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后宫如懿传 > 030 私情(下)

后宫如懿传 030 私情(下)

作者:流潋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1:49:1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虽然已是八月十一,天气渐渐地凉了下来,但午后总是格外闷热些,如懿坐在轿辇上一路过来,也不免香汗细细,生了一层黏腻。待走到殿中,便觉清凉了不少。

玉妍出身李朝,她的启祥宫也装饰得格外新奇,多以纯白为底,描金绘彩,屏风上所绣的也是李朝一带的山川景色,秀美壮丽。因是在自己宫中,玉妍也是偏于李朝的打扮,李朝女子崇尚白色,所以她穿着浅浅乳白色的绣石榴孔雀平金团寿夏衣,耳上坠着华丽及肩的翠玉琉璃金累丝流苏耳饰,头发梳成低低的平髻,以榴红丝带束起,再用拇指粗的赤金双头并蒂的丹珠修翅长钗簪住,顺滑垂落于脑后,两边鬓发上佩着金累丝团福镶红绿宝石和田白玉片,微一侧首,上头的镂花串珠金丝便盈盈颤动,浮漾珠芒璀璨。

相形之下,如懿不过是一袭水天一色海蓝宝蹙银线繁绣长衣,下着水月色云天水意留仙裙。云鬓上不过是些寻常的细碎珠花,只在侧首簪了一双赤金累丝并蒂海棠花步摇,实在是比不上玉妍的细心雕琢,仪态万千了。

因着畏热,皇帝不过穿着家常的云蓝色银线团福如意纱袍,斜靠在暖阁的榻上。底下的紫檀小几上搁着一碗喝了一半的参鸡汤并一把伽倻琴[伽倻琴: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拨乐器。

]。想来如懿来前,皇帝便是听着玉妍弹唱伽倻琴,品着参鸡汤,惬意自在度过午后炎炎。

如懿福身向皇帝问安,玉妍亦起身向她肃了一肃。如懿便客客气气道:“嘉贵妃昨日才出月子,还是不要劳动的好。”

皇帝嘱咐了如懿坐下,脸上犹自挂着淡淡的笑容:“皇贵妃,听说你最近常去雨花阁祈福?”

如懿欠身道:“是。安吉波桑大师难得入宫一回,臣妾想要诚心祝祷,祈求康宁。”

玉妍伴在皇帝身边,手里轻摇着一叶半透明的玉兰团扇,闲闲道:“臣妾希望九阿哥平安长大,所以每日晨起都会去雨花阁将前一日所抄写的经文请大师诵读,但皇上知道臣妾信奉檀君教,所以未曾亲自入内。说来皇贵妃比臣妾心意更加诚挚,所以晨昏必去,十分虔诚呢。”她莞尔一笑,瞟了如懿一眼,“其实呢,也不是臣妾对九阿哥用心不够。只是臣妾身为嫔妃,想着入夜后不便,大师虽然出家修行,但终究是男子啊。”

皇帝的口吻淡淡的,听不出赞许还是否定:“大师到底是大师,你也别多心。”

玉妍眼眸轻扬,娇声笑道:“臣妾哪里敢多心,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说来也到底是皇贵妃合波桑大师的眼缘,藏香也好,手串也好,什么都是给皇贵妃的。”

如懿听得她语气不善,便道:“藏香倒是真的,昨日波桑大师刚送了臣妾一把,臣妾闻着气味不错,想留给太后一些。”她向着玉妍笑,“嘉贵妃刚出月子,消息便这般灵通了,倒像是跟着我身后盯着呢。至于手串,我倒是不知了,还请嘉贵妃细细分说才好。”

玉妍凤眼流漾,轻声笑道:“皇贵妃真是懂得举重若轻,藏香有什么了不得的,认了便也认了。”她击掌两下,唤上贴身侍女贞淑。贞淑见了如懿,恭恭敬敬行了一礼,递上一串七宝手串奉于皇帝手中,道:“皇上,昨日奴婢奉小主之命前往雨花阁替九阿哥送经文祝祷,但见安吉波桑大师与皇贵妃举止亲密,窃窃私语。随后波桑大师将一盒藏香、一个青铜香炉交到皇贵妃手中,并将这手串亲自戴在皇贵妃手腕上,以作定情之物。”

如懿闻言,遽然变色道:“好个敢擅自窥探主上的奴才,既然亲眼见大师替本宫戴上手串,并未听得言语,如何知道是定情之物?难不成往日宫中法师赐福,赠予佛珠佩戴,都成了私相授受么?再者,既然是定情之物,为何不在本宫手腕上,却在你手中?”

如懿的气质如秋水深潭,若非亲近之人,望之便生清冷素寒,又兼之此刻连声诘问,虽然出语从容,但语中凛冽之气,不觉让贞淑颤颤生畏。

玉妍媚眼如丝,轻妩含笑:“皇贵妃何必这般咄咄逼人,贞淑不过是说出她所见而已。至于手串嘛,是臣妾连着这个东西一起拿到的。”她说罢,从袖中取出一枚精巧的玩意儿。

玉妍掌心里是一枚折叠精巧的方胜。方胜折得极细巧,折成萱草的图案,原是取“同心双合,彼此相通”之意。她将方胜递给皇帝过目,皇帝额上的青筋微微跳突,闭上眼道:“朕已经看过了,你给皇贵妃自己看便是了。”

玉妍婉声应答,将方胜递到如懿手中,笑吟吟道:“那手串是与这样东西一起在皇贵妃的翊坤宫外捡到的。宫中巡守的侍卫发觉之后惶恐不已,不敢交给皇贵妃,便径自来交予我了。我哪里经过这样的事,也不知是什么东西,更不敢看一眼,立刻封了起来先请了皇上做主。皇贵妃先自己看一看吧。”

如懿抖开方胜,拆开来竟是张薄薄的洒金红梅笺,因她素日喜爱梅花,内务府送入翊坤宫的信笺也以此为多。她心下一凉,只见那洒金红梅笺中间裹着几枚用红丝线穿起的莲子,往下打了一个银线攒红丝的同心结,却见笺上写着是:“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得君手串相赠,已知两下之情。此物凭惢心带与君为证,君若有心,今夜候君于翊坤宫东暖阁,相知相识,如来与卿,愿君两全。”

那一个个乌墨的字迹避无可避地烙进如懿眼中。她脑海中轰然一震,前几句《西洲曲》原是女子对情郎的执着相思,又有莲子和同心结为证。后面的话,本是情僧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句化用,若真是嫔妃与喇嘛私通,倒真是恰当之极。而真正让她五内俱寒、如浸冰水的,是那几行柔婉的字迹,分明是她自己的笔迹。

皇帝斜倚榻上,缓缓道:“如懿,你自幼家学,通晓满蒙汉三语,所学的书法师从卫夫人簪花小字,婉然若树,穆若清风。宫中嫔妃通晓诗书的不多,更无其他女子学过卫氏书法,要仿也无从仿起。若是慧贤皇贵妃还在,或许能临摹几许,但慧贤皇贵妃早已乘鹤而去,更无旁人了。”

他的声音甫落,玉妍已经接口:“臣妾一眼认出上面是皇贵妃的笔迹,皇上也认出了。至于这手串,白日里收进,黄昏时分送出,以作信物引刺客……哦,应该是奸夫……”玉妍掩口,声音如同薄薄的铁片刺啦作响,“是我失言了,引奸夫入翊坤宫相聚,谁知被人无意中发现惊动,刺客慌不择路逃窜时,落在翊坤宫宫墙之外的。”

如懿将洒金红梅笺递到皇帝身前,勉力镇定下来道:“皇上若以为这些字是臣妾写的,那么臣妾也无可辩驳。因为臣妾一见之下,也会以为这些字是出自臣妾手笔。可臣妾的确没有写过这样的字,若有人仿照,却也极可能。”

玉妍横了如懿一眼:“若说仿照,除了自己亲手所写,谁能这般惟妙惟肖?也真是抬举了那个人,枉费心机来学皇贵妃的字迹。”

如懿如何肯去理会她,只望着皇帝恳切道:“皇上,请您相信臣妾,臣妾并未有做过任何背弃皇上之事。”

皇帝别过脸,慢慢摸着袖口上密密匝匝的刺绣花纹,似是无限心事如细密的花纹缭乱:“皇贵妃,刺客到来之时,你在做什么?”

如懿道:“臣妾正在敷粉预备安寝,有惢心为证。”

皇帝点点头,看着玉妍道:“玉妍,你去问过雨花阁,当时安吉波桑在做什么?”

玉妍微微得意:“臣妾问过,安吉波桑自称要静修,将自己闭锁在雨花阁二楼,不许僧人出入。而以安吉波桑的修为,要从二楼跃下,一点也不难。”

“这个朕知道。”皇帝鼻翼微张,呼吸略略粗重,“皇贵妃,你沐浴敷粉之后便要安寝,刺客也是算准了时候来的。白日有贞淑见到安吉波桑赠你手串,晚上便出了刺客夜往翊坤宫之事。且有侍卫见到刺客穿着红袍,喇嘛的僧袍便是红色的,加之信笺上的诗句,也实在是太巧了。皇贵妃,你告诉朕,除了巧合之外,朕还能用什么对自己解释这件事?”

如懿听得皇帝的口吻虽然平淡,但语中凛然之意,却似薄薄的刀锋贴着皮肉刮过,生生地逼出一身冷汗涔涔。如懿望着皇帝,眼中的惊惧与惶然渐渐退去,只剩了一重又一重深深的失望:“皇上是不信臣妾了么?既然是臣妾私通僧侣,那么为何没有叮嘱宫人,先发觉刺客喊起来的,竟是臣妾宫中的掌事太监三宝?”

玉妍在旁嗤笑道:“偷情之事,如何能说得人人皆知?自然是十分隐秘的。若有无知人喊了起来,也是有的。自从孝贤皇后仙逝,皇上少来六宫走动,皇贵妃便这般热情如火,耐不住寂寞了么!”

皇帝盯着那张信笺,眼中直欲喷出火来:“朕什么都不信,只信铁证如山。”

玉妍道:“皇上,既然信笺上涉及皇贵妃的贴身侍婢惢心,不如先把惢心带去慎刑司审问,以求明白。”

如懿神色大变,急道:“慎刑司素以刑罚著称,怎能带惢心去那样的地方?”

玉妍笑波流转,望了如懿一眼:“快到皇上的万寿节了,原以为皇贵妃出入雨花阁是为皇上的万寿节祝祷,却不晓得祷出这桩奇闻来。皇上这个万寿节收了皇贵妃这么份贺礼,真是堵心了啊!”

皇帝冷了半晌,目光中并无半丝温情,缓缓吐出一字:“查!”

如懿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出启祥宫的。外头暑气茫茫,流泻在紫禁城的碧瓦金顶之上,蒸腾起灼热的气息,那暑气仿佛一张黏腻的透明的蛛网,死死覆在自己身上,细密密难以动弹。她本在殿内待了许久,只觉得双膝酸软,手足发凉,满心满肺里都是厌恶烦恼之意,一想到惢心,更是难过忧惧,一时发作了出来。她兀自难受,陡然被热气一扑,只觉得胸口烦恶不已,立时便要呕吐出来。

凌云彻本守在廊下,一见如懿如此不适,脸色煞白,人也摇摇欲坠,哪里还顾得上规矩,立时上前扶住了她的手臂,急切道:“皇贵妃怎么了?”

如懿只觉得浑身发软,金灿灿的日光照得眼前一片晕眩,唯有手臂处,被一股温热的力量牢牢支撑住。她勉强镇定心神,感激地看他一眼,本能地想要抽出被他扶住的手臂,口中只道:“多谢。”

李玉跟着出来,一看这情形,吓得腿也软了,又不敢声张,赶紧上前替过凌云彻扶住了如懿,慌不迭道:“皇贵妃娘娘,您万安。”他低声关切道,“事情才出,怎么样还不知道呢。娘娘仔细自己身子要紧。”他悄悄瞥了身后一眼,“否则,有些人可更得意了。”

如懿摆摆手,强自撑住身子,按住胸口缓了气息道:“本宫知道。”

凌云彻见如懿这般神色,且殿内的争执大声时也不免有两三句落入耳中,便知是出了大事。他本是一介侍卫,许多事做不得主,可此刻见如懿如风中坠叶,飘零不定,不知怎的便生出一股勇气,定定道:“无论何事,皇贵妃且先宽心。微臣若能略尽绵力,一定不辞辛苦。”他神色坚毅若山巅磐石,“皇贵妃安心便是。”

如懿本是失望,又受了委屈忧惧,听得凌云彻这样言语,虽知他人微言轻,但此时此刻自己这般狼狈,却能听到如此慰心之语,满腔抑郁也稍稍弥散,却也无言相对,只是深深望他一眼,从他沉静眼底攫取一点安定的力量。只是,她仍忍不住凄然想,为什么殿中那人,却不能对自己说出这般言语呢?

李玉看了凌云彻一眼,立刻道:“奴才也是一样。”他见如懿虚弱,便道,“娘娘脸色不好,奴才着人去请太医吧?”

李玉刚要唤人,如懿忙拦下,轻声道:“这个时候说本宫不适,谁都会以为本宫乔张做致。罢了,先送本宫回去吧。”

如懿回到宫中时,三宝还带人候在宫门外,只是再不能进殿伺候了。如懿一眼扫去,见人群里头已经不见了惢心,心中便凉了一半。她来不及说更多的话,只得匆匆道:“去找李玉,往慎刑司知会着点。”

三宝眼见着皇帝身边的进忠和进保陪着如懿进了内殿,忙点了点头。

如懿仍居翊坤宫,由四名慎刑司拨来的精奇嬷嬷陪伴,一律饮食起居,都由她们照顾,更不许翊坤宫中原本的宫人入内伺候,形同软禁。这般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仓皇,人人自顾不暇,倒让她想起了当年入冷宫前的情形,也是这般惶惶不安。

如懿坐困愁城,又担心惢心在慎刑司的境况,越发睡不安稳。一早起来,一双眼睛底下便乌青一团,如同附着乌云一般。

到了十三日,皇帝的万寿节,便是数月来抱病不出的绿筠亦盛装入席。而如懿自新封皇贵妃之后,理应由她主持万寿节大礼,此时对外也只称皇贵妃抱恙,不能出席盛宴。倒成全了玉妍,着一身水红色金银双花翟凤氅衣,抱着九阿哥陪在皇帝身侧,风光无限。

翊坤宫遇刺之事早已在宫内传得沸沸扬扬,嫔妃们私下里亦有议论。因为同样奇怪的是,早前嫔妃们虔诚礼佛的雨花阁诸位法师,也被闭锁阁中。如此一来,更是流言如沸,让人不自觉地去揣测如懿的突遭冷落与雨花阁法师有关,渐渐地私通之说不胫而走,海兰急得几次要去翊坤宫见如懿,也是不得入内。皇帝那儿更是一面都见不到。连得宠的意欢问起皇贵妃一句,皇帝亦是只字不提。末了,看着万寿节上热热闹闹,皇帝伴着玉妍笑语如常,还是太后说了一句:“这便真真是烈火烹油,花团锦簇一场,全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是夜,皇帝并未留宿任何人宫中,只想独自宿在养心殿。太后知道皇帝的心思,便道:“孝贤皇后刚去世,你的万寿节陪着谁都不安静,还是静静对着她,留一份念想吧。”

皇帝黯然道:“是。往年儿子的万寿节,都是孝贤皇后陪在身边,如今她去了,儿子还是希望她魂梦有知,能够入梦相见一回。”

太后正了正发髻上的翡翠西池献寿簪,和声道:“哀家知道皇帝你烦心什么。但雨花阁的法师到底是修行之人,许多事没有问出端倪之前,实在不宜大肆惊动,以免扰了礼佛尊敬之心。若真有什么,那也只是其中一人修为不足,不干所有人的事。”

玉妍在旁笑道:“臣妾知道,所以雨花阁一切供应如旧,只是为防嫌隙,不许嫔妃宫人们再出入了。拘进慎刑司拷问的,也只有惢心及那夜巡守拾到证据的几个侍卫。”

太后微微不悦,面上的笑意淡了几分,只看着皇帝道:“如今皇帝身边的人越发能干了。哀家和皇帝说话,也敢自己插嘴了。”

玉妍当下便有些讪讪的,皇帝忙道:“嘉贵妃出身李朝,许多事不那么拘束,更率性些。”

太后淡淡“哦”了一声,眸色平淡无波:“原来到底是出身李朝,和咱们不大相同。到底是非我族类啊。”她不顾玉妍窘迫,招手向永瑢道,“纯贵妃,快带着永瑢上来给哀家瞧瞧。抱在怀里的婴儿总是一股奶味,不及永瑢虎头虎脑可爱。”

如此,玉妍也不敢再在太后跟前,借口说去看自己亲自安排的《流霞舞》,便退到一边去了。

待到玉妍再出现时,是在灿灿华灯下,她着一身雪白洒红色泼墨流丽的舞衣,作李朝女子的打扮,带着一众着五彩衣裙的舞姬腰佩长鼓,风情万种地舞了上来。虽然才出月子不久,玉妍的身段已经纤秾合度,恢复了生产前的柔软。

她堆起的云髻上只簪了金银二色流苏,发髻后系着深红色绣云纹的丝缎飘带。不细看,还误以为是月下流云的影子。风吹起她衣衫上的飘带,迤逦轻扬,宛如轻飘的雾霭环绕周身。流苏与珠络簌簌颤抖,她的舞姿柔缓,伴随着清脆的鼓声,就像这静好的月色流动到了身边。

宴乐正是到了热闹极处,繁鼓轻歌响在耳畔,是玉妍打着长鼓跳着李朝风情的舞蹈,自然又赢得了雷动般的欢呼。仿佛她还是那一年李朝进贡的芳华少女,以一曲李朝歌舞,轻而易举地映入皇帝年轻的眼眸。

趁着歌舞的空当,海兰哄了永琪往皇帝身前说笑,皇帝亦只是如常,并未介怀永琪是如懿所抚养而冷落。连着绿筠所生的永瑢,皇帝亦抱在膝上逗弄了片刻,还和永璜和永璋嘱咐了几句,仿佛浑然忘却了前几个月父子之间的不愉快。

这样的花好月圆,如懿在与不在,亦成了不要紧的琐碎。

待得月上中天,太后离席,丝竹寥落了下来,歌舞也成了残碎的红影潋滟,甘洌的酒香混合着脂粉的浓醉搅动了近乎于十五月的完满,这样的纸醉金迷,好似一切云谲波诡都未发生过一般。

皇帝是半醉着离开重华宫的,李玉紧紧扶在辇轿旁边,嫔妃们虽然心切,但因皇帝嘱咐了,也不敢跟随,只得眼巴巴看着去了。

玉妍见皇帝去得远了,便媚眼斜斜看着海兰:“恭喜愉妃了,这么多年不侍寝,即便送进养心殿也不过一刻钟工夫便被抬了出来的,仗着皇上舐犊情深,也还能凭着五阿哥和皇上说上几句话。”

海兰微微侧首,发髻间的碎玉珠花闪出一点温润的光华烨烨。她谦卑地低首:“贵妃娘娘说得是,皇上顾念旧情,爱子情深,自然是我的造化,也是宫中姐妹的造化。”

玉妍伸出手撩拨着永琪的下巴,永琪虽然不喜,也只看了看海兰,不敢露出半分神色。玉妍怜悯地摇摇头,嗤笑道:“可惜了这么一个俊秀孩子,亲娘不受宠,养母又是个**胚子,没个人好好教导着,可怜巴巴的。”

永琪的眉心闪过一丝不忿,很快恭谨鞠身:“额娘,即便您不受宠,儿臣也会孝顺您的。”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度,眼睛只看着海兰,却是说与玉妍与众人听见的,“额娘,儿臣的养母皇贵妃娘娘不是**胚子。只要皇阿玛一日没说她是,谁也不能越过了皇阿玛这么说,否则百善孝为先,儿臣的耳朵里听不得这样的话,皇阿玛的耳朵里必也听不得这样的话。”

海兰感知于儿子的机敏得体,摸了摸他的额头,赞许地笑了笑。

玉妍笑容一冷,似霜花微凝。她拨了拨耳垂上拇指大的金珠红宝耳坠:“五阿哥的口齿越来越厉害了,难不成皇上冷落了大阿哥和三阿哥之后,五阿哥就自己耐不住要跳到皇上跟前去出挑一回了?”

海兰知道玉妍存心挑拨永琪与诸位阿哥的情分,亦是挑起绿筠的不满,正要说什么,永琪已然一脸纯挚地笑道:“嘉娘娘说笑了。儿臣年幼,且上头还有四哥呢,连嘉娘娘都说了,儿臣的额娘不得宠,是万万比不上您的尊荣的,儿臣也更不敢和四哥比肩了。”

这话说得极厉害,连温婉如海兰,也不得不暗赞儿子的善于应对。

绿筠在旁看着笑道:“愉妃最安分守时了,哪里教得出这样会说话的孩子。果然是养在娴皇贵妃膝下的好处了。”

永琪拱手施礼道:“纯娘娘,大哥和三哥纯孝,只是一时不察,才会受了皇阿玛训斥,否则皇阿玛眼里哪里看得到儿臣和四哥呢。且四哥到底比儿臣年长,更能承欢膝下,讨皇阿玛欢心。”

绿筠自养子与亲子失幸于皇帝以来,一直疑心是为人所挑唆,但细细查去,也只能疑心海兰的言语而已。可那日永琪的表现,的确也如海兰所教,并不像是海兰存心挑唆的。如今看来,渔翁得利的玉妍才最像是有心去安排的。如此想着,绿筠看向玉妍的目光亦渐渐不善。玉妍自觉不好,狠狠横了永琪一眼,永琪却是一脸的稚子无辜,只乖巧跟随在海兰身边,并无一丝机心的样子。

玉妍讪讪离开,绿筠亦带着孩子自行回宫。嫔妃们都散尽了。海兰松口气,吩咐了叶心带永琪回去睡觉,又问:“醒酒汤都备下了么?”

叶心道:“都备下了。只是皇上醉了,养心殿自然有备下的醒酒汤,咱们会不会多此一举?”

海兰微微一笑:“要的就是多此一举。”

月瓣似乎将要盛开到了极致,淡银色的光辉从云彩后面流泻而下,偶有轻风吹皱了月影,亦吹皱了行走在月下的人的心思。

海兰带了绿痕缓缓往养心殿走,正见前头转角一个颀长的身影匆忙赶过来,凝神一瞧,竟是江与彬。

海兰忙唤住他道:“江太医怎么从这里来?”

几日不见,江与彬看上去憔悴了不少,两眼发红,嘴角都起了干皮,脸颊也瘦削了下去,深深地凹陷着,乍一看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微臣,微臣……”江与彬话未说完,便有些哽咽。

海兰沉吟片刻,望着他过来的方向:“你去慎刑司了?”

江与彬侧过脸用袖子擦去眼角的水痕:“微臣根本进不了慎刑司,托了许多关系打听了。只知道惢心一被送进去就开始受刑,嘉贵妃嘱咐了务必要出口供,所以慎刑司上下下手也特别狠。如今……还不知道成了什么样子。”

海兰感伤道:“你担心的,本宫何尝不担心……慎刑司的七十二道刑罚,真要过一遍下来,只怕人都成了残废。这几日本宫也想让人打听,可皇上不闻不问,慎刑司也严密得水泼不进,本宫根本说不上话。便是娴皇贵妃,本宫虽然见不上她一眼,也知她为了惢心,一定心急如焚呢。”

江与彬连连颔首:“皇贵妃娘娘有心。愉妃娘娘有心。”

海兰满脸担忧:“本宫正想去养心殿看看皇上,若能进言,本宫是一定会力劝的。”

江与彬拱手道:“愉妃娘娘的恩情,微臣铭感于心。”

海兰衔着几分冷冽之意:“记得恩情不要紧,要紧的是记得谁害了你们。”

江与彬沉声道:“是。”

海兰走到养心殿外,却见洁白如霜的月光如浮动的波光粼粼,空落落的台阶下,便有一个纤瘦的身影,跪在那皎洁的粼光里,端正得纹丝不动。

迎上来的小太监进保道:“愉妃娘娘万安。夜都深了,您怎么来了?”

海兰努一努嘴道:“这是……”

进保忙道:“回愉妃娘娘的话,这是令嫔娘娘啊。”

海兰颇为惊异:“她跪在这儿做什么?皇上还醉着么?”

进保忙道:“李公公在里头伺候着皇上醒酒呢,幸好皇上醉得也不是很厉害。皇上回来之前,令嫔娘娘就跪在这儿了。皇上下辇轿的时候看见她还问了一句呢,问怎么跪在这儿。令嫔娘娘眼泪汪汪的,说娴皇贵妃可怜,请求皇上明察。”

海兰虽然狐疑,但还是连忙问:“那皇上怎么说?”

进保道:“皇上有些醉了,还能怎么说,就说旁人的事让令嫔娘娘不要多搭理。令嫔娘娘还是求,皇上便由着她跪在这儿了。这不,都跪了快半个时辰了。”

海兰将醒酒汤递到进保手里:“本宫备下的醒酒汤,不管皇上喝与不喝,都是本宫的一点心意。劳烦你送进去……”

进保勉强接过,有些为难道:“可愉妃娘娘,恕奴才多嘴一句。这醒酒汤啊,养心殿有的是。”

海兰温然一笑,悄然将一张银票团入进保手中:“本宫的心意,皇上喝不喝到嘴里都无妨,要紧的是皇上看见就成了。”

进保捏了捏银票,笑容满面道:“好吧。旁的小主没送,愉妃娘娘您独一份送了,皇上不喝也会看一眼的。包在奴才身上吧。”进保抱着白瓷瓶里的醒酒汤进去。海兰走到嬿婉身边,打量她几眼,轻轻道:“真是难得,你倒有不顾自己,顾着别人的时候。”

嬿婉的神色在清澜似的月光下看起来格外从容而平静:“不为别的,就当我是私心,为着娴皇贵妃有一张和我相似的面孔,可以么?”

海兰轻声道:“你的所作所为,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何必要来说服我相信。”她转身盈然离去,侧首见凌云彻笔挺守在殿外,便与他颔首示意。凌云彻懂得,看她走到养心门外,方才悄悄跟了出来,低声道:“愉妃娘娘有什么嘱咐?”

海兰容色沉郁,如被湿漉漉的雾气笼住:“本宫知道皇贵妃的事你帮不上忙,要紧的还是在惢心身上。可眼下慎刑司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本宫也无计可施。凌大人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只能托您去看看能否有法子了。”

凌云彻正巴不得这一句,当下便一口答应了,又问:“皇贵妃娘娘……”

海兰缓缓摇头,那青玉六棱镜面簪上的碎珠攒紫晶璎珞,随着她无奈的动作在夜色中闪出暗沉的星点般的光芒。淡淡的焦灼,从她眼底的悲色中化了开来:“如今翊坤宫只许进不许出,本宫也无能为力。只是姐姐想尽办法要本宫送到皇上手里的东西,本宫也已经送到了,只看皇上吧。”

云彻懂得地颔首,想着这几日用尽办法,也查不出任何端倪,雨花阁也是被关得水泄不通,心下更是愁闷:“微臣留心着,也听李公公说起,皇上今次的确是动了大气,连那些所谓的证物都扔开了不理,一并着人封了,放在了暖阁里。”

海兰眸中骤然一亮,似小小烛火,有了朦胧的光:“证物?就是那串七宝手串与那些诗词书信?”

云彻不解其意,便答道:“是。七宝手串乃是藏传佛教的珍物,那些证物是微臣亲手封起,有幸看了几眼,金银自是寻常不说,其中所用的蜜蜡和珊瑚,都是不世之珍宝,极其名贵。”

海兰微眯了眼,目光却含了模糊而闪烁的笑意,沉吟着道:“有件事,七宝,七宝,我曾听姐姐说起过,或许……”她静静不语,旋即转身离去。

云彻躬身目送海兰离开,再转进时,便望见皇帝寝殿的灯火已经暗了下来,李玉出来比了个手势,督促上夜的宫人们守着。云彻走到廊下,低声道:“皇上睡着了?”

李玉比了个无可奈何的手势,垂头丧气道:“皇上看了会儿孝贤皇后的画像,便有些乏了,一晚上都闷闷的。”他忽而想起一事,笑道,“对了,刚才的醒酒汤是延禧宫送来的?”

云彻道:“愉妃娘娘亲手拿来的。”

李玉抿嘴一笑,比了个大拇指夸赞道:“这便是愉妃娘娘的厉害之处了,难怪这些年不侍寝皇上也没完全冷落她。你瞧着吧,皇上不出明天,至多后天,一定会去一趟翊坤宫的。”

云彻有些糊涂了:“李公公,这是怎么说?难道愉妃娘娘的醒酒汤特别能让人神志清醒?”

李玉笑吟吟道:“醒酒汤还不都是一个样,天仙做的也没别的味儿啊。倒是愉妃娘娘有心,没在汤上用心思,倒用在瓶子上了。青樱花,红荔枝,真是有心了!”他说罢,走到台阶下,对着依旧跪着不起的嬿婉道,“令嫔娘娘,皇上已经睡下了,您再跪着也是自个儿为难自个儿,还是起来吧。左右您的心意皇上知道了就成了。”

嬿婉也不推却,扶着春婵的手吃力地起身:“多谢公公。”

嬿婉双腿有些发颤,见凌云彻就在近旁也未上前相扶,心里便恨恨的,却也不愿流露在脸上,半扶半靠着春婵走了。

养心殿前的汉白玉石板尽数雕着如意吉祥的图纹,跪得久了,那些吉祥如意似乎也烙进了皮肉里,走一步都会牵扯着痛。春婵心疼道:“小主,咱们跟娴皇贵妃非亲非故的,素日也少来往,你何必这么点眼地去替她求情,也没个结果,犯不上啊!”

“连你也觉得本宫犯不上么?”嬿婉不着痕迹地含了一缕清寒如雾的微笑,“纯贵妃已然失势,嘉贵妃风头正健,娴皇贵妃本是平步青云,眼看离皇后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了,冷不丁扯上私通的罪名。你想想,那么她们三人之中,谁还最有机会成为未来的皇后?”

春婵迟疑着道:“小主这么说,自然是嘉贵妃最有希望了。这个节骨眼上您还来替皇贵妃求情,岂不是生生得罪了嘉贵妃么?”

“本宫与她的嫌隙还少么?就算本宫如何委曲求全,嘉贵妃上位,本宫除了受辱便没有其他的路。这么多年了,本宫只是想活得尊贵一点儿,不要再受辱,却总是不能。本来以为要忍辱受气看嘉贵妃一辈子的眼色了,可今日你没瞧见么?太后显然是不待见嘉贵妃的。”

春婵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道:“太后再不待见,那也不是皇上的亲生额娘啊!她说了顶用么?反而嘉贵妃若知道,更容不下小主了。”

嬿婉弯下腰轻轻揉着膝盖:“嘉贵妃要为了今日本宫为娴皇贵妃求情的事儿责罚,也只是让六宫知道她不能容人的度量。而且,哪怕太后的话不顶用,但至少让本宫知道,嘉贵妃要封后,必有太后的阻力在。”

春婵担心不已:“可太后也不喜欢娴皇贵妃啊!”

嬿婉衔了一缕怨,一缕喜:“那又如何?本宫总要赌一赌的!不为别的,就为着不愿再受嘉贵妃的气。而且,本宫本来是毫无把握的,现下也多了几分把握了,因为皇上看见本宫为娴皇贵妃跪求的时候,没有发怒赶走本宫,这便是一个好兆头了。”

春婵忧心忡忡道:“这是好兆头?”

月光清朗,照在她洁白盈然的面孔上,如同积了一层碎薄的春雪。嬿婉含笑:“是。只要娴皇贵妃有一丝机会沉冤得雪,本宫今日就没有白跪,她会记得本宫这份雪中送炭之情。本宫不赌其他,就赌娴皇贵妃在宫中浸淫这么多年,她不会由着别人把自己逼上绝路。”【本卷完,敬请关注后续连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