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汴京小医娘 > 第63章 微臣喜欢她

汴京小医娘 第63章 微臣喜欢她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7 20:13:0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汴京小医娘 !

孙怀应一声,端端正正地捧着一个紫檀木托盘上前,慢慢揭开盖布……

一截焚烧过的胡琴。

几张脉案医方。

一页残破的古籍拓纸。

没有书籍的内容和出处,甚至也不知道是什么书,就那样轻飘飘展现在众人眼前。

张尧卓问:“郡王这是何意?”

不待傅九衢说话,孙怀便笑意盈盈地解释,“张大人,这是皇城司昨日在药王塔中找到的两件证物。这是陈储圣所用的胡琴,这是陈储圣死前的绝笔留书,这几张则是陈储圣当年的医方脉案,以作比对……”

张尧卓漫不经心地瞄一眼。

“如何证实,这些东西是陈储圣所有?”

啪啪!傅九衢淡淡一笑,击掌两声。

程苍带着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走上公堂。

“翰林院前医官使周济,见过张大人。”

张尧卓皱起眉头,表情颇有几分复杂。

周济当年曾与陈储圣一起编修医典,对陈储圣最是熟悉不过。但周济前几年称病告老,辞去医官使一职,便不知去向。

傅九衢是从哪里把这个老古董挖出来的?

周济自报家门,便上前查看孙怀托盘里的证物。

只拿起半把烧焦的胡琴,周济的眼圈便红了。

“是他,是他的胡琴。”

再看陈储圣的留书,周济更是悲从中来。

“是他,是陈太医的笔迹。糊涂,他糊涂啊。”

张尧卓轻咳,“周老,胡琴大多如此模样,这一把也并不鲜见,你为何认定它是陈储圣之物?”

“老夫自然认得。”

琴杆烧掉了半截,只露出个尾巴,琴筒一端有焦黑的印迹,却保存完好。周济将漆黑的琴皮剥开,摩挲着底部的字迹,突然间潸然泪下。

“三寸君子。这是陈太医的雅号,乃是官家所赠。”

“官家?”张尧卓吃惊。

“景祐五年,李元昊去宋建夏,遣使传书汴京,朝中争议四起,宋夏之战一触即发,官家忧思伤神,常常夜不思寐。老夫和陈太医同在御前,开方进药,却收效甚微。

那夜,陈太医用此琴抚曲,奏了一曲《破阵乐》,官家得以好眠。次日醒来,官家便以‘三寸君子’雅号相赠陈太医。陈太医亲手将字刻于琴上,说要传给子孙。为免受损,又重做琴皮,包裹在内……”

顿了顿,周济浊目一厉。

“张大人若是不信老夫,可去官家跟前证实……兴许官家还能想起宋夏之战的烽火三年里,听过数次的《破阵乐》,想起医心胜于医人的儒雅君子陈储圣。”

三寸指琴弦,又是中医术语,指上中下三丹田。医心胜于医人,儒雅君子,皆是当年赵官家对陈储圣的称赞。

许是感慨陈储圣悲惨的际遇,周济红着眼,声音沙哑地念出了陈储圣留下的那一段文字。

“……我所杀之人,皆是该死之人……莫说婴孩无辜,亡魂可怜……世间菩提众生,谁不可怜?”

公堂上,气氛莫名沉重。

三班衙役分立两侧,一动不动。

高淼拳心捏起,若有所思。

张尧卓皱着眉沉着脸,像被人欠了千儿八百吊大钱似的。

只有傅九衢面不改色。

周济念完,长长叹一口气。

“陈太医宅心仁厚,贵人而贱己,天生一颗慈悲心,是官家称赞过的君子呀。老夫实在不明,他为何会走上歧途,酿成大错?”

傅九衢轻轻阖眼:“那便是另外一桩案子了。”

他将药王塔中听来的当年旧事,简要说出。

周济震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老夫一直以为陈太医早已还乡归去,含饴弄孙,得享天伦之乐。竟不知他遭受如此噩运?”

呆了片刻,他猛地掉头。

“广陵郡王,这桩灭门大案,为何多年来声销迹灭,无人提及?”

沉默许久的高淼也有些忍不住,朱唇轻启,“我身在汴京,竟也不曾得知此事。”

傅九衢别有深意地一笑。

“兴许有人瞒天昧地,不愿此事闹大。周老放心,皇城司将重问此案,势必查清案件,给无辜惨死者一个交代。”

周济点点头,抚着胡琴叹息不止。

傅九衢眼梢撩开,望向“明镜高悬”下的张尧卓,俊容上有难掩的不羁和野性。

“如若张大人认为这些证人证词尚且不够,我这里还有仵作重验的尸格,刚好周老在这里,可以帮忙掌眼,看看马繁到底是怎么死的。”

紧接着,仵作、锦庄瓦子的歌舞伎、尸格、遇仙散等证人证物一件件呈上公堂,周济也当场证实了辛夷之前的猜想……马繁的死因和遇仙散有关,并非是辛夷杀人灭口。

张尧卓脸色微变,示意曾钦达将证物收下,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

“广陵郡王好本事,本府佩服!”

“好说。”傅九衢微微一笑,“论及查案,我皇城司当仁不让,胜你开封府许多。”

一个轻笑,风华尽展。

说着狷狂嚣张的话,却不见半分出格。

张尧卓那张老脸,变了变。

然后,捋胡须干笑两声。

“郡王所证,对本案极有帮助。本府定会仔细分辨,捋清案件,早是让真相水落石出。在此之前,小张氏仍要收押开封府,待真相大白之日,若她当真无罪,本府自会还她清白……”

傅九衢缓缓一笑,眼神沉静如冰封的湖水,看不出恼怒,却字字如刀。

“张大人无视证人证物,一意孤行羁押无辜,到底是想查清案情,还是要伺机报复,屈打成招?”

张尧卓压着火气,赔笑摇头。

“郡王冤枉本府了。水鬼案涉及甚广,案情复杂,官家三令五申要肃清影响,绝不可草草了事,本府不得不慎而重之。在疑案未决之前,本府不能放走嫌犯。”

“哼!”傅九衢凉凉一笑,“我看张大人不是怀疑小张氏,而是怀疑本王。既然如此,那你我便到官家面前去辨上一辩好了。”

堂上霎时安静。

广陵郡王为人看似狷狂,实则老练,办事极为谨慎。他会为了一个与己无关的案子,不惜闹到官家面前?

一时间,他和张巡的兄弟情分,不仅令旁人震惊,便是辛夷也有些意外。

有一个愿意两肋插刀的好友,张巡真是好命。

~~

皇祐三年腊月这天,离年关不过半月,开封府再审水鬼案一事,传得沸沸扬扬。

村民请愿,证人证物陆续呈堂,广陵郡王、京兆郡君出面作证,开封府张大人被轮番问责,百姓津津乐道。

时值隆冬,汴京城一片银装皑皑。

纷纷扬扬的雪帘里,傅九衢策马扬蹄,直入四方城,前往福宁殿。张尧卓怕傅九衢在官家面前搬弄是非,他会落于人后吃大亏,来不及换衣服,便匆匆乘了一顶小轿入宫。

福宁殿暖阁。

赵官家召见了兴师问罪的傅九衢和抱屈叫苦的张尧卓,皱着眉头听他二人各抒己见。

张尧卓认为,傅九衢的证人证物仅能证明崔友就是陈储圣,是他策划并实施了张家村水鬼案,但无法洗清辛夷的嫌疑,她可能是陈储圣的同伙。

因为,这个小张氏以前不通岐黄,突然间医术精进,以前痴懒愚昧,突然聪慧伶俐,身上有太多疑点,不可轻易下无罪结论,还需要仔细调查。

傅九衢则以张尧卓对证人屈打成招,矫证串供,构陷罪名,陷害捐躯殉国的张都虞候遗孀。在无实证的情况下,恶意引导她指证朝廷命官,党同伐异、朋比为奸,其行可耻,其心可诛。

二人各有各的道理。

一个要抓一个要放,僵持不下。

赵官家晨起时便有些头痛,但他向来勤于政务,身子不爽利,仍是坚持上朝听政,哪知刚刚下朝躺下休憩,这两人就掐到跟前,吵得他头痛欲裂,却难断公道。

对皇帝而言,一个村妇的死活微不足道。平衡朝堂、平息朝臣纷争、维持朝纲稳定,却是顶顶重要的国朝大事。

这时,内侍又来通传。

“官家,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曹翊求见。”

赵官家揉着额际,“宣!”

曹翊一身官服穿得雅俊朗朗,气宇轩昂,他从容地入殿叩见,尚未说明来意,赵官家便是一声冷哼。

“你也是为张小娘子而来?”

曹翊怔了怔,拱手微笑。

“是,微臣为张小娘子而来。”

赵官家沉下脸。

朝臣不和,本就伤透脑筋,这又来一个搅和的,气得他头痛越发厉害。

“朕的肱骨之臣,为一个女子大动干戈,闹得鸡飞狗跳,朝野不宁!哼,传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话。”

张尧卓:“官家,微臣是为声张正义。”

傅九衢:“微臣答应过行远要护他家中老小,自当一诺千金。”

“你呢?”赵官家转头看曹翊,“你三番五次的为她奔走,又是为何?”

曹翊低头拱手,看不到表情,语气却平静如水。

“官家,微臣喜欢她。”

这一声喜欢好似没有半分犹豫。不仅皇帝愣住,就连傅九衢和张尧卓都惊了一下,齐齐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