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590【掌控朝堂】

梦回大明春 590【掌控朝堂】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华贵的马车队伍,渐渐驶出城门。

皇帝行人带队,锦衣侍卫相从,护送杨廷和告老归乡。

杨慎、杨惇兄弟俩,骑马跟在旁边,他们要把父亲送到城外水驿码头,那里还有大量官员等着送别呢。

而在马车之内,除了杨廷和,还有王渊。

王渊给足面子,不但让复古派文人,写诗作词夸耀杨廷和政绩,今天更是亲自礼送杨廷和还乡。

杨廷和已经病得不轻,坐在马车里摇摇晃晃,问道:“令郎真的欲尚公主?”

王渊说道:“不是谣言。”

“何必呢?”杨廷和叹息道。

王渊微笑:“先帝遗命如此,谁还能反对不成?”

杨廷和说:“此事违制。”

王渊说道:“但没有违反太祖、太宗之制。”

杨廷和说:“若虚欲改革弊政,应当战战兢兢,怎能因此小事而坏大事?不但断送令郎前程,也给自身招来非议啊。”

王渊笑道:“我让长子赴海外,又让次子尚公主,还不能表明心迹吗?陛下聪慧,必然明白。”

“唉。”杨廷和一声叹息。

朱元璋、朱棣当皇帝的时候,驸马多为权贵之子,而且可以拥有实权。

文官集团渐渐壮大,驸马人选转向民间,不拘出身,长得帅就行。但实权却被剥夺,只能代天子祭祀,或者掌控宗人府之类。而且,还有一种潜规则,驸马的父亲若有官职,必须辞职以避嫌。

按照这种潜规则,王素娶了公主,王渊必须辞官!

朱厚照惯会破坏规矩,挑选驸马时自然懒得理会。而王渊也顺水推舟,让长子远赴海外,又让次子迎娶公主,明摆着不让儿子们当大官,以此来表明自己不会长期霸占朝堂,更不会让儿子也身居高位。

驸马之父必须辞官?

呵呵,老子要恢复祖制,太祖、太宗可没这种规定。

王渊直接说道:“老先生回乡,希望能主动清丈杨家田亩,改革之时我不会对任何人徇私。便是太后的兄弟,也逃不过清丈令,如此方可震慑士绅豪右。”

杨廷和笑道:“杨家世代书香,不至于隐瞒田亩。”

“但愿吧。”王渊也不争辩。

杨廷和的笑容有些尴尬,就在两年前,杨家被金罍狠狠参了一本。虽没有直接残害百姓,却借灾荒、兵事、徭役,不断低价兼并土地。杨家看上的良田,都不需要自己出面,自有地方官征召徭役,逼得田主卖地自保。而且,接受投献无数,瞒报巨额田赋!

这事儿没有公开处理,却也传遍朝野上下,杨廷和被搞得灰头土脸,他很想把主持族务的杨廷仪亲手掐死。

杨廷和当初丁忧三年,花费银两修桥铺路,在家乡攒下的美名,全被自己的兄弟给毁了!

马车很快出城,数十位官员士子早已等候多时。

却见马车停下,居然是王渊先露面,跟杨慎一起搀扶着杨廷和下车。

人们纷纷赞叹,两代辅臣如此和谐,真乃社稷之幸也。

河畔柳树遭了秧,送别官员攀折柳枝,这是严重违法行为,因为运河两岸的柳枝属于战略物资。

好吧,就不要苛刻了,免得煞了风景,毕竟折柳送别乃风雅之事。

王渊遥望官船离去,也不禁有些感慨。

不论杨廷和有多少缺点,至少正德朝的政局,一直是他在支撑,功过是非很难评说。

杨廷和飘然远走,官员们纷纷转向王渊,态度热情的请他带头回城:“王相请!”

……

杨廷和离京了,蒋冕也离京了,朝堂局面再度大变。

王渊越过武英殿、文华殿,被皇帝升授谨身殿大学士,直接摇身变成了首辅。全部官职为:右柱国(正一品勋阶),光禄大夫(从一品散阶),太子少保(正二品),礼部尚书(正二品虚职),谨身殿大学士(正五品,首辅),翰林院学士(正五品虚职)。

内阁大臣:王渊、毛纪、王琼、汪俊、廖纪、王宪、汪鋐。

翰林学士兼掌制敕房:王廷相

吏部尚书:何瑭

兵部尚书:李承勋

户部尚书:严嵩

礼部尚书:罗钦顺

刑部尚书:颜颐寿

工部尚书:赵璜

左都御史:陈雍

王渊一口气拉了好几个入阁,除了刑部尚书颜颐寿,其他关键部门的主官全换成自己人。

就这权势,杨廷和一辈子都没做到。

因为杨廷和头上始终有朱厚照,皇帝一直在六部掺沙子,或者江彬等权臣在掺沙子。而王渊头上是个小皇帝,又得顾太后信任,他做首辅的起点就是一手遮天。

刑部尚书颜颐寿,是杨廷和留下的党羽,但这人做官还算不错,因此没有被王渊挪窝。

但是,如果颜颐寿今后不配合,或者在关键时候留一手,王渊不介意送他去南京那边养老。

陈雍算是熬出头了,他被王渊忽悠着在江西清田,得罪了一大堆清流中人。不但几次面临生命危险,还被贬职闲置数年,如今终于得掌都察院。

谁都有可能背叛王渊,陈雍绝对不会。他得罪的人太多,只能跟着王渊走到黑,由他掌控都察院再合适不过。

至于张璁,因为修筑铁路有功,这次晋升礼部右侍郎。

夏言巡按顺天府有功,擢升都察院经历(连升两级),他的仕途正往大喷子发展。

王渊掌控朝廷之后,还是没进行地方改革,一边让复古派文人造势,一边整顿朝廷吏治。

在朱载堻大婚前几天,朝廷颁布《考成法》。

从今往后,京官的工作内容,都会受到六科监督。每过一段时间,各部门都要接受检查,哪个部门没按时完成工作,哪个部门工作做得很好,全都记录下来,作为该部门主官的政绩评判依据。部门主官也要记录下来,各自部门的下属官员工作情况。

官员考成薄分为三本,由六科统计编撰,一本转交内阁,一本转交司礼监,一本转交都察院。

今后,京官们别想再摸鱼,尸位(这也)素餐(和谐)者都将记录在册,官职升降以工作政绩为标准。

六科权力大涨的同时,批驳之权被取消。也即,六科老老实实做秘书、审计、监督工作,不得再干扰内阁和六部事务,免得许多政令因六科而陷入扯皮。

这也跟张居正的做法有很大不同,在张居正手里,六科变成“内阁锦衣卫”,借此收拢六部大权。

而王渊不需如此,因为他的起点太高,一做首辅立即掌控六部。

没了六科做锦衣卫,正常情况下,内阁无法一手遮天。即便王渊哪天远离朝堂,六部也不会被内阁彻底玩弄,就算继任首辅要反攻倒算,那也得看六部尚书同不同意。

今后的首辅若想破坏改革成果,至少得同时掌控吏部、户部、刑部才行!

突然颁布《考成法》,给京官戴上紧箍咒,怎么可能没人反对?

王渊正等着呢,反对者当中的杨党,正好被借机清洗。

王渊的手段没那么低级,不搞什么排除异己,一切按照规矩行事。

杨党主导裁剪冗余,收回皇庄皇店,怎么可能不趁机渔利?而派去辅助的王党之人,手里掌握着大量黑材料!

让刑部尚书颜颐寿负责调查,让这位杨党去审理杨党,弄翻多少人都跟王渊无关。如果颜颐寿敢徇私留情,那正好将其踢去南京,王渊可以顺势掌控刑部。如果颜颐寿秉公办理,绝对会被杨党视为叛徒,从此跟着王渊一条路走到黑。

杨党被处理了一堆,那些不是杨党的反对者,自然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前途。

这不就没人反对了吗?

《考成法》由此顺利颁布推行,算是王渊送给天子大婚的礼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