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524【八千阉人铁道工】

梦回大明春 524【八千阉人铁道工】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承勋快步走进王渊的办公室:“掌部,东安门外聚集八千自阉之人!”

“关我礼部何事?”王渊懒得理会,“太监们如果不收,自有五城兵马司驱逐。”

李承勋说:“宫中肯定收不下,去年刚收了三千阉人。五城兵马司便是能驱逐,恐怕也散而复聚,终究是要解决的。总不能,都杀了吧?”

王渊问道:“内阁呢?”

李承勋说:“内阁让五城兵马司驱逐。”

王渊笑道:“李侍郎啊,你真会给自己揽事儿,便说打算如何处置吧。”

李承勋说:“工部铁道司修建铁路,为了不惊扰百姓,没让顺天府征发徭役,想要招募灾民和流民做事。不如,就让这八千阉人,做那修建铁路的劳工吧。”

“铁路修完了呢?”王渊问道。

李承勋说:“铁路暂定修三条,碍于人力物力,不可能同时修建。修完第一条,继续让他们修第二条,掌部恐怕不会满足于这区区几条铁路,今后总有这些阉人的活干。”

“哈哈,知我者,立卿也,”王渊大笑,“此事你去处理。”

李承勋,字立卿,弘治六年进士。

当初,王渊想让王阳明进京做户部尚书,王阳明写信说自己肺病复发,就推荐了南京刑部左侍郎李承勋。

礼部左侍郎王瓒,转升工部尚书,李承勋便进京做了礼部左侍郎。

又是一个能打的文官,当初林俊在江西剿匪,卸任不久就又闹兵变,叛军活捉江西参政赵士贤,杀死按察副使周宪。

各路官军因此畏敌不前,时任南昌知府的李承勋,征召乡勇跟叛军打得有来有回。周宪兵败身亡,部队溃败,李承勋单骑来到战场,迅速收拢溃兵。叛将王奇诈降,李承勋以诚相待,王奇遂心悦诚服,潜入叛军大营发展内应,官军趁夜突袭大胜。

这场叛乱,其实是宁王暗中策划的,却被李承勋这个南昌知府平息。宁王愤怒不已,勾结江西镇守太监黎安,改了叛军首领的供词,将李承勋捉拿下狱。幸好当时燕忠执掌大理寺,才将李承勋给保住——燕忠是金罍和常伦的伯乐,曾经提拔二人,可惜积劳成疾病死了。

王阳明在南京做吏部尚书,李承勋在南京做刑部左侍郎,两人私交非常不错,李承勋甚至成了心学弟子。

却说李承勋出了礼部,骑马直奔东安门,那里早已交通堵塞。

八千多自阉之人,来自河北、河南、山东各地,都是受灾过不下去的苦命人。他们选择挥刀自宫,熬过去细菌感染,没死的便前往京城,希望能被招进宫里做太监。

可惜去年春天,皇宫就招了三千个自阉者,哪里还有他们的差事?

去年冬,一万多阉人汇聚京城,他们互相并不认识,只能三三两两乞讨为生,病死饿死之后只剩这八千多。眼见日子没发过了,突然冒出一个阉人领袖杨春,竟把这八千多人聚集起来到东安门外叩阙。

东安门外的街道,已经被阉人给堵死了,还有无数看热闹的群众。

五城兵马司的士卒赶来,也只敢提刀捉枪在旁边警戒,生怕动武之后会酿成大乱。

李承勋骑马奔至,大喊道:“闲人退散!”

见来了一个大官,围观群众纷纷闪避,接着复又聚拢继续看热闹。

李承勋都懒得下马,问道:“这里何人主事?”

一个武官单膝跪地:“中城兵马司指挥韩耀,见过……”

李承勋道:“我是礼部左侍郎李承勋。”

韩耀连忙说:“见过李侍郎!”

李承勋说:“没你的事了,且带兵回去值守吧。”

韩耀犹豫道:“李侍郎,这些阉人众多,恐怕闹出乱子来。”

李承勋懒得跟此人掰扯,喝问众阉:“谁是领头的?”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走出来:“杨春拜见李侍郎!”

李承勋说:“带上这些人,都跟我出城去,自会给你们一口饭吃。”

杨春能把八千多阉人聚在一起叩阙,自然是不好糊弄的:“敢问李侍郎有何安排?”

李承勋说:“从今往后,你们就是工部铁道司的雇工,闲时有口粮,忙时有月粮和工钱。”

杨春犹豫道:“草民读书少,请李侍郎不要诳我。”

李承勋气得不行:“老子堂堂礼部左侍郎,诳你们作甚?这宫里去年才招了三千阉人,哪有你们的活路,老子不忍你们饿死才站出来。信与不信,你们自己掂量!”

杨春立即跪拜:“多谢李侍郎恩德!”

杨春一声令下,八千多阉人齐刷刷站起,其中有十多人负责组织协调,居然颇有秩序的结伴离开。

李承勋慨叹道:“可惜你自阉了,否则倒有几分打仗的本事。”

杨春苦笑,他本就是逃亡军户,这些本事都从军中学来的。

历史上,这事儿也发生过。嘉靖皇帝觉得没面子,便把杨春及十多个领头者流放,剩下的阉人强行驱离京城,胆敢留下的直接抓起来论罪。

八千多衣衫褴褛的自宫者,跟在李承勋身后,浩浩荡荡前往东郊。

那里已经招募了千余流民,蒋信正在组织修建仓库,未来铁道司的物资都要存在此地。

聂豹负责铁路占地的搬迁安置,目前正在跟各知县打交道。这事儿涉及许多士绅权贵,肯定是有人不愿意的,聂豹自有手段让他们服软。毕竟是心学归寂派的开派宗师之一,聂豹做知县就能修缮几万条水渠,做巡按御史直接干翻福建镇守太监和三司,还怕这京郊的劳什子权贵?

徐阶负责后勤事务,包括采买石料、木料等各种物资。

王教总揽一应文书工作,同时负责核对账目。

王崇去了蓟州遵化,那里后世属于唐山管辖,此时是北方最大的冶铁基地(遵化铁厂),主要生产方式是用煤炭炒炼熟铁。王渊早就送去了炼钢之法,遵化铁厂却懒得改革,依旧按照老法子冶铁,只新建了几个炉子炼钢,炼出的钢材拿去铸炮,把朱厚照气得欲仙欲死。

遵化铁厂归工部管辖,专门设有一个工部分司。

王渊派了好几个人去整顿,一直都收效甚微,因为从上到下全烂了,铁厂巨大的利润牵扯到太多权贵。

现在要修铁路,总不可能从浙江运钢材过来,王渊决定彻底把遵化铁厂搞定。这次,王崇是带着豹房士卒去的,谁敢乱来直接当场打死,混日子的蛀虫全部清理干净!

王渊说只修三条铁路,但已经更改计划要修四条。

首先修筑北京到遵化的铁路,遵化铁厂制造的铁轨,就近一路铺到北京。今后,遵化铁厂的钢铁,便能顺着铁路,源源不断运输到京城。

并且,从京城前往大宁都司,正要经过这条道的。从京城前往辽东,官道也要路过蓟州。一旦这条铁路建成,就能加强京城与大宁、辽东的联系,具备巨大的政治和军事作用。修建铁路的时候,也不用挑选地形路线,顺着官道修建即可,一路都还算比较平坦,全程三百多里而已。

几位主管官员,还剩张璁和凌夏。

张璁负责总揽全局,协调其他衙门,出什么事儿也由他顶着,他顶不住了再去找王渊。

凌夏带着一帮物理门人,负责培训铁路工人,教导他们如何修筑铁路,并全程监工和引导。

来到东郊工地,李承勋找到蒋信。

蒋信非常惊讶,问道:“李侍郎,这些人都是?”

“皆为自阉之人……”李承勋把事情大概解释一遍。

蒋信顿时高兴道:“太好了,我这里正缺人手。先生(王渊)体恤百姓,不愿为建铁路征发民夫,现在又正值春耕,招募不到太多流民。你这八千多人,算是雪中送炭啊。”

李承勋抱拳说:“皆为苦命人,希望蒋主事善待他们。”

“那是自然,”蒋信笑道,“我也是心学弟子,知道良知为何物。”

李承勋已经拜入王阳明门下,蒋信是从王阳明转投王渊的,两人算起来还是师兄弟。

李承勋扫了一眼工地,惊讶道:“铁道司的库房,全部用三合土来建?”

蒋信笑着解释:“不是打制三合土,他们正在和水泥,用水泥和砖修建库房。”

王渊穿越之初,就自己捣鼓着烧水泥,无奈炉温始终不够,只能弄出来三合土。但炼钢时受到启发,可以使用助燃剂和助熔剂,王渊便让陆有珍带着门人继续研发。

陆有珍,便是至真道士的俗家本名,这货搞出了尿液制火药的法子,使得大明的火药产量大增。他捣鼓了好几年,不断尝试水泥烧制之法,经过无数次改进,水泥已经可以民用了,但还不能拿去修筑堤坝。因为强度不够,害怕水泥堤坝会垮掉,反而是三合土非常适合造堤坝。

修建工部铁道司库房,是水泥第一次民用实践。

至于石灰厂,在千灵山那边,跟挖煤的地方相距不远,勉强也算挖朱厚照的祖坟了。但根据钦天监官员的说法,千灵山没有挨着大明龙脉,因此一直有官方石灰窑存在,并且归工部管辖。王渊大笔一挥,直接把几处石灰窑改建成水泥厂。

有心腹执掌工部,就是这么省事儿,官方铁厂和石灰窑,全是工部的下属机构!

李承勋在工地转了一圈,观察咋用水泥和砖砌房子,直至快到傍晚才意犹未尽离开。

至于那八千多阉人,全部成为铁道司长期雇工,他们在吃第一顿饭之后就满足了。因为铁道司的红薯粥很稠,菜汤表面浮着大量的油腥子,这对他们来说绝对属于美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