坊的。

临走前,她去见了胡曼一面。

胡曼挺直脊背盘着腿坐在手术室里,怀里抱着一把长剑,一动也不动。

她脸上那些陈年旧疤经过两年时间的治疗敷面,淡化了很多,已经不戴面纱了,但她依旧不会说话,依旧对辛夷无比忠诚。

辛夷看她孤伶伶坐着,想让她去楼上休息。

胡曼不肯,指了指拼在一起的桌子。

桌面上有一个枕头,一床叠得整齐的被褥。

在桌子下面,还放了清水和干粮,小院的厨房里也有菜、有米,封在店铺里,她不至于挨饿,而且,她功夫很高,以前常常从围墙上翻进翻出,这里困不住她。

辛夷上前拥抱她,“辛苦你了,曼曼。”

轩儿是胡曼和杜仲卿的儿子,两岁了。

胡曼僵硬在辛夷的怀里,怔忡片刻才抬手紧紧地回抱辛夷,将头靠在她的肩膀,那么坚强,又那么软弱。

辛夷抚她的后背。

“我会把轩儿带回府去,让他和贞儿、三念一块玩耍。有人照顾他,你不要担心。”

胡曼点点头,眼眶里蓄满了泪水。

原本辛夷是不忍心留胡曼在这里的,她毕竟是一个女子。

但胡曼从多年前被杜仲卿带回来,就再没有离开过这里,她不愿意走,涨水也罢,封条也罢,她都不肯离开

辛夷只得由着她,留了桃玉下来同她作伴,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

沉玉瓦子沉润在阴雨里。

十余座勾栏,欢门彩幡,这个点尚未掌灯,却也热闹了起来,好似没有受到洪涝的影响。

青玉公子再次登台,仍是诸宫调《洞仙歌》。

大抵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他并不经常表演,人气却直冠汴京诸多勾栏瓦舍,荣登第一,场场爆满,一席难求。

肖大人和陈大人带来了家眷,傅九衢让人将她们安置在玄虎席,而他和蔡祁同几个大人坐在青龙席,没有花娘伺候。

大人们带了夫人来,也规矩得很。

戏刚开锣,上了茶点。

傅九衢随口道:“本王……想劳烦肖大人,帮个小忙。”

肖大人神色微微一变,心下极是不安。

傅九衢不会无缘无故地请他们吃喝玩乐,肯定有什么目的。

肖大人早有心理准备,拱了拱手,“郡王有事直说无妨。”

傅九衢轻轻地笑,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

“肖大人不要紧张,对你来说,这就是举手之劳……”

肖大人干笑两声,表情不太自在。

傅九衢将文书交到他手上,微微一叹,神色略显悲伤。

“本王当年与张小娘子情投意合,不料她红颜薄命,英年早殇……人去了,却给我留下药坊的产业,让我每每想起,心痛如绞……”

几个大人齐齐看来。

肖大人展开了那份文书。

“遗嘱……?”

张小娘子自诉孤苦无依,得广陵郡王垂怜,给她银钱在五丈河边开立辛夷药坊,但她眼下身陷岭南瘴雾,难晓天命,特将药坊产业托付给广陵郡王,财产一并赠予,以此遗嘱为准。

肖大人同陈大人几个对视一眼,拍了拍那文书,捋胡子笑了起来。

“小事,小事一桩,明日上值,我让市易司和街道司替郡王办了便是。”

《宋刑统》对财产继承有明确规定,遗嘱继承大于法定继承,天圣四年更有一个《户绝条例》,重申“亡人遗嘱证验分明,并依遗嘱施行”。

因此,将那药坊过户到傅九衢名下,对肖大人而言,确实是举手之劳,办个手续的事情,就是顺水人情。

不料,傅九衢竟再提要求。

“可否请肖兄现下便派人去办?”

肖大人眉头颤了一下。

广陵郡王也不差这点小钱,不至于急这一会儿吧?

肖大人内心有疑惑,但想到广陵郡王可能会被贬黜的事情,觉得他可能是急着处理名下产业,想了想,便点头。

“好说。我这就派人快马去办。青玉公子的《洞仙歌》没唱完,郡王便可以拿到新的药坊凭照了。”

傅九衢拱手:“有劳。”

··

这一夜,临衢阁的灯火亮到三更才灭。

房里传来的窃窃私语,不若往常的旖旎,侍卫和丫头们都听不清楚,却在夜雨的嘀嗒声里,察觉到一种紧张的气氛。

··

次日打早,春煦巷就被吹吹打打的丧乐声吵醒了,早起的人发现一群人捧着牌位、抬着花圈挽联,浩浩荡荡地停在张枢直的府门口。

摆好灵堂,香烛纸钱供上,哭灵便开始了。

灵牌上写着“张家列祖列宗”,哭灵的人一遍遍地痛哭流涕,诉说着张巡如何不孝,如何仗势欺人,张正祥和张四郎如何荒淫无度,丢了列祖列宗的脸。

打头的人是张正福夫妇和几个孩子,他们要在祭拜祖宗后,将张正祥这一支从宗谱除名。

阵仗很大,哭声震天。

张家人被吵醒,打开府门一看,当即火了。

可摆的是列祖列宗的牌位,他们骂不好骂,踢不好踢,忍住火气报了厢官解决。

厢官来了也是头痛,张家二房在门外祭拜祖宗,也没进张巡府上去骚扰,如何办他?

不得已,厢官两头劝说,谁也说服不了,只得派了厢兵在春煦巷把守,免得生出大的事端,无法收场。

··

同样也是春煦巷,军巡铺收到一封百晓生的函件,赶紧让人捎入翔鸾阁。

翔鸾阁里气郁难平的周忆柳惊喜的发现,百先生捎给她的居然是张巡与侬智高的信件往来。

所诉事件与岭南大战时张巡南下临军,配合侬智高祸害傅九衢和狄青有关,信里还暗示侬智高当年在昆仑关救了张巡并将他送到大理,送到段云的身边,那时二人便有勾连。

落款盖有侬智高的小印。

周忆柳欣喜若狂。

“好个张巡,你也有落到我手上的时候。”

生产当日被张巡耍弄一道,差点丢了小命,这事让周忆柳恨之入骨,但一来没有张巡的把柄,二来容易把自己搭进去,她不敢乱动。

拿到信件,她激动得双手颤抖,可是看着信中字体,她又有些犹豫。

万一不是侬智高的字迹又当如何?会不会让官家觉得她别有用心?

侬智高当年屡次上书,朝廷自然有他的手迹。

当务之际,她得想法子看一看侬智高手迹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