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425【状元炭】

梦回大明春 425【状元炭】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天寒地冻,正德病了。

还是那个老毛病,偶然风寒,咳嗽不止。

御医吴杰的药方,以前三五天就能见效,现在得拖一个月才能治好。朱厚照也不见萎靡,照样精神奕奕,就是有时咳得厉害,似乎能把肺都给咳出来。

前几天,物理学派测气温,北京的半夜室外温度竟然是零下30度!

别说朱厚照有顽疾,就连身体健康的人,稍不注意都会被冻出毛病。

老天爷的事情,这是真没办法。

根据后世科学数据可知,两宋时期一直温度狂降,到元代才开始回暖。回暖至永乐年间达到巅峰,接着又是一路下滑,英宗时期再次回暖,结果大明整出个土木堡之变。

成化末年又开始降温,到弘治年间断崖式下跌。中间只回暖几年,等朱厚照继位之后,气温变化几乎成了一条向下的垂直线。

幸好,只需再挨几年,就能迎来连续三十年的回暖。那个时候的巅峰气温,将达到两宋时期的最低水平,算是明朝中晚期最暖和的日子了。

嗯,你没看错,明朝中晚期最暖和的年份,平均气温跟两宋最冷时相当。

王渊冻得都不想起床,木炭炉子通宵生火,可怜平民百姓冻死者众,北京街头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收尸。

不需要王渊提倡使用煤炭,百姓早就用那玩意儿生火了,甚至北方炼铁都大量使用煤炭。本来就杂质含量超高的铁矿石,用煤炭那么一炼,铸成的火铳堪称不定时炸弹。

早朝?

皇帝都病了,还早朝个屁!

便是内阁众臣,都已经很久没见皇帝,弹劾江彬的那些奏章,根本递不到朱厚照面前。

“老爷,请洗脸。”丫鬟红菱端来热水。

夏婵早已晋升女仆头领,一般不亲自做杂活,红菱是通过牙婆买来的丫头。

天下越是遭灾,丫鬟价格越低。

红菱价值五两银子,已经算卖得高价,其父母非常感激,逢人便说王侍郎家仁慈大方。

王渊泡了泡双手,又洗一把热水脸,总算感觉活了过来。

“这天气是越来越冷了。”黄峨搓手直呵气,胖棉袄完全掩盖了身材。

王渊吩咐道:“家中奴仆,多给他们买些炭。记得多多叮嘱,烧石碳要通风,别把窗户关死了。”

黄峨叹息道:“谁不晓得这道理?每年京城都有中炭毒而死的百姓。石碳以前还很便宜,自从物理学院搞出蒸汽机,炭价比以前涨了不少。”

蒸汽机,不但用来铸币,而且已经开始商用了!

前段时间,匠户出身的凌夏,带着同学搞出蒸汽纺纱机。目前只造了十台,全部运到天津工厂,但那耗煤量还是挺大的,再加上北京的制币机,直接拉升京城煤炭价格——有人在背后搞事儿,在得知制币机烧煤之后,暗中串联起来集体涨价。

北京用的是西山煤,即宛平西山煤矿。

西山毗邻大明皇家陵寝,本来属于禁地,不许任何人进行开采。正统朝的英国公张辅,就曾违禁采煤,被都察院予以弹劾。

可根本禁绝不了,因为北京城附近的柴薪,已经被老百姓砍得所剩无几。

近百万人口要生火煮饭,买不起高价木柴,只能买低价煤炭。根据成化末年邱浚的说法,“今京师军民百万之家,皆以石煤代薪”,老百姓平时都用煤炭做饭的!

西山地区大大小小的非法私营煤矿,全都掌握在勋贵手中,太监还要跑去掺一脚,如今江彬也在派人挖煤。

“老爷,用早膳了。”夏婵笑盈盈走来。

王渊牵着黄峨的手去饭厅,儿子王素也被奶妈带来,恭恭敬敬的问候爹娘。

家里两个平妻,一个小妾,还有两个儿子。除非逢年过节,否则凑在一起吃饭是不可能的,彼此关系再好也难免磕磕碰碰。

王渊基本是在黄峨房里住两天,又去宋灵儿房里住两天,再到香香房里去住一天,平时吃饭也按这个规律。

夏婵麻利的剥着煮鸡蛋,放到王素的碗里,简直将其当成自己的亲儿子。

“谢谢婵姨!”王素乖巧喊道。

一家三口吃着早饭,夏婵虽然已是管事,却自愿做丫鬟站在旁边伺候。

就在半年前,黄峨来了月事,王渊又正好在她房里。在黄峨的张罗下,王渊终究还是把夏婵收用了,变成万恶的封建社会男主人。

“我去找策哥!”

王素飞快吃完早餐,便朝宋灵儿那边跑,他现在是王策的跟屁虫。嗯,还是朱载堻和朱璇祯的跟屁虫,经常跑去豹房跟太子和公主玩耍。

黄峨大喊:“慢点,别摔着!”

“慢了,慢了。”王素跑得更快。

黄峨折身回卧室,边走边说:“今天更冷了,我让人做了一件大氅,你出门时记得披在身上。”

夏婵见房中无人,突然将王渊抱住,亲了一口又追出去:“夫人,我帮你找衣服!”

王渊摇头笑笑,踱步来到院中,两个家仆正在扫雪,见他来了连忙问候。

北风一吹,寒意袭来,王渊不由打哆嗦。

这是王渊穿越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许多省份的百姓,刚刚熬过夏秋两季水旱灾,如此寒冬怎迈得过去坎?

草原百姓也难过,不知会冻死多少牲畜和人口。

就在前段时间,右翼蒙古再度南下。

自立为汗的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去年跟侄子博迪汗(卜赤)打了一场,逼得左翼蒙古联合起来对付他。双方都没占到啥好处,又加上去年冬天遭灾,今年巴尔斯就带着右翼蒙古来了,在延绥抢了一圈便快速撤退。

朱厚照被气得又想御驾亲征,可大明的粮食不够,他自己又犯旧疾,只能整天在豹房乱发脾气。

不多时,黄峨拿着一件皮大氅出来,亲自给王渊细心披上。

王渊朝宋灵儿那边走去,两个孩子正在堆雪人,宋灵儿挺着大肚子不停指挥。

“二哥!”小妹王微从房中走出。

王微已满十六岁,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就是跟哥哥一样皮肤略黑。

王渊朝着宋灵儿点头微笑,又对小妹说:“我要去物理学院一趟,顺便把你也送过去。”

“好啊。”王微脸红道。

小妹是跟王渊一起离开贵州的,宁王乱时留在湖广,跟王渊的旧时同窗共同北上。

这段时间,王微总是往物理学院跑,王渊私下里一打听,却是跟一个物理学派的士子看对眼了。那小子叫杨锐,锦衣卫籍,文武双全,去年中举,正在国子监读书,同时又拜入物理学派。

王渊没有横加阻拦,一切顺其自然。

至少,物理学派的士子,很少出现死读书的酒囊饭袋。

马车进城折向南边,很快来到南城外的物理学院,众门徒见了王渊纷纷问候。

王微自去寻心上人,王渊则直入内院。

至真道士已经还俗,恢复本名陆有珍。这家伙的钻研方向是化学,准确来讲是东方炼金术,但搞出尿液炼制火药技术之后,一直都没什么真正的发明,经常炼出各种不知用来干啥的新物质。

“陆兄,蜂窝煤做得如何?”王渊笑问。

陆有珍说道:“正在比较各种配方。”

今年冬天实在太冷,又赶上煤炭价格上涨,于是王渊就让陆有珍研发蜂窝煤。

王渊只提供形状,说要加水混合,其余全靠学生们摸索。

陆有珍带着一帮子东方炼金师,已经试验快一个月。先是只加木屑,接着又加黏土,然后再尝试加石灰,反正胡乱扔东西进去,试验之后再调整配比,用同样的蜂窝灶煮开水判定煤球性能。

陆有珍说:“加石灰很有效果,能防止蜂窝炭过于松散。黏土和煤灰的比例,我也在调整配比,木屑加进去更容易点燃。”

“继续尝试,等得出最优配比,我就投钱开一个作坊。”王渊笑道。

王渊现在是大投资人,凌夏搞出蒸汽机,他就投钱弄了个工厂。专门生产研发各式蒸汽机,参与过蒸汽机研制的学生,全都在工厂里享有股份。

这也是避免未来纠纷,学生们的发明创造,总不能利益由老师独占。

王渊可以选择那样做,但必然打击学生积极性,只有用利益驱动才是最好的方法。

正德十五年十一月,有人挨家挨户收碎煤屑,还去西山各煤矿收煤灰。那些碎煤屑和煤灰,都是完全没用的垃圾,居然有人花钱来收,大家都当糊弄傻子赶紧卖掉。

直至十二月初,朝廷各部衙门,收到王渊的赠礼,蜂窝煤开始在官员家中流行,这才有人渐渐反应过来。

那些无用的煤灰和煤屑,竟然是制作蜂窝煤的主要材料!

王渊本来取名叫“蜂窝炭”,传到民间之后,莫名其妙就变成“状元炭”。仿制作坊无数,蜂窝煤日渐流行,但只有真正的“状元炭”品质最好,蜂窝煤的原料配比暂时还没泄露出去。

王渊忙着改善民生,清流却在忙着弹劾江彬。

可那些奏章,就是递不上去啊!

王渊是可以帮忙递奏章的,但不想给人当枪使,也不想冲在跟江彬交锋的第一线。

于是,清流们选择张永。

不知给了这太监什么好处,张永突然发难,但他没搞江彬,反而去搞工部尚书李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