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后宫如懿传 > 053 端淑(二)

后宫如懿传 053 端淑(二)

作者:流潋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1:49:1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长春仙馆空旷深邃,有重重翠色梧桐掩映,浓荫匝地,十分清凉。庭前廊下又放置数百盆茉莉、素馨、剑兰、朱槿、红蕉,红红翠翠,十分宜人。偶尔有凉风过,便是满殿清芬。如懿入殿时,太后穿了一身黑地折枝花卉绣耀眼松鹤春茂纹大襟纱氅衣,想是无心梳妆,头发松松地挽起,佩着点翠嵌宝福寿绵长钿子。菘蓝宝绿的点翠原本极为明艳,此时映着太后忧心忡忡的面庞,亦压得那明蓝隐隐仿佛成了灰沉沉的烧墨。

太后的幼女柔淑长公主便陪坐在太后膝下垂泪,一身宝石青织银丝牡丹团花长衣,棠色长裙婉顺曳下,宛若流云。柔淑戴着乳白色玉珰耳坠,一枚玉簪从轻挽的如雾云髻中轻轻斜出,金凤钗衔了一串长长的珠珞,更添了她几分婉约动人。而此时,她的温婉笑靥亦似被梅雨时节的雨水泡足了,唯有泪水潸潸滑落,将那宝石青的衣衫沾染成了雨后淋漓的暗青。

如懿见此情景,便晓得不好。彼时她已有了八个月的身孕,行动起坐十分不便,太后早免了她见面的礼数。然而,眼下这个样子,如懿只得规规矩矩屈膝道:“皇额娘万安,长公主万安。”

柔淑虽然伤心,忙也起身回礼:“皇嫂万安。”

太后摇着手中的金华紫纶罗团扇,那是一柄羊脂白玉制成的团扇,上覆金华紫纶罗为面,暗金配着亮紫,格外夺目华贵。而彼时太后穿着黑色地纱氅衣,那上面的缠枝花卉是暗绿、宝蓝、金棕、米灰的颜色,配着灼然耀目的金松鹤纹和手中的团扇,却撞得那华丽夺目的团扇颜色亦被压了下去,带着一种欲腾未腾的压抑,屏着一股闷气似的。

太后瞥如懿一眼,扑了扑团扇道:“皇帝忙于朝政,三五日不进长春仙馆了。国事为重,哀家这个老婆子自然说不得什么。但是皇后,”她指了指身边的柔淑道,“柔淑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哀家见不得儿子,只能和女儿说说话排解心意。但是儿媳,哀家总还是有的吧?”

如懿闻言,立刻郑重跪下,诚惶诚恐道:“皇额娘言重了。儿臣在宫中,无一日不敢不侍奉在皇额娘身边。若有不周之处,还请皇额娘恕罪。”

太后凝视她片刻,叹口气道:“容珮,看你主子可怜见儿的,月份那么大了还动不动就跪,不知道的还当哀家这个婆母怎么苛待她了呢。快扶起来吧。”

如懿支着腰身,起身便有些艰难,忙赔笑道:“儿臣年轻不懂事,一切还得皇额娘调教。但儿臣敬爱皇额娘之心半点不敢有失。儿臣知道这几日天热烦躁,特意给皇额娘炖了湘莲燕窝雪梨爽,已经配着冰块凉好了。请皇额娘宽宽心,略尝一尝吧。”

如懿说罢,容珮便从雕花提梁食盒里取出了一盅汤羹,外头全用冰块瓮着。容珮打开来,但见汤色雪白透明,雪梨炖得极酥软,配着大颗湘莲并丝丝缕缕的燕窝,让人顿生清凉之意。

柔淑长公主勉强笑道:“这汤羹很清爽,儿臣看着也有胃口。皇额娘便尝一尝吧,好歹是皇嫂的一份心意。”

太后扫了一眼,颔首道:“难为皇后的一片心了。哀家没有儿子在跟前,也只得你们两个还略有孝心。只是哀家即便有胃口,也没心思。这些日子心里火烧火燎的,没个安静的时候,只怕再好的东西也喝不下了。”

如懿明白太后话中所指,只得赔笑道:“皇额娘担心端淑长公主,儿臣和皇上心里也是一样的。这日子皇上在勤政殿里与大臣们议事,忙得连膳食都是端进去用的,不就是为了准噶尔的事么?”

太后一扬团扇,羊脂玉柄上垂下的流苏便簌簌如颤动的流水。太后双眉紧蹙,扬声道:“皇帝忙着议事,哀家本无话可说。可若是议准噶尔的事,哀家听了便要生气。这有什么可议的?!哀家成日只坐在宫里坐井观天,也知道达瓦齐拥兵造反,杀害台吉多尔札,乃是乱臣贼子,怎的皇帝不早早下旨平定内乱,以安准噶尔?!”

如懿听着太后字字犀利,如何敢应对,只得赔笑道:“皇额娘所言极是。但儿臣身在内宫,如何敢置喙朝廷政事。且多日未见皇上,皇额娘所言儿臣更无从说起啊!”

这话说得不软不硬,既将自己撇清,又提醒太后内宫不得干政。太后眸光微转,取过手边一碗浮了碎冰的蜜煎荔枝浆饮了一口,略略润唇。

那荔枝浆原是用生荔枝剥了榨出其浆,然后蜜煮之,再加冰块取其甜润冰凉之意,然而,此时此刻却丝毫未能消减太后的盛怒。太后冷笑道:“皇后说得好!内宫不许干政!那哀家不与你说政事,你是国母,又是皇后,家事总是说得的吧?”

如懿忙欠身,恭顺道:“皇额娘畅所欲言,儿臣洗耳恭听。”

太后重重放下手中的荔枝浆,沉声道:“大清开国以来,从无公主丧夫再嫁之事。若不幸丧偶,或独居公主府,或回宫安养,再嫁之事闻所未闻,更遑论要嫁与自己的杀夫仇人!皇帝为公主兄长,不怜妹妹远嫁蒙古之苦,还要商议她亡夫之事,有何可议?派兵平定准噶尔,杀达瓦齐,迎回端淑安养宫中便是!”

如懿端然含笑道:“皇额娘说得在理。皇上心中哪有不眷顾端淑长公主的,自幼一起长大,情分固然不同,何况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她的笑意有些意味深长的隽永,“且皇额娘有心如此,皇上是您亲子,母子连心,又怎会不听皇额娘的话?”

只一语,便是挑破了种种无奈。太后纵然位极天下群女之首,但皇帝实际并非她亲生,许多事她虽有意,又能奈何?

太后语塞的片刻,柔淑长公主温声细语道:“儿臣记得皇兄东巡齐鲁也好,巡幸江南也好,但凡过孔庙,必亲自行礼,异常郑重。皇嫂说是么?”未等如懿反应过来,柔淑再度宁和微笑,“可见孔孟礼仪,已深入皇兄之心,大约不是做个样子给人瞧瞧的吧。既然如此,皇兄又遣亲妹再嫁,又是嫁与杀夫仇人。若为天下知,岂不令人嗤笑我大清国君行事做作,表里不一?”

同在宫中多年,柔淑长公主给她的印象一直如她的封号一般,温柔婉约,宁静如璧。便是嫁为人妻之后,亦从不自恃太后亲女的身份而盛气凌人,仿佛一枝临水照花的柔弱迎春,有洁净的姿态和婉顺的弧度。而记忆中的端淑,却是傲骨凛然,如一枝凛然绽放于寒雪中的红梅。却不想柔淑也有这般犀利的时刻。她不觉含笑,原来太后的女儿,都是这般不可轻视的。

如懿温然欠身:“皇上敬慕孔孟之心,长公主与本宫皆是了然。只是国事为上,本宫虽然在意姑嫂之情,但许多事许多话,碍于身份,都无法进言。”

柔淑含着温柔的笑意,轻摇手中的素色纨扇:“皇嫂与旁人是不同的。皇嫂贵为皇后,又诞育嫡子,且此刻怀着身孕,所以即便您说什么,皇兄都不会在意。”她的目光中含了一缕寸薄的悲悯与怅然,“皇兄忙于国事,我只是公主,皇额娘也不能干预国事。只是想皇兄能于百忙之中相见,让皇额娘亲自与皇兄共叙天伦。不知如此,皇嫂可愿意否?”

如懿垂眸凝神,须臾,低低道:“其实皇额娘苦心多年,也是知道儿臣的话未必管用。如今的情形,便是孝贤皇后在世也怕是难以置喙。若是舒妃和庆嫔……”

太后眸光微微一颤,含了一缕凄惘的苦笑,道:“不中用了!嫔妃不过只是嫔妃,而你是皇后。”太后有一瞬的茫然,“这些日子,哀家多次让福珈去请皇帝,皇帝却只托言政事忙碌,未肯一顾。哀家是怕,皇帝是有心要让端淑再嫁了。”她眼中盈然有泪,“端淑是哀家长女,先前下嫁蒙古,是为国事。哀家虽然不舍,也不能阻止。但如今端淑丧夫,哀家如何忍心让她嫁与弑夫之人,终身为流言蜚语所苦。”她别过头,极力忍住泪,“哀家,只是想让自己的女儿回到身边安度余生。皇后,你能够懂得么?”

柔淑在旁轻声道:“无他,皇嫂只把孔孟之礼与皇额娘的话带到即可。我与皇额娘不勉强皇嫂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她双眸微微一瞬,极其明亮,“不为别的,只为皇嫂还能看在皇额娘拉了你一把出冷宫的分上。”

有片刻的沉默,殿中置有数个巨大银盆,堆满冬天存于冰库的积雪,此刻积雪融化之声静静入耳,滴答一声,又是一声,竟似无限心潮就此浮动。

太后的声息略微平静:“若你念着你姑母乌拉那拉氏的仇,自然不必帮哀家。但哀家对你,亦算不薄。”她闭目长叹,“如何取舍,你自己看着办吧。”

如何取舍?一直走到勤政殿东侧的芳碧丛时,如懿犹自沉吟。脚步的沉缓,一进一退皆是犹豫的心肠。

太后固然是自己的恩人,却也是整个乌拉那拉氏的仇人。若非太后,自己固然走不到今日万人之上的荣耀,安为国母?但同样若非太后,初入宫闱那些年,她怎会走得如此辛苦,举步维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