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529【殷地与殷民】

梦回大明春 529【殷地与殷民】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一支船队顺风北上,首领是一个少年。

少年名叫陈立,今年刚满十九岁,父亲是王渊单刀赴会说降的海盗陈双喜。

陈双喜的转型非常顺利,舟山群岛那些海盗,被他组成海上商帮,极盛时帮内共有海船80多艘——大部分属于近海船只,主打国内航线贸易,把南方的商品运到天津和旅顺口,再把辽东、河北的商品运往南方诸港。

当然,也有十几条大船,专做中日贸易,他们是日本大内氏、尼子氏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大内氏与尼子氏,已经互相攻打多年,前两年毛利元就自立,尼子氏已经风雨飘摇。这两家整天打得你死我活,辖地内百姓生活困苦,倒是把大明商贾给喂肥了。

就在去年,陈双喜遭遇海难,在暴风雨中沉了好几条船,陈双喜的尸体都已经找不到。

消息传回舟山,三个儿子立即闹起来,还把一个女婿卷进去争夺家产。

长子大胜,次子身亡,女婿请商帮长老们出面调停。

陈立作为幼子,分到一条大船,代价是必须远走他国。要么去极东之地,要么就到印度洋混,不得再回国内沿海。

陈立从十五岁开始,就跟着父亲跑船,年纪轻轻就经验丰富。他游说浙江、福建、广东的海商,竟拉起一支十二条船的队伍,要去极东之地获取金银财宝。

“德成,就此告辞,祝君一路顺风!”方灵犀抱拳道。

陈立连忙还礼:“先生保重!”

方灵犀这个乐户子弟,在物理学院进修数年,一回杭州就被海商争相聘用。他现在是杭州工商学校的老师,多个海商资助他创建实验室,平时一边搞研究一边带学生。

此次进京,是方灵犀收到邀请,参加“物理学社”的创办大会,正好搭乘陈立的顺风船北上。

船队在天津港靠岸,方灵犀登陆离开,船队却还要卸货补给。

几百个衣衫褴褛的难民,看到船队来了,立即扑过去:“大老爷,带我们出海吧,老家实在活不下去了!”

不管是否属于被迫,前几批出海的山东、北直隶人,有的去了南洋,有的去了美洲,已经陆续给家里捎回一些财货。这些消息迅速传播,原来出海真的不是送死,甚至还能赚钱给家里寄回来!

于是乎,沿海省份的穷苦之人,又多了一种无奈选择,整天聚在港口乞讨度日,等着跟随各种船队出海谋生。

海上牙人随即出现!

他们跟各地海商、农场主签订合同,随船在沿岸港口物色难民。贷款给难民做出海路费,直接送去海外打工,从难民的工资里慢慢收回贷款。

单身年轻妇女非常宝贵,因为南洋有太多光棍。甚至有不法之徒,暗中掳掠妇女去南洋,转手就能卖一个好价钱。

陈立对自己的心腹说:“去挑选身体健全者,给他们一些饭食,三日之后没发现疾病,就全部装船带走!”

“是!”这心腹是陈双喜留下的老人。

陈立以前跟着父亲跑船,听说过无数极东之地的传闻,他不但想去赚取金银,甚至打算裂土建国。

他从南洋运了许多货物北上,准备在天津和日本卖光。只带食物、饮水、棉布、兵甲和人口,前往美洲霸占一块地盘,然后找机会弄金子回国,学习探海伯的模式不断发展壮大。

经过多年探索,美洲航线已经比较成熟,甚至连航海图都被泄露出来。

去时风险较大,因为沿途几乎没有岛屿。

回航却非常稳妥,因为靠近赤道的北太平洋,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其中几个大岛,甚至已经成为固定补给点,岛上的土人准备食物和饮水,等着大明船队前来交易物品。

偶尔有患病之人,不宜再长途航海,干脆留在岛上休养。

马绍尔群岛,后世曾是美军重要的核试验和导弹基地,前后进行了六十七次核试验。

至于这个时空嘛,马绍尔群岛的酋长是广州人林春。这货因为染病,中途下船静养,居然娶了酋长的女儿,传授给土人先进的耕种技术。又用自己攒的钱购买武器,带领本岛的勇士,征服周围其他小岛。等酋长一死,他就顺势继承酋长之位,酋长的几个儿子全都莫名其妙死了。

林春因为家人死光才出海的,在大明没有什么牵挂,干脆一心一意在太平洋发展。他宣布自立建国,将群岛命名为“广海国”,甚至派遣使节,随船进京请求皇帝册封。

朱厚照还真册封了,因为“广海国”是太平洋重要补给基地,离两边的大陆又非常遥远。把群岛的土人杀光了,补给会变得非常麻烦,还得自己收集食物和淡水。就算占领下来,也没几个人愿意留下驻守,还不如让这个林春统治土人。

一个广州破落户,居然做了海上国王,并获得大明皇帝正式册封,顿时激起无数人的雄心壮志,陈立便是其中之一。

经过数月航行,陈立的船队来到栎木湾。

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橡树林,陈立眼睛都红了,这尼玛果然是天赐的造船基地。可惜,这里是朝廷的地盘,陈立不敢动手抢过来。

一个穿着麻衣的中年人,带着本地移民走来,抱拳道:“可是探海伯的船队?”

陈立下船回礼道:“我们是私商组建的探海船队,在下姓陈,名立,字德成,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中年人赞道:“好名字,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在下姓张,名卓,字云鹤。”

陈立心中苦笑,他的字,是父亲花钱请名师所取,现在想来特别讽刺。

名立,字德成,成的是礼义之德,寓意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可父亲一死,三兄弟争家产,大哥把二哥杀了,还把自己流放海外,哪有什么礼义存在?

陈立抱拳说:“原来是张先生,不料这海外还能遇到读书人。”

“惭愧,戴罪之身,不堪见人。”张卓汗颜道。

张卓今年四十二岁,原为府学教谕,因串通学生科举作弊,被人举报后查实下狱。这是非常严重的罪名,为了保住妻儿,张卓自愿流放北美洲。

陈立说道:“听闻极东之地,长期缺乏食盐,我这里带了许多盐过来,想换一些食物和淡水。”

张卓笑道:“栎木湾不缺盐,可否用铁器交换?”

“不缺盐?”陈立惊讶道。

张卓说道:“我们已经可以自己煮盐。”

正德年间,南方那边已经发明晒盐之法,但全国整体还是煮盐为主。煮盐需要特制大铁锅,朝廷为了防止灶户私自煎煮,还把一口锅分为好几份,需要几个灶户凑起来才能煮盐。

探海伯朱海为了用食盐卡住移民脖子,一直没有运来煮盐的大铁锅,甚至刻意不让灶户成为移民。

张卓这个府学教谕,却悄悄跟土著交流,制出巨大的陶器。他本人就是灶户出身,靠科举取得功名,煮盐属于张卓的家传本事。

利用自产食盐,张卓不但贩卖给附近其他两处移民,还把朱海遇到的第一个土著部落兼并了。

那个部落只有两三百号人,如今全部迁徙到栎木湾。

汉人教导土著先进耕种技术,土著教导汉人打猎采集,甚至出现了异族自由婚配的情况。

陈立第一次到美洲,看啥都觉得稀奇,主动前往栎木湾移民定居点。

移民们运来许多新鲜肉类,而且家家户户都晾晒着肉块,陈立好奇道:“你们这里,食物很充足啊,大家都能吃上肉?”

张卓解释道:“无论从南边还是北边,翻过山岭就是平整地,那里有很多野牛。我就想啊,能不能抓来驯化,前些天组织人手去抓捕。小牛犊抓来都养着,大牛便剥皮吃掉,一次抓了许多吃都吃不完。”

这货带人挖大坑,拥有铁器挖得快,再用草皮遮盖隐蔽,派遣土人驱赶野牛群进坑,一次性抓住大小野牛三十多头。

至于野牛能不能驯化,谁都说不准,反正成功养活了两头小牛犊。

路过一片空地,陈立看到一群小孩,正在用树枝在地面练字,他佩服道:“先生大才,化外之地竟也传授圣贤之道。”

张卓笑道:“这些皆为土著孩童,想要归化他们,就得从汉话、汉字着手。我对这些土人说,汉人与土人,有着共同的祖宗,都是华夏后裔。他们的祖宗是殷商旧民,因战乱而渡海至此。我觉得吧,这极东之地,都该称作殷地、殷州,此处土人都可为我所用!”

陈立顿时眼睛发亮,这主意太好了。今后若想裂土建国,不用杀光土人,把土人变成汉民便可!

张卓悄悄对陈立说:“陈首领,咱们不如做个交易。”

“什么交易?”陈立问道。

张卓说:“你下次过来,运些木匠、铁匠,再弄些木匠和铁匠的家伙事儿。咱们可以自己冶铁,自己造车造船。我现在没什么可回报的,以后兴旺起来,就能在这殷州卖给你车船铁器。”

陈立问:“此事为何不请求探海伯?”

张卓说:“探海伯防着咱们呢,我这里遍地橡木,却连轮子都造不出来。”

陈立顿时笑道:“成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