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034【修命】

梦回大明春 034【修命】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作为一个常年在山里修桥打洞,且小说只看玄幻和仙侠的工程狗,王渊对明朝历史的了解非常贫乏。

在王渊的认知当中,正德朝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呢?

咱们来细数一下:

朱厚照、刘公公、李凤姐、王阳明、宁王、杨慎、唐伯虎、祝枝山和秋香姐。

以上大概就是全部了,连江南四大才子,王渊都只记得一半。如果真要再硬凑几个,就是华文、华武、华太师和石榴姐,以及左青龙右白虎的那位华府师爷。

别说王阳明来贵州,就算听到唐伯虎,王渊都会去找他喝酒。

宋灵儿身后十多个护卫,把这些土匪给吓了一跳。他们忍不住打听:“不知小兄弟尊姓大名?”

王渊把酒坛交给阿猜和阿旺,自己翻身上马,答道:“黑山岭王二!”

“幸会幸会!”

土匪们幸会的同时,心里更糊涂了。

领头那个自我介绍说:“我叫商富权。这是我兄弟周进、张涛、张仲禾,我们都住在蜈蚣岭那边。”

王渊立即拱手抱拳:“原来是商兄、周兄以及两位张兄当面,失敬了!”

“不敢当,不敢当。”商富权愈发没底。

主要还是那十多个护卫,居然人人骑马,首领必然是土司贵族。偏偏王渊自称居于黑山岭,四个土匪怎么都想不明白,全都忍不住偷偷朝宋灵儿望去。

难道,这个少年是宋然的女婿?

土匪们也买了几坛酒,把酒楼的柜台都搬空。他们没有带马,只牵了两头驴,驴背上还挂着几件农具,小心翼翼走在前方引路。

走出贵州北城门,商富权忍不住打听:“王二兄弟真是穿青人?”

“如假包换。”王渊笑道。

宋灵儿突然笑着开口:“王渊可是今年县试、府试的第一名。”

这挺稀奇的,放在两年前,宋灵儿对读书人嗤之以鼻,现在居然认为县试第一能够拿来炫耀。她跟王渊的相处关系也很奇怪,经常毫无礼貌的呼来喝去,但又从来不反对王渊做出的决定。

就像刚才买酒,王渊说一声付钱,宋灵儿立即就掏银子,而且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原来是秀才老爷!”商富权顺手拍了个马屁。

王渊纠正道:“只是童生。”

商富权笑道:“童生考第一,肯定中秀才。”

王渊随口问道:“你既知童子试流程,想必以前也在贵州城住过吧?”

商富权自觉失言,打着哈哈想糊弄过去:“我们这些山野小民,哪有资格在贵州城里住。”

“不要害怕,”王渊宽抚道,“我们穿青寨,也遍地是逃户,哪管得许多。你以前在贵州卫?”

商富权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大概算是默认了。

论起资格,商富权得喊王全一声前辈。人家王全二十多年前就逃了,他们是近几年才逃的,而且跑得不远,直接在蜈蚣岭落草为寇。

半个月前,他们居然抢到王阳明头上。

当时王阳明带仆从下山买盐,身上有好几十两银子。分出二两银子给土匪之后,就开始跟土匪们讲道理,稀里糊涂便把四人给说服了。接着又将土匪带回龙岗山,让他们加入苗民寨子,跟生苗一起烧荒种地,还打算娶苗女落户生子。

苗民也被王阳明说服,愿意接受四个汉人,因为汉人可以教他们更先进的耕种技术。

可惜没有足够农具,今年依旧得刀耕火种。

四人这趟进城,除了买酒之外,也购置锄头、镰刀等物品,其中一套农具还是帮王阳明买的。

略微了解情况之后,王渊问道:“很多人听阳明先生讲学吗?”

“多得很,”商富权笑道,“龙岗山附近的苗民都去了。这些生苗根本不会种地,把山头放火一烧,用石刀挖坑埋种子,随便浇浇水就等着收粮食。他们每天都闲得很,要么打猎,要么听阳明先生讲学。”

“听得懂?”王渊好奇问。

“听得懂个屁,”商富权鄙视道,“阳明先生说什么,他们都傻乎乎望着,然后莫名其妙一起笑。倒是苗寨里的许多小孩,每天都跟着先生识字,还跟着先生学说汉话。”

王渊又问:“你们能听懂吗?”

商富权说:“大道理听不懂,小道理还是能懂的。先生说得对,打家劫舍终究不是个办法,得讨老婆安心过日子才行。”

……

其实,王阳明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潇洒从容。

他非常焦躁!

此时此刻,端坐于洞外,闭眼苦思良久,一口烦闷之气憋在肚子里无处发泄。

这两年来,他经历了牢狱、逃亡、刺杀、疾病,妻子因家庭变故而流产,大夫说今后很难再怀孕。王阳明认为自己能超脱一切,已经对功名利禄无所求,谁知在遭遇刺杀时生出大恐惧。

那一刻,王阳明发现自己无法超脱生死,他仍然想活命,他依旧是凡人。

可该如何超脱生死呢?

王阳明想了几个月,一路旅程都在思索,至今毫无所获。

洞中,王长喜正在生火做饭。

王长乐则在苗人寨中,辅导苗人夯土建屋——王阳明能够获得苗民信任,多亏他有工部履历,威宁伯王越之墓便是他督建的。而此地生苗,住的还是茅草房,王阳明教他们夯土架木之术,帮助生苗建造土木结构房屋。

你看,土木工程还是很有用的,至少能够让番地生苗归心。

突然之间,王阳明睁开双眼,回洞取来一把石斧。他走到刚才静坐之地,对着一坨石头不断劈开,削去棱角,剥开石皮,渐渐打理成石墩模样。

“嗙!”

石斧碎裂。

王阳明捡起一块石斧碎片,在石墩上刻字:吾惟俟命而已!

这出自《孟子·尽心上》的正文:“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也可以是出自朱熹对《孟子·尽心下》的批注,原文为:“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此时此刻,论及王阳明的心境,应该是出自前者,也即《孟子》原文,跟朱熹批注没啥关系。

咱们说人话,王阳明这是要修命!

再结合该句在《孟子》中的前后文,即:我已经恪守本心,觉悟本性,知晓天命。剩下的事情,就是严守本心与本性,等待自己的命运。尽力行道而死,是我的正命;犯罪受刑而死,乃死于非命也!我行道未尽,绝不能死在此地。

想通这个道理,王阳明豁然开朗,瞬间就超脱生死,也不再为怕死而自惭。

王长喜还没把饭煮好,王长乐就已经回来了,他笑着说:“大爷,苗民说住山洞又冷又潮,想帮咱们先修几间茅草房。他们比划半天,我才搞懂,应该就是那个意思。”

“可也。”王阳明微笑道。

突然传来商富权的声音:“先生,先生!我们把农具买回来了,还给你带了几坛酒!”

王阳明心情甚佳,有了农具就可以开荒,否则他下半年只能吃土过日子。

王长乐快步跑去拿农具,突然惊道:“大爷,来了好多人马!”

王阳明走出几步,便见洞外不远,果有十多个骑马蛮夷。当先者,是一对少男少女。少年身着黑衣,头发随意扎起;少女身着红衣,头上扎着彩巾。

但见二人翻身下马,后面的人也跟着下马,整齐划一,训练有素。

王渊整理衣襟,正身作揖,学着沈师爷的口音说:“贵竹司童生王渊,见过阳明先生!”

王阳明还没开口,王长乐就惊喜道:“大爷,他这是余姚口音!”

王渊心想:就是听出你刚才有余姚口音,老子才故意模仿沈师爷说话。

王阳明虽然刚刚悟通生死,心境已如古井不波。但他这两个月接触的,要么是生苗,要么是土匪,连一个能真正聊天的都没有。

此刻突然冒出个读书人,而且说话还带家乡口音,这让王阳明实在忍不住喜悦之情,微笑着说:“请各位到洞中一叙。”

王渊从阿猜、阿旺手中接过酒坛,一手托着一坛,阔步走进山洞。

王长乐暗暗咋舌:这小子力气真大!

王长喜已经取出碗碟,主动为大家添酒,然后退回去继续煮饭。

“好酒!”王阳明抿了一口,问道,“你这口音,是跟谁所学?”

王渊回答说:“我的老师叫沈复璁,绍兴府余姚人,成化十四年进学。”

直呼自己的老师姓名,这显然不守规矩。但王阳明也不挑刺儿,只当是蛮夷陋俗,笑道:“竟是同乡。不知这位沈朋友,现居何处?”

王渊答道:“先生已被贵州提学副使聘为幕宾,此刻正随主官按临各处,或许十天半月就能回来。”

王阳明瞟了一眼王渊身上的弓刀:“你精通武艺?”

王渊笑答:“还没杀过人。”

“哈哈,这个回答有趣,”王阳明不禁大笑,起身说,“可否借弓箭一用,我有好些日子没拉弓了。”

四个土匪无语,他们也有弓箭,却不见先生试弓,可能是看不起土弓吧。

“请!”王渊递过弓箭。

王阳明试了试弓力,惊讶道:“竟是七斗弓。”

“咻!”

搭弦瞄准,一箭射出,洞口的藤蔓应声断开。

好吧,其实没把弓拉满,王大爷的力气明显不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