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216【新一批学生】

梦回大明春 216【新一批学生】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致知堂。

徽商黄崇德再次前来,还带着儿子和拜师六礼。

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跪地三叩头,双手奉上茶盏:“先生,请喝茶!”

王渊端起喝了一口,送给少年一架天平秤,算是对弟子的回礼。

黄崇德恭敬道:“吾子黄煦,尚未及冠,恳求王学士赐字。”

王渊略微思索,笑道:“景光。”

黄崇德非常高兴,对儿子说:“煦儿,还不快感谢先生赐字!”

“谢先生!”黄煦连忙再次磕头。

黄崇德问儿子:“煦儿可知,先生赐你‘景光’二字有何奥妙?”

黄煦冥思苦想一番,摇头道:“孩儿不知。”

黄崇德感慨道:“愿君崇明德,随时爱景光。先生是将你的字,与为父的名连在一起,有父慈子孝的寄许。同时告诫你,一定要爱惜光阴,今后刻苦读书!景光,乃光阴之意也!”

王渊挠挠头,哭笑不得:“黄员外,我真没想过那么多。”

“啊?”黄崇德惊讶道,“那先生是何意?”

王渊对旁边的黄峨说:“小妹,你来讲吧。”

黄峨和王渊最近都在研究《墨子》,寻找里面的物理知识。王渊一发问,她立即就明白了,笑道:“墨子云:‘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这是说,光沿着直线传播,揭示小孔成像的道理。先生让你今后好生研习物理!”

黄崇德瞬间尴尬无比,拍马屁道:“王学士学究天人,一言多意,难以捉摸也。”

“也罢,你父亲说得也有道理,你今后一定要爱惜光阴,”王渊告诫弟子几句,又问,“听说徽商子弟都信奉陆门心学,你学过陆门心学吗?起来说话。”

黄煦起身作揖,恭敬回答:“学生略知一二。”

王渊问道:“为何商贾子弟,要信奉陆门心学?”

黄煦答道:“陆门心学,习孟子而得,推崇以民为本。民之根本,则为财赋,理财是重中之重!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陆子言:‘商贾若能行公利,言利也当为君子;士人若只求小义,言义也只是小人。’”

王渊本来对陆九渊的学问没啥研究,但听了这话却能够理解了。

陆九渊奉行的是孟子那套大义,而且认为区分小人和君子,不该以其身份而论。整日逐利的商贾,只要有仁义之心,能为天下带来公利,也可称之为君子。

商贾自然喜欢这套学说!

“吾已知,今后好生向学,你也可以继续研习陆门心学。”王渊点头道。

黄煦再次行礼,然后站到一边。

何光祖和何显宗立即捧茶上前,准备行拜师礼。王渊将他们拦住,端着一杯茶说:“二位不必拜师,今后我等亦师亦友,平辈论交可也!”

何瑭跑去开州当同知,却把两个儿子扔来,说是要拜在王渊门下求学。

何光祖比王渊年龄还大,何显宗跟王渊年龄相仿,再加上他们有个学问深厚的老爹,王渊还真没脸收这兄弟俩当学生。

见王渊死活不肯接受,何光祖说:“既如此,当以兄长之礼相待。若虚兄,今后请不吝赐教!”

“好说。”王渊笑道。

宝朝珍过年回来,也带了一个堂弟,名叫宝朝相,今日一并拜在王渊门下。

另外还有六个孩童,是王渊的家仆、佃户之子女。王渊说了,每年收六个,今天也跟着正式拜师。

这些家仆、佃户的子女,王渊并不亲自传授知识,都扔给宝朝珍、杜瑾等人代为授课。只有等几年之后,其中出现天资聪慧之辈,王渊才会收来做亲传弟子。

不过嘛,他们既然学习了基本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就算资质平平,今后也肯定被任命为各种管事。可以管理家宅,也可以管理工厂,甚至可以被派去做海上贸易。

至此,王渊所收的正式弟子,已经超过二十人。亦师亦友者,同道追随者,加起来超过六十人!

其中还有一个勋贵子弟,是英国公张懋的嫡孙,没有爵位继承权那种,名叫张成。这小子因为爱读《倩女幽魂》,每期必买《物理学报》,结果对数学和物理产生兴趣。只要获得英国公张懋首肯,张成随时都可以来拜师。

诸弟子拜师完毕,黄崇德又跟王渊聊了一番生意,说山东很多田地改种棉花,今年山东棉花肯定能够大丰收。

随后几日,王渊发现黄煦确实聪明。

这个商贾之子,虽然刚满十四岁,但学过四书五经,也习过传统算学。他的思维非常跳脱,不喜欢埋头苦读,也不爱做师兄宝朝珍布置的作业,成天就围着物理实验小组转悠。即便如此,在新招收的几个弟子当中,黄煦的理论知识也是进步最快的。

何瑭的两个儿子,就有些一言难尽了。

难怪在历史上,他们一辈子都考不中举人。纯属那种每天用心学习,表现得比谁都刻苦,考试却总是不及格的差生。

但胜在忠厚老实,而且品德高尚,以仁义为自己的做人标准。只论品行,堪称君子!

转眼到了五月。

中央财政终于有所好转,最直接的表现,便是端午节终于赐宴群臣,不再以节省开支为名免去赐宴。

吏部尚书杨一清再次辞职,说自己身体不好,身边无人照顾。皇帝不允,还把杨一清的儿子,从南京调来北京做官,让其可以就近照料老父亲。

紧接着,户部尚书孙交、礼部尚书傅珪一起辞职,皇帝表示同意。

跟杨廷和不是一伙的科道官员,立即请求皇帝收回成命。杨一清也说,我病成这幅鬼样子,都还赖着不走,孙交和傅珪怎么能走?他们一旦走了,朝中重臣还不有样学样,纷纷跟着辞职啊?

“若虚怎么看?”严嵩问道。

王渊笑着说:“陛下对孙交和傅珪彻底失望了!”

严嵩对朝堂不太了解,问道:“王琼和刘春是谁的人?”

王渊解释道:“新任户部尚书王琼,一直是陛下的人;新任礼部尚书刘春,则是李阁老(李东阳)留下的人。”

“原来如此!”严嵩瞬间搞明白情况。

孙交和傅珪选择辞职,都是因为自己被杨廷和派系架空。皇帝以前不准他们辞职,是想让两人继续撑着,现在看来是烂泥扶不上墙,那就干脆让王琼和刘春顶替上来!

刘春已经老了,估计也没啥作为。

王琼却当壮年,背后又有皇帝支持,今后数年的大明朝堂,必定是王琼、杨廷和二人斗法的格局。

王琼这人很特别,才干超常,对户部门儿清。边疆请求调拨粮草,文官和武官配合吃回扣,他直接回复说:某仓、某场有多少粮草,各地每年运输多少,边卒每年屯粮多少,我给你拨多少就足够了,再伸手就是想贪污!

遇到修建水利工程,王琼直接拿出算盘,给要银子的官员算账,算出来的经费让人哑口无言。

王琼用人也全凭本事,历史上他当了兵部尚书。虽然从没见过王阳明,王阳明也没给他送过一分钱,王琼却远隔千里启用王阳明去剿匪,这才有了王阳明的战场神话!

王琼自己不贪污,宁王给他送钱也不要,但他真的刚正无私吗?

非也!

王琼曾经干过一件事,勋贵侵占百姓田产,他帮着勋贵翻案,对受害者落井下石!满朝官员弹劾江彬,他却抱江彬的大腿,被文官们视为江彬的走狗。

这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干才,做事有些不择手段!

反正,大明朝堂格局再次剧变,一下子换了两个尚书,而且都是皇帝那边的人。内阁还有一个缺额,皇帝死活不愿补录,一直让内阁名额在那儿空缺着。

一切都充分显示,皇帝对这届内阁非常不满。

杨廷和终于消停下来,不敢随意安插亲信,但在许多地方依旧肆无忌惮。

很快到了六月,金罍结婚,请王渊去参加婚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