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335【改革田税】

梦回大明春 335【改革田税】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杭州城,望潮楼。

分治府城的两位知县,此刻正坐在一起喝酒。

同年进士,又同在一城做知县,常伦和桂萼的交情愈发深厚。

“明卿兄,我打算开年之后,清查仁和县官田。”桂萼喝着酒突然来一句。

常伦愣了愣,说道:“此事殊为不易。”

桂萼笑道:“困难就不去做,这官当得有什么意思?你看咱们王总督,整顿钞关、建港开海、惩治溺婴,哪件事不是得罪一堆人?菩萨心肠,霹雳手段,才换来这杭州大治。”

常伦提醒道:“清理官田,比开海还困难百倍!”

桂萼飒然一笑:“若非我职权不够,定把军田也一并清理了。之前几个月一直没动手,是怕坏了总督的开海之策,现在总督把杭州士绅打压得服服贴贴,正是清理官田的大好时机。”

浙江跟南直隶一样,官田遍地都是,如今已被侵吞过半。

就拿南直隶的江阴徐家来说,其遗孀杨氏想把女儿嫁给王渊做妾,允诺的嫁妆就有“官山十亩”。官山与官田一样,都属于朝廷所有,徐家不但将官山侵占,还敢堂而皇之的用来做女儿陪嫁品。

明代官田,不承担徭役,但赋税非常重,而且还各地不同。

一般而言,官田的赋税,是私田的三倍左右。但据《姑苏志》记载,朱元璋统治时期,苏州官田赋额“七斗三升”,而私田赋额只有“五升”,两者相差十三倍有余!

在洪武、永乐两朝,因为徭役繁多,且吏治相对较好。因此许多自耕农,纷纷把私田投献给朝廷,将自己变成官田的佃户,以此来逃脱繁重的徭役。

朱棣一死,吏治迅速败坏,苛捐杂税繁多,官田的重税就难以承受了。

有鉴于此,宣德年间在江南推行“平米法”,官田和私田的赋税,跟正米一起征收。且不用自己运粮,只需承担一定损耗,折成银钱或物品,由官府进行统一征收。

非常好的便民政策,却成功把百姓坑得家破人亡。

到正德年间,“平米法”已被官吏们玩出花来。“加耗”理由五花八门,苛捐杂税多达上千种,粮食折成钱物也有空子可钻,老百姓的日子比税收改革之前更加困难。

并且,这个政策还带来其他负面影响,即官田和私田的界限愈发模糊。

好多官田,并非豪绅强行霸占,而是被负担不起田税的佃户违法卖掉。这导致官田停留在官府鱼鳞册上,佃户必须每年继续缴纳重税。但实际又在豪绅手中,佃户照常耕种,并同时给豪绅交租,而豪绅则只收租子不交税。

佃户当然交不起双份儿,于是官府那边的重税欠着,只交田租给豪绅。

这种现象太普遍,导致官府都没法强逼佃户纳税,于是让粮长负责包干。粮长被逼得家破人亡之后,官田赋税继续欠着,每过几年朝廷都会下令免除,这种现象在史书里就一句话:皇帝免除某地X年至X年逋赋。

放眼整个浙江,杭州又是官田被侵占最多的地方!

常伦思虑道:“子实兄,就算清查官田,若不改革税法,几年之后就会恢复原样。”

桂萼笑道:“所以我在清查官田的同时,想把税法也一并改了。”

“如何改?”常伦问道。

桂萼说:“官民一则。”

常伦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且详细道来!”

桂萼解释说:“丈量全县土地,重制鱼鳞册,不分官田民田,不分肥田瘦田,按全年应征钱粮平均摊派。里甲银、均徭银,皆并入其中征收,除此之外不得再征苛捐杂税。粮米折银定额,平(中等)米一石折银五钱,粮价上涨也不许更改!”

“嘶!”

常伦倒吸一口凉气:“你这哪是清田,你这是改革田税制度!此法一旦推行全国,大明就不再有官田私田之分,也没有良田薄田之分。”

说实话,桂萼这个法子,在收税上难免“一刀切”,导致薄田负担更重。但可以杜绝许多贪墨克扣现象,也堵住了皂吏胡乱摊派的口子。如果能够顺利实施,不但老百姓得好处,江南数省的实收田赋还有可能翻倍——就算实行得不好,也能增长四五成田赋!

历史上,这个改革要等嘉靖十五年,礼部尚书顾鼎臣奏请查粮,十六年嘉兴知府赵瀛提出方案,十七年由欧阳铎和王仪在苏州试行,随后迅速在整个江南推广。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矛盾,杭州的主要矛盾就是官田被大肆侵占。

因此,本该创立“一条鞭法”的桂萼,居然率先把“征一法”给弄出来。这种税制改革并不复杂,创立起来也没啥难度,主要考验推行者的决心、手段和毅力。

桂萼又说:“可惜粮长是祖制,没有陛下应允,不能轻言废弃。否则的话,我直接把粮长废了,由官府统一征收赋税。再废除里甲轮流充役,改为官府统一雇役。再把各种赋役,全部折为银钱征收。或许别处的农民没有足够银钱,但仁和县的银子肯定够!”

常伦叹息道:“子实兄大才,吾不如也!”

桂萼问道:“钱塘县要不要一起来?”

常伦左思右想,突然仰脖子喝下一杯酒,把酒杯砸在桌上,借着酒劲说:“那便干了!朝廷追究起来,大不了被罢官。”

桂萼举起酒杯,阴笑道:“钱塘、仁和二县,士绅豪强皆被总督压服,这正是清查土地的最好时机,你我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来,为天下百姓贺!”

“也为大明江山贺,干杯!哈哈哈哈!”常伦大笑不止。

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就这样在酒楼里约定改革。他们赴任已经好几个月,全然掌握了县衙力量,第二天便开始选派吏员,首先清查鱼鳞册上的官田。

那玩意儿根本不用实地清丈,按照鱼鳞册收归官府即可。

什么?

你说土地是真金白银买来的?大胆,官田禁止私人买卖!

你究竟是被蒙骗了,还是明知故犯呢?若是被蒙骗了,那就找骗子去。若敢明知故犯,那本官先打你几十棍再说!

钱塘、仁和二县的士绅豪强,刚被王渊吓得不轻,又被两位知县没收田产,那真的叫一个哀嚎遍地。

还没法反抗,因为知县查的是官田,早在上百年前就登记造册了。

别说有王渊镇场子,就算王渊不在杭州,以桂萼、常伦两人的性格,也敢扛着上司压力强制推行。

这边查官田查得鸡飞狗跳,王渊那边则开始办学校了。

名称起得很直白,杭州工商专科学校,又被当地人叫做“工商书院”!

免收学费,提供书本,食宿自行解决。

小学学制为三年,教授《三字经》等蒙学,其实就是小学语文。另外还有《初等数学》,教授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贫寒子弟,只要读完小学,就是能写能算的人才。

中学学制为三年,教授《中等数学》和《初等物理》,同时选修《四书》。一旦把中学读完,绝对被商行、工厂、船队抢着要。

如果还想继续进修,那就参加考试,成绩优异者免费前往京城物理学院深造。

这种专科学校,杭州建一个,天津建一个,专为培养工商方面的人才。

(推荐一本历史文:《唐时明月宋时关》,挺不错的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