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243【朝会应对】

梦回大明春 243【朝会应对】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王渊回京听到的第一件事,是皇帝把自己的寝宫给点着了。

任蝴蝶翅膀如何扇动,都没把这场皇宫大火扇走!

宁王依旧每年元宵进献花灯,今年进献的花灯数量众多且漂亮,朱厚照让宫人将其挂在柱璧之上。这已经比较危险,更扯淡的是,檐下还放置毡幕,幕中储存有烟花火药等物。

烟花一放,点燃花灯,花灯再点燃梁柱,于是就有了朱厚照那句:“好一棚大烟火也!”

乾清宫被烧个精光。

而乾清宫是用来干啥的?

明朝历代皇帝起居与办公的所在!

王渊一回到京城,就接到上疏议政的任务。所有官员都必须议政,检讨皇帝和众臣得失,因为乾清宫大火肯定是上天在昭示什么。

这次群臣没有自我检讨,都把矛头对准了皇帝,谁让火灾正好烧毁皇帝的寝宫呢。

内容无非以下几点:

第一,皇帝不该长住豹房,应该回皇宫居住。

第二,皇帝不该宠幸边将,应该把边军从京城调走。

第三,皇帝不该亲近番僧,应该尊崇儒家、勤修文德。

第四,皇帝不该怠政厌学,应该勤于朝政,按时出席朝会和经筵。

第五,皇帝不该偏信佞臣,应该广纳百官之言。

朱厚照被文官们喷得狗血淋头,还没法反驳,只能在豹房发脾气,毕竟他确实把自己的寝宫给烧没了。

另外,朱厚照终究还是信佛了,在豹房里养了无数番僧。

起因是朱厚照想生儿子,带着庄妃去寺庙拜祭。这事儿被钱宁知道以后,日渐失宠的钱宁,立即弄来所谓德高望重的番僧。

朱厚照什么事情都图新鲜,跟番僧聊了一阵,便对佛学产生兴趣。也不顾庄妃劝阻,便把番僧留在豹房,并为其在豹房修建寺庙,他还煞有介事的学习梵文。

这很朱厚照!

几年前,刘瑾还没死的时候,朱厚照曾经信奉回教,还给自己起个阿拉伯名字叫“妙吉敖兰”,意为“安拉的荣耀”。不过嘛,啥事儿都三分钟热度,很快就把兴趣投向其他地方。

……

王宅。

王全、王姜氏和王猛还没走,就等王渊回家之后,他们才启程去贵州。

女仆端上来一大盘饺子,黄峨笑着说:“二哥,你在外面肯定吃得不好,这是我亲自下厨给你做的扁食!阿爸,阿妈,大哥,你们也吃。”

王姜氏眉开眼笑:“渊哥儿,你娶的堂客多贤惠啊。这些日子你不在,阿眉(黄峨)把家里管得妥妥当当,她还要抽空帮你编那个什么报纸。”

王全说:“就是,你以后要好好待她。”

王渊连连点头:“孩儿谨记教诲。”

一大家子人热闹吃饭,当天晚上,又把王阳明请来聚餐,父母一直念着要感谢王渊的恩师。

忙活大半天,王渊终于有空跟老婆亲热,然后搂在一起说些私密话。

“有没有想我啊?”王渊笑问。

黄峨偎在王渊怀里,额头还有细汗,喘着气说:“想得要命,就跟失了魂儿一样,天天盼着你回来。”

王渊双手悄悄滑动,逗趣道:“想我回来做什么?”

“哎呀,你不要乱摸,就知道做坏事,”黄峨羞红着脸,“人家只是想跟你每天说话,每天都能见着你而已。”

王渊问道:“真没有其他?”

黄峨窘道:“也有一点点,灵儿姐姐的孩子,想来现在已经生了,我也想跟你有个孩子。”

王渊突然翻身:“那就再努力一下!”

黄峨羞得说不出话,只能闭上眼睛,把王渊紧紧抱住,任由这个家伙瞎折腾。

折腾完毕,就该洗漱上朝了,睡觉这种事情可以留在朝会上进行。

自从把乾清宫烧毁之后,朱厚照变得勤政起来,已经连续上朝大半个月,期间还举办了好几次经筵。

群臣反而有些不适应,突然要天天半夜起床,这搁谁受得了啊?大家都在暗中猜测,看皇帝这次能勤政多久,没人觉得皇帝能坚持一个月以上。

候朝的时候,王渊看到了自己的岳父。

黄珂这两年升官就跟坐火箭一样,他既是杨廷和的心腹,又是王渊的老丈人,哪边都愿意给他升官。之前是户部右侍郎,从河南督粮回来就升刑部左侍郎,现在又平调(重用)为兵部左侍郎。

很有意思的是,皇帝似乎跟杨廷和达成了默契。

杨廷和的人一旦升迁,往往伴随着帝党升迁。黄珂这次调任兵部左侍郎的同时,皇帝从南京召回一个大臣担任兵部右侍郎,同时论功将严嵩升为户部郎中,继续管理山东财政和天下盐税。

“贤婿,你在山东做得太过火了,当心朝堂暗箭!”黄珂提醒道。

王渊笑道:“多谢泰山大人关心,我坐得直、行得正,不怕那些跳梁宵小。”

黄珂说道:“归善王谋反案,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归善王不是已经自证清白了吗?”王渊没弄明白。

一个王爷的谋反案,一时半会儿无法判决。即便办案者伙同诬陷,大家都认为确实谋反,但几个月过去还在讨论该如何处置。在此期间,消息一直封锁,归善王也处于软禁状态,王渊忙着治水居然不知道事情变化。

也没人提醒王渊,或许,李充嗣之类的官员,都以为王渊跟其他办案者是一伙的,因此不敢冒昧提起这个话题。

众臣按着班次,来到奉天殿站好。

王渊叩拜皇帝之后,便闭上眼打盹儿,站着睡觉他已经练出来了。

大臣还未发言,朱厚照就打预防针说:“今日,不许再提乾清宫火灾,也不许再提什么边将、番僧!”

言官们面面相觑,都觉得好没意思,不能以正当理由疯狂喷皇帝了。

首辅杨廷和出列奏事:“陛下,臣请停止一应工作,减免各处织造事务。除司礼监书堂、东朝房及各京仓需要继续修理,其余兵仗局、大慈恩寺僧舍、皇城街路红铺、豹房扩建等,都该停工停建。南京苏杭各处织造,也应即刻停止。实在是户部银子不多,需得集中钱粮全力重修乾清宫。”

这是正事儿,无人反对,朱厚照也说:“准奏。”

阁臣梁储随即出列,直接跪在地上:“臣教子不严,以至其草菅人命,请求致仕并重惩那不孝之子!”

朱厚照不耐烦道:“此案已结,勿须再提。”

身为内阁重臣,自是众矢之的,任何疏漏都要被无限放大,更何况儿子手里有三百条人命。

但凡遇到什么事情,这桩旧案都会翻出来。

恰巧遇到乾清宫大火,又有言官旧事重提,认为内阁官员德行有亏,上天才会降下灾祸以示警,梁储陪着皇帝一起被骂得狗血淋头。

一位年轻的给事中出列:“陛下,阁臣梁储之子,杀害三百条人命,却只判个发配戍边,实在有失公允。臣请重审此案!”

朱厚照烦躁得很,他好不容易坚持上朝,天天就听这些弹劾内容,已经听得快吐了。当即猛拍金座:“朕说了,此事不要再提!”

大理寺少卿王纯出列:“陛下,归善王谋反一案,证据确凿。有司商议之后,认为应该将归善王贬为庶人,发配肃州戍边。山东巡按御史李翰臣,收受贿赂为归善王脱罪,应重重严惩之!”

监察御史程启充出列,反驳道:“陛下,归善王谋反案,还有诸多疑惑之处,臣请另责官员重新审理。此外坊间疯传,举报者梁谷,乃王守仁之徒,与翰林院王学士乃同年兼同门。王学士当时参与查案,是否有偏帮同门之嫌?”

王阳明今天也来上朝了,没想到自己会卷入王爷谋反案。

跟王渊有过矛盾的安磐出列:“陛下,臣弹劾翰林院侍读学士王渊,其在山东治河期间飞扬跋扈,视臣民为家奴,生杀予夺,贪污强占,任意行事。致使东昌府民怨沸腾,官吏士绅皆苦其戾政……”

“好了!”

朱厚照打断道:“一桩一桩说。王二郎,归善王到底怎么回事?”

王渊终于睁开睡眼,慢悠悠出列道:“陛下,因临清数千百姓聚集工地,臣害怕闹出民变,因此提前离开兖州。臣离开兖州的时候,曾在断案文书上签字,那份文书判断归善王是清白的,并没有谋反之举。至于为何发展成现在的样子,臣实在不明内情。”

伙同诬陷归善王的王纯和韩端,听闻此言面色剧变。

王纯连忙说:“王学士离开之后,案情另有线索。”

王渊问道:“什么线索?”

王纯说道:“兖州豪强陈环、江湖术士李佐秀,投案揭发归善王谋反事。”

王渊质问:“这两人何在?”

王纯说道:“已畏罪自杀。”

王渊大怒:“投案揭发之后又畏罪自杀,你当天下人好糊弄吗?陛下,臣请求重审此案!还有,巡按御史李翰臣,对案情比较了解,也应该参与其中。”

倒霉御史李翰臣,此刻还在大牢里,已经被打得半死不活。

朱厚照说道:“就依王学士的意思,着司礼监、锦衣卫、大理寺各派一人,与李翰臣共同审理归善王谋反案。在案情查清之前,此事不要再提,朕已经被你们搞得很烦了!王二郎,现在说你在山东乱杀官吏的事情。”

王渊笑道:“臣乃被弹劾者,不便多说。臣在山东的所作所为,十位御史都看在眼里,由他们来讲最合适。”

十位年轻御史一起出列。

礼科给事中蔡佑,是临时作为御史巡按治河工程的。他冷笑着问安磐:“安给事中,你若出京治河,敢主动请陛下派遣十位御史监督自己吗?若王学士真的贪赃枉法,他怎会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安磐说道:“不要讲这些虚言。王学士究竟有没有滥杀官吏,究竟有没有中饱私囊,究竟有没有把东昌府搞得民怨沸腾?你且讲讲这个!”

监察御史张鳌山说:“安给事中,你可知王学士治水,修滚水坝一道、闸门三道、河渠一条、水库一座,究竟所费钱粮几何?”

安磐问道:“想必靡费无数。”

张鳌山大声说:“只用了朝廷的白银三千七百二十八两零五钱,粮食九万余石。这些钱粮,还包括赈济六万灾民三个月,发给灾民回家路费、种子和干粮,还发给灾民每人两套棉衣和棉鞋!安给事中,你说王学士中饱私囊,换你来督造此等工程,翻三倍的造价能竣工吗?”

蔡佑笑道:“翻三倍太为难安给事中了,或许翻五倍还有可能。”

安磐瞠目结舌:“怎么可能只花这点钱粮?定然是盘剥百姓,将工程所需钱粮都摊在百姓身上!”

临时担任御史的吏科给事中黄臣说:“盘剥百姓?你自己去打听打听,工程竣工当日,六万多治河灾民,自发给王学士下跪谢恩。王学士回京那天,临清百姓聚集于卫河两岸,同样自发给王学士磕头送行。如果不信,也不想去临清查问,可以问问舒都御史和俞侍郎,他们也是亲眼所见的!”

舒昆山和俞琳齐齐出列,给王渊作证道:“确为实情。数万灾民与临清百姓,皆视王学士为青天,当日哭嚎挽留,遍地跪拜谢恩。”

安磐脑子都懵了:“不把钱粮摊在百姓头上,难道他能自己变出银子和粮食?”

王渊只能解释:“陛下,当地有不法豪强,曾经勾结刘六刘七,又煽动百姓阻拦工程,所以臣率领运军将其抄家。这钱粮和银子嘛,也抄出了一些,全都用在治理河道上。包括归善王送给臣的银子,也全都拿去治河了,臣分文未取,账目写得非常清楚。真正消耗的钱粮,白银用了四万多两,粮食用了将近十万石。”

这才说得过去,群臣恍然。

但也都选择闭嘴了,不敢再拿工程款说事儿。

这些钱粮,让他们做工程都已经够呛,更何况还兼着赈济六万灾民,还发了棉衣、棉鞋、路费和种子。

清官,干臣!

就连安磐都不说话了,恭恭敬敬对着王渊行礼,老实退回自己的班次站好。

朱厚照笑道:“有功必赏。王二郎这次做得大事,又给朝廷省了银子,擢升其为礼部右侍郎!”

杨廷和劝谏道:“陛下,王学士还是今科状元,是不是太急了点?”

朱厚照说:“再过一月就要会试了,那就等殿试结束,再升王二郎为礼部右侍郎。至于其他治河功臣,内阁和吏部商讨个章程出来。”

朝会散去,不少年轻官员,纷纷朝王渊作揖行礼,只为表达对清官与干臣的敬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