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后宫如懿传(周迅、霍建华主演) > 第53章 事破

后宫如懿传(周迅、霍建华主演) 第53章 事破

作者:流潋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1:32:23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一日冬雪绵绵初至,如懿贪看雪中白梅的景致,便扶了惢心一同出来。冬寒森冷,苑中白梅寂寞地开着。在这清寂少人行的午后,妖娆地绽放勃然的花瓣。惢心笑道:“小主也真是的,旁人踏雪寻梅,都是寻的红梅,小主偏要去看白梅。奴婢倒不信了,白梅隐在白雪之中,只看得清黑压压的枝条,有什么好看的呢。”

如懿披着一件联珠锦青羽大毛斗篷,伸手接住一点纷飞的雪花,道:“白雪红梅自然有艳烈清朗之美,为人赏叹。但白梅隐藏白雪之中,只凭花香逼人与清寒彻骨稍作分别,世间的美,若不细细分辨,轻易得来又有何意味?”

惢心目中闪过一丝顽皮笑色:“奴婢倒觉得,小主是喜欢这种细细分辨的。”

如懿正了正领口绒绒的毛球,颔首笑道:“很多事若不细辨,便只能看到雪压黑枝,自然不觉得美,只有走近细观,不被表象所迷惑,才知真美所在。”

她甫一说完,却听一把清婉女声在身后遥遥响起:“娴妃娘娘这番话,倒是深得我心。”

如懿转身,却见白雪琉璃之中,一个穿着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披风的丽人盈盈站在梅树底下,却是舒嫔。她便含笑,客气道:“原来是舒嫔妹妹。”

舒嫔兜下风帽,露出满头玉片与银器的点缀,在冬日寒雪中看来,越发显得高洁冷清,有着冰雪般寂寞高华的神情。也恰如她这个人一般,一眼看去是极艳丽鲜妍的,相处了才知道是那样孤清的性子,恰与这冬雪寒花一般。

舒嫔略略欠身道:“娴妃娘娘若不介意,可以唤我的本名,意欢。我也可以称呼一句姐姐,不必‘娘娘’来‘娘娘’去,这般俗气。”

如懿见她说话直接,心下更喜欢,便道:“那自然好。”

舒嫔澹然笑道:“后宫人人都在说,皇上放了姐姐出冷宫,却一直很少前去探望,也不曾和姐姐一同用膳,更未曾召姐姐侍寝过一次。宫中诸人都在背后议论纷纷,不知皇上究竟把姐姐置于何地?”

如懿见她毫不掩饰,便也道:“皇上天心如何,岂是我们可以揣测的。”

近处有大蓬梅花舒枝傲立,枝上承了脉脉积雪,花蕊花瓣越发显得冰清莹洁依然,不为尘泥所染。

舒嫔拨着鬓边一串银丝流苏,徐徐道:“旁人这么认为,我却不是。我一直在想,慎嫔曾经那么得宠,如今病了这些日子,皇上也是不闻不问。而放了姐姐出来竟也未多亲近姐姐,是不是近乡情更怯的缘故。我倒觉得,皇上是更看重姐姐呢。”

如懿淡淡一笑:“妹妹方才是从何处来?”

舒嫔道:“陪皇上用了午膳。”她的笑容有点隐秘:“午膳时皇上最爱一道梅花锅子,是以白梅入菜,烹制的清汤浓味。却不想我走到御花园中,却看姐姐也这么巧,独自细赏梅花。”

如懿心头微微一动,像是谁的手泠泠拨动心的琴弦,面上的神色却极淡:“寒冬唯有梅花而已,想要凑巧也太简单了。”

舒嫔笑而不语,只是道:“姐姐不觉得这白雪白梅极美,但那黑黢黢的枝条却实在是太点眼了么?若换作是我,一定用白漆将它全涂没了,那才干净呢。”

一簇梅枝簌簌当风,风吹影动,风姿绰绰,好似涟漪。如懿伸手折下一枝白梅在手:“原来妹妹不只快人快语,更是心思果决。只是……凡事不急才能好呢。”

舒嫔浅浅微笑,起身离去。

惢心有些担心道:“小主怎么和舒嫔说那么多话?咱们也不知道她的底细。”

“底细?”如懿看着白雪皑皑中她远去的鲜红背影,“舒嫔是太后举荐的人,又自恃清高,不愿与宫中嫔妃来往。这样的底细,即便多说几句也是无妨的。”她回转身,扶着惢心踱出园外,却见凌云彻捧着一束折下的梅花,守在外边不动。

如懿颇为意外:“你如今不是在戍守坤宁宫么?怎么在这里?”

凌云彻行礼如仪:“坤宁宫岁下清供,每日以梅花插瓶,所以都是微臣前来。”他悄悄望一眼如懿,仍是恭声道:“今日听得娴妃娘娘在里头说话,所以特意在园外等候,希望能向娘娘请安。”

如懿含笑凝睇:“梅苑出入只有这一道门,你特地守候,想来不是为了请安那么简单。”

凌云彻有些不好意思:“还是被娘娘看穿了。”

“有话便说吧。”

凌云彻踌躇片刻,思量着道:“花房有一个叫魏嬿婉的宫女,她来找微臣……”

如懿轻笑,打量着他道:“自己才有点起色,就有那么多人找上你了么?要是一一帮过去,你能帮得了多少人?”

如懿虽是笑言,凌云彻却不免满面通红,嗫嚅着道:“是。可是她……”

如懿忽然明白:“可是当日让你为她酩酊大醉、意志消沉的人?”

凌云彻被说中心思,只得坦白道:“嬿婉是我的同乡,和我一同入宫当差。她虽然心思高些,当日抛下我高飞,可是阴差阳错,最后被贬去了花房当差。花房不分日夜,劳作辛苦,她自己知错,一直不敢来找我。直到今日我在坤宁宫当差,见到她当着花房的差事送来清供的松枝,才知她原来受了这许多苦楚。她的手……全是冻疮,因为干的不是伺候人的活儿,所以穿得也单薄寒素。嬿婉……她是最爱美的。”说着,脸上不觉多了几分怜悯爱惜之意。

如懿打断他道:“她一诉苦,你便忘了往日被她抛弃之苦了?”

凌云彻忙摇头道:“娴妃娘娘明鉴,不是微臣心软。只是……只是看她太可怜罢了。嬿婉一直痛哭不已,她说她知道当日做错了,所以没有颜面来见我。她……”

“没有颜面来见你,终究也是见了,还说了那么多动人情肠的话。那么,你应承了她什么,又来求本宫?”

凌云彻很是不好意思:“她不是存心让微臣来求娘娘的。只是偌大的深宫之中,微臣能求的,也只有娘娘。微臣只是想,娘娘能不能帮微臣一个忙,把她调离了花房,换个轻松点的差事。”

如懿沉吟片刻:“你真的那么想?”

云彻道:“嬿婉也不敢妄求,只求不要满手生满冻疮,她便满足了。”

“听上去,倒也只是个小小心愿,不难满足。”如懿仰起面,呼吸着清冷入肺腑的空气,“只是快到年下了,花房也缺不得人。你把本宫的话带给她,要她安心当差,等开春后,本宫会替她换个好去处的。”

凌云彻忍不住露了几分喜色,打了个千儿道:“那微臣多谢娘娘了。”

如懿忍不住失笑:“看你这么高兴,想来魏嬿婉今天说的话,很是力道精准啊。”说罢,也不看他,径自走了。

回到宫中,却见暖阁里供着老大一束绿梅。那淡淡凝玉般的颜色,晶莹剔透,呈半透明状,而花心又是洁白的。虽不若红梅艳美、白梅清素,但清芬馥郁,尤过寻常梅香。这时房中已被小太监们擦拭得窗明几净,花香与未干的水汽相融,加之殿中炭火洁净,暖气幽幽一烘,越发显得幽雅清新,中人欲醉。

如懿解下斗篷便问:“是谁送来的绿梅,颜色这样好?”

小宫女菱枝仔仔细细地擦拭着供着绿梅的珊瑚釉粉彩花鸟纹瓷瓶道:“小主才出去没多久,皇上便吩咐进保公公送来了。”

如懿凝视了一会儿,笑道:“那你去换个素净点的白瓷瓶来吧。绿梅那么素雅,用个五颜六色的花瓶便太俗气了。”

菱枝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奴婢只是见这个瓶子喜气,色彩又热闹,所以用了。”

“你要用了这个瓶子插花,好看是好看,却是辜负皇上的一片心意了。”惢心见菱枝出去了,便笑道,“皇上对小主也算是有心的,只是这有心,咱们一时还看不透罢了。”

如懿抚着绿梅笑道:“看不透便先别看,有这么好的绿梅,不细细欣赏,才是浪费了。”

新年过后便是元宵,到了二月里,最兴盛的节日“二月初二龙抬头”了。按着习俗,传说龙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了皇帝当政的时候,也极为重视。这一日便亲与皇后去先农坛祭祀。回来时皇后兴致颇高,便命人在长春宫中置办了家宴邀请皇帝一同迎春相贺。皇后自爱子早夭之后,一直郁郁寡欢,甚少有展露欢颜的时候,此次主动相邀,皇帝也觉得皇后难得有这样的情致,便也答允了,又让御膳房做了许多皇后爱吃的菜送去。皇帝如此重视,嫔妃们哪有不趋奉之理,于是便由慧贵妃起了个头,遍邀了宫中嫔妃一起为皇后迎春纳福,如此热热闹闹的,竟也成了一个小小的家宴。

皇帝素来爱热闹,自然没有不喜欢的。于是便连位分低微的秀答应,甚至是病中的慎嫔都一一叫来了。皇太后虽未亲至,却也让福珈封了一大屉子的阿胶核桃膏给皇后补益元气,并另赠了两把童子如意,以盼皇后早日再生皇子。

这样的心意,皇后自然是感激涕零。连着皇帝在座,亦不免触动了情肠,柔声道:“皇后放心,以后除了初一十五,逢十逢五的日子朕都会来陪伴皇后,希望皇后能再为朕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阿哥。”

如懿坐在西首第一个位子,抿酒入喉间早已字字入耳。皇帝深以自己是庶出为恨,一心盼望得个嫡子,所以虽然有了三阿哥和四阿哥,并且海兰有孕,还是不能弥补他一心的向往。所以失去端慧太子,于一向宠遇不多的皇后而言,可以说是大不幸,亦可谓是幸事。

皇帝赠予皇后的迎春礼是一盒东海明珠,皇后忙起身谢过道:“明珠矜贵,何况是一盒之数,臣妾想到采珠人的辛苦,不敢妄受。”

皇帝握住她的手道:“朕知道你一向节俭惯了,不喜奢华。可这一盒东海明珠再珍贵难得,也比不上皇后你在朕心中的分量。皇后又何必在意这区区一盒之数呢。”

这样的话,皇后哪怕一向注重仪容,也不觉触动了眼底的泪光,她含泪谢过,却看皇帝吩咐李玉将红色的小锦盒送到每位嫔妃手中。慧贵妃与纯妃率先打开,却见里头是一颗与皇后相同的东海明珠。纯妃尚有喜色,慧贵妃却娇嗔道:“皇上好偏心,给皇后娘娘一盒便算了,给咱们的却只有一颗,小气巴巴的。”

皇帝笑道:“给你们的虽然少,但也是朕待你们一样的心意。”

如懿打开锦盒一看,果然光华璀璨,硕大浑圆一颗,胜过烛火明灿。等到慎嫔打开时,她身边的嘉嫔忽然“哎哟”一声,掩口笑道:“咱们的都是东海明珠,慎嫔你这锦盒里的是什么呢?”

话音一落,众人纷纷探头去看,只见鲜红一颗丸药样的东西。慎嫔本就病着,人成了干瘦一把,重重胭脂施在脸上,也是浮艳一酡,虚浮在面上。此时一见此物,脸色更是青灰交加,与面上的胭脂格格不入,人也有些发颤了。

倒是玫嫔先认出了此物,登时神色大变,立刻转头看着皇帝道:“皇上!这个脏东西就是当年害死臣妾孩儿的朱砂!”

皇后一脸忧心地看着玫嫔,温和嘱咐:“玫嫔,你别着急,且慢慢听皇上问话。”

慎嫔闻言一凛,立刻跪下,颤声道:“皇上,朱砂有毒,您赐臣妾这个做什么?”她勉强笑道:“是不是放明珠的小公公们错了手,错给了臣妾了。”

皇帝穿着红梅色缂金玉龙青白狐皮龙袍,袖口折着淡金色的织锦衣缘。那样艳丽的色调,穿着他身上丝毫没有脂粉俗艳,反而显得他如冠玉般的容颜愈加光洁明亮,意态清举如风,宛如怀蕴星明之光。他举盏在唇边闲闲啜饮,慢条斯理道:“既然是给你的,自然不会错。朱砂有毒,遇热可出水银。这样好的东西,朕赏赐给你,端然不会有错,也最合你了。”

慎嫔吓得眼珠子也不会动了,勉强笑道:“皇上怎么给臣妾这个?臣妾……实在是不懂。”

皇帝忽然将手中的酒盏重重捶落,喝道:“李玉,你来说。”

李玉垂手肃然道:“是。奴才按着皇上的吩咐,去查当年与玫嫔和怡嫔两位娘娘皇嗣受损有关之事。当日指证娴妃娘娘的小禄子已经一头撞死,另一个小安子一直发落在慎刑司做苦役,早已被折磨得只剩下半条命。奴才去问了他,才知道当日说娴妃用三十两银子买通他在蜡烛里掺了朱砂的事,是慎嫔娘娘暗中嘱咐他做的。另外,小禄子虽然死了,但他的兄弟,从前伺候娴妃娘娘的小福子还活着,只是被送出了宫。奴才出宫一瞧,可了不得,原来小禄子死了之后,他家里还能造起三进的院子,买了良田百亩。而这些银子,都是慎嫔娘娘的阿玛桂铎知府拨的。其余的事,便只能问慎嫔娘娘自己了。”

皇帝嘴角含着冷漠的笑容,声音却是全然不符的温柔:“那么阿箬,朕且问问你,是怎么回事呢?”

阿箬浑身发颤,求救似的看着慧贵妃与皇后。慧贵妃只是一无所知般别过脸去,和嘉嫔悄声议论着什么。

皇帝悠悠道:“当年除了小禄子和小安子,便是你指证娴妃最多,如今,你可有话说么?”

阿箬紧闭的双目骤然睁开,似是想起什么事,膝行到皇帝跟前:“皇上,臣妾冤枉,臣妾冤枉!臣妾和小禄子本无什么来往,他家里买田地建房舍的事,奴婢更是一无所知。至于小安子,臣妾早听说他在慎刑司服役时哑了喉咙,再不能说话了,如何还能说是臣妾指使他的。”

她情急之下喊了出来,哪知话音未落,皇后已经厌弃地闭上了眼睛,搂过三公主和敬在怀里,唤过乳母道:“和敬还小,听不得这些污言秽语,先把她送去太后那里吧?”

如懿扬了扬眉毛,缓声道:“任何人入慎刑司,慎刑司自然有记档。本宫前些日子无意中翻阅过慎刑司的记档,并无任何你或者你宫中人出入的记录。本宫倒是很想知道,慎嫔你是如何得知小安子哑了喉咙再不能说话了。”

阿箬神色剧变,嘶哑着喉咙道:“臣妾、臣妾也是听说。”

如懿饶有兴味道:“那么慎嫔,你是听谁所说,不妨说来听听。”

阿箬怨毒而畏惧地看她一眼:“我也只是听说而已。至于是谁,听过早就忘了。可比不得娴妃心思细腻,连慎刑司的记档都会去查来细看。”

如懿的目光徐徐扫过她的面庞,含笑道:“本宫当然会看,也会去查。因为从本宫被冤枉那一日开始,就从未忘记过要洗雪冤仇。”

阿箬狠狠道:“娴妃娘娘自己做的事自己明白。”

如懿澹然微笑:“这句话说与你自己听,最合适不过。”

皇帝的语气虽淡漠,却隐然含了一层杀意:“那么慎嫔,既然当年你自己亲眼所见娴妃如何加害怡嫔与玫嫔,自然日夜记得,不敢淡忘。那么还是你自己再说与朕听一遍吧,让朕也听听,当年的事到底是如何?”言罢,皇帝转头吩咐李玉:“当年慎嫔还是娴妃的侍女,她的供词你们都是记下了的吧?朕也很想知道,时隔三年,慎嫔是否还能一字不漏,句句道来?”

阿箬急得乱了口齿,拼命磕头道:“皇上,皇上,当年的事太过可怖,臣妾逼着自己不敢再想不敢再记得。奴婢只记得娴妃是如何在蜡烛和饮食里掺的朱砂,至于细枝末节,奴婢实在是不记得了。”

“荒唐!”玫嫔勃然大怒,耳垂上的红玉珠嘀嗒摇晃,“当年你口口声声描述娴妃如何害我和怡嫔腹中的孩子,细枝末节无一不精微。如何今日却都不能一一道来,可见你当日撒谎,所以这些话都没往心里去!”

海兰支着腰慢悠悠道:“当年皇后娘娘派侍女素心带人搜查延禧宫,是阿箬拦着不让搜寝殿才惹得人疑心。后来居然在娴妃寝殿的妆台屉子底下找到了一包沾染了沉水香气味的朱砂,才落实了娴妃的罪过。臣妾一直在想,娴妃若真做了这样的事,她既然买通了小禄子和小安子,那么她取朱砂有何难,为何一定要放在自己寝殿的妆台屉子底下?如果那包朱砂娴妃真的是不知情,谁又能随意出入她的寝殿,而且能放了那么久沾染沉水香的气味也不被娴妃发觉呢?”

舒嫔鄙夷道:“那么只能是娴妃的近身侍婢了?”她夹了一筷子菜吃了,看着阿箬道:“看来这样的事,除了当日的慎嫔,也没有旁人可以做到了。”

嘉嫔厌恶地摇头道:“当日言之凿凿,今日慌不择言。皇上,慎嫔实在是可疑呢。”

皇帝眼底的厌弃已经显而易见,他紧握着手中的酒盏,森冷道:“你当年的话当年做的事关系着朕两位皇儿的性命,如果今日你不说实话,便把朕赏你的这颗朱砂生吞下去,朕再吩咐慎刑司的人拿朱砂活埋了你。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阿箬吓得面无人色,一袭粉蓝色缂丝彩绘八团梅兰竹菊袷袍抖得如波澜顿生的湖面一般。如懿望向她的目光漠然如冰霜,丝毫没有怜悯之意,继而向皇帝道:“皇上,臣妾一直在想,阿箬并没有本事找来那么多朱砂,收买那么多人,一一布置得如此详细,布下天罗地网来冤害臣妾。她虽然一直有攀慕皇恩之心,但当时未必有一定要置臣妾于死地之心。臣妾很想知道,到底是谁在幕后指使慎嫔。”

“慎嫔?”皇帝轻笑道,“这么多作孽的事,如果不是旁人指使她做的,就是她自己要谋害皇嗣。她哪里还配做朕的慎嫔,一直以来,她就只是你的侍婢,你要如何处置,都由得你!”

如懿欠身道:“那么恕臣妾冒昧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阿箬若不肯说实话,臣妾便让人用炼制过冒了水银的朱砂一勺一勺给她灌下去,这种东西大量灌入之后会腐蚀她的五脏六腑,从中毒到毒发身亡的过程极其痛苦。但阿箬若招出是谁指使,顶多也只是攀诬之罪,并未涉及谋害皇嗣,臣妾愿意向皇上请求,留她一条性命。”

皇帝谈笑自若,看着皇后道:“阿箬是娴妃的人,自然由娴妃处置。皇后,你说是不是?”

皇后淡淡含笑:“皇上说得不错。只是……娴妃的刑罚听着也太可怕了些。”

皇帝淡漠道:“对于这样没心肝的人,这样的惩处,一点也不为过。娴妃,朕答允你便是。”

阿箬自知无望,求救似的看着慧贵妃,唤道:“贵妃娘娘……”

慧贵妃立刻撇清道:“哎呀,你喊本宫做什么!你可别来牵连本宫!娴妃,一切由得你便是了。”

她话音未落,只听地上“咕咚”一声,却是阿箬已经晕了过去。

皇帝见阿箬受不得刺激晕倒在地,便吩咐道:“今日是朕与皇后办的迎春家宴,原不该在这个时候提这件事。只是朕看到皇后,便想起早夭的端慧太子,又想起玫嫔与怡嫔的孩子都胎死腹中,死得不明不白,朕不能不细细查问。”

皇后听他提到二阿哥,亦不免伤感:“皇上与臣妾都为人父母,如何能不伤心?虽然这件事是在臣妾的迎春家宴上提起,但若能得个水落石出,也算是给臣妾最好的贺礼了。如今天色已晚,有什么事皇上也等明日再查问吧,折腾了这么久,还请皇上早点安歇才是。”

皇帝颔首道:“朕原本想陪皇后一起,但今晚也没兴致了。李玉,起驾回养心殿。朕要好好静一静。”

李玉忙道:“请旨。阿箬该如何处置?”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带去养心殿偏殿,着人看着她,不许她寻短见或是旁的什么缘故死了。”

这句话,分明是有深意的。慧贵妃不自觉地缩了缩身子,摸着袖口的苏绣花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嫔妃们见如此,便也告辞散了。慧贵妃特意落在人后,有些担忧地看着皇后,皇后淡淡道:“不干你的事,你眼巴巴看着本宫做什么?”

慧贵妃怯怯道:“是。可是阿箬若是咬出了咱们……”

“咬出咱们?”皇后轻轻一嗤,闲闲道,“你是贵妃,本宫是皇后,咱们怕什么?”

慧贵妃仍是不放心,上前一步道:“可是皇后娘娘不觉得奇怪么?今日明明是娘娘摆迎春家宴,皇上为何一定要在今日发作,严审此事呢?难不成皇上连娘娘也疑心了?”

皇后神色一滞,闪过一丝慌乱,很快肃然道:“放肆!皇上只是关心皇嗣,疑心阿箬罢了。在本宫的迎春家宴上提起也只是偶然,你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想到什么就信口胡说,自乱阵脚。”

慧贵妃极少看到皇后如此疾言厉色,忙低下了头不敢言语。

皇后扶着素心的手转到寝殿,卸下衣冠,对着妆台上的合欢铜镜出了会儿神,压低了声音道:“素心,皇上不会是真的疑心本宫了吧?”

素心将皇后的大氅挂到黄杨木衣架子上一丝不苟地整理着,口中道:“皇后娘娘安心,皇上不是说了么,也是因为想着咱们早逝的端慧太子的缘故,才这般忍不住。皇上还想着与娘娘再有一个阿哥呢。说到底,皇上总是在意娘娘的,何况,咱们还有三公主。皇上不知道多喜欢三公主呢。”

“本宫生的大公主和哲妃生的二公主都早夭,皇上虽然有几位阿哥,但公主只有这一个,是爱惜得不得了。所谓掌上明珠,也大约如此了。”皇后摘下东珠耳环,叹低头叹息着抚着小腹道,“只是本宫和皇上一样,多么盼望能再生下一个嫡出的阿哥,可以替皇上承继江山,延续血脉。”

素心挂好衣裳,替皇后解开发髻,取下一枚枚珠饰通花:“娘娘别急,皇上已经答应了会常来陪伴娘娘,娘娘只要悉心调理好身子,很快就会怀上皇子的。”

皇后颔首道:“也是。你记得提醒太医院的齐鲁,好好给本宫调几剂容易受孕的坐胎药。”

素心笑道:“是。说到坐胎药才好笑呢。宫里没有比慧贵妃喝坐胎药喝得更勤快的人了,恨不得当水喝呢。可是越喝身子越坏,娘娘没注意么,这两年慧贵妃的脸色可愈加难看了,简直成了个纸糊的美人儿。”

皇后道:“本宫有时候也疑心。那串手镯,娴妃和她都有,都怀不上孩子也罢了,怎么难道还能让身子弱下去么?还亏得齐鲁在亲自给她调治呢,居然一点起色也没有。”

“那是她自己没福罢了。哪怕慧贵妃的父亲在前朝那么得皇上倚重,她又在后宫得宠,可生不出孩子,照例是一点用处也没有。永远,只能依附着娘娘而活。”

皇后露出一份安然之色:“皇上不是先帝,不会重汉军旗而轻满军旗,弄得后宫全是汉军旗的妃子。当年先帝的贵妃年氏、齐妃李氏、谦妃刘氏、宁妃武氏、懋嫔宋氏,哪一个不是如此。但话虽如此,本宫也不能不防着汉军旗出身的慧贵妃坐大了。”

素心笑道:“她不敢,也不能。即便她有她父亲这个靠山,娘娘不是也有张廷玉大人这位三朝老臣的支持么。倒是海贵人的胎,奴婢悄悄去问过了。不知什么缘故,是被发觉了还是什么,太医院配药材的小太监文四儿说,如今想要在海贵人的药里加那些开胃的药材,竟是不能了。”

皇后娥眉微蹙:“难道是被发觉了?”她旋即坦然:“那也无妨。左右只是开胃的药,就当小太监们加错了。怀着身孕么,本就该开胃的。何况海贵人胖了那么多,身上该长的东西也都长好了,不吃也没什么。”她忽然止住声,从铜镜中依稀看到什么,霍然转过头去,带了一丝慌乱沉声道:“和敬,你站在那里做什么?跟着你的人呢?”

三公主有些畏惧地站在珠绫帘子之后,慢慢地挪出来,唤了一声:“额娘。”

皇后微微敛容:“告诉你多少次了,要唤我皇额娘,因为我不只是你的额娘,更是皇后。”

三公主已经十岁,出落得十分清丽可人,脸上隐隐带着嫡出长公主才有的傲然,如一朵养在深闺的玫瑰花,不知风霜,兀自娇艳美丽。

她见了皇后,脸上的那些傲气便隐然不见了,只是一个怯怯的小女儿,守着规矩道:“是。儿臣知道了。”她的声音越发低下去:“儿臣不是有意偷听皇额娘和素心姑姑说话,只是想在皇额娘睡前来给皇额娘请个安,独自和您说说话。”

皇后放下心来,气定神闲地换了温和的口气:“那么,你要跟皇额娘说什么?”

“现在没有了。”三公主微微地摇摇头,抬起稚嫩的脸,望着皇后,“皇额娘,你们方才说,给海贵人下什么?”

皇后扬一扬脸,示意素心出去,搂住了三公主正色道:“不管皇额娘给谁下了什么东西,对谁做了什么,都是为了你为了皇额娘自己。这个宫里,要害咱们的人太多太多,皇额娘做什么都是为了自保。”她亲了亲三公主的脸,含了泪柔声道:“和敬,你的二哥已经死了。皇额娘没有儿子可以依靠,只有靠自己了。”

三公主大为触动,伸手替皇后擦去泪水,坚定道:“皇额娘,儿臣都明白的。二哥不在了,儿臣虽然是女儿,但也不会没用。儿臣一定会帮着皇额娘的。皇额娘不喜欢谁,儿臣就不喜欢谁。”

皇后脸上笑着,却忍不住心酸不已。她先生下的二阿哥永琏,再有了和敬公主,所以从未曾把这个女儿看得多重要。即便是永琏死后,她不得不借着这个唯一的女儿笼络皇帝的心,也从未这般亲近过。却不想,反倒是这个女儿,那么体贴明白她的心意,真真成了她的小棉袄。

这一夜,想来有许多人都睡不安枕了。如懿听着窗外簌簌的雪声,偶尔有枯枝上的积雪坠落至地发出“啪嗒”的轻响,间杂着细枝折断的清脆之声,和着殿角铜漏点点。真是悠长一夜啊。

如懿醒来的时候便见眼下多了一圈乌青,少不得要拿些脂粉掩盖。惢心笑道:“小主也不必遮,今儿各位小主一照面,可不都是这样的眼睛呢。”

如懿轻嗤一声,取过铜黛对镜描眉:“我怕见到皇上时,皇上也是如此呢。”

正说话间,却见李玉进来,恭谨请了个安,道:“娴妃娘娘万福,皇上请您早膳后便往养心殿一趟。”

如懿赶到养心殿时,却是小太监进忠引着她往殿后的耳房去了,道:“皇上正等着小主呢。”

如懿推门入了耳房,却见皇帝盘腿坐在榻上,神色沉肃。阿箬换了一件暗沉沉的裙装跪伏在地下,头上的珠饰和身上的贵重首饰被剥了个干净,只剩下几朵通草绒花点缀,早已哭得满脸是泪,见如懿进来,刚想露出厌恶的神色,可看一眼皇帝的脸色,忙又收敛了,只和她的侍女新燕并肩跪在一块儿。

皇帝执过如懿的手,递过一个平金珐琅手炉给她,和声道:“一路过来冻着了吧?快暖一暖,来朕身边坐。”

如懿一笑,与皇帝并肩坐下,却听皇帝对阿箬道:“昨日朕留着你的脸面,没有当下拿水泼醒了你逼问你,还许你在耳房住了一晚。如今只有朕和娴妃在,有什么话,尽可说了吧?”

如懿瞥一眼一旁守着的李玉,道:“昨儿本宫吩咐备下的朱砂,她若不说实话,便一点一点要她吞下去。那些朱砂呢?”

李玉指了指耳房角落里的一大盆朱砂:“按娴妃娘娘的吩咐,都已经备下了。”

阿箬自知不能再辩,只得道:“皇上恕罪,当年是奴婢冤枉了娴妃娘娘。”

皇帝端了一盏茶,慢慢吹着浮末道:“这个朕知道。”

阿箬又道:“是奴婢偷拿了朱砂混到怡嫔娘娘的炭火和蜡烛里,也是奴婢拿了朱砂染好了沉水香的气味,等素心要搜寝殿时,偷偷塞在妆台屉子底下的……小禄子也是受人指使的,但不是娴妃娘娘。”

皇帝有些不耐烦:“这些朕都知道。”

如懿蹙眉道:“该往自己身上揽的都揽得差不多了。本宫还想知道,你混得了怡嫔的东西,却不能常常混进玫嫔宫里去,到底是谁指使你的?”

皇帝啜饮着茶水,低头恍若未闻。阿箬睁大了眼睛惶惑地看着皇帝,皇帝只做未见。如懿缓缓道:“说与不说在你。反正你要把所有的事儿都揽下来,谁也拦不住。本来本宫可以留一条命给你,但是你非要认下谋害皇嗣株连九族的罪过,本宫也由得你。”

阿箬死死地咬着下唇,唇上几乎都沁出了血,颤抖着喉咙道:“皇后,慧贵妃……”

皇帝幽沉乌黑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疑忌的光,徐徐道:“皇后与贵妃一向仁慈,你想要求她们,也是不能的。还是为你的家人多考虑吧。”

新燕忙在后头道:“小主,小主,您可千万别糊涂了。如今到了这个地步,求谁也不管用了,您做了什么就自己招了吧,别平白连累了旁人。便是奴婢,也只是伺候您而已,许多前事都不知道啊。”

皇帝即刻醒觉:“前事不知?那么现在的事,你又知道多少?譬如朕一直很想知道,是谁给娴妃在冷宫里的饮食下了砒霜?”

阿箬霍地抬头:“皇上,真的不是奴婢!真的!”

皇帝看着新燕道:“你说。”

“奴婢不敢隐瞒皇上,奴婢确实不知。”新燕忙磕了个头,怯怯地看了阿箬一眼,犹疑道,“但奴婢的确听说过,小主深以娴妃娘娘为恨,尤其是那次重阳冷宫失火,皇上见到过娴妃娘娘之后,小主就很怕娴妃娘娘出冷宫,几次在奴婢面前提起,一定要让娴妃娘娘死在冷宫里,没命出来才算完。其他的,奴婢也不知道了。”

阿箬的脸色越来越白,最后成了一张透明的纸,猛地仰起脸来,两眼定在如懿身上,恨不得剜出两个大洞来,道:“娴妃!我是恨毒了你,明明我聪慧伶俐,事事为你着想,你却凡事都压着我,欺辱我!你明明看出皇上喜欢我,却一定要拔除我这个眼中钉把我指婚出去。我得宠对你难道不好么,你也多了一个帮衬。为什么你非要断了我的出头之路呢?”

“皇上喜欢你?”如懿忍不住轻笑,“如今皇上也在这里,你可问问他,喜不喜欢你?若不方便,本宫大可回避!”

如懿说罢便要起身,皇帝伸手拦住她道:“不必了。朕便告诉她实话就是。”

阿箬泪眼蒙蒙,喘息着道:“娴妃,你又何必这般假惺惺!我知道皇上已经不喜欢我了!否则他不会这么待我!”她爬行两步,死死攥住如懿的裙角,冷笑道:“你不是很想知道皇上怎么待我的么?我便告诉你好了。自从第一次侍寝之后,皇上每一次翻我的牌子,都不许我碰他一下,只准我赤身**披着一袭薄毯跪在床边的地上,像一个奴婢一样伺候。白天我是小主,受尽皇上的恩赏。可到了皇上身边,一个人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低贱的奴婢,连只是侍寝的官女子也不如!可即便是这样,落在旁人眼里,我还是受尽宠爱,所以不得不忍受她们的嫉妒和欺凌!娴妃,你以为你在冷宫的日子难过,我在外头的日子就好过么?每日翻覆在皇上的两极对待之下,无所适从,战战兢兢!我怎能不恨?怎能不怕?”

如懿听着她字字控诉,也未承想到她三年的恩宠便是如此不堪,不觉震惊到了极点。良久,倒是皇帝缓缓道:“现在觉得不甘心了么?那么,朕告诉你,都是自找的。你想当朕的宠妃,朕许你了。可是背后的冷暖,你便自己尝去吧。要不是为了留着你这条性命到今日,要不是为了让你尝尝风光之下的痛苦,朕也不必花这份心思了。”他望着如懿,缓缓动情道:“如今,你都该明白了吧?”

阿箬瘫倒在地,不可置信地看着皇帝,满脸怆然,惊呼道:“皇上,您竟这样待臣妾对您的一片心!”

皇帝泰然微笑:“你对朕的心是算计之心,朕为何不能了?”

阿箬怔怔地流下眼泪来:“皇上以为臣妾对您是算计之心,那后宫众人哪一个不是这样?为什么偏偏臣妾就要被皇上如此打压?”

“打压?”皇帝侧身坐在窗下,任由一泊天光将他的身影映出朗朗的俊美轮廓,“朕相信许多人都算计过朕,朕也算计过旁人,但像你一般背主求荣,暗自生杀的,朕倒真没见过。”

如懿坐在皇帝身侧,只觉得记忆里他的容颜已然陌生,连他说出的话也让人觉得心头冰凉一片,无依无着。她只觉得有些疲累,淡淡道:“那么,所有的事都是你做的么?”

阿箬悲怆至极,茫然地点点头:“都是我,都是我。玫嫔和怡嫔是我害的,娴妃是我想杀的!什么都是我!行了么?”

如懿忽然想起一事:“阿箬,我记得你很怕蛇?”

阿箬沉浸在深深的绝望之中,还是新燕替她答的:“回娴妃娘娘的话,小主是很怕蛇。”

皇帝看如懿神色倦怠,柔声道:“如懿,你是不是累了?你先去暖阁坐坐,朕稍后就来。”说罢,李玉便过来扶了如懿离开。皇帝见她出去了,方盯着阿箬,目光中有深重的迫视之意,问道:“你方才说是皇后和贵妃主使,是不是真的?”

皇帝回到暖阁时,如懿正在青玉纱绣屏风后等待,她的目光凝住屏风一侧三层五足银香炉镂空间隙中袅袅升起的龙涎香,听着窗外三两丛黄叶凋净的枯枝婆婆娑娑划过窗纸,寒雪化作冷雨窸窣,寂寂敲窗。如懿看着皇帝端肃缓步而入,宽坐榻边,衣裾在身后铺成舒展优雅的弧度。皇帝执过她的手:“手这样冷,是不是心里不舒服?”

如懿点点头,只是默然。皇帝缓声道:“阿箬已经都招了。虽然她要招供的东西朕早就知道了,可是朕不能不委屈你在冷宫这三年。当年的事扑朔迷离,朕若不给后宫诸人一个交代,不知道在你身上还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朕一直以为,冷宫可以暂保你平安。”

如懿缓缓抬起眼:“臣妾不知道皇上这些年是这样待阿箬。”

皇帝轻轻搂过她:“如今知道了,会不会觉得朕很可怕?”

皇帝这样坦诚,如懿反倒不知道说什么了,定了半天,方道:“皇上的心胸,不是臣妾可以揣测的。”

他以一漾温和目色坦然相对:“你不能揣测的,朕都会尽数告诉你。因为你是如懿,从来对朕知无不言最最坦诚直率的如懿。而朕还有一句话要告诉你,朕当年留下阿箬,一则是要她放松戒心,也是怕真有主使的人要灭她的口;二来当时治水之事很需要她阿玛出力,旁人也帮不上忙。所以一直拖延到了今日。如懿,你要明白朕,朕首先是前朝的君主,然后才是后宫的君主。”

他的话,坦白到无以复加。如懿忍着内心的惊动,这么多年,她所委屈的,介意的,皇帝都一一告诉了她。她还能说什么呢?皇帝数年来那样对待阿箬,本就是对她的宽慰了。于是她轻声问:“皇上真的相信没有人主使阿箬了么?”

皇帝的目光平静得波澜不兴:“她一个人都认了,你也听见了。再攀扯别人,只会越来越是非不清。所以朕也希望你明白,到阿箬为止,再没有别人了。”

这样的答案,她已经隐约猜到了几分。既然她也想到会是谁,何必要皇帝一个肯定的答案呢。如懿心头微微一松,终于放松了自己,靠在皇帝怀中:“皇上有心了。”

皇帝轻吻她额头:“自你出冷宫,朕一直没有召幸你,很少见你。便是要等这水落石出的一天,你心中疑虑消尽,朕才真正能与你坦然相处,没有隔阂。”

清晨的雪光淡淡如薄雾,映着窗上的明纸,把从他们身上扫落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在分开了这些年之后,如懿亦有一丝期望,或许皇帝可以和她这般没有隔阂地相拥,长长久久。

皇帝拥着她道:“如今,你的心中好过些了么?”

如懿微微颔首,含情看向皇帝:“皇上的用心,臣妾都知道了。”

皇帝身姿秀异,背靠着朱栏彩槛、金漆彩绘的背景中,任偶然漏进的清幽的风吹动他的凉衫薄袖,他温然道:“朕很想封你为贵妃,让你不再屈居人下。可是骤然晋封,总还不是万全,朕也不希望后宫太过惊动。但是朕让你住在翊坤宫,翊坤为何,你应该明白。”

坤为天下女子至尊,翊为辅佐襄赞。她知道,皇帝是在暗示她仅次于皇后的地位。她心中微暖,复又一凉,想起阿箬的遭遇,竟有几分凉薄之意。但愿皇帝待她,并无算计之心。

那么,便算是此生长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