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神鬼食堂之清平馆 > 第四百四十二回人生可叹老病走,自古报应有鬼手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乱!

一片碎江山,骨肉分两边!

乱!

凌乱旧宫阙,梦里人不还!

乱!

饿殍遍山野,神鬼不含丹!

乱!乱!乱!

这被撕扯的岁月,打碎的江山,倾倒的华厦,一尊跌破的琉璃盏,片儿也凑不齐全。

这样的乱世里,锦州城里的时情最凄惨,这是用兵的前哨,家国的门槛,打过了锦州,就算出了山海关。

大潮高涌,又决然褪却,下午两三点,露出一条通往海中仙山的通路来。

仙山不知有没有仙灵,有也是没要紧的,连庇护下的子民的老命都谋不住,子民也不给供奉,叫他不配称神仙。

倒是这一阵子,这仙山里住进来一对儿神医,男子风流儒雅,女子骨肉纤纤,带着一位十六七的如玉少年,号称是一家三口,退避战乱至此,一手好医术,妙手回天。

这年景之中,因战火而平地生怨,缺胳膊少腿都是等闲,有甚者为厉鬼诅咒,祖孙三代都要玩完,因此每次大潮露出这通天路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进山去寻医问药。至于能不能见到那神医一家子,全看有没有缘。

沿着开凿好的山路进去,是寻常的香火之地,这样的地方不乏寺庙道观,这些年战火纷飞,也有不少渔民和城里来避祸的平民,一座不大的山头,倒是热热闹闹,一派市镇的风貌。

平日里的潮涌,是露不出那步行路的,只有每月两次,接触月之引力,引发两次大潮水,才会露出这条天路来,供人行走。平日里要来往这浪大风急的仙山,一要看有没有大船,二要看坐了小舢板有没有运道不翻。

大潮出天路的日子,也是山中集市的时候。

今儿虽然是大潮,虽然这天路也露了出来,可岸边这簇拥着两位锦衣人的随从犯了难,这条路看着很远,没有两个时辰根本走不完。而且这会儿路还没有露完全,就已经有不少人卷着裤管子上路了,一路上还有挑担子的捆着鸡鸭的推着半口猪的,情景极乱。

随从的头子回头看了看单人轿子,想了想里面的主子,叹了一口气。

一个机灵的忙使动腿儿拦了一个路人问:“可有能行的船用?”

那路人指了指吹得斗笠哗啦啦响的半空的风:“您瞧瞧,除非是龙船来,不然什么船压得住这样的风?”而后那路人又看了看这侍从的打扮,语气里小心翼翼藏了几分怨恨鄙夷,“瞧你不像是常走海路的,这海上可不是小湖小河,海龙王不认人的。”

那侍从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闹起来,忍了气回复禀告首领。

倒是那一直站在风里的锦衣人开口道:“罢了,就这样吧。你们仔细点,不要颠簸了。”

那些侍从没办法,也只好把那轿子抬起来。

天路通天,脚下艰难。

这条道完全是天然形成,自海床里供起来的一条石子路,石头子儿被潮水反复冲刷,日日夜夜,已有千万年,各个浑圆,滑不留手,那些来往的老百姓踩着编织的草鞋,还能勉强,这些穿皮着锦的可就惨了,尤其是那锦衣人的鞋子,先不说绣面,但是那牛皮拉的鞋底,踩在这石头上就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滑。

那些抬轿子的更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就怕把轿子里的人给弄坏了。

这么艰难地一路慢慢走,走到小半,海水就快没了腰,这天儿已经快中秋,海水寒凉,尤其是下半身泡在水里,那滋味别提多难受。

锦衣人已经受不住,让一个侍从背了自己。抬轿子的更惨,生怕把轿子沾湿了,又怕看不见脚下的路,摔了滑了,每走一步,都要单人先动,确定放稳了脚,才能走,这样四个人一个一个地探过去,才能走一步——几乎是寸步难行。

“我说你们得快点,这天路只出两个时辰,夕阳西下之时,就是海出路没之际。”一个穿着麻衣,带着斗笠的青年文士说道。

“你个穷酸书生,能数嘴,就过来帮忙抬!”侍从首领很不高兴。

那青年文士微微抬起头,露出个淡淡笑容来,摇了摇头,轻身快步离去。

那侍从首领勃然大怒,就要生事端来,可他刚要拔腿去追,却感觉自己的腿沉重得像是打了无数的沙包,怎么也抬不起来。

“算了,不要生事,我们还有大任。”锦衣人说道。

那侍从首领想想自己主子的手段,不敢吭声,收了刀刃。

刀已入鞘,那腿上的沉重就奇迹般地消退了。

那侍从首领心里头惊惶,可却决计不敢说出口,只能满心惴惴地在寒凉的海水里漫漫往前摸。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走得人心都麻木了,腰以下都拔凉拔凉没了知觉,才又踏上土地,眼见着这天路也就只有一小段了。

正是夕阳西下,锦衣人回首来时路,果然已经被海水淹没大半。

眼前的山中有炊烟灯光一一亮起,锦衣人叹了一口气,催促侍从们快步往前。

仙山之中果然是有许多人家的,瞧着那简陋的房舍,都是这几年临时拼凑起来的,好些人在这个时候担着一些海货在贩卖,还货郎米贩已经约好了借宿的人家,打算卖完最后一点货品就去吃饭。

路人告诉锦衣人一行,因为对岸的城中规矩森严,禁夜禁歌舞,所以大潮前后这两天因为天路还能蹚水过来,货郎们都是夜市也做生意的。更有些南边来的杂货在这边偷偷贩卖,谁家若是有个嫁娶,也愿意去夜市买一根精致点的铜簪。

那神医一家人虽然说住在山里,但却有几分神秘,有的人能找到,有的人找不到,也许正因为这份神出鬼没,才被叫做神医。只要在夜市尽头,进了山林里,若是看见一个带篱笆的院子,门口有一挂手工漂亮的小红灯笼坠着一个碧色玉牌,那边是了。

“怎地这神医不是个治病救人的,还弄这些玄虚!”侍从首领又累又一身海水,湿冷难耐,十分不悦。

那路人也是个耿直的性子,听了这话不乐意:“治病救人,也讲究个行善积德,若是恶人,没缘分不救也罢!”

“你这个竹竿!一口胡话!爷爷我今儿就教训教训你!”说着,那侍从首领就拔出刀来。

“啊!有刀!是那边朝廷的人!”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句,这边看热闹的人都散了一个干净,连带着近前几个小贩都担着货筐跑了。

锦衣人脸色一沉。

侍从首领呲牙咧嘴,口里脏话不断。

轿子里传来一声哼,那锦衣人靠近了轿子,听着里面的人说话,半晌,皱了皱眉头道:“阿弟,不妥。这一趟,还是求医要紧。”

说完,沉着脸看着身边的侍卫,淡淡开口:“谁耽误了二爷的病,本……大爷就要谁的命。”

侍从们看着锦衣人,想想他轻飘飘喝着茶就下的那个命令,不由得抖了抖,一行人再也无人开腔。

锦衣人按照那路人的指点,一路沿着夜市往前走,走到尽头,果然见了一片山林,此时天已经擦擦黑,瞧不清林子里的境况。

那侍从首领犹豫片刻,道:“王……大爷,这会儿进去,恐怕里面有什么危险,不如明日清早进去?您和二爷金枝玉叶……”

“……也好。”锦衣人点头,吩咐身边一个贴身的侍从,“你去张罗一个住处。”

这贴身的侍从,倒不是那种愣头愣脑只会逞强斗狠的傻犊子,找了一个距离这林子不远,但比旁人家有些距离的破屋子。这屋子里住着一个打渔为生的青壮和一个老寡妇,青壮是个哑巴,出一把好力气,老寡妇做些针线,母子两人并不是喜欢与人交际的人,但委实过的艰难,需要银钱。锦衣人一行人住在这里,只消得些许药丸,一点碎银子。

“明日要不要……”侍从首领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锦衣人皱眉:“无妨,这一路见到我们的人也不少了,挨个杀,却是杀不完的。”

侍从首领露出一个残忍的笑容来,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痛快:“大不了,就把这城也给……就跟那边一样……”

锦衣人看着侍从首领,目光沉沉:“休要胡来。此地关要之处,不比江南多得杀不完。若是没了壮丁,便会影响大业,你敢轻举妄动,本……大爷便先把你抹了。让你闭嘴。”

侍从首领顿时噤若寒蝉。

“好了,少废话,去张罗些吃食来!”锦衣人踹了那侍从首领一脚。

“是,是!”侍从首领屁滚尿流地跑了出去,提脚便踹向一个侍从,“你去给老子和爷们弄点儿吃得来!要有酒菜!要热的!”

没一会儿,那侍从便弄了些吃的回来,锦衣人一见,满眼的鱼虾,想要发作,可想想眼前的情况,也只能忍了。拿着一碗几个粗馒头,进了里屋。

里屋那已经铺好了簇新被褥的破土炕上,一个满面病容的人正在靠坐着,一身冷汗涔涔,虚弱地对锦衣人笑了笑。

“阿弟,你可觉得好些?”锦衣人问。

那病人摇了摇头,伸出腿,卷起裤管,露出一片皮肤。

那一段皮肤,从脚底到膝盖,都印着密密麻麻的黑红色的手印,那些手印有的大有的小,大的看着像是虬髯大汉的蒲扇手,小的甚至是早产不足的婴孩,最小的一个手印,也就半根拇指大小,说是婴儿都嫌大,根本就是胎儿的手印!

锦衣人深吸一口气,就算是他今早刚刚查看过,这会儿再看,也觉得触目惊心,因为这些手印又多了。

每一天,每一天,这些手印都会多几个,有的时候是几个,还有的时候,是十几个。有的是新印在好皮肤上面的,有的则是盖住了原本的手印。因此这会儿瞧着,病人的脚上已经没有一处完好的皮肤了,都被新的旧的手印遮住了。

最新的这一个,就印在膝盖上,这个半根拇指大小的手印,颜色最红,几乎就是新鲜的血的颜色。

锦衣人不怕血,甚至享受血的颜色和温度,可此时此刻,这手印的大小和诡谲,还是让他脊背发凉。可这怪病,毕竟不是发在他身上的,他也只能安慰病人:“无妨,明日早上去见了那神医,据说那神医连胎中胎都能医治好,你这也不过是一种怪淤青而已。”

的确,这最初,就是一点淤青。

马上长大的男儿,何惧这一点点淤青。

可偏偏,一日日,一月月,这淤青变了,最初那块儿淤青变红,又变黑,变成了一个圆,又渐渐长出了五根手指头,变作了一个手印。

这是第一个手印。

紧接着,便有了第二个淤青,变了,变了,变成手印。

而后便是第三个,第四个。

过了一阵子,那些手印不再以淤青的模样出现,而是一睁眼,就能数出来,腿上多了一个手印。

每天多一个,每天多一个。

再往后,便是几个,十几个。

不过是半年的功夫,这条腿整个脚跟小腿,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现下还是好的,腿毕竟是能遮住的,可要是到了手臂呢,手怎么遮?脖子呢,脸呢?

他们的“主子”最忌讳这种事情,如果真的被发现了,必定不会顾念兄弟之情,不仅如此,只怕还会抓住这个机会,把他们兄弟给“走狗烹”了。

不行。

必须治好。

锦衣人走出里间,看着破败的院子,以及院子里一脚草席上和衣而卧的老寡妇,忍了又忍,过去搭话:“老人家,你可曾听过,那个神医的事情?”

“哎呦,你是来求医的吧,我就看着你那个病人,不太好。不过没关系,朱大官人和朱少爷最是心善的,穷人去瞧病,都是不收诊金的。”老寡妇见了有钱的贵人来说话,忙起身。

朱?

锦衣人皱了皱眉头,缓缓开口:“你说,这神医,姓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