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411【司农寺的设想】

梦回大明春 411【司农寺的设想】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大明战舰修补三个月,终于全部恢复战力,顺便把鸟船换成了复合帆——主桅杆为横帆,其余两桅为三角帆。

非但如此,宝船的舰载火炮,也提升为一百门!

一艘宝船、两艘鸟船,以及缴来的十三艘葡萄牙海船,装着货物前往马六甲贸易,这是中国船队第一次远距离侧逆风航行。

满正需要先去一趟广州,寻访即将丁忧期满的湛若水。

湛若水是王阳明的至交好友,白沙心学的二代传人、甘泉心学的创始人。王渊的心学思想,更偏向于甘泉心学,反而跟阳明心学越走越远。

朱厚照让王渊推荐外交官,王渊便推荐了湛若水。不管于公于私,都非常合适,湛若水以前还出使过安南。

于是,湛若水兼礼部员外郎,代表大明前往马六甲交涉。

转眼已到七月初,学田里的玉米开始抽穗,王渊再次前往视察情况。

新作物试种负责人,正是王渊在山东收的学生刑泰。这厮到处贴大字报污蔑王渊,被袁达蹲守好几天抓住,最后稀里糊涂变成物理门徒,带着整个家族支持王渊在临清治水。

刑泰实在不是考科举的料,几年下来屡试不第,依旧还是一个酸秀才。他搞物理也不咋样,数学那是一塌糊涂,干脆跟着王渊到处跑,只等哪天求个斜封官当当。

这次葡萄牙人带来新作物,刑泰见王渊非常重视,于是他主动请缨负责试种。

地方士绅家的公子哥,连锄头都没碰过,居然想搞农业试验?

刑泰指着试验田介绍道:“先生,根据多批次、多类型种植比对,我们现在已经有所收获。”

“详细讲来。”王渊说。

刑泰说道:“玉米生长,第一阶段我称为‘育种期’。第二阶段我称为‘三叶期’,因为那时只有三片叶子。玉米在‘三叶期’阶段,必须进行施肥浇灌,就像婴儿离开母乳,照顾必须更加精细才行。‘三叶期’施肥不足的两分地,那片玉米普遍长势不好,玉米杆又瘦又矮,而且叶子也偶有枯黄。”

“不错,有心了。”王渊点头赞许。

刑泰又说:“‘三叶期’之后的阶段,我称之为‘拔节期’,就像竹子拔节一样,高度增加得非常快速。这个时候,刚好跟‘三叶期’相反,玉米能够抗旱,但怕水太多。今年雨水一般,‘拔节期’不怎么浇水的玉米,反而长势最好;‘拔节期’浇水最多的玉米,直接被涝死了两垄。”

王渊特别满意,夸奖道:“你做得很好。”

刑泰谦虚说:“弟子并不懂农事,只是把物理方法,用在了作物试种上。”

王渊再问:“套种问题呢?”

刑泰讲述道:“套种暂时还看不出问题。现在,我们有玉米、花生、红薯清种田,也有两两套种、三样套种田。目前只发现一个问题,套种之后的田地,必须进行追肥,否则肥力不够就长势不好。”

这个问题并不大,因为即便在后世,除非大面积机械化种植,否则玉米也是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玉米对化肥的需求并不太强。

刑泰又说:“因为涉及到土地肥力,学生翻阅了大量农书。《齐民要术》便有记载,可用轮种恢复地力,若套种消耗地力太甚,学生打算实验用其他作物轮种。”

王渊自然又是一番勉励。

王渊也是个半桶水,他给出的玉米植株间距,其实还可以稍微密一些。

刑泰如果继续观察实验,就会惊奇的发现,套种有大豆的玉米,产量甚至比清种更高,而且玉米棒子更饱满、玉米粒长得更大颗。

其中涉及到光合作用,玉米、大豆同时种植,可提高太阳辐射能利用率15%到20%。

两种作物种在同一块田,高矮差形成通风走廊,能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光线射到玉米植株的下部,大豆也能形成阳光散射,这种散射光正好是作物需要的,光照质量比不进行散射更好。

因此套种之后,玉米将明显增产,但大豆会略微减产。

此类套种技术,曾在新中国的丘陵、山区非常流行。后来渐渐不搞套种了,是因为精细化程度太高,伺候一亩地所费精力,相当于单独种植好几亩地。如此累死累活,还不如进厂打几个月工,赚到的钱可以买更多玉米和大豆。

至于垄植玉米,那是为了防涝,雨水太多会把玉米涝死!

而且王渊不知道,花生也可以拿来套种。再加上红薯、玉米和大豆,这几样交叉间作套种,能够起到轮种的作用,可以自然恢复土地肥力。

反正一切都在摸索当中,刑泰考科举不行,搞物理也不行,但玩种植似乎还真有前途。

一个没摸过锄头的农学家,正在大明土地上悄然诞生。

再来讲一讲育种问题,印第安人种植玉米几千年,你当人家不会育种的吗?西班牙弄来的玉米种子,已经被印第安人培育了三千年,人家就是靠那玩意儿吃饭建国的!

现代良种玉米,主要是增加抗病虫害、抗涝抗旱、一株多实等功能。

王渊绕着试验田走了一圈,有些玉米长势喜人,有些玉米枯黄萎靡,那是用不同方法种植的。

王渊对刑泰说:“只要你用三五年的时间,把这些作物给研究透彻了,我就请求陛下复设司农寺,至少给你一个司农寺丞的斜封官!”

“司农寺?”刑泰有些懵逼。

王渊解释道:“大明开国之初,有司农寺存在,位阶与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相同,司农寺卿又被称为大司农。懂了吗?至少给你一个寺丞。”

“多谢老师!”刑泰当然懂了,喜得无以复加,寺丞可是正五品!

精简部门或许反对者众多,但增加部门却没啥阻力,而且还是恢复农业发展机构,那就更符合士大夫们的胃口。

把几种新作物以及它们的套种方式,快速在全国范围推广,特设新部门是最方便有效的。借口随便可以找,恢复大明祖制便为理由,司农寺本来就是朱元璋设置的。

不过户部可能会反对,因为司农寺裁撤之后,大部分职权都移交户部和地方布政司。地方左右参政和各级主官,便承担了司农寺的工作,但他们仅仅流于劝农劝桑的表面形式。

王渊也懒得抢班夺权,重设司农寺之后,主要起到倡导串联作用,派出京官与地方官合作发展农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