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448【袁二做了世袭指挥使】

梦回大明春 448【袁二做了世袭指挥使】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辽东总兵韩玺死了,是自然病死的。

这货去年就生病卧床数月,今年身体也不咋利索。深秋天气转凉,瞬间一病不起,朱厚照前脚刚收到前线捷报,后脚便得到辽东总兵的死讯。

虎皮营马驿。

大军围绕着驿站驻扎,皇帝与随军文官住在驿站之内。

朱厚照吃着烤肉,随口说道:“韩玺死了,副总兵崔贤不错,正好给他升总兵,也算赏赐其破寨之功。”

王渊立即劝阻:“陛下,让谁继任总兵都可以,唯独不能把位子留给辽阳马氏、崔氏和韩氏。而且,最好别用辽东武官,可调其他边镇武将到辽东当总兵。”

“吾知二郎的意思,”朱厚照并不糊涂,问道,“谁比较合适?郤永此人怎样?”

王渊非常直白的回答:“郤永如果总兵辽东,则辽东局势必将糜烂不堪!”

郤永也是靠镇压刘六刘七起家,虽然一度依附于江彬,但跟各方面的关系都不错。皇帝对他印象很好,文官对他也非常赏识,只因这家伙非常听话,而且打仗还比较勇猛。

但是,贪贪贪贪贪!

对郤永而言,什么杀良冒功,什么纵兵劫掠,简直犹如家常便饭。

历史上,这家伙当了五年辽东总兵,离任不久便出现“辽东大饥”。朝廷在赈灾的同时,顺便派大臣清查兵额,足额十五万的辽东军士,居然只剩下六万多。

不是说能打仗的还有六万,而是拉出来给御史检查的,拢共就只有这么多正兵了。

辽东武官肯定还想吃兵饷,不可能老老实实配合检查,多半会把军余也弄来充数,因此辽东剩下的实际正兵,很可能在嘉靖初年只剩下四五万!

虽说不完全是郤永造成的,但他绝对难辞其咎,不知逼得多少辽东士卒逃亡。后来,这家伙被调去镇压大同兵变,结果还没打进大同城,就纵兵在城郊大肆劫掠,一定程度上导致已经投降的军士复叛——城郊百姓,多为叛军家属,因为那里本身就是卫所驻地。

朱厚照说:“王琼肯定推荐郤永。”

王渊笑道:“王尚书看人,也不是次次都准。”

江彬倒台之后,郤永便投靠了王琼。

这货很会当墙头草,历史上王琼倒台,他又投靠杨廷和,杨廷和倒台之后,他又跳回去投靠王宪。文官倒下好几拨,郤永竟然不断升迁,只因他确实会打仗,又懂得如何巴结当权文臣。文臣也不把一个武官放在心上,不管他跳槽多少次,只要能做合格的工具人便可。

王渊既然否定了王琼的一个心腹,那就得重新推荐一个,毕竟还得跟兵部尚书搞好关系。

“陛下可还记得王勋?”王渊问道。

“自然记得,此人着实不错。”朱厚照当然记忆深刻。

王勋以前是甘肃副总兵,被调任大同总兵之后,跟着皇帝一起打仗。做诱饵拖住蒙古小王子的,正是王勋亲自统率的部队,此人已升为都督佥事,目前正在宁夏当总兵。

王渊对王勋的印象,非常非常好,此人不但会打仗,而且比一般武将更“清廉”。

贪,肯定还是会贪,但至少得有个底线,王渊对武官的要求并不高。

这个人选朱厚照很满意,毕竟一起打过仗嘛。朱厚照当时强令王勋发兵,差点把王勋给坑死,于情于理也该特别提拔一下。

……

朱厚照凯旋回到辽阳,辽东都司王孝忠,率领大小官员出城迎接。

仗虽然是袁达打的,但朱厚照作为主帅,依旧享有最大的战功。特别是对文官来说,他们懒得关注武将,只记得一场战争的主帅。

东北这破地方,入冬之后实在太冷,朱厚照不等袁达回来,便非常自觉的回京去了。

但是,王渊留下!

以礼部左侍郎的身份,总督辽东,主要任务是督理辽东马政。

袁达因立破寨大功,升任盖州指挥使(正三品),官拜昭勇将军(正三品)。他麾下的五百骑兵,也整体提升一级,连小兵都做了旗官。

同时,袁达以及五百精骑,全部留在辽东,配合王渊督理马政。顺便以这五百骑为基础,扩编为满额五千的“神骁营”,为将来收复朵颜三卫做准备。

“神骁营”的编制已经有了,将领和军官也有了,暂时只缺战马和士兵。

“那崔贤就是个窝囊废,居然还他娘的有封赏,老子差点气得一刀把他砍了!”袁达见到王渊,就忍不住吐槽自己的友军将领。

王渊笑道:“人家帮你守住河岸,防着几千女真杀你后背,最后还带着女真贵族献城,怎么说都是立有大功的。”

“倒也是,算他运气好。”袁达郁闷道。

若没有崔贤带兵在对岸压阵,卜哈还真不敢直接跳反。几千女真如果渡河,袁达将被前后夹击,如果多勒也率部渡河,袁达甚至会被三面夹击。

崔贤虽然很怂,但绝对有功,而且功劳仅次于袁达。

袁达问道:“陛下让我做盖州指挥使,是不是就要在盖州住下了?”

“对,世袭盖州指挥使,以后你的儿子可以继任。”王渊笑道。

袁达挠头说:“那我得把妻儿也接来。”

袁达的妻子,便是寡妇杨氏送给王渊的厨娘。烧得一手淮扬名菜,生得也颇为耐看,只是曾经嫁过人而已。

袁达对此也不嫌弃,三年前就向王渊讨来,如今儿子都快一岁了。

至于盖州,就是那个连续三次大灾,指挥使都逃得没影儿的地方。朝廷正在考虑如何恢复,王渊便建议皇帝,把袁达扔去那里组建“神骁营”,顺便给袁达讨一个世袭指挥使的职务。

投降献寨的卜哈,继承建州右卫酋长职务,并被朝廷封为都督(异族都督,在边镇遍地都是)。

不可能攻下古勒寨,就把当地女真杀光。

就算把方便十里的女真杀完了,其他地方的女真也会慢慢迁徙过来。特别是浑河部和苏克素护部,他们必定向东南扩张,占据建州右卫原有的地盘,到时候实力将快速发展。因此,还不如留着那些老弱病残,让没本事的卜哈继续统治部族,跟周边女真部落互相制衡。

正德十六年冬,王渊、袁达、蔡天佑,带着四百多精锐骑兵,南下前往盖州卫。他们需要召集流民,编制屯田卫所,先恢复人口和生产再说,组建“神骁营”还没那么着急。

袁达和麾下骑兵,人人在盖州分得田产,明年冬天就能把家人接来定居。

盖州,差不多就是后世的营口,各种条件都极为便利,甚至还能搞海洋贸易。

更重要的是,盖州可以养马!

明代在辽南设有“永宁监”(养马机构),下辖复州、龙潭、清河、深河四苑。其中清河苑(全称“清河苑马寺”)就在盖州,清河沿岸都是养马牧场,王渊打算从这里着手恢复马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