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问鼎记 > 第四十七章 龙困浅滩

问鼎记 第四十七章 龙困浅滩

作者:何常在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1:51:1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候平磐微微一怔,收回书信:“倒不是崔象压制不了夏祥,而是夏祥行事圆滑,说话又滴水不漏,刚上任不久,就得到了县尉和捕头的追随,他又以市乐县董现命案为由,将市乐县有名的地痞无赖付科带到了真定县受审,而且还和真定县的富商马清源、徐望山沆瀣一气,有意借粮仓、种粮生意转交之际,狠狠地宰上谢华盖和柳长亭一刀……”

“不过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候相公也事事过心,岂不是太劳神费心了?”星王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柳谢二人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了,他们就没有必要负责真定一地的商业了。”

“殿下请听我把话说完……”候平磐会意地一笑,“只凭夏祥一人,自然无法和崔象以及柳谢二人抗衡,他现在身边有不少助力,除了真定县尉、捕头和马清源、徐望山之外,还有连若涵和卢之月。”

“连若涵?好景常在?一介女子,又是商人,还是清河崔氏叛逃之女,何惧之有?卢之月又能怎样?范阳卢氏已然式微,连崔氏、郑氏和李氏都有所不如,更何况现今四大世家都沉沦已久。”星王对门阀世家并无好感,历来皇权都不喜欢门阀世家,因为门阀世家一向都是皇权的最大威胁。

“若是以前皇上春秋正盛之时,皇权威势,四海臣服,四大世家不值一提,但眼下形势大不相同,皇权不振。四大世家虽然已经式微,但依然是不能忽视的地方势力,既有财力,又有兵力,也各自有人在朝中为官。殿下若是不借助四大世家之势,必然会被景王和庆王所用……”候平磐耐心地想要说服星王,“殿下想要取得天下,既要得文官之助,又要有武官追随,还要借四大世家的财力拿来一用,万一起兵,四大世家的立场就极为关键了。”

星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候相公所言大有道理,本王受教了。四大世家之中,如今崔氏和景王交好,李氏、郑氏和卢氏,态度不明,候相公可有计策?”

“无论是皇上安然归天,还是在真定遭遇不测,又或者是起兵逼宫,四大世家都不会袖手旁观,对他们来说,改朝换代是再次崛起的最好机遇。”候平磐对四大世家的了解比任何人都要透彻,因他出身平民之家,对于世家向来仰望,对世家的神秘之中,有敬畏也有不屑,“因此不管是打天下还是坐天下,若是借助了四大世家之力,如虎添翼。若是被四大世家所阻,事倍功半。”

“三哥,小弟和太原李氏关系还算不错,候相公和郑氏、卢氏多有来往,只有崔氏……”云王若有所思地想了起,“和大哥交好的崔氏是清河崔氏,还有博陵崔氏可以为我所用。”

“云王殿下英明。”候平磐不失时机地送上了一记马屁,“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虽是同门,却是两支,清河崔氏家主崔何和博陵崔氏家主崔毕都有重振崔氏的雄心,既然崔何倒向了景王,崔毕就只能选择星王殿下了。此事不劳殿下费心,我已经派人送信到博陵,邀崔毕来京城一见。”

“如此……甚好。”星王大喜,“太原李氏、范阳卢氏和荥阳郑氏,候相公和五弟也要多走动走动才好。四大世家,也未必就是上下一心。”

“遵命。”候平磐叉手一礼,态度恭谨,他又微微笑道,“四大世家的事情,由我和云王出面,应该不成问题。倒是董现命案的事情,还要劳烦星王殿下多花费一些心思。”

星王微一皱眉:“怎么又回到夏祥身上了?难不成小小的夏祥比四大世家还要麻烦?”

“恐怕还真是如此。”候平磐的神色凝重了许多,“殿下有所不知,夏祥所审理的董现命案的凶手是付科……”

“董现是谁?付科又是谁?”星王想了一想,想不起来付科是何许人也,他高高在上的王爷之尊,自然不会知道一个远在京城之外六百余里的小县城的地痞无赖。

“董现是市乐县的一名富商,经手市乐县的粮仓和种粮生意,和市乐县丞田庆交情莫逆。付科是市乐县无业游民,平常游手好闲,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是个大大的无赖。”

星王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没兴趣再听下去:“如此鸡毛蒜皮的小事,夏祥审理便审理了,又有何麻烦?”

候平磐耐心地说道:“董现命案是一个案中案,也是裴硕章无能,不愿意接手此案,让路经市乐县去真定上任的夏祥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裴硕章真是庸才,居然为了应付吏部的考核而不接董现命案,错失了大好良机。董现之死,不但事关殿下在真定府的布局,还事关崔象的前途,关系到真定府驻地禁军吴义东,甚至还有可能牵涉到博陵崔氏……”

“……”饶是星王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大吃一惊,“董现和付科不过是无名小辈,怎么会牵连到如此多的人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候平磐长叹一声:“殿下,此事说来话长,容我慢慢说来……”

雨,越下越大了,外面会客厅的宾客,陆续走了不少,景王、庆王和见王还在,三人不但罕见地同时现身一处,更罕见的是,三人主动和每一个与会客人喝酒。景王和庆王都是海量,二人足足喝了数升酒也不见有丝毫醉意,倒是见王摇摇晃晃,明显不支了。

开始时众人还以和景王、庆王喝酒为荣,慢慢地都回过味儿了,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再回来想起吏部尚书柴石页早早借醉离开,众人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才醒悟过来,景王和庆王和众人一一碰杯,并非是真想和每个人喝酒,而是想借机记住每一个人,看看都有谁参加了星王的生辰宴会。

后来更有眼尖者如工部尚书张一农发现了景王和庆王敬酒时,见王在一旁暗中用笔在记些什么,他惊出一身冷汗,不得了,了不得,见王必定是在一一记下每个与会之人的名字。好嘛,上了景王、庆王的黑名册,怕是要没好日子过了。

这么一想,张一农第二个借口家中有事,溜之大吉了。

如张一农一般眼力的人也有不少,比如兵部尚书付现风和刑部尚书沈夫名以及户部尚书李施得,不过三人并未离去,反倒稳坐钓鱼台,一副你奈我何的淡定。三人私下说话,既然决定投靠了星王,就不怕景王和庆王穿小鞋,以现在的势头来看,星王接任皇位的可能性要远大于景王和庆王,所以……怕什么。不能像柴石页一样胆小如鼠,也不能和张一农一样想左右逢源。

六部九卿的正职和副职,后来又陆续走了一些,有的是因为发现了不对,不想留下成为出头鸟,有的因为雨越来越大,不管谁走,景王和庆王都起身相送,俨然如同星王府的主人一般。等雨丝渐渐连成线成为雨水时,忽然一声惊雷在天空炸响,震得四下晃动几下,房柱咯吱了几声。

司天监卫羌正和见王碰杯,惊雷一响,他手一抖,酒杯失手落地,摔得粉碎。他拂然变色,扔下见王不管,狂奔出去,站在滴水檐下抬头望天,片刻之后,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雷电为阳,五行金当令,雷属东方木。秋天万物肃杀,阳气收而阴气升,打雷则是阳气上扬之故。秋天阳气不收,冬天万物不藏。秋雷是金木交战,明年怕是要欠收了。”

“只是欠收么?”景王不知何时来到了卫羌身边,手扶胡须,仰观天象,“卫天监,你看黑云压城城欲摧,那一片乌云正在皇宫上方,将皇宫笼罩在内,是龙困浅滩之象。”

卫羌脸色一变:“小人不知殿下此话何意。”

“有朝一日龙得水,翻江倒海水倒流……卫天监,民间有谣,秋天打雷,遍地是贼。”景王哈哈一笑,转身走了,“切莫被贼得了便宜,偷走了东西,哈哈。”

众人见雨越下越大,因出行前大多没有带伞,纷纷让下人回去取伞,一时下人和随从们跑来跑去,乱成一团。

反正天色尚早,有人撤了酒席,上了茶水,众人又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吟诗赏雨,倒也不失雅兴。

就有人提议借景作诗,众人纷纷叫好。兵部尚书付现风第一个作诗两句:“时雨点红树千树,秋风吹黄柳万枝。”

“不妥不妥,此诗用来形容春雨还好,有喜悦之意,秋风秋雨愁煞人,多些悲凉味道才应景。”刑部尚书沈夫名摇头晃脑地也作诗一道,“亭闲有竹秋常在,山静无人水自流……”

“也是不妥。”户部尚书李施得连连摇头,“虽有秋意却无秋悲,并且过于闲淡了一些,有了——无意北风花已谢,有闲秋色燕南飞。”

“好。”众人鼓掌叫好。

就连景王、庆王也是连连点头,对李施得诗中的秋意浓烈而暗暗赞叹。

“秋雨无辜被入诗,百姓有幸不得闲。无迹方知流光逝,有梦不觉人生寒。”众人叫好声未落,忽然一人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声音慷慨悲壮,正合此时悲秋悲雨的情景。

众人听了,顿时脸色一变,诗是好诗,只不过诗中的冷嘲热讽之意让每个人都如同脸上被打了一个耳光。此人之诗,显然是讽刺在座众人无所事事,不管百姓疾苦,只知风花雪月吟诗作对。

什么人如此胆大包天,一棍子打死在座十几名当朝的二三品大员!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如此嚣张狂妄!

除了几大尚书之外,九卿之中还有五人在此,差不多百官之中最有权势的一帮人都在此中,更不用说还有景王、庆王和见王在此。

众人寻声望去,吟诗之人倒也敢作敢当,从角落里站了出来,来到了中间,作了一个罗圈揖,冷冷一笑:“诸位尚书公卿,下官殿中侍御史滕正元。”

其实不用滕正元自我介绍,在座不少人已经认出了他就是著名的刺猬御史滕正元。付现风打了个哈哈,抬眼望天:“原来是滕刺猬,怎的,今日又想扎谁?”

众人哄笑。

滕正元却脸色不变,朝付现风施了一礼:“多谢付尚书赐名,下官从此以后便以刺猬为名,也以刺猬为荣。”

众人又笑。

付现风一愣,随即哈哈一笑:“这么说,今日你想扎本官了?来,本官皮糙肉厚,不怕你这个刺猬,尽管放马过来。”

“下官并非针对付尚书。”滕正元丝毫没有胆怯之意,反倒昂首挺胸,目光炯炯从每个人的身上扫过,朗声说道,“如今皇上病重,新法在各地害得百姓流离失所,每年都有十余万户百姓沦为无地流民,各位食君之禄却不为君分忧,汇聚一堂,吟诗作对,感春伤秋,歌舞升平,愧为人臣愧为人子,愧对皇上愧对百姓!”

滕正元之话,铮铮犹如铁器之声,声声敲击在众人耳中,虽刺耳,却句句属实,在座众人之中,有人羞愧低头,有人冷笑,有人轻蔑乜之,也有人不以为然。

“啪、啪、啪!”

付现风拍了三下掌,轻笑一声:“好一番激昂的言论,滕御史,你的言下之意,除你之外,满朝文武百官都是无所事事的酒囊饭袋了?都是尸位素餐,在其政不谋其位了?你怎么知道我等在此吟诗作对,没有忧国忧民之心?你又怎么知道国家危难之时,我等不会挺身而出,为国捐躯?”

滕正元虽才七品御史,和二品尚书相差巨大,他却毫不畏惧地迎上了付现风的目光,慷然说道:“国家危难之时,诸位尚书公卿如何报国?是上阵杀敌,还是以笔为刀,讨伐敌人?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不足取也,与其临危一死,不如实干兴国。”

滕正元话一说完,朝众人拱手一礼:“下官就此告辞。诸位尚书公卿,今日之事,下官定当上书皇上,弹劾诸位渎职之责。”

不等众人有何反应,滕正元一甩衣袖,大步迈入雨中。雨大如注,他既无随从,也不打伞,身上片刻便被淋得精湿,却依然不快不慢地扬长而去。不多时,背影消失在了茫茫大雨之中,孤独而倔强。

“滕刺猬,好一个刺猬。”景王点头一笑,侧身问庆王,“四弟,他和夏祥是同年进士,听说和夏祥也有交情?”

庆王点头说道:“滕刺猬虽有傲骨傲气,不过却刚强易折。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如铁也,还真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四铁御史。”

“四铁御史?好,本王就送他一副四铁御史的字,但愿他以后一直一身铁骨。”景王很是欣赏滕正元的脾气,不过也知道滕正元过于刚正,怕是要经历一些磨难。

又想起了什么,景王问道:“曹殊隽和金甲、叶木平去了哪里?”

“多半是去了观心阁……连若涵的府邸。”庆王微微一笑,“连娘子倒是一个刚烈的女子,和先儿确实般配。”

“此事不提也罢。”景王摆了摆手,“本王倒是更希望先儿可以迎娶蒙古国公主。”

雨渐渐停了,众人纷纷告辞而去,站在星王府门口,和星王一起送走众人,景王、庆王和见王也告辞离去。

雨后的京城,清新之中又透露出一丝丝寒气。人少地广的观心阁更是如此,会客厅里,多了几架屏风,用来遮挡颇有凉意的秋风。好在观心阁虽然地广,布局却是精巧,会客厅并不过大,倒也不显得空旷,更不觉得秋风恼人。

会客厅里,连若涵正在轻挽素手,为几人泡茶。曹姝璃则在一旁轻摇小扇,鼓动炉火。

茶是上好的龙团胜雪,茶壶也是上好的银壶,茶杯则是大夏人最为喜爱的建盏。只有叶木平面前摆的是德化白瓷逍遥杯。

秋雨过后,天空一碧如洗,令人心旷神怡。空气也清新无比,屏风前面的案几之上,有一个莲花香炉正有檀香袅袅不绝。

“背阴山是是纯阴无阳之地,所以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岭不行客,洞不纳云,涧不流水。”叶木平的声音舒缓如流水,“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太玄》上说,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地有九重,又称九幽。九重即重九之意,所以阴山背后有二九一十八座地狱。”

“《列子·汤问》中说,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叶木平品了一口茶,淡淡一笑,“归墟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是众水汇聚之处。世界上包括宇宙间各条河流,就连天上银河中的水,最后都汇集到这个原始而神秘的无底之洞里。但归墟里的神奇之水,并不因此而有一丝一毫的增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