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351【王二出征】

梦回大明春 351【王二出征】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六千士卒,跟江彬的边军一样,平时都在豹房进行训练,还被朱厚照赐名“神枪营”。

待遇超好!

皇贵妃明显受到皇帝影响,居然亲自骑马,带着王渊去豹房校场接手部队。而她身边的侍卫、太监和宫女,早已见怪不怪,纷纷跑路跟随其后。

“驾!”

皇贵妃挥鞭前进,策马奔驰。

王渊哭笑不得,骑着马儿追赶,不片刻就已来到校场。

神枪营士卒早已集合完毕,见他们二人到来,齐刷刷单膝跪地大呼:“拜见贵妃娘娘,拜见王侍郎!”

“平身!”

皇贵妃根本没下马,而是骑马跳上将台。

这些士卒,早已不是清一色长枪兵。而且淘汰了部分老弱,有将近一千人,是从其他部队补充过来的精兵。

刀牌手两千人,武器为盾牌、腰刀和标枪。

长枪手两千人,武器为长枪、腰刀和标枪。

大弩手两千人,武器为大弩和腰刀。

皇贵妃对王渊说:“王侍郎,这些士卒就交给你了,望你能助陛下击败鞑靼贼寇。”

王渊说:“臣竭尽全力。”

“驾!”

皇贵妃说完便骑马离开,似乎不想多跟军队接触,毕竟她“后宫干政”就遭到非议。

王渊翻身下马,拿出兵部文书,交给定国公徐光祚:“有劳!”

“不敢。”徐光祚态度热情。

在明代,皇帝是军队最高统帅。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制衡,都督府有统兵权,兵部有调兵权。

土木堡之变以前,都督府权力极大,不仅掌控军队的管理、训练、生产,还可以参与中央的重要军事决策。

土木堡之变以后,都督府几乎被兵部架空。地方部队的管理、训练、将领升迁、军情声息等权力,全都被兵部给抢走,都督府现在也就能管一管京营。地方部队的各项事务,只需拿到都督府走个流程。到明末,干脆流程都不走了,都督府彻底成为摆设。

于谦为什么会死?

且不说政治斗争,他当时掌握的权力太恐怖,实际拥有兵部的军政大权、都督府的军队指挥权和管理权。这等于集兵部和都督府权力于一身,换了新皇帝上台,哪能容忍得了这般存在?

于谦虽然死了,他夺走的都督府权力,文官们却不愿意还回去。

眼前的定国公徐光祚,其临时职务,便是替都督府训练这六千士卒。但士卒们平时在豹房,他也就挂个名而已,真正训练由其他人代理。

这货也不在乎,他身为勋贵,却喜欢跟文人打交道。平时爱热闹,爱嬉玩,一手漂亮书法可令王渊汗颜。

嗯,徐光祚还是足球爱好者,蹴鞠联赛每期不落,前两年甚至自建足球队。

王渊从徐光祚手里接过部队,立即宣布战时任免:“拜沈阳左卫指挥佥事潘贵为参将,总领神枪营出征。拜沈阳左卫镇抚钟长生为游击将军,领神枪营刀牌队;拜沈阳左卫镇抚聂云为游击将军,领神枪营长枪队;拜沈阳右卫镇抚胡大广为游击将军,领神枪营大弩队;拜留守左卫镇抚李庆为游击将军,领后队(辎重民夫);拜留守左卫镇抚李隆为游击将军,统二百骑随总督王渊出征!”

沈阳左卫、沈阳右卫和留守左卫,皆为京卫,驻防京城。

在于谦改革京营之后,这些京卫大多名存实亡,精锐都被编进十二团营,只剩下老弱病残维持样子。其所属军官也乱七八糟,基本成为提升武将的平台,早就失去了卫所本身的价值。

王渊当时提拔的六个武官,全都挂着京卫职务,但平时只在豹房训练。其中潘贵混得最好,已经当上正四品指挥佥事,剩下几人皆为从五品镇抚。

至于刚刚任命的参将、游击将军,都是些统兵职务,跟武将品级没有多大关系。

一听到这些职务任免,大家知道是要打仗了,而且是随王渊出去打仗。他们在豹房好吃好喝数年,维持着三日一操的习惯,统兵之人又是王二郎,顿时不拘军官士卒都兴奋起来。

当兵的怕死,是因为平时拿不到军饷,疏于操练心里没底,外出打仗又怕战败。只要能把这些问题解决,当兵的自然踊跃参战,他们也想立功升迁啊!

“誓死追随王侍郎!”将士们齐声大呼。

既然王渊已经接手军队,那就不能再逗留豹房,当天便拉到城外军营驻扎。

无法立刻出征,因为还要征召民夫。王渊只给了半个月时间,把顺天府尹忙得晕头转向,京城周边百姓因此遭罪不少。

在官府征召民夫的时候,王渊又弄来一些京军炮手,跟着葡萄牙铸炮师学习使用佛朗机炮。

操炮手、装弹手、运炮和运弹士卒,整整二百二十人(不含葡萄牙铸炮师和翻译),被王渊临时统编为火炮营。

接下来一段时间,王渊白天在军营,晚上回家陪妻妾,日子倒也过得潇洒。

半个月过去,民夫还没招齐。

在王渊的不断催促下,整整花了二十六天,终于有上万民夫来到军营。户部那边的粮草也准备好了,还给了不少骡马车架,石玠对王渊的出征非常配合。

或者说,整个文官集团,都希望王渊早点出征。

皇帝表现得太不着调了,江彬更有杀良冒功的劣迹。四大边将当中,只有许泰本事最强,可这位老兄又喜欢贪功冒进。如此君臣组合,怎么看也不像能打胜仗的样子。

文官们希望王二郎能兜底,这位状元从未有过败绩。就算战败了,他在军中镇场子,也不至于再来个“土木堡之变”。

王渊又花了好几天时间整顿民夫,教会他们基本的军令,这才在七月六日挥师北向。

许多官员自发前来送行,君臣之争、文武之争是一回事,但凡脑子正常的官员,都不希望皇帝再被蒙古人抓走。

当年的土木堡,可是被瓦剌兵临北京城下。就算有于谦力挽狂澜,大明国力也被严重损耗,数百万流民肆虐数十年之久,直至朱厚照的爷爷才彻底摆平。

只看那时的流民规模,就已经有亡国之相,大明可没本钱再闹一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