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梦回大明春 > 070【巨婴才子】

梦回大明春 070【巨婴才子】

作者:王梓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4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房间还没收拾妥当,李应等人已经来到里进院落。

李三郎先是跟罗江寒暄几句,便扯着王渊的袖子说:“走,若虚,今晚去酒楼庆祝一番。”

“庆祝什么?”王渊问道。

田秋笑道:“当然是庆祝活着走到昆明,而且还全手全脚,能够正常参加乡试。”

“哈哈哈哈!”

越榛和邹木跟着大笑起来,这个梗只有贵州士子才懂,作为云南人的罗江很难理解。

“嘎!”

估计是闲他们太吵闹,院子对面的客房,突然有人推开房门。

一个书童打扮的家伙,板着脸说:“且安静一些,我家公子正在温书。”

这态度和语气,让李应非常不爽,当即指责道:“你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资格命令我等生员?”

“哼!”

书童不屑多说,直接把门关上。

王渊笑道:“看来这位朋友很富贵啊,书童居然也穿绸缎。”

罗江撇撇嘴:“小人得志!”

王渊问道:“罗朋友认识对门那位相公?”

“不怎么熟,但久仰大名,”罗江冷笑着解释,“此人名叫金罍(léi),大理卫人士。十一岁就名动云南,被誉为神童,因才学优异,被推送到南京国子监读书。我刚搬进来的时候,主动跟此人搭话,他就不咸不淡回了两句,性格孤傲至极。”

越榛被书童甩脸,也感觉特别不爽,阴阳怪气道:“你我乃云贵蛮夷之地的士子,不能跟国子监监生相比,人家自有高傲的本钱。”

罗江低声说:“确实如此。我听人说,金罍在南京国子监,颇受祭酒赏识,一身才学惊人,而且治的还是《尚书》。其他四经他都不愿学,似乎只有《尚书》才能显出他的本事。”

《尚书》是公认五经当中最难的,没个好老师教导,你连读都读不通。本经治《尚书》者,属于诸生鄙视链最顶端的存在。

“走吧,吃酒去,别跟这等妄人一般见识,”邹木不想跟人起争执,又对罗江说,“罗兄也一起去吧,今天李三郎做东。”

等诸生离开院落,金罍才猛然推开窗户,负手而立,看着院中的桂树久久不语。

金罍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历史上,他是今年云南乡试第一,明年的会试第二十七名。

全国第二十七名啊,换谁都可以牛逼轰轰!

可惜此君恃才傲物,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历史上,他因才学出众,没几年便升大理寺寺正(正六品)。结果混来混去,到正德末年居然混成太常寺典薄(正七品),足足降了一品两级。

从其出身来看,国子监生,堂堂进士,可谓根正苗红。走的又是五寺路线,地位雍容清贵,躺着也能升迁啊。

结果混成那副模样,绝对是人嫌狗弃的存在。

……

又是十余日过去,诸生皆在房中温习书本,偶尔结伴出去吃喝一顿。

青云街的生员越来越多,很快就把房子租完了,后来者只能去住嘈杂的客店。

没有文会、诗会啥的,一个个都忙着应考,哪有此等闲心?只有等张榜结束,落榜的灰溜溜离开,中举的才欢天喜地搞文人聚会。

至八月初一,可以去办理考试手续了。

诸生一窝蜂的跑出去,金罍这才来到院中,令书童将桌案搬至树下,他坐那儿独自喝酒赏桂花。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呃……”

金罍念的是李白《咏桂》,说什么桃李媚俗,桂花清雅高洁。那意思吧,考试诸生皆为庸俗之徒,只有他金罍属于高洁之士。

结果念到一半,王渊突然从房中走出,金罍端着酒杯傻愣愣坐在那里。

王渊抱拳笑道:“金兄兴致不错啊。”

住在同一院中半个月,两人也有过短暂交流,但只限于打招呼的程度。

金罍虽然恃才傲物,但基本素养还是有的,抱拳还礼道:“王朋友怎么没去印试卷?”

明代的乡试、会试的试卷要自己准备,提前拿去官府盖章,并在此时就要写好考生基本信息。

王渊见树下没有板凳,便一屁股坐在桌案上,自来熟的捡起桂花糕,边嚼边说:“我又不傻。今天刚刚开始印卷,肯定挤满了应考生员,排队也得排半天。”

“确实。”金罍点头说,他也打算改天再去印卷。

不过王渊刚才的举动,让金罍无比嫌弃。居然坐在桌案上,而且拿起糕点就吃,简直有辱斯文!

金罍不再说话,他有精神洁癖,除非能入其法眼,否则他都不愿交流。

王渊也没说话,把一块桂花糕吃完,又拿起金罍的酒壶,仰脖子直接倒进嘴里。嗯,酒壶没有沾到嘴巴,王二郎还是很讲卫生的。

“粗鄙之人!”金罍心里嘀咕一句,好歹没把这话给说出来。

王渊拍掉手上的糕点碎屑,起身回到屋内,再次出来时手里提着一把刀。

“你欲作甚!”金罍猛吃一惊,吓得从凳子上蹦起来。

王渊懒得理他,自顾自练习刀法,他已经两个月没耍刀了。

金罍发觉自己失态,整理衣襟重新坐下,一脸从容的继续喝酒赏花。偶尔也朝王渊那边瞟几眼,但没啥好看的,因为王渊的刀法很丑。

来来回回,就是劈、砍、撩、挂、挑、拦等几招。有时也将基础招式结合,搞出简单的连招,反正跟花哨漂亮沾不上边。

只有真正的行家,才能看出王渊的刀法有多可怕。

招招奔着致命部位,一刀过去非死即残。而且他出刀很稳,速度极快,变招从容且诡异。只那变招就能吓到老手,这跟哪种刀法无关,纯属王渊对刀的控制力惊人,出刀那么快准稳,居然还招招留有余力。

金罍回云南已经一个多月,也不怎么跟人交流,此刻忍不住问:“王朋友是卫所子弟?”

王渊没有回答,足足练刀一刻钟,才停下来说:“吾乃蛮夷子。”

“呃……”金罍被噎得不行。

“哈哈哈哈,说笑而已。”王渊爽朗大笑。他也有些看这人不爽,今天又听到那首咏桂诗,忍不住特意出来捉弄一番。

金罍唤来自己的书童,把残酒剩糕全都拿回房去。本欲转身离开,又忍不住回头问:“你们这帮贵州士子,舞刀弄剑的,犹如粗野武人,就不能好生安心读书吗?”

王渊反问:“你从南京回昆明,走的是哪条线路?”

金罍答道:“逆长江而上,走泸州下昆明。”

王渊笑道:“或许你可以试试,从昆明到贵阳,走东入湖广那条驿道。”

“有什么区别吗?”金罍问。

王渊解释说:“你走的是川滇黔线,从唐宋就不断建设,相对平坦开阔一些。而且还是西南三省最重要的茶马商道,土匪可不敢太嚣张,换成滇黔线你去试试!”

金罍稍微听懂了:“贵州土匪还敢杀害生员不成?”

“你觉得呢?”王渊笑着说。

金罍明显不信邪:“等考完乡试,我就走贵阳回南京!”

“祝君好运。”王渊说得诚恳无比。

金罍出身于大理豪族,家中世代经商,钱多得能把王渊砸死。他自己又天资聪慧,十一岁便道试第一名,又被推送到南京国子监学了七八年,家里斥巨资为他聘请南京名师。

如此人物,从小顺风顺水,没有遭受过一丝挫折。甚至在南京国子监读书时,由于他出手大方,身边聚集无数阿谀之徒,听到的全是恭维奉承话。

天老大,我老二,眼高于顶实属再正常不过。

在金罍想来,如果遇到贵州土匪,自己几句话便能将其喝退。

这厮惯会特立独行,见其他生员抓紧复习功课,他干脆不再温读四书五经,每日只看一些闲书放松心情。即便如此,他也相信自己肯定乡试第一,整个云南不可能有比他更优秀的生员。

接下来几天,王渊又跟金罍聊了两次,发现这位就是个生活巨婴。连方巾的系带散了,他自己都不会系,还得呼来书童帮忙。

但这家伙是真有学问,某夜在院中赏月,当场作诗一首,水平已经超过贵州宋炫。

王渊觉得吧,这种人应该去做文学家,专搞艺术创作,当官纯属害人害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