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后宫如懿传(周迅、霍建华主演) > 第8章 名份

后宫如懿传(周迅、霍建华主演) 第8章 名份

作者:流潋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1:32:23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一日众人皆到皇后的长春宫中请安,富察氏命人赏了一箩红橘下来,含笑道:“皇上念着咱们后宫,江南进贡的红橘一到,就先挑了一箩送来。正好咱们也一起尝尝。”

众人起身谢恩,“多谢皇后娘娘恩典。”

皇后嘱了众人落座,看莲心和素心分了红橘,方慢慢道:“咱们这些姐妹,都是从前潜邸时便一起伺候皇上的,彼此知道性情。如今进了紫禁城做了皇上的人,一则规矩是定要守的,二则也别拘了往日的姐妹之情,彼此还是有说有笑才好。”

晞月先站了起来,满面恭谨道:“皇后娘娘从前是臣妾们的姐姐和主子,如今更是天下之母。臣妾们不敢不心存恭敬。”

皇后淡然笑道:“晞月妹妹言重了。本宫比你们虚长几岁,自然在教导之余,更要好好顾全你们。”

晞月领着众人起来,“谢皇后娘娘隆恩。”

如懿看着皇后与晞月一唱一和,只低了头慢慢剥着红橘把玩,面上略含了一缕笑,淡淡不语。

皇后对晞月的应答甚是满意,含笑点了点头,“你们坐着吃些橘子好好聊聊吧,本宫有些乏了,先回寝殿歇息。”

她停一停,环视众人,“皇上已经拟定了你们的位份,也各自安排了宫室与你们居住。如今皇太后已经先移居了慈宁宫。晌午旨意一下来,就各自搬过去住吧。为着这些日子替大行皇帝哭灵,挤在一块儿住也是为难了你们。”

众人闻言一凛,哪有心思再坐,便纷纷告辞了。

果然到了晌午,皇帝册定位份的旨意遍传六宫。如懿站在廊檐下逗着一双蓝羽鹦哥儿,只听着阿箬掰着指头嘟囔道:“立后大典之后,皇后已经挑了长春宫去住。长春长春,真是个好意头,只盼着皇上春恩长在呢。苏格格新添了三阿哥,封了纯嫔,陈格格本来就是出身低下的汉军旗女子,又不得宠,因她的名字叫婉絪,便只封了婉答应,都住在钟粹宫。黄格格封了怡贵人,住在景阳宫,她倒挺高兴的。本来么,皇上也不是很宠爱她,给个贵人就不错了。金格格只封了嘉贵人,住在启祥宫,她又不高兴又不敢说。金格格一直以为自己的朝鲜宗室女的身份便觉得高人一等,眼下也只不过是个贵人,看她还有什么好神气的!”

如懿取过鸟食洒在鹦哥儿跟前,“你说话便说话,背后议论人家做什么。”

阿箬吐了吐舌头,“奴婢知道了。另外就是海兰格格了,皇上只封了她常在,也没说住哪个宫,大概位份不高,随便跟着哪个主位住着吧。倒是咱们和高福晋那里,还不知是什么旨意。”阿箬说着往门外看了看,不免有些焦灼,“太阳都快落山了,别的小主那儿都住进新殿去了,怎么咱么这儿还没圣旨来呢?”

如懿心里虽有些着急,却不便在阿箬面前流露出来,便拿给鹦鹉取食的小勺子搅着水,阿箬忙道:“小主,咱们的鹦鹉好干净,拿取食的勺子搅了水,它们就不喝那水了。”

如懿正不耐烦,却见惢心领着传旨太监王钦进来并两位大臣进来。

王钦打了个千儿道:“启禀小主,圣旨下。大学士礼部尚书三泰为正使,内阁学士岱奇为副使,行册封礼。”

如懿忙忙低首跪下,院子里的人也跟着跪在后头。

王钦取过圣旨,朗声念道:“朕惟教始宫闱。式重柔嘉之范。德昭珩佩。聿资翊赞之功。锡以纶言。光兹懿典。尔庶妃那拉氏、持躬淑慎。赋性安和。早著令仪。每恪恭而奉职勤修内则。恒谦顺以居心。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印封尔为娴妃。尔其祗膺巽命。荷庆泽于方来。懋赞坤仪。衍鸿休于有永。钦哉。”

如懿双手接过圣旨,“臣妾谢皇上隆恩。”

如懿使个眼色,惢心忙从袖中取过三封红包,一一交到三人手中。

王钦满面堆笑,“多谢娴妃娘娘赏赐,皇上说了,延禧宫就赐给娘娘居住。请娘娘即刻迁往延禧宫。”

如懿心中一沉,勉强笑道:“多谢公公。阿箬,好生送公公和两位大人出去。”

阿箬答应着,王钦拱手道:“奴才还要去皇上那儿复命,娘娘别忘了明日一早换上吉服去长春宫给皇上和皇后娘娘谢恩。”

如懿颔首道:“有劳公公提醒。”

院中众人尚跪在地上,叩头道:“恭喜娴妃娘娘,娘娘万安。”

如懿道:“本宫乏了,等下阿箬会给你们赏钱,你们再把东西收拾了去延禧宫。”

惢心忙跟着如懿走到内殿。

如懿屏息静气,问道:“月福晋那儿有消息了么?”

惢心低声道:“刚得的消息。月福晋封了慧贵妃,皇上的口谕,贵妃之外戚,著出包衣,入于原隶满洲旗分。果然的满门抬镶黄旗,赐姓高佳氏,贵妃也迁往咸福宫居住了。”

如懿淡淡笑一声,更觉烦恼不堪,“咸福宫?可不是福泽咸聚么?”

惢心柔声劝道:“娘娘别烦恼!延禧宫虽然偏僻,虽然……”惢心想要宽慰如懿,也觉得皇帝恩义悬殊,实在也无从宽慰起。

如懿摇头道:“延禧宫偏僻却不冷清,旁边就是宫人来往的甬道,嘈杂纷扰。且从康熙爷二十五年之后,足有三十多年未再修葺,乃是六宫之中最破败的宫苑。”如懿不安道,“难道太后和皇上,就厌弃我至此么?”

惢心道:“皇上和娘娘多年情分,断不会如此。即便是太后,太后不也说不怪罪娘娘么?”

如懿心中烦乱如麻,“口中所言,只怕是说说而已。算了,此时此刻,我也不能争什么,先收拾了东西去延禧宫吧。”

住进延禧宫中,已经是夜来时分。所幸延禧宫虽然靠近宫人进出的甬道,但关上大门,也还清静。宫中虽不是新修葺的,但前后两进院落各五间正殿,又有东西配殿三间,倒也宽敞。如懿本是喜静之人,宫人们仔细打扫之后,反觉得室内古朴,也不是十分简陋。

如懿往延禧宫中看了一圈,庆幸道:“你们打扫得仔细,总算还不是太差。”

阿箬撇嘴,有些不满道:“小主也太知足了。东西六宫之中,哪一个不比延禧宫好。奴婢瞧着承乾宫、翊坤宫,个个都是顶好的,景致又美,离皇上的养心殿又近。住在这儿,不知道皇上多早晚才来一次呢。”

如懿瞥了她一眼,只看着梁上的雕花叹了口气。

惢心笑着拉住阿箬道:“好姐姐。皇上要愿意来,不会嫌路远;若是不肯来,哪怕住进养心殿后头的围房,也不济事。”

阿箬正要回嘴,如懿淡淡道:“愿意来的总不在乎远近,满肚子的心思未必要挂在嘴上。阿箬,你说是不是?”

阿箬有些气馁,只得喏诺地道:“幸好娘娘搬过来之后,皇上也赏赐了好些东西添补宫里的摆设,皇上心里总是有娘娘的。”

如懿颔首道:“皇上今晚宿在长春宫,咱们也早些安置。新换了地方,也不知道会不会睡得香。”

惢心眼珠一转,笑吟吟道:“就怕娘娘觉着换了地方睡不香,奴婢已经在寝殿点了安神香了。”

如懿赞许地点点头,阿箬却只是暗暗犯了个白眼,垂了手站到了后头。

主仆三人正准备往寝殿走,外头守着的小太监进来道:“启禀娘娘,海常在来给娘娘请安。”

如懿不觉诧异,“这个时候,怎么海兰还来请安?快请进来吧。”

如懿方走到西暖阁坐下,海兰已经带着侍婢叶心进来了。

如懿含笑道:“怎么这么晚还来请安?可是长夜漫漫睡不着么?”

海兰倒不似往日一般,只是拘谨。惢心斟了茶上来,谦恭道:“海常在请用茶。”

海兰也不喝茶,只是盈盈望着如懿,一脸委屈地不作声。

如懿暗暗纳罕,便笑道:“妹妹有什么话尽管对我说。对了,今日圣旨到的时候还不知道妹妹住在哪个宫里,不知皇后娘娘可安排了?”

海兰眼圈微微一红,低首道:“嫔妾人微言轻,自然是皇后随手安排了哪里就是哪里了。”

如懿奇道:“是什么地方?难道不好么?”

叶心忍不住道:“皇后娘娘说慧贵妃的咸福宫宽敞华丽,就指了小主去咸福宫。这本也没什么,可是咸福宫那位向来是不容人的,如今抬了旗,那是更不得了了。譬如怡贵人,就是从前伺候皇后娘娘的侍女。可慧贵妃那里,从前有个丫头在她不方便的时候伺候了皇上,就被她想了法子撵出去了。”

如懿柔声打断,“这也是从前的事了。如今她是贵妃,自然要比从前显得温柔大方些。”

叶心忿忿道:“我们小主好性儿,总被人欺负。到了咸福宫先听了慧贵妃一顿训,又被拨到了一间西晒的屋子里住。”

如懿闻言皱眉:“那哪里是住人的地方,夏天暴晒,冬天冷得冰窖似的,便是一般的奴才也不住那里,不过就是平日里放放不要紧的东西罢了。慧贵妃也不怕皇上看见么?”

海兰微微啜泣,“皇上素来就少去嫔妾那里,如今在慧贵妃眼皮子底下,那更是不能了。今日慧贵妃还说,若皇上真问起来,便只说嫔妾自己爱住那里,她还劝不住。嫔妾……其实皇上哪里会管嫔妾呢。”

如懿心中不忍,“她既这样待你,那你现在这般出来,她可不忌讳?”

海兰泣道:“她有什么可忌讳的?这会儿咸福宫里不知道多热闹呢,人人都趋奉着她封了贵妃,更抬了旗呢。”

如懿沉吟片刻道:“那你如何打算?”

海兰泪汪汪看着如懿,“嫔妾只敢来求娴妃娘娘恩典,希望能与娘娘同住,便心满意足了。”

如懿忙道:“你素来只叫我姐姐,如今还是叫姐姐。口口声声‘娘娘嫔妾’,倒生分了。”

海兰怯怯点头,感动道:“是。”

如懿想了想道:“你要过来住,也不是不行,只消我回禀皇后娘娘……”

如懿一语未完,惢心上前道:“娘娘,茶凉了,奴婢再替您换一盏。”

如懿正点头,却见惢心深深望了自己一眼,也是心知肚明,只得暗暗叹了口气道:“你要过来住,也不是不行,只消我回禀皇后娘娘也就是了。只是你知道我如今的情境,一来不能像以前一般开口向皇后求什么,二来我真求了,皇后也未必会答应。只怕还要怪你不安分守己,若是慧贵妃因此迁怒于你,你以后的日子更不好过。”

惢心替海兰添了茶水,装作无心道:“其实海兰小主在潜邸时就住咱们娘娘旁边的阁子里,若说和咱们一起住延禧宫那也说得过去。这下子硬生生要分开那么远,真不知是什么道理。”

海兰泪眼迷蒙,低头思忖了片刻,才低低道:“原是我糊涂了,怎好叫姐姐为难呢。”

如懿过意不去,“若是在从前,我没有不帮你的道理。可是眼下,你看看我的延禧宫便知,我实在没有开口的余地。且你搬来延禧宫这种偏僻地方,也未必是好事。若是被我牵连失宠于皇上,就更不好了。”

海兰环视延禧宫,也不觉叹了一口气,“姐姐在潜邸时乃是侧福晋中第一人,何曾住过这样委屈的地方。”

如懿拍了拍她的手,“委屈不委屈,不在于一时。你我都好好的,还怕来日会不好么。”

海兰拿绢子拭去泪痕,展颜道:“姐姐说的是。”她微微含笑,“从前我在潜邸的绣房作侍女时也被人欺负,是姐姐偶尔看见怜惜我,劝我要争气。后来皇上宠幸了我又忘了,是姐姐将我绣的靴子进献皇上,让皇上想起我给我名份。姐姐帮我的,我心里都记得。”

如懿温和道:“好了。你有你的忍耐,我也有我的。咱们都忍一忍,总会过去的。”

海兰这才起身,依依道:“时候不早,妹妹先告退了,姐姐早点歇息吧。”

如懿送至廊檐下,心中略略不安,“慧贵妃若真难为你,你还是要告诉我。再不济总能和你分担一些。”

海兰感激道:“多谢姐姐,我都记得了。”

如懿见海兰和叶心出去,庭院中唯见月色满地如清霜,更添了几分清寒萧索之意,不知不觉便叹了一口气。

惢心取了披风披在如懿肩上,方才跪下道:“娘娘叹气,可是怪奴婢方才劝阻娘娘?”

如懿摇头道:“你做得对。我自身难保,何必牵连了海兰。”

惢心道:“从前在潜邸时,慧贵妃的性子并不是这样骄横,倒常见她温柔可人,怎么一入宫就成了这样呢?”

如懿望着庭院青砖上摇曳的枝影,心事亦不免杂乱如此,只是耐着性子道:“得意骄横,失意谦卑乃是人之常情。若能在得意时也能谦和受身,温谨待人,才是真正的修为。”

惢心沉吟道:“皇上一向称赞娘娘慧心兰性,嘉许慧贵妃娴静温婉,怎么到了今日给娘娘的封号是娴,慧贵妃反而是慧?”

如懿紧了紧披风,淡淡道:“皇上做事别有深意,咱们别胡乱揣测了。”

养心殿书房的明纸窗糊得又绵又密,一丝风都透不进来,唯见殿外树影姗姗映在窗栏上,仿佛一幅淡淡水墨萧疏。

皇帝只低头批着折子,王钦悄声在桌上搁下茶水,又替皇帝磨了墨,方低声道:“皇上看了一个时辰的折子啦,喝口茶水歇歇吧。”

皇帝“唔”了一声,头也不抬。王钦又道:“皇上,张廷玉大人来了,就在殿外候着呢。”

皇帝停下笔,朗声道:“快请进来吧。”

王钦听得这一句,就知道皇帝待张廷玉亲厚,忙恭恭敬敬请了张廷玉进来。张廷玉一进殿门,老远便躬身趋前,端端正正行了一礼,“微臣请圣躬安。”

皇帝微笑道:“王钦,快扶张大人起来,赐座。”

王钦扶了张廷玉起身,养心殿副总管李玉已经搬了一张梨花木椅过来,张廷玉方才敢坐下。

皇帝关切道:“廷玉,你已年过花甲,又是三朝老臣,奉先帝遗旨为朕顾命。到朕面前就不必这样行礼了。”

张廷玉一脸谦恭,“皇上恩遇,微臣却不敢失了人臣的礼数。先帝器重,微臣更要勤谨奉上,不敢辜负先帝临终之托。”

皇帝颔首道:“这个时候,你怎么还进宫求见朕。”

张廷玉欠身道:“皇上封慧贵妃,抬旗赐姓是莫大的荣耀,微臣方才正是从慧贵妃母家大学士高斌府第喝了贺酒回来。”

皇帝“哦”了一声,淡淡道:“这是慧贵妃的荣耀,也是高氏一门的荣耀。连你都贺喜,那朝中百官,想是都去了吧。”

张廷玉不假思索道:“皇上皇恩浩荡,高府宾客盈门,应接不暇。”张廷玉觑着皇帝神色,小心翼翼道,“本来鄂尔泰还和微臣玩笑,说这么多人怕是要踏烂了高府的门槛,想来高大学士思虑周详又见多识广,一早命人换了紫檀木的门槛。”

皇帝素来知道张廷玉与皇后富察氏的伯父马齐、马武交好,一向最支持中宫,自然看不惯慧贵妃的父亲高斌新贵得宠,当下只是微微一笑,似乎不以为意,“紫檀木虽然名贵,但也不算稀罕东西。”

张廷玉越发笑容可掬,“微臣也是这么想,只是今日和内务府主事郎大人闲话,郎大人说这两年紫檀短缺,两广与云南皆无所出,只有南洋小国略有所献,漂洋过海过来,所费不下万金。更难得的是高大学士府上所用的紫檀,入水不沉,高大学士深以为傲,约了百官同赏,臣也是大开眼界。”

皇帝笑着饮了口茶水,唤过王钦道:“朕记得,高斌府上所用的紫檀……”皇上似乎思索,只看了王钦一眼。

王钦一愣,还未反应过来,伺候在殿角的小太监李玉已经抢着道:“回皇上的话,高大人府上所用的紫檀是前两日皇上赏的,为着事多,皇上交代了王公公,王公公嘱咐奴才去内务府办的。”

王钦回转神来,忙拍了拍脑袋,“皇上,瞧奴才这记性,居然浑忘了。”王钦忙跪下道:“还请皇上恕罪。”

皇帝并不看他,只道:“你初入宫当差,大行皇帝身后留下的事情多,忘了也是有的。起来吧。”

王钦松了口气,赶紧谢恩爬起来,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张廷玉微笑道:“原来是皇上赏的,这是天大的恩典,自然该百官同庆。”他略略思忖,“皇后册封以来,臣一直未向皇后请安,心中惭愧。还盼年节下百官进贺时,可以亲自向皇后娘娘问安。”

皇帝道:“那有什么难的?到时朕许你亲自向皇后问安便是。”

张廷玉再度欠身,“臣谢皇上隆恩。皇后娘娘是先帝亲赐皇上为嫡福晋,皇后娘娘出身于名门宦家,世代簪缨,伯父马齐与马武都是两朝的重臣。富察氏又为咱们满洲八大姓之一,为大清多建功勋。臣敬慕娘娘仁慈宽厚,才德出众,能得皇上允许亲自向娘娘问安,乃是臣无上荣耀。”

皇帝微微正色,“你的意思朕明白。皇后乃后宫之主,执掌凤印,朕自然敬爱皇后,不会因宠偏私。”

张廷玉肃然道:“臣听闻两宋与前明后宫弭乱,宠妾凌驾皇后之举屡屡发生,导致后宫风纪无存,影响前朝安定。皇上英明,微臣欣慰之至。”张廷玉望着皇帝案上厚厚一沓奏折,关切道,“先帝在时勤于朝政,每日批折不下七个时辰。皇上得先帝之风,朝政虽然要紧,也请皇上万万保养龙体,切勿伤身。”

皇帝略有感激之色,“廷玉对朕,亦臣亦师。将来朕的皇子,也要请你为师,好生教导。”

张廷玉诚惶诚恐,“微臣多谢皇上垂爱。天色不早,微臣先告退了。”

皇帝道:“李玉,好生送张大人出去。”

李玉忙跟着张廷玉出去了。

皇帝嘴角还是挂着淡淡笑意,十分温和的样子,眼中却殊无笑色,取过毛笔饱蘸了墨汁,口中道:“王钦,你是朕跟前的总管太监,事无大小都要照管清楚,总有疏漏的地方。有些差事,你便多交予李玉去办吧。”

王钦心头一凉,膝盖都有些软了,只支撑着陪笑道:“奴才遵旨。”

皇帝埋首寄书,“出去吧,不用在朕跟前了。”

王钦诺诺退出去,脚步声极轻,生怕再惊扰了皇帝。出了养心殿,王钦才发觉脖子后头全是冷汗,脚底一软,坐倒在了汉白玉石阶上。

门口的小太监忙殷勤过来扶道:“总管快起来,秋夜里石头凉,凉着了您就罪过了。”

王钦硬生生甩开小太监的手,远远望见李玉送了张廷玉回来,恨恨骂小太监道:“王八羔子,也敢到我跟前来耍机灵了!”

跟在他后头的李玉知道他是指桑骂槐,指着自己,也不敢回嘴,忙缩了头回去。王钦正站着,皇帝的声音已经从里头传出来,“去长春宫。”

王钦一骨碌站起来,用尽了嗓子眼里的力气,大声道:“皇上起驾啦——”

太后站在慈宁宫廊下,看着福姑姑指挥着几个宫人将花房送来的数十盆“黄鹤翎”与“紫霞杯”摆放得错落有致。彼时正黄昏时分,流霞满天如散开一匹上好的锦绣,映着这数十盆黄菊与紫菊,亦觉流光溢彩。

福珈笑吟吟过来道:“慈宁宫的院子敞亮了许多。若是在寿康宫,这几十盆菊花一摆,脚都没处放了。”她见太后欢喜,愈发道:“也是皇上的孝心,那日携了皇后亲自来请您移宫。如今有什么好的都先尽着您用。连花房开得最好的紫菊,也都送来了您这里。”

太后微笑颔首,扶着福珈的手走到阶下,细细欣赏那一盆盆开得如瀑流泻的花朵“如此,也算哀家没白疼了皇帝。只不过那日虽然是皇帝和皇后来请,可这背后的功劳,哀家知道是谁。”

“太后是说娴妃?”

太后拈起一朵菊花仔细看了片刻,“颜色多正的花儿,和黄金似的,可惜了,还没开出劲儿来。”

福珈笑道:“有您爱护调教,要开花不是一闪儿的事。”

“这也急不得。满园子的花,前面的花骨朵开着,后面的也急不来。由着天时地利吧。”太后松开拈花的手指,拍了拍道:“皇上只给她一个妃位,是可惜了。按着在潜邸的位份,怎么也该是贵妃或者皇贵妃。”

福珈取了绢子替太后抹了抹手,“有福气的,自然不在这一时上看重位份。往后的时间长着呢。”

太后颔首道:“慧贵妃是会讨人喜欢。有时候跟着皇后来哀家这里请安,规矩也一点不差。”

福珈思忖着道:“照规矩是该晨昏定省的,但皇后和嫔妃们,也不过三五日才来一次。这……”

太后一副从然淡然,看着天际晚霞弥散如锦,缓缓道:“哀家住在这慈宁宫里,便是名正言顺的太后,一日来两次也好,三五日来一次也罢,都不是要紧事。要紧的是哀家的眼睛还看着后宫,太后这个位子原不是管家老婆子,不必事事参与介入,大事上点拨着不错就是了。这样,才是真正的权柄不旁落,也省得讨人嫌。”

福珈这才笑道:“太后的用心,奴婢实在不及。”

夜来的长春宫格外静谧,明黄色流云百蝠熟罗帐如流水静静蜿蜒地下,便笼出一个小小天地,由得琅烨伏在皇帝肩上,细细拨着皇帝明黄寝衣上的金粒纽子,只是含笑不语。

皇帝本无睡意,便笑:“皇后一向端庄持重,怎么突然对朕这么亲昵起来了?”

琅烨轻笑道:“皇上只看见臣妾端庄持重,就不见臣妾也很依赖皇上么。”

皇帝望着帐顶,嘴角含了薄薄一缕笑意,“皇后在后宫一力独断,为朕分忧,朕很高兴。不过见惯皇后的正室样子,小儿女模样倒是难得了。”

皇后默然片刻,盈然笑道:“后宫小儿女情肠多了,难免争风吃醋的小心眼儿多些。臣妾若再不持重,岂不失了偏颇,叫人笑话。”她停一停,小心觑着皇帝道,“皇上的意思,是嫌臣妾今早提议让娴妃居住延禧宫是有些失当了。”

皇帝略略含了一丝笑影,松开被琅烨倚着的肩膀,“皇后是六宫之主,后宫的事自然应当由皇后决断。皇后的提议,朕自然不会不准的。”

琅烨心头微微一惊,不免含了几分委屈,“皇上这样说,真是低估了臣妾了。难道臣妾跟随了皇上这些年,还会如几位贵人一般不懂事,只晓得争风吃醋。臣妾不过是以为,皇上近日抬举慧贵妃,自然是恩宠有加,慧贵妃贤淑安静,也受得起皇上这点眷顾。只是娴妃在潜邸时位份既高,性子又傲,如今被贵妃高了一头,难免气不顺,要与人起争执,不若将她放到安静些的地方,也好静心些。等她心气平伏些许,皇上再好好赏赐她给她些恩典就是了。”

皇帝伸手抚了抚皇后的头发,“皇后思虑周详。”

琅烨这才松了口气,伸手揽住皇帝的手臂,笑意盈盈,“臣妾的愚见,怎么比得上皇上的圣明。往日里皇上一向称赞娴妃慧心兰性,而慧贵妃娴静温婉,怎么到了今日给娴妃的封号是娴,贵妃反而是慧?臣妾却不懂了。”

隐隐有风吹进,帐外的仙鹤衔芝紫铜烛台上烛火微微晃了一晃,映着拂动的帐幔,如水波颤颤,明灭不定。皇帝的脸色落着若明若暗的光影,有些飘浮不定,他的笑影淡得如天际薄薄的浮云,“朕也是随手择了两个字罢了。”他低下头看着琅烨,“朕嘱咐了内务府,用心布置你的长春宫,你可还满意么?”

琅烨笑意深绽,仿佛烛火上爆出的一朵明艳的烛花,“皇上在后宫的第一夜是留在臣妾宫中,便是对臣妾最大的用心与恩典了。”

皇帝轻轻拍着琅烨的肩膀,声音渐渐低微下去,却依依透着眷恋与温柔,“朕的用心,你懂得就好了。你是朕的皇后,又一向贤惠,后宫的事你打理着,朕很放心。”

因出了丧,也立后封妃,嫔妃们也不再一味素服银饰了。海兰一早换了一身如意肩水蓝旗装,只衣襟袖口绣了星星点点素白小花,如她人一般,清新而不点眼。自然,这也是她一贯的生存态度。

海兰照常来候着如懿起身,又陪她一同用了早膳,才去长春宫中向琅烨请安。

琅烨气色极好,又精心修饰过容颜,换了芙蓉蜜色绣折枝蝴蝶花氅衣(1),头上只用一只鎏金扁方挽住如云乌发,端正的发髻上只点缀了疏疏几点银翠玛瑙珠钗,并几朵通草花朵而已。虽然简单,倒也大方爽朗。一大早二阿哥也被乳母抱来了,琅烨愈加高兴,嫔妃们也少不得热闹起来,说着二阿哥又壮了或是看着聪明伶俐。

唯有嘉贵人金玉妍打量着琅烨一身的打扮,笑吟吟不说话。琅烨一时察觉,便笑道:“素日里嘉贵人最爱说笑,怎么今日反而只笑不说话了,可是长春宫拘谨了你了?”

玉妍忙笑道:“臣妾是看皇后娘娘身上绣的花儿朵儿呢,虽然绣的花朵少,可真真是以清朗为美,看着清爽大气。”

琅烨略略正了正衣襟上的珍珠钮子,含笑道:“嘉贵人一向是最爱娇俏打扮的,本宫倒想听你评说评说。”

玉妍斜斜行了一礼,如风摆杨柳一般,细细说来:“臣妾看娘娘身上的绣折枝花,只在领口和袖口满绣,衣襟和裙裾全是布料本来的纹样,像是从前大清刚入关的时候,宫眷们最时兴的绣法。那是往往以旗装绣疏落阔朗的图案为美,用的也是京绣手法,讲究的是大气连绵,富贵吉祥。而时下宫里最时兴的,是用轻柔的缎料,追求轻盈拂动之柔美,往往在袖口、领口、衣襟和裙裾上满绣轻巧花样,多用江南的绣法,或用金银丝线和米珠薄薄织起,虽然花枝繁密,但追求越柔越好。如今看皇后娘娘的装扮,真是颇有入关时的古风呢。”

众人听玉妍娓娓道来,再看自己身上旗装,虽然颜色花色各异,但比之皇后身上的绣花,或用金线或用米珠点缀,果然是轻盈精巧许多。

皇后听她说完,不觉叹道:“同样是穿衣打扮,本宫一直觉得嘉贵人精细,如今看来,果然她是个细心人,能察觉本宫的心意。今早起来,本宫查看内务府的账单,才发觉后宫女眷每年费制衣料之数,竟如斯庞大。本宫身上的衣衫虽然绣花,但花枝疏落,只在袖口和领口点缀,又是宫中婢女或京中普通衣匠都能绣的式样。而你们所穿,越是轻软,就必得是江南织造苏州织造所进贡的,加上织金泥金的手法昂贵,其中所费,相差悬殊。而且后宫所饰,往往民间追捧,蔚然成风,使得京城之中江南所来的衣料翻倍而涨,连绣工也愈加昂贵。如此长久下去,宫外宫中,奢侈成风,还如何了得。”

琅烨一句一句说下去,虽然和颜悦色,但众妃如何不懂其中意思,都垂下头不敢再多言。唯有纯嫔不知就里,陪笑道:“皇后娘娘说的是,只是皇上一向都说,先帝与康熙爷励精图治,国富民强……”

琅烨淡淡一笑,取过茶盏定定望向她道:“民间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即便国富民强,后宫也不宜奢华挥霍。否则老祖宗留下的基业,能经得起几代。不过话说回来,纯嫔你刚诞下了三阿哥,皇上看重,自然要靡费些也是情理之中。本宫不过是拿自己说话罢了。”

素心会意,往皇后杯中斟上了茶水道:“可不是呢,昨儿皇后就吩咐了内务府,以后哪怕是长春宫的饰物,也顶多只许用鎏金和寻常珍珠,最好是银器或是绒花通草,赤金和东珠、南珠是一点不许用的呢。”

晞月闲闲一笑,看着手上的白银镶翠护甲,“皇后娘娘的话,臣妾自然是听着了。不比纯嫔妹妹,有了三阿哥,说话做事的底气,到底是不同了。”

纯嫔虽然单纯胆小,但话至于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不觉苍白了脸,腿下一软便跪下了道:“皇后娘娘恕罪,还请娘娘明鉴。臣妾虽然诞下阿哥,但都是皇后娘娘福泽庇佑,臣妾不敢居功自傲,更不敢靡费奢侈。”

琅烨淡淡一笑,“好了,别动不动就跪下,倒像本宫格外严苛了你们似的。起来吧。”

纯嫔这才敢起身,怯怯坐下。

玉妍很是得意,扫了一眼众妃,上前一步笑道:“皇后娘娘的话说得极是。只是如今风气已成,别说宫里宫外了,连皇上赏赐给朝鲜的衣料首饰,也无不奢丽精美。臣妾听来往朝鲜的使者说起,朝鲜国中也很是风靡呢。若咱们改了入关时的衣饰,也这般赏赐亲贵女眷或属国,岂不让外人惊异?”

她这一番话,自以为是体贴极了皇后,也能顾全自己喜好。如懿与海兰对视一眼,当下只是笑而不语。

琅烨轻轻啜了一口茶水,方徐徐道:“嘉贵人的话自然也是有理的。皇上怎么恩赏外头,那是免不了的。只是在内,咱们深居六宫的,凡事还是简朴为好。”她微微正色,“更要紧的是,如今天下安定,咱们也别忘了祖宗入关平定天下的艰难。咱们身为天下女子的表率,更得时时记着自己的身份,事事不忘列祖列宗才是。”

这番话极有分量了,饶是金玉妍伶牙俐齿,也只得低头称是。

晞月第一个站起来道:“既然皇后娘娘做出表率,臣妾等定当追随。今日起,不再华服丽饰,一定效仿皇后娘娘,追思祖宗辛苦,简朴度日。”

琅烨颔首,轻叹道:“本宫一番良苦用心,你们千万别以为是本宫有心苛责了你们。后宫人多,若人人多花费些,家大业大,总有艰难的时候。”

这时,坐在一旁闷声不语的怡贵人小声道:“奴婢伺候皇后娘娘多年,皇后娘娘一直不事奢华,直到如今,连衣襟上用的珍珠纽子,也不过是内务府最寻常的那种,连上用的珍珠都觉得太过浪费了。”

纯嫔忙陪笑道:“怡贵人从前是贴身伺候皇后娘娘的,自然无事不晓。看来是臣妾们一直太粗心了,不曾好好追随皇后娘娘。”

皇后笑盈盈看着怡贵人道:“好了。如今都是皇上正式册封的贵人了,还一口一个奴婢,成什么体统呢。”

怡贵人忙恭恭敬敬道:“臣妾谨遵皇后娘娘吩咐。”

晞月忽地转首,看了如懿一眼,“娴妃妹妹一直不言不语,难道不服皇后所言,还是另有主张?”

如懿抬了抬眼帘,徐徐道:“所谓言传身教,皇后娘娘身体力行,咱们自然只有听其言随其行的份,何须再多置喙呢。”

海兰亦忙低低道了“是”,又道:“臣妾不敢多言,是怕自己蠢笨失言。所以仔细学着皇后,不敢再多言了。”

如懿微微一笑,“可不是,皇后的意思,就是皇上的意思。咱们好好听着学着,便是受益无穷了。”

晞月轻笑一声,掩唇道:“娴妃妹妹这句话,倒是意在皇上昨夜留宿长春宫了,好像有些酸意呢。”

如懿淡淡笑道:“我方才说的话,心存和睦的人自然听出帝后一心,后宫和睦的意思;心存酸意的么,自然也听出酸意了。”

晞月秀眉一挑,似有不忿。琅烨和悦一笑,“好了。昨夜是皇上眷顾本宫这个皇后的面子罢了,来日方长,你们都精心准备着,皇上自然会一一来看你们。”

众人答了是,如懿举起手腕上的翡翠珠缠丝赤金莲花镯道:“这镯子虽是臣妾入潜邸不久后皇后娘娘亲自赏赐的,但如今宫中节俭,臣妾也不敢再戴了。还请皇后娘娘允准。”

她这般一说,晞月也忙站了起来。

皇后神色微微一沉,如秋日寒烟中沾上霜寒的脉脉衰草。然而旋即秋阳明艳,那寒意便蒸发得无影无踪。皇后还是那样无可挑剔的笑容,“既是本宫从前赏的,那也无妨。何况你们俩到底一个是贵妃一个是娴妃,不能委屈了。”二人答应了,方才告退。

外头秋色明丽如画卷,绿筠与海兰陪着如懿出来,三人都是默默的。金玉妍与怡贵人走在前头,犹自有些埋怨,“哎呀,从今往后,再不能穿这样江南的软缎子了,我一想着皇后娘娘身上的旗装,虽然好看,但只用丝线绣花,普普通通的,一点也无精致飘逸之美,唉……”

怡贵人淡淡笑道:“嘉贵人美貌,自然穿什么都是好看的。再不济,你一向在梳妆打扮上用心,皇上一定会留意的。”

玉妍轻轻“呀”了一声,便道:“怡贵人在皇后身边久了,自然懂得皇后的心思。有皇后娘娘这个榜样,我哪里敢不跟随呢。罢了,如今金珠玉器都用不得了,要打扮便插了满头花做个疯婆子吧。”两人说说笑笑,便走到前头去了。

如懿安慰地拍拍绿筠的手,“今日的事别往心里去。皇后只是看重祖宗家法,并不是有意指责你。”

绿筠愁眉微笼,“皇后的意思我如何不明白?先头大阿哥的亲娘是皇后族人,虽然殁了,但身份依旧高贵。二阿哥是皇后娘娘亲生的,那更是尊贵无比的嫡子。只有我,身份不尴不尬的,我阿玛不过是笔帖式,要不是我侥幸生养了三阿哥,皇上怎么会给我嫔位。我自知出身不高,平时已经恭谨安分,可是皇后仍然在意……”她再要说下去,已经含了几分泪意。海兰赶紧拿绢子挡在绿筠口边,轻声道:“好姐姐,你对皇后当然是恭谨安分,只是姐姐心思单纯,有什么说什么。这儿是在外头,叫人听见又多是非了。”

绿筠吓得一噤,忙取了绢子赶紧擦去泪痕。四周静寂无声,连陪侍的宫女也只远远地跟在后头。

如懿赞许地看了海兰一眼,柔声道:“好了。有什么事尽管到了我宫里再说。如今,可别再失言了。”

绿筠连连点头,三人便说着话往御花园去了。

彼时秋光初盛,御花园中各色秋菊开得格外艳丽,姹紫嫣红,颇有春光依旧的绚美繁盛。美景当前,三人也少了方才的沉闷。一路绕过斜柳假山,如懿见前头亭中玉妍和怡贵人正坐着闲话,便与绿筠和海兰看着池中红鱼轻跃,自己取乐。

玉妍和怡贵人背对着她们,一时也未察觉,只顾着自己说得热闹。

玉妍笑道:“其实姐姐封为娴妃,我倒觉得皇上选这个‘娴’字为封号,真是贴切。”

怡贵人拈了绢子笑:“妹妹说来听听,也好叫我们知道皇上的心意。”

玉妍拔下头上福字白玉鎏金钗,蘸了茶水在石桌上写了个大大的“娴”字,笑吟吟道:“闲字,女旁。皇上登基之后最爱去皇后娘娘和慧贵妃那里,娴妃娘娘好些日子没见到皇上了,可不是一个闲着的女人无所事事么?”

怡贵人拿绢子捂了嘴笑,倒是怡贵人身边的宫女环心机灵,看见如懿就站在近处,忙低呼一句,“贵人乏了,不如咱们早些回宫歇息吧。”

这样突兀一句,连玉妍也觉着不对,回首看见了如懿一行人。玉妍并不畏惧,索性轻蔑地看着如懿,娇滴滴道:“嫔妾不过是说文解字,有什么说什么,娴妃娘娘可别生气。”

怡贵人瞟了如懿一眼,“娴妃娘娘哪里会生气,一生气可不落实了嘉贵人的话么?不会不会。”

如懿听着她们奚落,心头有气,只是硬生生忍住。

海兰实在听不下去,大着胆子回嘴道:“娴妃娘娘面前,咱们虽然都是潜邸的姐妹,也不能如此不敬。”

玉妍微眯了双眼,招了招手道:“海常在,快过来说话。”

玉妍的位份比海兰高,她见玉妍召唤,稍稍犹豫,还是不敢不去。待海兰走到近前,玉妍伸手托起海兰的下巴,仔细端详着,“绣房里的侍女,如今做了常在,嗓子眼儿也大起来了。”

海兰窘得满脸通红,只说不出话来。金玉妍越发得趣,银嵌琉璃珠的护甲划过海兰的面庞便是一道幽艳的光。海兰只觉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颤声道:“嘉贵人,你想做什么?”

玉妍笑吟吟凑近她,“我想……”

话未说完,玉妍的手已被如懿一把撩开。

如懿泠然一笑,将海兰护在身后,“凭着贵人的身份吓唬一个常在算什么本事?你也不过只能在本宫面前作口舌之稽罢了。见到本宫,还不是要屈膝行礼,恭谨问安。”

绿筠忙劝道:“嘉贵人,你若与海常在玩笑,那便罢了吧。她一向胆子小,禁不起玩笑的。”

玉妍轻哼一声,蔑然道:“海兰是什么身份,我肯与她玩笑?”

如懿瞥她一眼,缓缓道:“人在什么身份就该做什么事。若你觉得慧贵妃位份在本宫之上苛责本宫是理所应当,那么本宫要来为难你,也是情理之中你合该承受。”

玉妍嘴角一扬,毫不示弱,“你虽然是妃位位份远在我之上,可是你是乌拉那拉氏的后代,我却是朝鲜宗室王女,若论身份,我自然比你高贵许多。虽然我位份一时在你之下,你便以为你坐稳了妃位,我也没有出头之日了么?”

如懿微微一笑:“你自恃朝鲜宗室王女,却不想想,朝鲜再好,也不过是我大清臣属之国。小国寡民,连国君都要俯首称臣,何况是区区宗室女?你若真要与本宫讨论何为身份何谓高贵,就好好管住自己,做合乎自己身份的言行,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才是真正的高贵。”

如懿话音未落,却听得身后一声婉转,“本宫当是谁?这样牙尖嘴利不肯饶人的,只有娴妃了。”

如懿微微欠身,冷眼看着她,“昔日在潜邸中,贵妃温顺乖巧,可不是今日这副模样。”

慧贵妃瞥如懿一眼,大是不屑,“此一时彼一时,当日你位序在我之上,我自然不得不尊崇你。而今本宫是贵妃,你是只是妃位,尊卑有序如同云泥有别,你自然要时时事事在我之下。若连这个都不知道,你便不用在这后宫里呆下去了。”

如懿默然不语,贵妃描得细细的柳眉飞扬而起,“怎么?你不服气?”

如懿笑意澹然,“礼仪已经周全,贵妃连人心也要一手掌控么?若真要如此,就不是以威仪压人,而是以懿德服人了。”她再度福身,“贵妃娘娘位份在上,我不会不尊。但也请贵妃明白,您的高贵应当来自敬服,而非威慑。”

如懿说罢,径自离去。纯嫔与海兰忽视一眼,立刻急急跟上。

玉妍见慧贵妃气得发怔,旋即笑道:“贵妃娘娘别听她饶舌,眼见她以后的日子是不好过了,娘娘何必与她费口舌。娴妃在您之下,将来还怕不能收拾了她么?”

慧贵妃眉头微松,笑向玉妍道:“有嘉贵人与本宫一心,本宫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